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羊角塘鎮的結果 展開

羊角塘鎮

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下轄鎮

羊角塘鎮,位於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地處資江中游北岸,安化縣縣城東北部48公里,是安化縣的東大門。

羊角塘鎮系丘陵地區,山地平緩,東臨桃江縣、南接小淹、西靠冷市、北連鼎城、桃源。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平均氣溫16.5度,常年平均降水1614mm。至2017年,面積246.71平方公里,總人口46666人。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羊角塘鎮常住人口為45410人。

羊角境內以山地為主,群峰疊翠、溝壑縱橫。善溪流經全境。盛產木材、楠竹,礦產資源豐富,主要有黃金石英英等。鎮內鄉鎮企業較發達,煙花爆竹、造紙、碎石已形成規模,煙花爆竹遠銷全國各地。

羊角塘得名有三種傳說:一說此地常有旋風,“旋風名曰羊角”,故稱羊角塘。又說,古時善溪漲大水,下來一隻金羊,到塘后不見了,故而得名。三說,此地古為羊角寨,故為名。

歷史沿革


古代地理著作《尚書·禹貢》,按自然區域把天下劃為九州,以“荊及衡陽惟荊州”,今安化自在荊州之域。
春秋時期,湘境之群蠻與鄂境之荊楚常相爭戰。至春秋中期,楚國勢力擴張至今湘北,戰國吳起相楚悼王,始並蠻、越,取得洞庭、蒼梧之地,此時湘境大部分併入楚國疆域,今安化當屬之。
唐溪茶園
秦嬴政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並六國,分天下為三十六郡,今安化屬長沙郡。
西漢初,置益陽縣(一說秦置),屬長沙郡。高祖五年(前202),改長沙郡為國,東漢光武時期改為郡。今安化屬荊州長沙郡益陽縣。
東漢建安年間,劉備借荊州,長沙郡一度為劉所據,今安化地當屬之。三國時期,今安化屬吳長沙郡益陽縣。太平二年(257),吳分長沙郡為湘東、衡陽二郡,今安化屬吳衡陽郡益陽縣。
西晉因舊制,今安化屬荊州衡陽郡益陽縣。西晉懷帝永嘉元年(307),析荊、廣二州地置湘州,今安化屬湘州衡陽郡益陽縣。
南北朝仍沿用晉制,安化隸屬關係不變。
隋初,廢郡為州,長沙郡改為潭州,隸屬荊州,今安化隸荊州潭州益陽縣。大業三年(607),復改州為郡,今安化屬長沙郡益陽縣,仍隸荊州。
唐代,州郡並稱,一地二名,長沙郡即潭州,史稱潭州長沙郡。貞觀元年(627),分全國為10道,潭州長沙郡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東西兩道,今安化屬江南西道潭州長沙郡益陽縣。
晚唐時,藩鎮割據,梅山土著民族起而攻州縣,反統治。光啟(885—888)年間,梅山“為蠻所據”,不聽朝命,不服州統、不為縣轄,“不與中國通”。今安化縣境史稱“梅山蠻地”,經五代至北宋中期無變。
北宋熙寧五年(1072),朝廷遣章惇開梅山置縣,六年敕名安化(取歸安德化之義),隸荊湖南路潭州長沙郡。縣治初設伊溪東啟安坪(今東華啟安坪),南宋建炎四年(1130),毀於戰火,縣治遷伊溪西,即今梅城鎮
元世祖分華夏為1個中書省和11個行中書省(簡稱行省)。大德(1297—1307)初年,又分全國為22道,道下置若干路。今安化屬湖廣行省湖南道潭州路。文宗天歷二年(1329),改潭州路為天臨路。今安化隨之改屬湖南道天臨路。
明初,改天臨路為潭州府。洪武五年(1372),改為長沙府。九年,改湖廣行省為湖廣布政使司(即湖南省),省下分設四道,今安化縣隸湖南省長寶道長沙府。
地勢
民國初年,廢府保留道,改長寶道為湘江道,今安化屬湖南省湘江道。民國十一年(1922年),撤銷道,保留省、縣兩級,今安化直隸湖南省。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湖南劃分9個行政督察區2個市,今安化隸第六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改划10個行政督察區,安化改隸湖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
1949年6月28日,中共安化縣工委率人民武裝進入縣城,宣布安化解放,8月,湖南成立益陽專區,安化屬益陽專區。
1951年8月,安化劃出部分區、鄉歸新建的藍田縣(今漣源市),並隨縣域變動,將縣治遷至東坪。
1952年12月,撤銷益陽專區,安化改隸常德專區。
1962年底,重建益陽專區(后改稱地區),安化復隸益陽專(地)區。
1994年3月經國務院批准,撤銷益陽地區,建立地級益陽市,安化屬之。
1996年1月22日,安化縣政府根據湖南省民政廳和益陽市政府《關於安化縣奎溪等5鄉撤鄉建鎮的批複》,正式行文:撤銷奎溪鄉,設立奎溪鎮,轄2個居委、32個村。撤銷羊角塘鄉,設立羊角塘鎮,轄1個居委、49個村。撤銷冷市鄉,設立冷市鎮,轄2個居委、43個村。撤銷長塘鄉,設立長塘鎮,轄1個居委、44個村。撤銷連里鄉,設立渠江鎮,轄1個居委,16個村,鎮人民政府駐渠江。上述5鎮的行政區域不變。

自然資源


全鎮總面積127平方公里,屬山丘地帶,總人口58451人,耕地3082公頃,有水田2800公頃,旱土433公頃,林地4783公頃。全鎮背倚太白峰,最高峰太白峰海拔779.4米,地勢自西南向東北傾斜,境內群山起伏,壑深泉幽,茂林修竹,溶洞遍布,清江河水自西向東流經羊角塘、蘭橋、八歧注入湘江。祁羊公路、羊過公路貫穿東西。鎮境物產豐富,商貿活躍,回龍的重晶石礦,銅橋沖的銅礦,牛坪坳的鉛鋅礦,金竹山的硫鐵礦品位高、藏量大,重晶石曾遠銷美國、加拿大、日本。

行政區劃


羊角塘鎮下轄2個社區,19個村:
金雞社區羊角社區
塘九村新溪村大坪社區村王家坪村
大裕社區村銀花溪社區村板溪村董木溪村
潘楊村常安村石牛村 白沙溪村
聯興村野鴨塘村仙洞嶺村福泉村
睦鯉村竹田村雲盤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59088
30863
28225
家庭戶戶數15613
家庭戶總人口(總)57880
家庭戶男30309
家庭戶女27571
0-14歲(總)13219
0-14歲男6832
0-14歲女6387
15-64歲(總)40820
15-64歲男21305
15-64歲女19515
65歲及以上(總)5049
65歲及以上男2726
65歲及以上女2323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58751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時羊角塘鎮常住人口為45410人。

經濟


羊角塘鎮屬丘陵地區,土層深厚,土地較肥沃,氣候適宜,灌溉條件較好,有發展農業的優越條件,是安化糧食主產區之一。全鎮有稻田37600畝,旱土7234畝,園土21500畝。糧食作物以稻穀生產為主,旱糧有紅薯、玉米。
1949年以前,肥料缺乏,品種低劣。施用農家肥、火土灰。稻種為“長谷早”、“白谷早”、“油粘”、“火毯粘”、“紅毛梢”等。常年畝產150~200公斤。羊角地區土層深厚肥沃,適宜松杉梓雜和楠竹生長。清代和民國時期,二都竹木商人,將當地木材運抵益陽、武漢出售,獲利頗豐。因此,羊角人很注重森林蓄積。大片林地都被封禁,刀斧不得進山砍伐,到處森林茂密,古木參天。經50年代的大鍊鋼鐵,開荒種糧,以及山林權屬的多次變動,森林破壞極為嚴重,后雖大力提倡植樹造林,幼林面積擴大,但幾乎沒有成材林的蓄積。改革開放以來,逐步落實農業生產責任制,山林權屬穩定下來。加之經濟的發展,居民普遍使用液化氣,作炊用的薪柴林很少砍伐。松杉楠竹覆蓋佔總林地面積27萬畝的85%。松杉活立木蓄積量達50萬立方米,楠竹蓄積量1500萬根。2000年全鎮林業總產值390萬元。

社會


基礎設施

水利:昔時,境內稻田灌溉主要是山塘、河壩,龍車、吊桶引水灌溉。70年代末,境內建成小I型水庫2座,小Ⅱ型水庫10座,河壩5處,山塘40口,電灌6處,高坑田引山泉灌溉。90%的稻田能旱澇保收。
公路:1957年建成常安公路,境內13個村通車。隨後陸續建成羊角塘至金雞、羊角塘至武潭公路並鋪設瀝青路面。外資助建了大岩至裕豐、羊角至花甲10公里水泥公路。到2000年,全境實現了村村組組通公路。
電力:1983年,羊角建成30KV變電站。1984年羊角、金雞分別建成公社農電站。至2000年,全境50個村(居委),實現村村戶戶通電。

教育發展

安化縣羊角塘鎮文昌閣學校於清代道光年間建塾辦學。1911年辛亥革命后,以孫中山為首的南京臨時政府,對教育開始了一系列適應資產階級需要的改革。1912年,改建為文昌閣學校至今。百年來,“文昌閣”風雲際會,人文蔚起,培育了成千上萬的優秀人才,從這裡走出了不少的社會名流和時代精英。文昌閣學校以她厚重的文化積澱和悠久的辦學歷史,在羊角乃至安化教育發展史上書寫了濃重的一筆,是“二都文明”的發祥地和搖籃。借百年校慶之機,從文明興校著手,再續百年輝煌。
學校用地四十餘畝,新樓鱗次櫛比,建築面積達16000平方米,教室寬敞明亮,功能室現代化設備齊全,學生宿捨實行公寓化管理。校園裡,綠樹成蔭,四季花香,令人心曠神怡。
學校嚴格實行《教職工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制度》《教職工師德師風建設工作實施方案》《教職工師德師風建設工作考評細則》,並將每位教職工的師德師風建設工作納入年度考核。學校每一個學年對教職工在師德師風建設工作方面進行獨項考評。教師們為人師表,厚德載物。
學校重視學生的品德、文明禮儀教育。通過文明禮儀知識講座、品德教育課、德育課題研究等活動,學生承傳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獲得了講道德、講文明、講禮貌、講秩序、講衛生的感性認識,在日常生活中付諸行動,提高了自身的道德品質修養。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文明言行蔚然成風。學校每學期的表彰大會,大力表彰“文明標兵”和“三好學生”。
走進文昌閣校園,到處洋溢著民主、和諧、溫馨的氣氛。上級領導、學生家長和社會各界人士對學校文明建設工作作出了中肯的評價。2007年獲益陽市教育局授予的“安全文明學校”稱號;2008年獲安化縣委、縣政府授予的“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稱號;2009年獲益陽市委、市政府授予的“文明單位”稱號。

旅遊


風景名勝

位於羊角塘鎮南邊2.2公里處的太陽山,始建於清朝,起初是廟宇,清代兩江總督陶澍曾賦詩:竹葉插花兩邊排,五龍捧聖上天台,犀牛望月朝東海,中間現出太陽來。非常形象地把羊角塘的竹葉山、插花嶺、五龍山、犀牛山和太陽山五座名山嵌入詩中,描繪出秀美宜人的自然風光。慢慢隨著周邊群眾的發展和信仰,由太陽山下的盧氏家族出資、出地、出力、出樹木重新修建了廟宇和新建了公路,後於2008年全線貫通水泥路,正式成立了太陽山宗教活動場所和太陽山人文景點,成為了羊角塘鎮人民休閑、旅遊、納涼、小吃、健身的好去處。
羊角塘鎮在湖南省的位置
羊角塘鎮在湖南省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