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教-6
殲教-6
殲教-6(英文:SAC JJ-6 ,中國代號:JJ-6,外貿型號:FT-6 ),是20世紀60年代末中國瀋陽飛機製造廠(簡稱:沈飛)在殲-6殲擊機基礎上改型研製的超音速噴氣教練機。這是殲教-5裝備部隊之後,中國空軍首次擁有超音速教練機。
1966年10月,第三機械工業部(即:航空工業部)批准了瀋陽飛機製造廠和瀋陽飛機設計研究所上報的殲教-6改型設計方案,試製隨後開始。 1970年11月6日,殲教-6首飛成功。經過近三年的調整試飛,1973年5月,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殲教-6設計定型,自此殲教-6開始投入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殲教-6到1984年共生產615架。
殲教-6曾出口到巴基斯坦等其他國家。
中國空軍的殲-5戰鬥機
中國空軍的殲-6戰鬥機
殲-6在氣動布局和飛行性能上與殲-5己經有了很大不同,為更好、更快地使原殲-5飛行員過渡到殲-6,空、海軍非常需要一種可以快速培訓殲-6戰鬥機飛行員的超音速教練機,但蘇聯的米格-19戰鬥機並沒有發展雙座教練型,
因此,沈飛於60年代中期開始在單座殲-6的基礎上研製適合訓練殲-6飛行員以及其它超音速戰鬥機飛行員的殲教-6教練機。由於沒有原准機進行參考,所以殲教-6完全稱得上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教練機。
殲教-6教練機
當時國內大量使用的烏米格-15和殲教-5教練機都是高亞音速教練機,沒有超音速教練機給部隊飛行學員掌握超音速飛行駕駛技術帶來很大的難度。不但培訓時間長,花費也高。但蘇聯的米格-19戰鬥機並沒有發展雙座教練型。同時空軍部隊當時使用的噴氣式殲擊機都是單發飛機,不能滿足雙發殲-6的訓練科目,也無合適的進口飛機來滿足訓練需要。為此,空軍於1965年底提出了改型設計超音 速教練機的戰術技術要求,研製任務下達給了瀋陽飛機製造廠,由該廠工程師程不時主管設計工作。1965年空軍提出了超音速教練機的戰技術要求后,瀋陽飛機製造廠(簡稱:沈飛)就開始研究把殲-6基本型改裝為超音速教練機,並進行了初步設計。1966年8月5日沈飛上報了新型超音速教練機的總體方案。1966年l0月15日,第三機械工業部(即航空工業部,簡稱:三機部)批准了改型設計方案,要求1967年底生產出數架交給空軍航校試用。由於沒有原准機進行參考,所以殲教-6完全稱得上是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種超音速戰鬥教練機。
殲教-6戰鬥教練機早起試飛照
殲教-6教練機
1967年3月,經過國防工辦和國防科委的聯合批誰后,瀋陽飛機製造廠一組成了研製小組開始了詳細設計工作並投人試製工作。1966年10月完成了木質樣機,開始進行詳細設計,到1967年3月完成了所有的設計圖紙,期間進行了一系列高低速風洞試驗以及各系統的模擬試驗。1970年年中,用於靜力試驗的原型機總裝完成,在1970年7月到9月期間完成了全機靜力試驗,達到設計強度的110%。而用於試飛的原型機干1970年10月總裝完成,1970年11月6日,在飛行員王春友的駕駛下首飛成功,到1971年7月10日試飛結束,完成了試飛大綱規定的科目,共飛行了54個起落、16飛行小時。試飛結果表明,前後艙視界、雙操縱系統、機載設備配置均基本達到設計要求。1971年又試製出五架,其中 兩架交付飛行試驗研究所進行全面的試飛鑒定,另外三架於1972年1月開始交付空軍部隊試用。在經過2930飛行小時、1291個起落的試飛和試用之後,表明新型超音速教練機滿足了空軍所提出的戰技術要求。1973年11月,由國家航空產品定型委員會批誰設計定型,投入小批生產,並被正式命名為“殲擊教練六型”飛機,簡稱殲教-6。由於殲教-6和殲-6的機體結構大致相同,因此大多數工藝裝備與殲-6飛機相同,新增的工藝裝備僅有140套,只佔總數的5%。到1975年12月,已經交付了44架供空軍部隊使用。1975年12月18日,在瀋陽飛機製造廠召開生產定型會議,批准殲教-6型飛機生產定型,轉入正式批生產。到1986年停產為止,一共生產了634架。
殲教-6型飛機從1966年7月開始研製到1975年正式交付 部隊使用,跨越了整個“文化大革命”時期。那時,由於政治運動干擾,設計和生產都無法正常進行。
有關部門對殲教-6機型的評價是:設計很成功,性能優於殲教-5型教練機,穩定性和操縱性都符合要求。殲教-6也曾出口到其他國家。
軍援殲教-6飛機
按1975年統計,殲教-6單機售價65萬元(成本為61.88萬元),工時為35300小時,金屬材料消耗量為9400千克。隨著生產的熟練,1981年單機工時降為23400小時,成本56.96萬元,價格64萬元。殲教-6成本低是因為大多數工藝裝備與殲-6相同,工人生產多年已非常熟練,殲教-6新增的工藝裝備僅140套,不到總數的5%。
殲教-6教練機三視圖
在殲-6型噴氣式飛機上加裝第2個座艙並不是一項簡單的結構設計工作,其中涉及到複雜的空氣動力學和操縱使用方面等技術難關。
陳列在北京航空博物館的殲教-6教練機
殲教-6飛機的翼展9.00米,機長12.92米,機高3.89米,機翼面積25.0平方米,最大起飛重量8932千克,空機重量5625千克,最大平飛速度(高度11000米)M1.22,實用升限16000米,最大航程940公里,續航時間1小時0分,起飛滑跑距離750米,著陸滑跑距離(用傘)634米。
殲教-6結構剖視圖
殲教-6發動機同樣採用了殲-6所使用的2台加力推力3250 千克的渦噴-6(WP-6)渦輪噴氣發動機,單台最大推力25.48千牛,加力推力31.87千牛。但由於機體結構重量的增加,其整體飛行性能較殲-6有所下降。
殲教-6的航電系統基本上與殲-6相同,只是在其基礎上增加了一套后艙操縱、顯示設備和艙內通話器。為了便於檢驗學員射擊效果,機頭罩右上方安裝有一部3型照相槍,而前艙瞄準具頭部右側安裝有一部4型照相槍。。由於是雙座教練機,自然增加了一套後座艙全套設備和JT-2A機內通話器。殲教-6未裝應急靜壓系統,也沒有裝護尾器和識別應答機。另外還包括WL-5A全羅盤,XS-5信標機,262無線電高度表和盤式剎車系統。
殲教-6飛機
殲教-6隻保留了機頭右側下方的一門30毫米口徑機炮用於射擊訓練,取消了翼根兩門機炮,相應的備彈量減少為55發,而機翼下方兩個前伸發射梁可掛火箭彈發射器。前機身加長375毫米,機腹加裝雙腹鰭,前座艙風檔加高80毫米代替了原有的防彈玻璃。前座椅頭靠降低40毫米后艙座椅提高70毫米,用34毫米厚的無機鋼化膠合玻璃取代原有的防彈玻璃。取消機翼機炮,保留機頭右側一門30毫米機炮。
殲教-6參考數據:
最大平飛速度 | M1.36(高度11000米), |
巡航速度 | 900千米/小時; |
實用升限 | 17500至17900米; |
最大航程 | 2200千米(帶副油箱),1390千米(不帶副油箱); |
續航時間 | 2小時38分(帶副油箱),1小時43分(不帶副油箱); |
最大掛彈重量 | 1550千克 |
乘員 | 2人 |
起飛滑跑距離 | 515米, |
著陸滑跑距離 | 610米; |
最大使用過載 | 8G |
出口巴基斯坦的殲教-6戰鬥教練機
殲教-6飛機大量生產,廣泛地裝備部隊,並向巴基斯坦等7個國家出口。
巴基斯坦空軍裝備的殲教-6教練機
在20世紀70年代殲-7批量服役以及更新型的殲-8戰鬥機開始小批量裝備部隊后,殲教-6仍擔負著這兩型戰鬥機飛行員的早期飛行訓練任務。雖然殲教-6的氣動布局使殲-7、殲-8戰鬥機飛行員的訓練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但在當時殲教-7教練機的研製仍然沒有完成的情況下,殲教-6在殲-7、殲-8飛行員的初期培訓中仍然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殲教-6教練機側視圖
殲教-6飛機
殲教-6的變穩試驗機通常稱為“電傳操縱變穩型空中 試驗機”(代號:BW-1),其主要用途是對第三代戰鬥機採用的電傳操縱系統的構成、特點進行空中飛行驗證,為中國新一代戰鬥機實現從機械操縱向數字式電傳操縱轉變鋪平道路。殲教-6變穩機根據需要將前艙改裝為試飛員艙,採用了新研製的第一代數字式電傳操縱系統,出於安全考慮,后艙仍然保留了原有的機械操縱系統,兩套系統可以根據需要連通或斷開。如果飛行中前艙電傳操縱系統出現故障,可以由后艙立即斷開電傳操縱系統而改為機械操縱,以保證飛行試驗的安全進行。在改裝中,BW-1變穩機要加裝數字式氣動變穩系統、模擬式電液伺服感測系統、數字式目標跟蹤顯示系統、機載數據採集記錄和遙測發射系統、試驗信 號放大器、大氣擾流信號發生器和各類感測器、變換器、電氣和液壓副件等設備,雖然拆除了原殲教-6機上的部分無關設備,但機上空間仍然無法滿足要求。經過考慮,最後在不過大影響飛機性能的前提下,在機背和機腹處各增加了一個設備艙才滿足了眾多新設備的安裝要求。殲教-6變穩機的發動機採用了2台渦噴-6甲,新發動機將沙丘駐渦穩定性理論應用到加力燃燒室火焰穩定器上,起到了加力接通可靠、燃燒穩定的效果,特別是對飛行有致命危害的振蕩燃燒現象被徹底消除。發動機的推力較渦噴-6增加了2%,耗油下降了1. 5%,整體可靠性和穩定性有了明顯增強,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殲教-6變穩機的總體飛行安全。
殲教-6變穩試驗機
殲教-6高速彈射試驗機進行火箭彈射座椅試驗
20世紀90年代后,殲教-6高速彈射試驗機先後完成了新一代殲-10戰鬥機上的HTY-5型、教練-8教練機上的HTY-7A型(前後座艙)、殲-7G/E以及殲-8F型戰鬥機上的HTY-6型等多種新一代具備在複雜姿態下、零高度、零速度以及飛行速度在1100千米/小時以內實施安全彈射救生能力的火箭彈射座椅的定型試驗,為增強中國新一代戰鬥機整體作戰能力以及縮短與國外現代戰鬥機彈射救生系統所存在的技術差距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殲教-6教練機
由於該機研製中,綜合了幾種不同設計的優點,殲教-6保持了原型殲-6飛機的大部分性能,其綜合性能遠遠優於中國以前使用的噴氣式教練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