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三環路

惠州三環路

惠州三環路是中國廣東省惠州市惠城區境內的一條環城公路,為惠州市區的主幹道路之一,也是山海關—深圳公路(205國道)的組成部分。

惠州三環路於2002年1月17日動工建設,原稱惠州市過境公路,2005年5月28日建成使用。

惠州三環路北起木墩湖接惠博大道、南至古塘坳仲愷大道,線路全長26.145千米,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

公路簡介


惠州三環路是位於惠州市惠城區境內的一條環城路,初期的功能定位為過境公路,由中信深圳(集團)公司與惠州市道路橋樑開發總公司共同投資興建。線路北環段西起江北街道的惠博沿江公路(今惠博大道),東至惠民大道,通過跨東江的中信大橋與東環段相接;東環段北起水口街道的龍湖大道,南至河南岸街道的惠澳大道,通過跨西枝江上的西枝江大橋與南環段相接;南環段東起惠澳大道,西至龍豐街道的仲愷大道,通過古塘坳立交橋與西環段相接。西環段南起仲愷大道,北至惠博大道,通過跨東江的第三東江大橋(暫名,屬於惠新大道的一部分)與北環段相接。目前北環、東環和南環均已建成通車,西環大部分路段(包括金榜路、紅花湖路、新聯路等)已建成通車,不過有的路段路況還很差,部分舊路仍在升級改造中,還不是真正意義上新建的三環西路。三環西路的控制性工程,即第三東江大橋也尚未竣工。三環路全路段部分為新建道路(新建橋樑占較大比重),部分在既有道路基礎上進行改造拓建。現今的三環北路金龍大道至惠民大道段、中信大橋、三環東路、西枝江大橋和三環南路都被納入山深線中,屬於國道G205的一部分。

擴建改造


惠州三環路
惠州三環路
早期的惠州三環路主要服務於過境車輛,在周邊高速路網還不夠完善或針對一些走高速運輸不划算的情況下,深圳至河源、梅州、龍門和廣州至汕頭、惠陽大亞灣、深圳等方向的車輛都可繞城而過,緩解市區擁堵。
隨著惠州城鎮化進程加快,大量工廠的外遷、城市面積的快速擴張以及周邊高速路網的成型,惠州三環路的公路性質實際上已從過境公路轉變為以城市道路為主,兼部分過境功能的幹線公路,車流量年年劇增,最初的道路規模和公路等級已遠不能滿足與日俱增的交通需求。為此,在社會各界強烈呼籲下,惠州市政府決定對三環路進行擴建改造。
2013年,三環路北段、東段和南段均升級改造完畢。擴建后的三環路,道路服務功能明確定位為市政街道。北東南三環線路總長26.145公里,主路按雙向八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行車速度每小時60公里,沿途所有橋樑隧道至少按雙向六車道公路標準設計;全開放、全互通、全照明、全監控、中隔離帶和道路兩邊實現綠化全覆蓋;在與其他交通量大的主幹路採用立體交叉,與重要次幹路採用平面交叉、‘保留燈控路口,設有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在商業區和住宅區密集的地帶加寬馬路以增加車道,並配套建設相應的人行天橋或地道。此外,三環西路部分路段也進行了拓寬改造。金榜路主線增設了下沉式隧道,紅花湖路機動車道由雙向四車道改為六車道。
三環西路至今未徹底連通,主體工程仍在建設之中。

連接公路


高速路

長深高速G25(惠深高速、惠河高速)、惠大高速S23(惠澳大道)、河惠莞高速(在建)

快速路

惠博大道、惠南大道、金山大道’、惠州大道(東延線)

主幹道

惠新大道、惠州大道、金龍大道、惠民大道、龍湖大道、惠澤大道、演達大道、仲愷大道、鱷湖路

工程意義


惠州三環路是惠州市第一條完整成型的環城路,真正意義上開啟了“南進北拓、東西伸延”的城市發展戰略,對改善城市格局和完善城市規劃具有極大促進作用。三環路的建設,擴大了城市路網規模、更新了交通環境,吸引了眾多房地產商在沿線投資開發興建新生活社區,使惠州市區面積加速擴張,新城在老城周邊陸續崛起,城市面貌煥然一新。這對促進城市經濟發展、提高居民生活質量、幫助當地招商引資、增強城市環境魅力、緩解市內交通壓力以及溝通周邊衛星城鎮等都將產生積極深遠的影響。
惠州三環路建成后,成為205國道和324國道的過境樞紐,緩解惠州市區內的交通幹道行車壓力;同時,進一步提升惠州城市公路網路檔次和水平,並對完善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公路網路和帶動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南方日報》 評) 
惠州三環路改造工程對惠州市社會經濟發展、疏解城市交通以及推進城市建設具有重要戰略意義。(《東江時報》 評)

建設歷程


20世紀90年代初期,惠州市機動車數量增加,惠州市有關部門規劃設計惠州二環路、三環路緩解交通壓力,三環路功能定位是將過境車輛截流在市區外圍;其中,三環南路、鱷湖路和新聯路在2000年前已建成使用。
2001年6月24日,中信深圳公司與惠州市政府簽訂建設惠州市東三環路。
2002年1月17日,惠州市過境公路開工典禮在江北三新舉行,標誌工程正式啟動;11月19日,惠州市過境公路全線正式進入施工階段,時稱東三環。
2005年5月28日,惠州市過境公路建成通車,即惠州三環路;6月1日,惠州三環路正式開通運營。
2008年10月31日,惠州三環路通過竣工驗收,獲優良工程。
2009年,惠州市政府決定將惠州三環路性質由原過境公路改造為市政道路。
2011年9月8日,惠州三環路啟動擴建改造工程。
2013年9月30日,惠州三環路完成擴建改造工程。
2020年1月16日,惠新大道東江大橋建成,惠州三環西路暨惠州三環路全線竣工。
惠州三環路並非完全意義上的第三條環城路:“三環”是指該公路共分為三環北路、三環東路和三環南路三大段環繞主城區,整條公路主體部分在城區東部;其中,三環東路和三環南路為主線路段,三環北路為支線路段,通過這些路段,從金龍大道和惠博大道南下的過境車輛途經惠州市區東部繞城而過,所以原稱又名“東三環”。隨著後來三環西路建成通車,惠州三環路基本閉合成環,形成擁有東、西、南、北段的傳統環城路,但其三環西路與三環南路仍未直接貫通,由其它城市道路間接聯繫。惠州三環路是惠州市境內首條以數字方式命名的環城路,也是惠州市第三條環線,一環路、二環路並未採用數字序號命名。

線路設計


線路走向
惠州三環路全段是由三環北路、三環東路、三環南路、三環西路、金榜路、紅花湖路、鱷湖路和新聯路共同組成,各路段閉合成環線;三環北路、三環東路和三環南路為馬蹄形半閉合路段。
其中,三環北路呈東西走向橫穿江北街道,線路西起木墩湖北面,途經三新村、小金口街道葉屋村南面,東至汝湖鎮蝦村。三環東路呈南北走向縱貫水口街道,線路北起中信大橋接三環北路,途經水口街道中心區域與大湖溪、西枝江大橋,南至惠澳大道。三環南路呈東西走向橫穿河南岸街道,線路東起惠澳大道立交橋接三環東路,途經金山湖惠州三環路下沉式立交橋、麥地,西至龍豐街道古塘坳。三環西路呈南北走向縱貫江南街道,並與惠新大道部分路段共線,線路北起第三東江大橋接三環北路,途經梅湖東面、下角西面,南至龍豐街道新聯立交橋。
惠州三環路西聯絡線大致呈西北至東南走向,北起三環西路與共聯路交匯處,沿高榜山東面山腳下依次經過新聯路全段、鱷湖路小部分段、紅花湖路和金榜路全段,南至古塘坳立交橋,接三環南路。
線路互通
路口名稱所屬區域對接線路(主要)其它說明
三環西路
新聯立交龍豐共聯路、新聯路、往長春—深圳高速公路(G25)
三環北路
木墩湖立交江北惠博大道、三環西路
三新立交江北惠州大道(G324)、往濟南—廣州高速公路(G35)
新寮立交江北金龍大道(G205)、往長春—深圳高速公路(G25)205國道共線
中信大橋北汝湖惠民大道、往廣州—惠州高速公路(S21)
三環東路
中信大橋南水口龍湖大道(S120)205國道共線
水口文化廣場水口人民路、惠澤大道
大湖溪立交水口惠州大道(G324)、往廣州—龍川高速公路(S6、在建)
惠澳大道立交河南岸三環西路、惠澳大道、往惠州—大亞灣高速公路(S23)
三環南路
三環立交河南岸金山大道、往惠州—大亞灣高速公路(S23)205國道共線
演達立交橋西演達大道(S254)、往寧波—東莞高速公路(G1523)
古塘坳立交龍豐金榜路、仲愷大道(G205)、往長春—深圳高速公路惠州支線(S9925)
西聯絡線(金榜路~紅花湖路~鱷湖路~新聯路)
紅花湖路口龍豐紅花湖路、鱷湖路、鵝嶺西路、新聯路
線路參數
技術標準
公路等級一級公路;二級公路(金榜路、紅花湖路、新聯路、鱷湖路)
道路等級主幹路;次幹路(金榜路、紅花湖路、新聯路、鱷湖路)
線路里程三環東路至三環南路段22.738千米、三環北路段3.407千米、三環西路至金榜路段3.2千米
路幅寬度32米至99米;中央分隔帶最寬8米,綠化帶寬1.5米,人行道、非機動車道寬3.5米,單向4車道總寬16米
車道規模雙向6車道(部分路段)、雙向8車道(主要路段)、雙向10車道(部分路段);輔路單向兩車道(部分路段)
設計速度60千米/小時、40千米/小時(匝道)
通行性質開放式市政道路

配套設施


惠州三環路是一條高標準景觀大道,道路鋪設瀝青罩面,綠化帶栽種南洋楹、木棉、鳳凰木等植物,部分路段設有交通信號燈和地下人行通道等,安裝有LED路燈;三環南路建有實驗中學人行天橋和南環人行天橋,並配有電動扶梯和雨棚,方便街道兩旁人們安全跨越馬路;全段設有電子監控,以抓拍交通違法行為。

運營情況


票制票價
2010年12月31日,惠州三環路(惠州過境公路)全段停止收費,沿線水口等所有收費站隨即全部拆除。
通行事項
● 經濟路線
惠州三環路古塘坳立交橋
從河源往深圳方向的小轎車和貨櫃車,行經惠州三環路比行經惠河高速公路可分別節約30元、50元路費。
2017年12月21日起,惠州三環路三環南路與口岸路、麥地南路交會路口新增設3條可變導向車道。其中,口岸路口兩條可變車道在早高峰期間將由平時的左轉車道、直行車道臨時調整為掉頭車道和左轉車道;麥地南路路口可變車道在晚高峰將由原來的直行車道臨時調整為左轉車道。
● 臨時管制
2019年10月30日起,惠州三環路三環南路與口岸路沿東西方向封閉燈控路口,改為右進右出通行;從口岸路左轉進三環南路車輛需繞行古塘坳立交橋掉頭,從三環南路左轉進口岸路車輛需前行至麥地南路口掉頭。
交通流量
截至2009年,惠州三環路水口收費站日均車流量達1.1萬輛次;至2019年,三環南路擁堵已成常態。

建設成果


● 重點工程
工程名稱建築規模
惠新大道跨東江大橋(暫名,原稱第三東江大橋)全長958米
木墩湖立交橋(跨惠博大道)全互通
三新立交橋(跨惠州大道全互通
中信大橋全長1178米
西枝江大橋全長870米
大湖溪立交橋全互通
金山西橋
三環立交橋(金山一橋)全長1354米
金山東橋
演達立交橋全互通、全長920米
金榜隧道兩洞雙向4車道、全長330米

文化特色


截至2019年,惠州三環路沿線已形成江北商圈、水口商圈、河南岸商圈、麥地商圈,並建設金山湖綜合開發區,金山湖公園逐漸成型;惠州三環路框架內已成為惠州市區標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