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事畫報》晚清革命派在廣州創刊的著名文藝刊物。黃世仲與之關係密切,既是它功勛突出的撰述員,又是發行方面的重要幫助者。 《時事畫報》在讀者中的歡迎度,使之在革命輿論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1908年《時事畫報》因報導黃興等人發動的欽廉起義和雲南河口起義,激怒清政府,被迫遷至香港。接著又因鼓勵廣州新軍起義,清政府曾發出七個照會要求香港港督勒令《時事畫報》停刊,港督未予理睬。1912年後,《時事畫報》發表的大量漫畫,已經完全採取現代漫畫的手法,它不但是我國最早的現代漫畫刊物之一,而且是我國現代政治漫畫刊物的鼻祖。
《時事畫報》
1905年9月,《時事畫報》在廣州創刊,由高卓廷主辦,
潘達微、
高劍父、何劍士,
陳垣等編撰,以"開通群智,振發精神"為宗旨。內容以圖畫紀事為主,論事次之,論事次之,論事又設庄諧二部,先諧後庄。大膽揭露帝國主義對中國的侵略,抨擊時政,頌揚革命。1907年被迫停刊,次年曾一度復刊,不久再度停刊。1911年7月改名為《平民畫報》,由
鄧警亞主編。廣東光復后,恢復原《時事畫報》名繼續出版。嶺南派著名畫師
伍德彝、鄭游等20餘人曾參與繪畫。
《時事畫報》編撰
上世紀初的《時事畫報》刊出了“音樂療病”的新聞,
音樂療法的出現也從一個側面反映了
西洋音樂在廣州的普及程度。上世紀三十年代
馬思聰常在
長堤“音樂廳”演奏
鋼琴大師
魯賓斯坦曾來穗獻技“琴縱三尺,橫五尺,藏櫝中;弦七十二,以金銀或煉鐵為之弦,各有柱,端通於外,鼓其端而自應……”列位看官,這段文言文說的不是別的,恰是450多年前義大利傳教士
利瑪竇從西洋千里迢迢帶來的古鋼琴。遠至香港、澳門,都是
廣州府的地盤,利瑪竇在澳門展出了他的看家寶貝――古鋼琴,引來了當地居民的興趣。用利瑪竇自己的話來說,“他們喜歡它那柔和的聲音和新穎的結構。”
西洋樂器雖然慢慢開始流行,但在清末民初的廣州城內,還真找不到一家正兒八經的音樂廳。幸好位於長堤的
基督教青年會有個可容納500人左右的禮堂,裡邊配備了一架
三角鋼琴,這裡就成了獨一無二的音樂廳。
1935年,魯賓斯坦在東亞各國巡迴演出,順便造訪廣州,並在
嶺南大學舉行了一場演奏會。由著名音樂隨筆作者辛豐年老先生所著的《阿?魯賓斯坦繽紛錄》曾這樣描述魯賓斯坦事後的回憶:“供我使用的那架琴好得驚人,大大激發了我的靈感,我彈得比以前任何一場都好……”這一場音樂盛宴,也因其世界頂級的水平,永遠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