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河村

福建省漳州市詔安縣梅嶺鎮下轄村

下河村又名霞河村,位於福建省詔安縣的梅嶺鎮政府駐地北部,直距0.5公里,詔安至宮口公路兩側。東臨詔安灣梅嶺港港口,西至前江埭,東南鄰林厝,北至高坑。包括下河、西河二個自然村。村委會駐下河村。地處沿海平原,何氏集居,聚落呈長方形。1286戶,5102人,漢族,講閩南話,組成14個村民小組。漁農並重。耕地面積1216畝,其中水田605畝,農地611畝。主種水稻、地瓜、花生。漁業為海水養殖對蝦640畝,鐵殼船8隻,放籠船55隻,三排18隻。另有鮑魚場2個,育苗場3個。下河墟歷來就是沿海地區漁、農產品及生產、生活資料商品購銷地,沿公路兩側是商業街,本村有一百多戶從事服務行業。現進一步擴建成為大型農貿市場。油庫一個,製冰廠一個。文教衛生事業較發達,有小學一所,醫療室四所。鎮政府、梅嶺中學、衛生院、郵電局、農村信用社、中國農業銀行等十四個單位駐在境內。通汽車,設班車停靠站。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下河村位於梅嶺半島中部,東隔詔安灣與東山島相望,西臨前江東西溪入海口,北倚梅嶺主峰岈頭山側脈後山頭,南對環列碧海煙波中的沔洲、臘洲、煙墩、蛇洲諸小島。梅嶺古道南下宮口渡而通粵東沿海各地。北繞岈頭山西麓通風吹嶺、油柑嶺與古關官道連接通往漳、泉。沿前江溯東溪入詔邑不及十浬,舊時“溪舟留”穿梭其間,島民進城、行販商旅上島俱各賴之。嶺港古渡為通銅山、兩埔、南澳各港之要津,南來北往,商旅絡繹不絕,誠海陸交通之要塞也。
氣候環境
下河村年平均氣溫21.3℃;1月平均氣溫14.9℃,7月平均氣溫28.9℃;極端最高氣溫39.2℃,極端最低氣溫-0.6℃;≥10℃積溫7628.8℃。日照時間長,氣候溫暖,冬無嚴寒,夏無酷暑,雨量充沛。年降水量1447.5毫米,集中在4-9月,尤以6-8月為甚。無霜期360天。風向以東南,西南風為主,西北風次之。7-9月為颱風季節,颱風暴雨為境內主要災害。

人口


長在海邊
長在海邊
霞河村由后厝、前厝、西河三社組成,地域面積約2.2平方公里;全村近1500戶(含僑胞160多戶),總 人口約6500人(含僑胞500多人);其中后厝振基堂40多戶,近200人;后厝祀先堂700戶,近2800人;前厝光前堂480戶,約2300人;兩河孝思堂近80戶,約350人;西河祀先堂220屍,950人。遷台及旅外尚有相當部份宗裔因聯繫不上而未詳其情。

歷史沿革


民國時屬梅中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屬第一、第三區高霞鄉。1955年1月屬橋東區高霞鄉。1956年屬四都區傅厝鄉。1958年屬東方紅公社下河管理區。1961年月屬橋東區下何公社下河大隊。1964年4月屬橋東公社。1978年1月屬於河公社。1980年地名普查因重名,更改為下河大隊。1982年屬梅嶺公社。1984年10月屬梅嶺鄉下河村委會。1991年10月改為今名。
農耕時代,種糧養家是頭等大事,我歷代先人深明海島少地缺糧之弊,注重田園拓展之計,並為之拼搏不息。有明一朝,除開墾村子周圍坡地、購置張厝遺產外,近兩百年間,族人繼往開來,圍后埭海灣,填造灘塗;拓前江沼澤擴大陸地,凡墾水、旱良田千有餘畝。清代而後,島上已無可造田之地,族中稍有積蓄者,無不結伴向外地買田,以為兒孫糊口計也。舊時,遠至梅洲、四都、東、西沈畔,近在“七鄉村”,內、外鳳樓,皆有我族田產。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政府組織前江沿岸各村再次圍墾前江海灘,我村又得田六百多畝。這些耕地是族群賴以生存、壯大的源泉。八十年代后,前江埭田及后埭部份低水位田,為增收起見,相繼改建為蝦蟹養殖池,成為僅次於漁業捕撈的第二支柱產業。
至明弘治朝間,我族在梅島已衍八世,歷二百餘年,成為島上大族。其時,漁業生產發展迅猛,投資量大、勞力密集型的“叩大舟古”圍網作業應運而生。該作業集群擁有較大規模的作業船隊,其作業形式以四十噸左右雙桅大船兩艘為指揮、放網、收網的“舟古公、舟古母”;單桅小帆船三十多條,每船配員四名,三人划槳,一人作業時拷擊木鼓,驅魚集結。此作業在當時具有較高的經濟效益,對族群就業、促進經濟發展曾發揮過不可低估的作用,直到建國后,政府視其為禁捕作業才被取締。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我村漁業轉以潛水撈海蟲間、“摻舟古”圍網及小船流刺網等作業為主。六十年代中期,粵東韓江流域經濟區開始萌芽,漸次崛起的民間經濟拉動了這個高密度居民區的建房業。做為當時主要建材的灰砂磚需用大量海貝燒殼灰,由此催生了海上探貝殼、運貝殼行業的快速興起,我村漁民基本都投入采撈、運載海貝殼行列。六十年代後期至九十年代初,是采、運貝殼業的全盛期,每逢傳統節日船隊回港,嶺港海面舳艫成片,風檣如林,蔚為壯觀。九十年代中期,鋼筋混凝土結構建築漸次取代了土木結構房屋,采、運貝殼業結束其歷史使命。然而,大部份族人在十幾二十年的采、運海貝殼行業中,已初步完成了原始積累,為轉向機船拖網、鐵網籠誘捕、燈光圍網等外海捕撈作業奠定了經濟基礎。漁船逐步向大型化、機械化、科技化、冷凍化、鋼質化發展,成為村裡的支柱產業。
海運業、外海捕撈業的崛起,不但繁榮了我族經濟,同時也催生了以媽祖信仰為依託的傳統文化事業。明成化間,祖輩長者擇后江臨海之嶺港山“涉水金獅”基地興建媽祖廟,並赴莆田祖地的湄洲島祖廟敬引香火,雕塑媽祖神像奉祀,五百年來神靈顯赫,沿海漁民咸被其澤。與此同時,入閩始祖祀廟及塑像、詔邑大宗祠及族中奉祀先祖的各社家廟,亦相繼建就,對於凝聚族群的向心力,弘揚以“孝”為基礎的儒家文化,發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霞河村又是詔安何氏各支派的祖地,族群繁衍的搖籃。自明初始,我族先人為家族的繁衍,矢志不渝地開拓發展空間,不斷向適宜生息的地域遷徙。明永樂(1403啟元)而後,除在本詔衍開玉墩頭、水潮系列、江畝坑、北門外、下寮、西山、寮雅、菜園埔、唐厝寨各集族而居村落,以及插居於東門、臘洲、田厝、羊坑、院前、長埔、縣城各社區,凡俱三千餘灶的村區外。永樂初年,四世祖萬二郎公操航海船運業,南下廣州,定居珠江下游之砂灣;四世祖萬三郎公繼承祖上經營、銷售魚貨,採辦船料之生意,常年往返粵北閩南之間,為事業發展需要而擇居梅州市梅縣區;明正德間,下寮十二世祖見可公則因為官任職廣西太平,其後嗣亦留居宦所並有遷澳門者;清乾隆初,水潮十五世祖款、強、算三公兄弟東渡台灣,定居台中何厝,於今衍成泱泱大族。至於清末民初及內戰、抗日的國難時期,為避難、謀生而遷中美西歐、中國台灣、東南亞,特別是南洋諸島國者,更是難計其數,且代有精英賢達,為僑居地,為人類社會進步做出貢獻,為祖國、家族爭得榮光。

旅遊資源


天后宮

嶺港“湄洲行宮”媽祖廟(又稱:“天后宮”)位於詔安縣梅嶺半島中部霞河村東側“嶺港山”之南麓,與東山島隔海相望。
嶺港山是梅嶺半島起始端之鳳山嶺——峰岐嶺(別稱“嶺南”)山脈,自北向南海邊延伸的突出部小山丘,型貌猶如一隻俯卧於海灘上的雄獅,虎視眈眈於海上的妖魔海怪!古曰:“落水金獅”。嶺港山樹林茂密,林中有數十棵三百多年的古榕樹,形奇狀怪,盤根交錯於岩縫石隙之中。被列入詔安縣名木古樹名錄。
傲波亭
傲波亭
相傳古時,嶺港山南麓之“獅嘴”,每逢午夜時分,常隱約出現一簇紅光,村民稱之為“神火”認為是神顯靈,乃是旺氣之地。於是,霞河村祖先便在“獅嘴”顯神火之處搭建一座名曰:“姑婆媽”的神棚,供村民奉祀朝拜。漁貨船出海捕魚運輸,夜間返航回港,以此紅燈為標誌,順利平安回港錨泊。
明英宗天順六年(公元1462年),村民捐銀集資在嶺港山南麓“獅嘴”下興建一座媽祖廟宇“湄洲行宮”。廟中媽祖神靈系霞河先民耆老前往莆田湄洲“天后宮”朝拜媽祖神靈請香入廟,並塑像安身廟中供萬民奉祀朝拜,至今已五百四十七年,可謂詔邑首建之媽祖宮廟。
嶺港媽祖神靈自五百多年前從莆田湄洲“分身”請香入奉嶺港“湄洲行宮”廟中,供四里八鄉奉祀朝拜的數百年中,媽祖神靈十分靈驗,農耕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海上作業航行安全、順風得利;百業興隆,萬民平安。本邑城鄉民眾和海外善男信女絡繹不絕,香火十分旺盛。尤其逢年過節及農曆三月二十三日媽祖華誕,慶典活動更是隆重,媽祖“出社”巡視四門子民,禮炮喧天動地,龍騰獅躍五彩旗幟迎風飄揚,鑼鼓樂隊節奏和鳴,梨園演唱華誕獻藝,萬民燒香朝拜,熱鬧非凡。
為弘揚媽祖文化,頌揚媽祖高尚品德,保護民族歷史文化遺產,詔安縣人民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於2003年7月15日批准霞河嶺港“湄洲行宮”及此山古樹為縣級文物保護景點,並掛牌立碑,以予公示。

元宵花燈

每年正月十五元宵節,村裡的各大祠堂皆掛起了彩燈。人山人海看花燈,無不熱鬧。

榮譽


2020年5月被評為“2019年度福建省鄉村振興實績突出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