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

廣東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位於中山大學馬丁堂里,他的前身是嶺南大學文物館,該文物館是廣東省內最早的博物館,在國內亦屬較早創辦的博物館之一,並且中山大學馬丁堂還是中國最早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

博物館簡介


嶺南大學時期的馬丁堂
嶺南大學時期的馬丁堂
1905年,嶺南大學第一座校舍“馬丁堂”落成時,曾有“一樓中座之博物院及中學事務所”的記載;1913年《嶺南學堂中學規則》第13條有“博物院各種器具不得移動”的規定,可見在1913年這裡已有博物院的設備或儀器。1917年,博物院仍暫設校內馬丁堂內,其時僅植物標本已有1500餘種。1987年,在原文物館的基礎上,教育部批准建立人類學博物館。目前由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博物館,全國僅有兩家,另一家在北京大學,其他高校多稱“文物陳列室”。

歷盡劫難


盧舍那法界人中像
盧舍那法界人中像
上世紀30年代,博物館始成嶺南大學校內獨立機關,館長由文學講師冼玉清女士兼任。冼玉清,生於1895年,畫家、著名文獻學家,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也是被稱為“千百年來嶺南巾幗無人能出其右”的傑出女詩人。正是在冼擔任館長后,館藏品逐漸增多,此時場館已分為人類方物部、古物美術部和自然礦產部三大部分,“一部分藏諸箱櫃,亦有一部分公開陳列”。根據記載,此時的館藏文物標本已達3031件。
時間差距不大,也有重要文物進入同在廣州的中山大學。1929年,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商承祚奉學校之命到北京採購文物,以充實中山大學文物陳列。商先生在琉璃廠等地購得各時代文物200餘件(種)。這批文物抵穗后,先陳放於文明路中山大學校區陳列館,1935年隨學校遷至石牌新校區。1941年,日本侵佔廣州,司令部設在石牌中山大學內,這批文物遭到嚴重破壞,如宋代羅漢頭部殘失,大批文物丟失。
1952年,這批文物隨中大遷入康樂園,存放在校內一平房內。直到2005年,在商承祚之子商志馥的建議下,該批文物成為人類學博物館的館藏,但在圖書館陳列,被稱為“中大圖書館的鎮館之寶”。
在圖書館一樓陳列中,有18件為這批文物的劫餘部分,主要是佛教雕刻,包括造像碑和單體圓雕造像,多數此前遭破壞,難以修復,但神采依在。盧舍那法界人中像是佛教造像中的特殊題材,傳世作品很少,可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擁有它們。

館藏文物


館內藏有珍貴文物2萬多件,如商周銅器、漢唐碑文拓片、明清字畫、照片等紙質文件近千件;曲江馬壩人舊石器時代遺址、黃河長江流域石器時代遺址出土遺物2000多件;唐、宋、元、明、清歷代瓷器450件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館藏有10件紫檀木雕刻,計有高、長、寬達到144×126×106cm的清乾隆大佛龕模型、100×108×63.3cm的乾隆宮殿模型,明代戲台、屏風模型等,每件都珍貴無比。
中山大學人類學博物館陳列主要分為三大部分:歷史文物、民俗文物和少數民族文物。其中的少數民族服飾、金銀飾品和禮儀用具等達到480件(套),這是解放初期人類學家田野調查的第一手資料,是目前國內大學博物館中獨一無二的珍品。記者看到,瑤族皮鼓,用的是新鮮動物皮蒙制而成,頗有地方特色。還有婦女用的發簪,竟是用獸骨製成。在20厘米左右長度的獸骨上,還要刻出精細的花紋,讓人讚歎。
博物館中還陳列了史前時期人類的骨骼與復原模型和史前先民的生活、生產與宗教文化場景的復原模型與圖片。博物館共有600多個人骨標本,其中明清的人骨標本在全國都可以說是最齊全的。
博物館建館之初,館內標本、貨幣和器物,皆為學生研究之用。博物館開設之始,相當簡略,此後不斷搜羅古今中外之器物,並公開徵求捐贈。館內明清時期的字畫、墨寶是1930年前後徵集入館的,其餘大量藏品入館時間都在1950年前後,是老一輩人類學家、考古學者田野調查,或由省內外文物考古部門贈送。
一樓大廳門口有兩個石獅子,它們是清末思想家、社會改革家康有為從義大利購回,並於1920年前後特意贈送給嶺南大學的。同時被捐贈的,還有其他9件白色大理石雕刻藝術品。這一對石獅子體形較小,具有鮮明的西方寫實特點,骨骼和肌肉表現突出,體積感較強,十分逼真。康有為生於1858年,捐贈石雕時已是過耳順之年的老人。
截至2020年5月,藏品數量10,000(件套),珍貴文物343(件 套)。

獲得榮譽


2020年5月13日,入選國家文物局2019年度全國博物館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