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
館藏文物是指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具有文化價值的物品、物件等。未經批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調取館藏文物。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館藏文物的安全負責。
【注音】guǎncángwénwù
【釋義】是指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具有文化價值的物品、物件等。
2007年12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修正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對館藏文物有專門要求: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對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分別建立本行政區域內的館藏文物檔案;國務院文物行政部門應當建立國家一級文物藏品檔案和其主管的國有文物收藏單位館藏文物檔案。
該法還規定,文物收藏單位應當根據館藏文物的保護需要,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並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未經批准,任何單位或者個人不得調取館藏文物。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對館藏文物的安全負責。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的法定代表人離任時,應當按照館藏文物檔案辦理館藏文物移交手續等事項。
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是在明朝、清朝兩代皇宮及其收藏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中國綜合性博物館,也是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其文物收藏主要來源於清代宮中舊藏。故宮博物院現在中國一共有兩處,北京故宮博物院和台北故宮博物院,兩者均為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另外瀋陽故宮博物館也習慣上稱為瀋陽故宮博物院。一般簡稱北京故宮博物院為故宮博物院。
作為中國文物收藏最豐富的博物館,該院所藏文物一類為清代宮中歷史文物和奇珍異寶;另一類為中國歷代文化藝術作品。包括有青銅器、玉及石質雕刻、古代印璽、法書名畫和碑帖、古代陶瓷器、絲織刺繡品、漆器、琺琅器、金銀器、竹木牙質雕刻、文房用具、明清傢具等。其中如春秋立鶴方壺,戰國秦石鼓,晉陸機平復帖、王詢伯遠帖,唐青釉鳳頭龍柄壺、大聖遺音琴、韓滉五牛圖,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元楊茂剔紅牡丹紋尊、朱碧山龍槎銀杯,明萬曆孝端皇后鳳冠,清大禹治水玉山等作品,均在海內外久負盛名。
《韓熙載夜宴圖》
明 張宏《延陵掛劍圖》局部
與此同時,還通過國家調撥、向社會徵集和接受私人捐贈等方式,新入藏文物達二十二萬餘件之多,大幅度地填補了清宮舊藏文物時代、類別的空缺和不足,諸如石器時代的彩陶,商、周時代的青銅器、玉器,漢代的陶俑,南北朝時代的石造像,唐代的唐三彩等。而新入藏的古代法書名畫尤為大宗,為世所注目。如晉代陸機《平復帖》,王珣《伯遠帖》,顧愷之《洛神賦圖卷》,隋代展子虔《游春圖卷》,唐代韓滉《五牛圖卷》,杜牧《張好好詩卷》,五代顧閎中《韓熙載夜宴圖卷》,宋代李公麟《臨韋偃牧放圖卷》,郭熙《窠石平遠圖》,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明代張宏《延陵掛劍圖》和《遊戲雜技圖》、《擊缶圖》等,均是人間瑰寶。此項工作數十年堅持不懈,近年還從市場上以巨資購回宋代張先《十詠圖卷》,元代乃賢《城南詠古詩》,明代沈周《仿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清代石濤《高呼與可圖卷》等,尤其前兩件是溥儀以賞溥傑為名從宮中盜出而流散民間的,今日復歸寶藏。
明 張宏《擊缶圖》
上海博物館
上海博物館以其收藏的大量精美的藝術文物而享譽國內外。其中,又尤以青銅器、陶瓷器和歷代書畫為特色。
上海博物館館藏書畫
明 張宏《青綠山水圖》
上海博物館館藏文物
浙江省博物館
浙江省博物館是浙江省內最大的集收藏、陳列、研究於一體的綜合性人文科學博物館。有關數據顯示,該館館藏文物十萬餘件,其中一級品158件。藏品有新石器時代河姆渡文化的人工栽培稻和漆碗;良渚文化的綢片和麻布;春秋戰國時期越國的各種青銅兵器、青銅農具、印紋陶和原始瓷;從東漢至明代各個青瓷窯系的一批標本;還有大量的古今書畫,其中有唐代宗教畫彩繪凈土變圖,元代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卷的一半(另外一半現藏台灣)。古書畫多數是明清時期的,近現代名家的作品中,僅山水畫大師黃賓虹的作品就有3700多件。浙江是出現資本主義經濟萌芽較早的地區和太平天國後期的戰略要地,其經濟史料和革命文獻該館均有收藏。浙江省博物館以斑斕多彩的文物展品,多層次、多角度地展示了浙江七千年古老悠久的歷史。文物長年在歷史文物館、書畫館、青瓷館、工藝館等陳列館展出。同時,精品館不定期地推出從國內外引進的各種高品位的專題展覽。浙江省博物館還有位於棲霞嶺的黃賓虹紀念室、位於龍游路的沙孟海書法藝術館,形成了豐富多彩的名人館舍系列。1999年底落成的浙江西湖美術館,又為浙江省博物館拓展了新的天地。該館藏品近7萬件。該館先後舉辦過數以百計的陳列和展覽。屬於歷史文化方面的有《浙江歷史文物陳列》、《河姆渡文化陳列》、《杭州史跡陳列》、《浙江革命文物陳列》、《浙江民間工藝陳列》、《浙江青瓷陳列》、《浙江出土文物展覽》、 《浙江古代書畫展覽》 和館際間交流展覽、紀念性展覽等。還組織了一部分富有地方特色的藏品分赴日本、美國、德國展出。
明 張宏《西山爽氣圖》局部
偃師縣文物遺存極為豐富,先後出土文物達數萬件之多,縣內館藏5500餘件。這些館藏文物大多是歷年配合各項基本建設清理、搶救性發掘或採集而來,其中屬於國家一級珍品的4件,二級珍品的151件。有些歷年來被選調參加省、國家和出國展出,受到讚賞。乳釘紋銅爵被收入英國出版的《中國藝術之萃》。茲從中選出重要精品100件,按時代順序簡介如下:
彩繪陶罐仰韶文化,灰嘴遺址出土。紅胎,斂口彩繪罐,質地細膩,造型精緻,上部周圍繪以網紋。在遺址中出土這樣完整的遺物實屬罕見。
玉鉞 商代前期,1975年二里頭遺址出土。長11.2厘米、上寬5.8厘米、下寬6.8厘米、背厚0.6厘米。略呈長方形,刃弧形,上部中間有一圓孔,兩側有對稱鋸齒形紋飾。
王璋 商代前期,1975年二里頭遺址出土,通長46~48厘米、柄長6厘米、厚為0.4~0.5厘米。凹刃,柄下部中間有一圓孔,上部兩側有對稱的龍形凹槽紋飾,質地細膩,製作精美。
七孔玉刀 商代前期,1975年二里頭遺址出土,長60.4~65厘米、寬9.5厘米、厚0.1~0.4厘米。呈長帶形,有七個等距離的圓孔,兩側有對稱的凸凹形飾,刀身兩端有直線和斜線划紋。其體長孔多,工藝精細,在同類器物中堪稱珍品。
綠松石微雕獅 商代前期,1975年二里頭遺址出土,大小0.5厘米。其造型刻紋肉眼不易辨認,在放大鏡下才能看出是一隻雕刻精細的雄獅,獅作卧匐狀,頭向右扭,其技藝之高,令人驚嘆。對研究我國獅獸的歷史和產地有重要價值。
蟾蜍 長10.5、寬8.5、高3.5厘米。泥質灰陶。背部有斑點,卧姿、張口、雙目圓睜,四爪清晰。二里頭遺址
2021年3月,財政部和國家文物局聯合印發了《國有文物資源資產管理暫行辦法》。辦法明文規定,管理收藏單位禁止利用文物資源資產進行對外投資和擔保。國有文物收藏單位禁止將館藏文物資源資產贈予、出租或者出售給其他單位、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