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林

中醫學界的代稱

杏林是中醫學界的代稱,據傳三國時期閩籍道醫董奉“為人治病不取錢使人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十年,計得十萬餘株,郁然成林”,人們便用“杏林”稱頌醫生,後世遂以“杏林春暖”、“譽滿杏林”等來稱頌醫家的高尚品質和精良醫術。

傳說故事


三國時期,吳國有一位醫生,名叫董奉,字君異,侯官(現今福建閩縣)人,生於三國時代(約公元221~264年之間)。董奉少年時期,除了學習古籍經典之外,發奮鑽研岐黃之術,立志要做一位濟世的醫生。後來在一個偶然的機會,遇到了一位高人,因而修得道術,不但醫術極為高明,而且能夠預言風雨,民眾都視他為能“呼風喚雨"的仙人。
道術對修身養性,有其一番道理。董奉修得道術后,青春長留,駐顏不變。據說有一個在侯官出生的少年,第一次見到董奉時,董奉已是四十齣頭的人,五十年後,此人回侯官探親,看見許多當年的鄰居朋友,都已經老的老,死的死,唯有董奉的顏貌一如往日,沒有一點變化,心中很奇怪,就問董奉:“當初我看到先生是中年人,而今我已滿頭白髮,您卻仍然健壯如中年,先生是否得道?”董奉回答: “偶然耳”。長生不老,乃是歷代許多帝王、權貴們夢寐以求的事,但如白居易的詩所說:“又無大葯駐朱顏”。因此,前來尋求“長生不老”的“仙藥”和“法術”的人,日益增多,攪得董奉終日不能安寧,於是,他便離開家鄉,周遊天下,以醫術濟世救人。
他經過交州(現今廣西),刺史士燮罹中毒性休克,厥亡三日,經董奉救治,死而復生,這一消息很快傳遍了整個江南。士燮全家萬分感激,特地在府邸的旁邊建造了一座高樓,供董奉居住,一日三餐均親自侍奉。一年後,董奉謝絕了士燮的盛情挽留,離開交州北上。
途經鍾離(今安徽鳳陽)時,他看到當地人民由於三國爭戰而貧病交加,十分同情,便在鳳凰山之南六十里的一個貧困的小山坡上居住下來。他根據當地的地理、氣候條件,把江南種植果木的農業技術知識傳播給鍾離農民,鼓勵人們在荒山坡上種植杏樹以救荒致富,可惜很多人對這位懸壺治病的“游醫郎中”,提倡的種杏致富的意義持懷疑態度,並不實行。於是,董奉定下了一奇特的規章:看病不收費用,但重病者病痊癒后,要在他居住的山坡上種植杏樹五株;病輕者,種一株。由於他醫術高明,醫德高尚,遠近患者紛紛前來求治,數年之間就種植了萬餘株杏樹,成為一遍杏林。杏子成熟時,董奉寫了一張告示,規定:來買杏的人,不必通報,只要留下一斗穀子,就自行摘一斗杏去。他把杏子交換來的谷,用以救濟貧民。據說,每年有二、三萬貧病交加的人,受到董奉的救濟。《寰宇記》云:“鍾離縣杏山,吳時董奉居於此,為人治病,惟令種杏五株,數年,杏至萬株。”《鳳陽縣誌》也載有,“杏山在府治南六十里,吳時董奉種杏於居,不數年,在他的住處又種植了十多萬株杏樹,至今在杏山還留有杏林遺跡。
董奉在廬山遺跡頗多,根據資料和史實基本可以確定:
①山南般若峰下今歸宗寺、淵明醉石間有董奉居住過的杏林草堂,稱為董奉館,又稱董真人升壇,后在此處又曾建杏壇庵,清代名為香泉寺。
②山北蓮花峰下(現稱龍門溝),董奉去世后,當地人懷念他,在其升仙處建太乙宮祀之,觀內有丹井,觀後有種杏軒等。
③西林寺後山的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遺址。
④距董奉館3華里即今東林寺西北1華里處有董奉的煉丹台等。
董奉去世后,“杏林”的故事一直流傳了下來,明代名醫郭東就模仿董奉,居山下,種杏千餘株。蘇州的鄭欽諭,庭院也設杏圃,病人饋贈的東西,也多去接濟貧民。元代的書畫家趙孟頫病危,當時的名醫嚴子成給他治好了,他特意畫了一幅《杏林圖》送給嚴子成。後來,人們在稱讚有高尚醫德,精湛醫術的醫生時,也往往用“杏林春暖”、“譽滿杏林”、“杏林高手”等詞句來形容。近現代的一些醫藥團體、雜誌刊物也常以“杏林”命名。“杏林”,已成為醫界的別稱。有關“杏林”的佳話,不僅成為民間和醫界的美談,而且也成為歷代醫家激勵、鞭策自己要努力提高醫技,解除病人痛苦的典範,“杏林”也成了醫學界的代名詞。
根據這個傳說,人們用“杏林”稱頌醫生,用“杏林春暖”、“杏林春滿”、“杏林滿園”或“譽滿杏林”等成語來讚揚醫生的高明醫術和高尚醫德。

董奉


董奉,字君異,福建侯官(今福州)人,與當時的張仲景華佗齊名號稱“建安三神醫”。在諸多有關董奉傳奇般的事迹中,最有影響的乃是他在廬山行醫濟世的故事。

部分釋

董奉曾長期隱居在江西廬山南麓,熱忱為山民診病療疾。他在行醫時從不索取酬金,每當治好一個重病患者時,就讓病家在山坡上栽五顆杏樹;看好一個輕病,只須栽一顆杏樹。所以四鄉聞訊前來求治的病人云集,而董奉均以栽杏作為醫酬。幾年之後,廬山一帶的杏林多達十萬株之多。杏子成熟后,董奉又將杏子變賣成糧食用來販濟廬山貧苦百姓和南來北往的饑民,一年之中施捨的糧食達數十萬斗。後來還說有老虎鎮守杏林,以防不肖之徒偷杏子,想吃杏者只能以米穀換取,而董奉則把換來的穀米來救濟貧民,故又有“虎守杏林”之說。正是由於董奉行醫濟世的高尚品德,贏得了百姓的普遍敬仰。廬山一帶的百姓在董奉羽化后,便在杏林中設壇祭祀這位仁慈的道醫。

相關詞目

“杏林之家”,即指一家人都是醫術高超的醫生。

同類典故

橘井泉香
中國傳統醫學史上還有一則典故“橘井泉香”也與道醫有關。這則典故說的是西漢時湖南一位叫蘇耽的道人,身懷絕技,對母親極為孝順,后得道成仙。在成仙之前,囑咐母親,明 年將有疾疫流行,到時可用井中的泉水泡橘葉來救治。第二年果然發生大規模疫情,他的母親便遵照囑咐,用井中泉水泡橘葉施救眾鄉鄰,活人無數,一時傳為佳話。這則“橘井泉香”典出《列仙傳》之《蘇耽傳》,清代閩人陳夢雷古今圖書集成》將其收入《醫術名流列傳》之中,流傳甚廣。至今湖南郴州市東北郊蘇仙嶺上的蘇仙觀、飛升石、鹿洞,以及市內第一中學內的杼井,都是紀念蘇仙的遺跡。
“橘井泉香”一詞與“杏林春暖”、“懸壺濟世”一樣,在中醫學界膾炙人口。過去醫家常常以“橘井”一詞或橘、杏並用來為醫書取名,諸如“橘井元珠”、“橘杏春秋”等,寓意深刻。

史料記載


晉代葛洪《神仙傳》載:
董奉者,字君異,候官人也。吳先主時,有少年為奉本縣長,見奉年四十餘,不知其道。罷官去,后五十餘年,復為他職,得經候官,諸故吏人皆老,而奉顏貌一如往日。問言“君得道邪?吾昔見君如此,吾今已皓首,而君轉少,何也?”奉曰:“偶然耳。”又杜燮為交州刺史,得毒病死,死已三日,奉時在彼,乃往,與葯三丸,內在口中,以水灌之,使人捧舉其頭,搖而消之,須臾,手足似動,顏色漸還,半日乃能坐起,后四日乃能語。云:“死時奄忽如夢,見有十數烏衣人來,收燮上車去,入大赤門,徑以付獄中。獄各一戶,戶才容一人,以燮內一戶中,乃以土從外封塞之,不復見外光。忽聞戶外人言云:“太乙遣使來召杜燮’,又聞除其戶土,良久引出。見有車馬赤蓋,三人共坐車上,一個持節,呼燮上車。將還至門而覺,燮遂活。”因起謝曰:“甚蒙大恩,何以報效?”乃為奉起樓於庭中。奉不食他物,唯啖脯棗,飲少酒,燮一日三度設之。奉每來飲食,或如飛鳥,騰空來坐,食了飛去,人每不覺。如是一年余,辭燮去。燮涕泣留之不住,燮問欲何所之,莫要大船否。奉曰:“不用船,唯要一棺器耳。”燮即為具之,至明日日中時,奉死,燮以其棺殯埋之。七日後,有人從容昌來,奉見囑云:“為謝燮,好自愛理。”燮聞之,乃啟殯發棺視之,唯存一帛。一面畫作人形,一面丹書作符。后還豫章廬山下居,有一人中有癘疾,垂死,載以詣奉,叩頭求哀之。奉使病人坐一房中,以五重布巾蓋之,使勿動。病者云:“初聞一物來舐身,痛不可忍,無處不匝。量此舌廣一尺許,氣息如牛,不知何物也。良久物去。”奉乃往池中(明鈔本池中作除巾),以水浴之,遣去,告云:“不久當愈,勿當風。”十數日,病者身赤無皮,甚痛,得水浴,痛即止。二十日,皮生即愈,身如凝脂。后忽大旱,縣令丁士彥議曰:“聞董君有道,當能致雨。”乃自齎酒脯見奉,陳大旱之意。奉曰:“雨易得耳。”因視屋曰:“貧道屋皆見天,恐雨至何堪。”令解其意,曰:“先生但致雨,當為立架好屋。”明日,士彥自將人吏百餘輩,運竹木,起屋立成。方聚土作泥,擬數里取水。奉曰:“不須爾,暮當大雨。”乃止。至暮即大雨,高下皆平,方民大悅。奉居山不種田,日為人治病,亦不取錢。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如此數年,計得十萬餘株,郁然成林。乃使山中百禽群獸,遊戲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后杏子大熟,於林中作一草倉,示時人曰:“欲買杏者,不須報奉,但將谷一器置倉中,即自往取一器杏去。”常有人置谷來少,而取杏去多者,林中群虎出吼逐之,大怖,急挈杏走,路傍傾覆,至家量杏,一如谷多少。或有人偷杏者,虎逐之到家,嚙至死。家人知其偷杏,乃送還奉,叩頭謝過,乃卻使活。奉每年貨杏得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二萬餘斛。縣令有女,為精邪所魅,醫療不效,乃投奉治之,若得女愈,當以侍巾櫛。奉然之,即召得一白鼉,長數丈,陸行詣病者門,奉使侍者斬之,女病即愈。奉遂納女為妻,久無兒息。奉每出行,妻不能獨住,乃乞一女養之。年十餘歲,奉一日竦身入雲中去。妻與女猶存其宅,賣杏取給,有欺之者,虎還逐之。奉在人間三百餘年乃去,顏狀如三十時人也。

文化之根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北宋文豪蘇軾對廬山奇特瑰麗風光的絕妙寫照。數千年來,廬山不僅以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吸引著人們的目光,而且以其厚重的人文歷史底蘊和眾多美麗的傳說讓人傾慕。其中,代表祖國傳統醫學的杏林文化便是從此山產生並傳頌至今……
杏林文化的開山鼻祖董奉,與南陽的張仲景、譙郡的華佗齊名,並稱為東漢末年“建安三神醫”。董奉的事迹在民間被廣泛傳頌,董奉的杏林精神被業界奉為楷模,廬山杏林被世界視為一方聖地。那麼,杏林文化的特徵和內涵究竟是什麼?作為客觀存在的文化現象,杏林之名為世代傳頌,究竟何故?帶著這些疑惑,我們去追尋中華傳統文化發展的軌跡,撥開層層迷霧,將杏林文化的“真面目”呈現在人們眼前。

杏林始祖

董奉,字君異,東漢末年東吳侯官(今福建長樂)人。據史料考證,董奉出生於公元169年,公元204年離家出道行醫,經過幾年醫學實踐,名聲大振。
據《三國志》記載:“裴注——葛洪神仙傳曰:燮嘗病死,已三日,仙人董奉以一丸藥與服,以水含之,捧其頭搖(捎)之,食頃,即開目動手,顏色漸復,半日能起坐,四日復能語,遂復常。”文中的“燮”為七郡總督的綏南中郎將。按當時官吏設置制度,綏南中郎將應有醫官服侍。連專職醫官都無法治癒士燮的病,遂請董奉施治,可見董奉的醫術高超。他使燮起死回生被稱為“醫仙”。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外戚專權,軍閥割據,戰事不斷,加之水旱蝗災連連不絕、疫病流行,民不聊生,階級矛盾日趨激化。張角創立的太平道高舉“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的大旗,發動了震撼東漢王朝統治根基的著名的“黃巾起義”。作為太平道教徒的董奉,從黃巾起義軍的骨幹到成為著名的“醫仙”,位列“建安三神醫”,說明他飽受起義失敗的悲愴之後,以施醫療疾作為他流亡安生立命之本。
他選擇交州一帶行醫安生,然而,好景不長,由於軍閥勢力重新瓜分交州,董奉恐遭不測,公元207年左右,被迫選擇廬山為隱居之地。在廬山,董奉施醫濟世,開創了人與自然生態和諧共榮以及葯食同源的杏林園。

杏林遺址

1991年,一支考察組在廬山山南考察,於一墓穴中發現明代和尚、歸宗寺主持果清禪師的《重興歸宗田地界址碑記》和有關圖刻。碑記和圖刻詳細記載了董奉杏林、杏壇庵和庵產的情況,指出杏壇庵在陶淵明醉石以東的般若峰下,庵產方圓百里。
又據《神仙傳·卷十》記載:“又君異居山間,為人治病,不取錢物。使重病癒者,使栽杏五株,輕者一株……君異每年貨杏得谷,旋以賑救貧乏,供給行旅不逮者,歲消二萬餘斛,尚余甚多。”
受救治、接濟的純樸民眾把董奉尊崇為消災救命的“活神仙”。醫'學教育網收集整理他在廬山隱居數年,每年經其治癒的患者,以其施醫的居所為中心向周邊延展種植杏樹回報救治之恩,因此,廬山腳下皆是杏林範圍,大概面積在3000畝以上。。
董奉在廬山遺跡頗多,根據資料和史實可以確定:有他居住的杏林草堂,稱為董奉館,后在此處又曾建杏壇庵;有後人祭祀的太乙宮、真君廟、太乙觀、太乙祥符觀等;有伏虎庵,是董奉“虎口取骾”和“虎守杏林”遺址等。
他在廬山所進行的實踐和流傳的典故,正是人道、醫道和天道的結合與體現,“其言循虛,其藝控實”是董奉較為客觀的寫照,他的事迹感人肺腑,他的恩德澤被後人。

杏林文化

“杏林”已成為中華傳統醫學的代名詞,自古醫家以位列“杏林中人”為榮,醫著以“杏林醫案”為藏,醫技以“杏林聖手”為贊,醫德以“杏林春暖”為譽,醫道以“杏林養生”為崇。
代表著祖國傳統醫學的杏林文化,不能不說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史上一個劃時代的文化現象。杏林文化的傳承與發揚,不是來自官方導向、典籍傳世、系統教育或師徒相授,而是來自民眾,它的社會根源是歷史悠久的中華民族對真、善、美理想永不停止的追求。
董奉在廬山修道行醫、濟世救人,留下許多膾炙人口的典故,如“虎口取骾”、“杏林春暖”、“草堂求雨”、“虎溪三嘯”、“潯東斬蛟”等,代代相傳。在老百姓口口相授的故事裡,在醫界代代相承的效仿中,形成了廣泛的價值認同而轉換成一種文化現象。這種文化現象體現的就是根植大眾心中的寄託與追求,是醫德、醫技的表達,是強勁的民族文化體現。
歷代文學名家在廬山留下了許多讚譽董奉行醫濟世、獨創杏林的歷史名篇。
唐代李白的“禹穴藏書地,匡山種杏田”,王維的“董奉杏成林,陶潛菊盈把。彭蠡常好之,廬山我心也”,杜甫的“香爐峰色隱晴湖,種杏仙家近白榆”;
明代唐寅的“人來種杏不虛尋,彷彿廬山小徑深”,李時勉《杏林》詩云:“山邊種樹繞林垌,幾處曾看此獨名。花近葯欄春雨霽,陰浮苔徑午風清。岩前虎卧雲長滿,樹底人來鳥不驚。遺跡尚存仙路杏,只應懷古獨含情。”
清代徵士放《杏林詩》云:“吾亦知醫術,平生慕董君,葯非同市價,杏以代耕耘。山下虎收谷,溪邊龍出雲。芳林伐已久,到此仰余芬。”
他們描繪了杏林仙境的獨特風光和超然感受,再現了杏林中人與自然和諧相處,人與人之間信任互動的美好情景,也表達了對董奉的崇敬之情。

杏林精神

董奉的杏林園創立於1800多年前的東漢末年,經久不衰的杏林文化從它的內涵層面上來說,董奉充分汲取了老子的“中和”思想和太平道追求的“均和”思想,使得所構築的杏林文化內涵深深地打上了“道與德”的文化烙印。
董奉在廬山幾十年,追求的是“奉天地順五行”,在現實中構建“和諧杏林園”,從而達到其修道從醫的最高境界——無為而為。“寧靜以致遠,淡泊以明志”,體現了一種超然境界。
“敷浴治癘”、“斬鼉除魅”、“杏茶治癔”等故事無不體現董奉對平民百姓的寬厚善良,以及自然療法、環境調適與心理調適的妙用。從“百禽群獸,遊戲其下。卒不生草,常如芸治也”,山裡山外群眾往來杏林的恬淡愜意的畫卷,使人們看到杏林文化的內涵是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
這種“和諧”是通過“懲惡揚善”、“伐其不足、損其有餘”來實現的,同時達到“至親”、“至善”、“至誠”、“至信”、“至中”、“至和”。
“杏林”體現的是一種價值標準,包含著“親、善、誠、信、中、和”豐富的內涵,其靈魂是“道”與“德”。凡習醫藥者必推崇“杏林精神”,欲成為“杏林中人”。這正是杏林文化延續至今的生命力所在,同時也是傳統中醫藥文化精神的開宗。

杏林位置


杏壇

傳說中孔子聚徒講學的地方。

集美杏林街道

杏林,位於美麗的海上花園廈門,華僑陳嘉庚的故鄉集美。是一個美麗的小鎮。杏林漁村是中外遊客來往廈門的必經地。面積24.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4萬人、流動人口1.8萬人。轄3個社區:紡織、曾營、寧寶;4個村委會:西亭、杏林、內林、高浦。杏林比鄰漳州市,並建有杏林大橋廈門島相連
杏林已拿地200米以上大樓有杏林灣商務營運中心12號樓 56層 261.9米(建築高度249.95米,樁基施工底板澆築)此外,台塑集團將在廈門建大陸最高樓的消息再次傳出--- 要在杏林中亞城建高123層的高樓。杏林會是未來廈門摩天大樓最集中的地方之一。高樓在島外大批湧現,是廈門從海島型城市向海灣型城市轉變的趨勢。

進出島設施

杏林大橋:廈門最長的跨海橋樑。全長8.53千米,主橋長7.48千米,跨海橋長5.034千米。2008年9月1日,大橋建成通車。橋寬32米,雙向六車道。

入選榜單


2020年1月,“杏林”誤為“杏壇”入選2020年度“十大語文差錯”榜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