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龍坪鄉

活龍坪鄉

活龍坪鄉位於咸豐縣西北邊陲。東進咸豐縣城,西連重慶黔江,北鄰利川沙溪、文斗兩鄉。全鄉版土面積30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3.8萬畝,林地面積21.9萬畝,下轄36個村,三萬多人。

咸豐縣轄鄉。徠位於縣境西北部。面積286平方千米(2017年)。常住人口25514人(2017年)。轄3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活龍坪。

概況


徠咸豐縣轄鄉。位於縣境西北部。面積31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29982人(2010年六普)。轄37個行政村。鄉政府駐活龍坪。

沿革


鄉因駐地活龍坪村而得名。1950年1月分屬咸豐縣第一、三、五區。……1975年7月為活龍公社。1984年3月為活龍坪區。1996年撤區並鄉,活龍坪鄉面積228平方千米,人口2.4萬人,土家族、苗族佔79.5%,轄水壩、朝陽寺、鳳凰、湯岩嵌、癮皰樹、曉溪、龍井、長嶺、盤海田、觀音塘、馬鞍山、望鄉田、喻家界、河坎上、海龍坪、牡丹坪、八家台、板橋河、孫家溝、活龍坪、樓子樁、茶林堡、漆樹坪、野茶上、東廂溪、花土、三根橋、衝天坪28個行政村;二仙岩鎮(設立於1994年)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0.9萬人,轄馬騾池、大壩、秧坪、蠻界、二台坪、拱橋、小著落、大著落、龍生塘、干樁坪、趙水溪11個行政村。
?年,撤銷二仙岩鎮,併入活龍坪鄉。2004年,鄉政府駐活龍坪,人口36961人,面積314平方千米,轄活龍坪、茶林堡、野茶上、東廂溪、衝天坪、海龍坪、水壩、鳳凰、龍泉、八家台、板橋河、孫家溝、河坎上、牡丹坪、拱橋、茅壩、大著落、龍生塘、大壩、蠻界、曉溪、龍井、玉泉、馬鞍山、二仙岩25個行政村。2005年,人口3.81萬人,轄活龍、大壩、蠻界、野茶、八家台、板橋河、孫家溝、茶林堡、東廂溪、河坎上、牡丹坪、三根橋、衝天坪、海龍坪、花土、柴樹坪、樓子庄、朝陽寺、水壩、湯岩嵌、隱皰樹、曉溪、望相田、觀音塘、盤海田、喻家界、龍井、長嶺、馬鞍山、趙水溪、大作落、干樁坪、龍生塘、小作落、拱橋、二仙岩、鳳凰、秧坪、台坪39個行政村。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2826202:~200 210活龍村 ~201 210茶林堡村 ~202 220野茶村 ~203 220東廂溪村 ~204 220衝天坪村 ~205 210鳳凰村 ~206 220水壩村 ~207 220曉溪村 ~208 220龍井村 ~209 220二仙岩村 ~210 220馬鞍山村 ~211 220海龍坪村 ~212 220河坎上村 ~213 220牡丹坪村 ~214 220孫家溝村 ~215 220板橋河村 ~216 220八家台村 ~217 220蠻界村 ~218 220拱橋村 ~219 220大壩村 ~220 220龍生塘村 ~221 220大作落村 ~222 210柒樹坪村 ~223 210樓子庄村 ~224 220茅壩村 ~225 220朝陽寺村 ~226 220湯岩嵌村 ~227 220癮皰樹村 ~228 220望相田村 ~229 220觀音塘村 ~230 220長嶺村 ~231 220喻家界村 ~232 220盤海田村 ~233 220花土村 ~234 220秧坪村 ~235 220二台坪村 ~236 220干樁坪村

行政區劃


鄉政府駐活龍坪,人口38100人,面積314平方千米。轄39個村委會:活龍、大壩、蠻界、野茶、八家台、板橋河、孫家溝、茶林堡、東廂溪、河坎上、牡丹坪、衝天坪、海龍坪、鳳凰村、花土、柒樹坪、樓子庄、朝陽寺、水壩、湯岩嵌、癮皰樹、曉溪、望相田、觀音塘、盤海田、喻家界、龍井、長嶺、馬鞍山、大作落、干樁坪、龍生塘、拱橋、二仙岩、鳳凰、秧坪、二台坪。

經濟


在這塊縱橫100公里的土地上,黃連白朮天麻、木瓜、竹節人蔘等數千種名貴地道中藥材雲集於此,馬鞍山辣椒、活龍精米、水壩“鳳凰黑米”、曉溪“觀音紅稻”等富硒特產享譽遠近,更兼7000畝優質烤煙基地一柱擎天,一萬畝“壩漆”基地蓄勢待發,五萬頭肥豬基地空前興盛,為活龍坪鄉注入了強大的發展後勁。
近幾年來,活龍兒女克難奮進,自強不息,解放思想,奮發有為,強力打造經濟發展大平台,努力改善經濟發展軟環境,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台商投資10000畝“魔芋”基地為全鄉經濟的發展高昂龍頭。東進咸豐縣城,西連咸豐縣大路壩及重慶黔江的“大大公路”改擴建工程已動工,北出利川沙溪鄉、重慶黔江黎水壩的出口公路已經通過項目論證,良好的區位優勢正日漸形成。
有縣級公路通往縣城。主要礦產有大理石、石灰石冰洲石。野生動物有錦雞獼猴麂子獐子金錢豹、穿山甲等,野生藥材有厚朴、杜仲、黃朴、黃連、天麻、野生獼猴桃,為油桐生漆、油茶子主產區。農業以水稻、玉米、黃豆、薯類、蔬菜、烤煙、柑橘生產為主,養殖業較發達。

革命老區


活龍坪鄉是我縣著名的革命老區之一,早在1934年初,賀龍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建立了以活龍坪為中心的鄂川湘黔邊游擊根據地,在活龍坪境內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運動。曾是賀龍率領的湘、鄂、川邊區紅軍獨立團(后紅五師十三團)生活戰鬥過的地方。熱血的活龍坪兒女積極投身於革命運動,做出了極大的犧牲和不可磨滅的貢獻。建國后,活龍坪人民積極投身於社會主義建設,交通等基礎設施得以夯實,生產生活條件不斷改善,但因地域偏遠和自然資源匱乏,各項建設仍然相對滯后,與周邊鄉鎮比較,差距較為明顯。
相關文獻
第二次國內革命時期,賀龍、周逸群、段德昌等老一輩革命家在恩施進行武裝鬥爭時留下的武器、用具、宣傳品等遺物。大廳裏有一段前言介紹,很是引起了我的一點點家鄉自豪感,“這裡(指恩施州)是湘鄂西、湘鄂川黔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1928年至1935年,賀龍同志領導的工農紅軍在這裡堅持了8年武裝鬥爭,於1929年開闢了湘鄂邊革命根據地,建立了5個縣,近300個區鄉蘇維埃政府以及紅三軍根據地,開創了鄂西民主革命史上最輝煌的時代。這一時期,鄂西有97000多人投身革命,24000多人參加紅軍、游擊隊和赤衛隊,12000多人為革命捐軀,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勝利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革命故事


1933年6月,周念民再返小河,聯合曾參加過川鄂邊界農民組織“八德會”的賀文湘、李平波等人,又組建了300餘人的游擊隊,自任團長,以龍塘鋪石膏洞為據點擴隊伍,建糧倉,備柴米,率隊夜襲李子坳團防及馬前稅卡,均獲勝,聲威大震。8月17日,恩施專員袁濟安帶1000餘人“圍剿”,炮轟石膏洞,放火燒了周念民家的房子。周帶隊撤到三台坪磚岩槽、咸豐活龍坪一帶,與敵周旋。
1933年9月中旬,周念民派戰士鄢福林帶上親筆信前去找到了賀龍軍長。在接到信后,賀軍長馬上派12名便衣戰士與周取得聯繫。同年10月22日,賀龍率領紅三軍來到活龍坪。周念民帶百餘人參加紅軍,編為紅三軍(新兵)獨立團,任命周念民為團長。
1933年11月,紅三軍開進小河,周念民又廣泛動員游擊隊員、農民參加紅軍,將部隊擴展到1000多人。不久,因為表現出色,周念民先後提升為紅三軍九師參謀長、紅三軍參謀處處長、六師參謀長。此後,周念民跟隨賀龍軍長打黔江、攻利川、伏擊寒坡嶺、奔襲彭水城,屢建功勛。
1934年1月,周念民隨軍回師鄂西,再次攻克利川縣城。4月,紅三軍第10次開進利川,駐文斗十字路。4月10日,周念民受命帶領著60多名紅軍戰士襲擊龍塘鋪稅卡,斃敵6名,俘敵20多名,繳槍30多支。隨即,紅三軍撤離利川向川黔邊運動。臨行前,周念民發表了《告利川人民書》,號召利川人民堅持鬥爭,同時警告反動官紳不要行兇作惡,“如若不然,我3萬健兒將打回利川,大張撻伐,嚴懲不貸。”
1935年2月,周念民在湖南被左傾路線的執行者妄加罪名殺害,時年30歲。1983年3月,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追認周念民為革命烈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