下一代網際網路
下一代網際網路
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CNGI)項目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導,國家發改委和中國工程院等6部門在北京共同宣布,中國自主研發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取得重大突破。已經建成了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網際網路,它將解決現有網際網路IP地址不足的缺點,下一代網際網路是指不同於現在網際網路的新一代網際網路。
是網際網路的更新換代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雖然學術界對於下一代網際網路還沒有統一定義,但對其主要特徵已達成如下共識:
更大:採用IPv6協議,使下一代網際網路具有非常巨大的地址空間,網路規模將更大,接入網路的終端種類和數量更多,網路應用更廣泛;
更快:100M位元組/秒以上的端到端高性能通信;
更安全:可進行網路對象識別、身份認證和訪問授權,具有數據加密和完整性,實現一個可信任的網路;
下一代網際網路
更方便:無處不在的移動和無線通信應用;
更可管理:有序的管理、有效的運營、及時的維護;
更有效:有盈利模式,可創造重大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下一代網際網路
2004年12月底,初步建成CERNET2,它連接中國20個主要城市的25個核心節點,為數百所高校和科研單位提供下一代網際網路的高速接入,並通過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交換中心CNGI—6IX高速連接國外下一代網際網路。
在IPV4時代,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的研究落後國外8-10年。IPv6的順利實施,使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究與應用已與國際水平並駕齊驅,一些方面甚至領先國際水平。
下一代網際網路
在下一代網際網路支持下,高清會議系統就會從一兩路變成可以支持成百路、上千路,千家萬戶都可以用這個高清系統。效果是非常穩定、非常安全的。
正在使用的第一代網際網路基於IPv4協議,它可以提供的Ip地址大約為40多億個,隨著網路的飛速發展,IPV4地址的消耗速度也在加快。到2010年左右,現有IPV4地址將全部分配完成,網際網路資源面臨枯竭。下一代網際網路由於使用的是Ipv6地址協議,它採用128位編碼方式,這就使得網際網路地址資源非常充足,任何一個電器都可能成為一個網路終端;此外,下一代網際網路還解決了現有網際網路無法知道每一個數據來源的不足,這就讓網路更具有安全性。
在未來的網際網路裡,所有的數據分組從哪裡來,到哪裡去,大家都是知道的。這樣的話所有網路上的各種行為都是可控的,可知這讓個對網際網路的可信度大大提高。
中國在2003年正式啟動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在短短5年時間內,中國自主建設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已經有了近百萬用戶。建成了全球最大規模的下一代網際網路,大規模網路為進行技術開發和應用開發奠定了一個很好的基礎。
“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階段總結和成果彙報大會”會議表明,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與產業化獲得重大突破:現已建成包括6個核心網路,22個城市59個節點以及北京和上海兩個國際交換中心的網路,273個駐地網的IPv6示範網路。
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已經開展了大規模的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應用研究,如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等,並服務於北奧運會運,開通了基於IPv6的奧運官方網站。依託6大核心網,先後布置了與產業化相關的項目103項,參與企業多達數十家。
取得了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成果,共申請國內專利619項,國外專利5項。形成了國家標準4項,提交國標草案10多項,中國通信標準化協會等行業標準10多項。
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核心網已經完成建設任務,該核心網由6個主幹網、兩個國際交換中心及相應的傳輸鏈路組成,6個主幹網由在北京和上海的國際交換中心實現互聯。目前CERNET2、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科院、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和中國鐵通這6個主幹網含國際交換中心已全部完成驗收。已經向網際網路標準組織IETF申請網際網路標準草案9項,已獲批准2項,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進入網際網路核心標準領域。
這一項目得到八個部委聯合支持、五大全國性電信運營商和教育科研網、100多所高校和研究單位、幾十個設備製造商承擔,涉及上萬人參與,產學研用合作,在中國通信網路科技工程建設史上是第一次,對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具有深刻影響。
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CNGI)項目是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導,中國工程院、科技部、教育部、中科院等八部委聯合於2003年醞釀並啟動的。下一輪網際網路競爭,對中國來講是一個絕好的發展機會。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建設中,中國應利用自己的優勢,把技術開發放在第一位,並儘快實現相關產品的產業化。
網際網路是人類社會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具有戰略意義,與構建和諧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和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等重大戰略的實施緊密相關,需從戰略高度加以重視。為抓住機遇,推進中國信息產業發展和信息化建設,促進產業發展,必須加速發展中國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
中國已建成全球最大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網路,以IPv6路由器為代表的關鍵技術及設備產業化初成規模,已形成從核心網路設備、軟體到應用系統等較為完整的研發及產業化體系,為中國參與全球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競爭奠定了堅實基礎。
隨著全球技術變革不斷加快,經濟和社會的不斷發展,網際網路發展及其應用水平不斷提高,領域不斷拓展。隨著網際網路IP地址的枯竭,以及對網際網路安全性和管理、維護、運營的更高要求,下一代網際網路建設逐步開始受到重視,20世紀末以來,歐美日韓等發達國家相繼啟動了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和試驗計劃,力求在新一輪產業技術和國家經濟競爭中佔據主動。在中國經濟和產業面臨轉型的今天,中國在下一代網際網路關鍵技術及產業上的突破,必將為中國的經濟和產業轉型產生重要而深遠的意義,為後續發展提供重要的推動力。
為把握髮展機遇,主動迎接全球網際網路技術變革的挑戰,2003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科技部、原信息產業部、教育部、原國信辦、中國工程院、中科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等部門聯合醞釀並啟動了中國下一代網際網路示範工程(CNGI)建設。經過五年建設,CNGI現已建成包括6個核心網路,22個城市59個節點,2個交換中心,273個駐地網的IPv6示範網路,均遠遠超過了項目當初的設計及要求。依託CNGI,已開展了大規模的基於下一代網際網路的應用研究,如視頻監控、環境監測等,並成功服務於北京奧運,開通了基於IPv6的奧運官方網站。
CNGI一改以科研機構為主的模式,從一開始即明確了產業化目標,以項目帶科研,以科研促產業。依託6大核心網,先後布置了與產業化相關的項目103項,參與企業多達數十家。華為、比威等公司的IPv6核心路由器等產品均在CNGI的核心網上擔當了主力,改變了以往中國網路關鍵設備幾乎全是國外產品的局面,打破了國外產品與技術的壟斷,並形成了系列的產業化格局。核心網上的相關國產設備及產品佔50%以上,部分甚至達到80%,設備運行良好。CNGI很好地將科學研究、技術開發、網路建設和產業發展結合,將高技術產業化項目與科學工程結合,為科學研究提供了一個通用平台,也為製造商提供了試驗平台,成為可商用的網路。由此形成的繼美國之後最為完整成熟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產業體系,將為中國信息產業的長遠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依託CNGI項目建設,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獲得了一系列創新性成果,使中國在下一代網際網路研究上走到了世界前列。其中CNGI最大的核心網CERNET2在“建設純IPv6大型網際網路核心網”、“基於真實IPv6源地址的網路定址體系結構”和“IPv4 over IPv6網狀體系結構過渡技術”等方面均屬國際首創,已向國際網際網路標準化組織IETF提交標準草案9項,其中RFC4925和RFC5210已獲批准,這也是中國第一次進入國際網際網路核心標準。
CNGI也是一次科研與產業聯合攻關的典範。從標準制定、關鍵技術攻關、產品研發到產業化、應用示範和科學試驗,從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電子發展基金到“863”、“973”、科技攻關、自然科學基金和高校支撐計劃,多部委、多單位協同配合、共同參與。據不完全統計,參加CNGI工作的高校、科研機構、運營商和製作企業達100餘家,研發生產人員上萬名。如此大規模的產學研用合作,在中國通信網路科技工程建設史上還是第一次。項目結果證明,CNGI的實施體現了集中力量辦大事的社會主義優越性,促進了產學研相結合,探索了具有中國特色的重大工程組織管理模式。
下一代網際網路
工業和信息化部、科技部、教育部、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會有關領導出席了CNGI階段總結和成果彙報大會,各部門對CNGI下一階段工作做了進一步部署。各部門表示,將繼續大力支持下一代網際網路技術研發和產業發展工作,力爭實現新突破,取得新發展,為推動中國經濟發展和建設和諧社會做出新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