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郭子光的結果 展開
- 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 朱家場鎮人民政府副鎮長
- 國醫大師卷
郭子光
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獲得者
郭子光(1932年12月—2015年5月17日),男,漢族,生於四川省榮昌縣郭氏中醫世家,成都中醫藥大學教授,。
擅長內科諸病,尤對心血管、血液、呼吸、神經、泌尿系統的某些疾病擁有豐富的經驗。
郭子光
1947年-1951年,親仁中學肄業後讀私塾1年,后師從舅父廖濟安習醫3年。
1952年-1955年,懸壺鄉里,後任縣城關醫院主任。
1953年,西南軍政委員會衛生部中醫進修學校專修班進修1年。
1956年,成都中醫學院(現成都中醫藥大學)醫學系本科。
1960年,畢業后留校任教,從事中醫內科、傷寒、各家學說、養生康復等課程的教學、臨床及科研工作。
2013年郭子光在把脈問診
在郭子光的學術道路上,有一篇里程碑式的文章,那是1979年《中醫雜誌》首頁上發表的《傷寒論證治規律的探討》,共7頁,當時他還是一名助教。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郭子光學術的鼎盛時期,他集中發表大量論文,受邀在國內外四處講學。1986年,郭子光應日本東洋醫學會邀請,作“小柴胡湯證治”特別演講。
他在臨床上力主“病證結合”診療,歸納出“病證結合”論治的四種形式,指出每種形式的特點、優點和適應範圍,包括分型論治、分期論治、方證相對論治、以基礎方加減論治四個方面,這樣既重視整體調治,也重視局部的病理損傷,促進中醫對許多疾病的病機與證候的認識更深入更具體。
他開掘中醫康復學術領域,提出“現代中醫康復醫學”基本框架。以前中醫古籍有關中醫康復的內容散見於各科著述中,郭子光把零零碎碎的經驗、認識,提高到學科體系的高度,進行系統化整理、研究。他對康復理論與方法的原理與具體運用作了具體闡述。
他不斷創新中醫理論,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六經方證為“病理反應層次”學說,被認為是傷寒新說;提出的“三因鼎立”學說,被認為是對中醫病因發病學的經典概括;提出了創立“六經辨證新體系”作為發展傷寒學說的遠景目標。他始終致力於中醫發展戰略研究,在全國率先開掘中醫康復學科領域,提出創立“現代中醫康復學”的框架構想。臨床主張“病證結合”,提出“臨證八步驟”等臨證要訣,極大地豐富了中醫臨床理論。“郭子光學術思想及臨證經驗研究”課題,被納入國家“十五”科技攻關計劃加以研究。
郭子光主編出版《現代中醫治療學》、《傷寒論湯證新編》、《日本漢方醫學精華》等近20部,參編著作20餘部,發表論文160餘篇。他積極推進中醫國際化,曾多次應邀去日、韓等國講學交流,發揚國粹,深受好評。
郭子光的部分著作
1983年《傷寒論湯證新編》(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提出“病理層次”之說,闡述傷寒六經證治規律,從一個側面發揮了仲景學理。
1986年《中醫康復學》(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在全國率先開拓中醫康復學術領域。
1990年《日本漢言醫學精華》(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是介紹日本漢方醫學特點的專著,體現科學無國界,能容則大的思想。
1965年《中醫奇證新編》(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集古今奇證治驗之大成,加按闡明機理。
1992年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2002年,被確定為全國第三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2009年,被評為首屆國醫大師。
榮獲四川省康復醫學會頒發“學科發展傑出貢獻獎”、中華中醫藥學會“終身成就獎”。
郭子光
成都中醫藥大學官方:郭子光先生是中國傑出的中醫大家,他崇高的師德和醫德,執著創新的科學精神,豐富的學術思想,誨人不倦的教學態度,高山仰止的人格,堪為“杏林楷模,國醫之光”,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郭子光之女郭維:“新潮”和“前衛”。
郭老“大弟子”首都醫科大學中藥學教授許利平:“和藹”和“真實”。
第二屆國醫大師劉敏如:作風嚴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