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草席

寧波草席

寧波草席是浙江省寧波市的傳統手工藝品。採用燈心草蒲草馬蘭草等編織而成的,在草席家族中,最負盛名的要數浙江寧波的“寧席”。草席又可分為普通草席、蒲草席、咸草席、馬蘭草席。

產品優勢


寧波草席
寧波草席
寧波草席,亦稱寧席,古稱明席,俗稱滑子,浙江著名傳統特產。草席是寧波鄞縣(已更名為鄞州區)的重要特產。並以黃古林一帶草席歷史悠久,質量特優。由於黃古林一帶氣候土壤適宜,所產席草色澤青白而帶綠,粗細均勻而挺直,草壁薄而堅韌,草芯豐滿而有彈性,拉力強而不易斷,加上編織技術悠久而精湛,故織成的草席,質地精良,挺括硬實,柔軟光滑,收藏簡便。不用時卷席成筒,不佔地位;使用時,一經溫水拭抹,不但更加光滑,且能透出一股沁人的幽香。草席一般是由白麻或綠麻為筋編織而成,而以白麻筋草席為佳。寧波草席在國內外享有盛譽,年總產量數百萬條,除暢銷全國各地外,還銷往日本、東南亞及香港等國家和地區。

產品特色


作為一種傳統民間工藝,其具有四大特色:一是質地精密,厚實得連水也不易滲入;二是挺括硬實,草席直立地上,猶如一道圍牆,顯得剛勁有力;三是柔軟光滑,睡在席上涼爽、光滑、舒適;四是收藏簡便,不用時卷席成筒,不佔地位,且能發出沁人的幽香,故贏得了國內外人士的普遍讚譽。

歷史溯源


黃古林一帶所產草席歷史悠久,據《四明郡志》載,早在唐代,寧波草席已遠銷各地。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寧波作為全國三大對外貿易口岸,宋元明各個朝代,寧波草席都已作為特產銷往海外。到了清代,寧波草席生產達到鼎盛時期,除內銷外,還遠銷東南亞各國和歐洲非洲等一些國家,成為重要出口產品。1954年,周恩來總理參加日內瓦會議時,還特地帶了四十條寧波草席饋贈國際友人,備受歡迎。
寧波草席以質量好,品種齊,工藝考究而著稱於世。歷史上寧波草席還為抗擊金兵入侵作出過重要貢獻。這個故事發生在南宋時期。據《佛祖統記》、《寧波府志》記載,自從康王趙構建立南宋朝廷以後,由於偏安臨安,根基薄弱,難以抵禦強大的金兵。便於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放棄臨安,跨駐明州。因明州背負大海,便準備燎撞,一旦受到金兵攻擊,以便揚帆出海。建炎四年正月,金兵以更大規模南犯。大隊金兵渡錢塘,破紹興,占餘姚,直逼明州。趙構聞報,大驚失色,隨即帶領后妃、待從,登上艨艟,直駛定海。當時,留守明州一帶的御營前營統制張俊,與副統制劉洪道守於城樓,遣兵掩擊,殺傷金兵無數,首戰大捷。金兵只得屯守餘姚,請求大元帥兀朮增援。兀朮聞報大怒,便帶領大隊兵將再犯明州。張俊見兀朮來勢兇猛,準備於鄞縣西鄉高橋一帶迎戰金兵。他騎馬實地勘察這一帶地形,騎著、騎著,突然戰馬四蹄打滑,竟至四腳朝天,把張俊掀翻在席草地里,弄得渾身泥漿。張俊爬起身來一看,只見地上晾著幾領草席,馬蹄被草席打滑,頓時計上心來。他管不了擦洗泥漿,立即召集當地百姓,曉以抗擊金兵之大義,動員百姓把家裡草席悉數鋪到過往大道。眾百姓一聽,都願意為保衛鄉土,奮勇參戰,紛紛把草席鋪於沿途路上。次日,宋軍以大隊埋伏於高橋下,而以小隊在前路迎戰金兵。戰不幾個回合,宋軍便循著河邊長有青草的小路撤退,金兀朮以為可欺,揮動大隊人馬追殺過來。不料戰馬一踏上路上草席,便馬蹄打滑,人仰馬翻。在後面的騎兵不知前邊情況,揚鞭催馬而來。也被滑倒在地,自相殘踏。此時,埋伏在橋下、田塍里的宋軍和義兵見狀,一齊殺出,殺得金兵血流成河,殺得金兀朮魂飛魄散,趕緊敗退。正如清代著名學者萬斯同在《鄮西竹枝詞》中寫道:“高宗航海駐鄞邦,曾把高橋作戰場,卻恨元戎輕縱敵,復教兀朮渡錢塘。”古時候,人們叫金兵為“韃子”,自從草席滑倒金兵,打了勝仗以後,寧波人就叫席子為“滑子”了。

生產方式


寧波草席傳統的生產方式是,採用木質立式機編織,靠手工操作。新中國建立后,進入80年代中後期開始使用電動鐵機,提高了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