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音戲
山東省中部地方傳統戲劇
五音戲,山東省中部的濟南、淄博及周邊地區地方傳統戲劇,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五音戲有近三百年的歷史,唱腔婉轉、嫵媚,素有“北方越劇“之稱。其發生、發展、定型經歷了秧歌腔、周姑子戲、雜社和五音戲四個時期,地方特色濃郁,方言純樸自然,娛樂性強,易引起觀眾共鳴。
2006年5月20日,五音戲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Ⅳ-66。
五音戲
“周姑子”又稱“肘鼓子”,“肘鼓子”是一種聲腔系統,因演唱時肘懸小鼓拍擊節奏而得名,是山東地區和蘇北一帶地方戲的總稱。五音戲與茂腔、柳腔、柳琴戲等山東地方戲曲同屬肘鼓子系列,秧歌腔最早也屬於“肘鼓子”,發展到後來由於“周姑子”的加入,無論是腔調還是表演風格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戲服
民國初年,周姑子戲在章丘及周邊地區已聲名遠播。20世紀20年代,靳氏兄弟率領戲班赴濟南大觀園演出,引起轟動。梆子戲班主鄧洪山喜歡上了周姑子戲,便與靳氏戲班合併,拜靳氏兄弟為師,就是後來的名角“鮮櫻桃”。此時周姑子戲形成了較為獨立完整的板腔體系,並借鑒了京劇、崑腔、梆子等劇種的伴奏服裝、道具、化妝,形成了專業演出社班,影響不斷擴大。
1935年10月,經原齊魯大學教授、建國後任文化部文化司司長馬彥祥的介紹,鄧洪山帶領由兩個“武場”和兩個男演員組成的“五人班”,到上海百代唱片公司灌制唱片,將劇種名稱最終確定為“五音戲”,一直沿用到現在。
五音戲的唱詞極具民間口頭文學特點,多使用方言、歇後語、倒裝句,語言風格親切、形象、生動,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唱詞中常使用的方言,有著濃厚的地方文化特色。比如:頭午(上午)、晌飯(午飯)、忙活針線(忙著做) 、拾拾拾掇的不得安(讓人心裡不安穩、不踏實)、盤巴起腿來咱們拉拉長談(蹺二郎腿)等等。
板式五音戲源於民歌,通常由一個上句、一個下句的兩句體組成,唱腔以板腔體為主,還有部分的曲牌音樂穿插其中。五音戲主要有悠板、二不應、雞刨爪、散板四種基本板式,並由這些基本腔型變化出各種板式,形成了本劇種的特色。
五音戲早期只用打擊樂伴奏,主要有鼓、板、大鑼、小鑼、小錢等樂器組成,只使用一套簡單的鑼鼓經,形式單調、表現力弱。演出有時需要演員兼奏或一人演奏不同樂器。上場能演戲,下場能打鑼,既是演員,又是伴奏人員,擁有了演員和伴奏人員的雙重身份。不能適應複雜的大型劇目。後來,五音戲逐漸進入了弦樂伴奏和管弦樂的即興伴奏階段。先後加進的是二胡、月琴、小提琴、板胡、中胡、三弦、琵琶、笛、嗩吶和高胡等樂器。
五音戲的表演以二小(小旦、小生)戲、三小(小旦、小生、小丑)戲為主,無文場伴奏,內容多反映民間生活,后經發展增添了文場伴奏,劇目也更為豐富。
《王二姐思夫》劇照
五音戲作為一種優秀地域文化的代表,它所反映的戲曲文化內容能夠促進人們的身心健康,引領著群眾生活的社會導向,人民通過戲曲能夠得到一種精神上的陶冶,體現了樂觀主義的民族精神,通過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使人的精神得到升華,人們在自娛自樂過程中,受到一種教益,能夠從中獲得一種鼓舞。因此五音戲在一定的區域範圍內,能夠促進人們的身心愉悅健康,具有積極的意義和重要價值。
五音戲傳承著一種傳統文化,發揮社會功能作用,以寓教於樂的特殊方式,滋潤著人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文化又在改變和影響著人,使人能夠不斷地完善自身,調整自身,獲得更大的發展。
通過五音戲的表演與傳播,使這種文化形式成為民族凝聚力和創造力的重要源泉。使廣大觀眾和欣賞群體能夠通過這種文化形式激發人們的創造力,使人們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展示一種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
五音戲劇照
淄博市五音戲劇院面臨資金、演出市場等問題;民間的零星班社組織規模不大、水平不高、人員參差不齊,多以演出傳統劇目為主,沒什麼創新與發展。由於境遇不佳,人才流失也很嚴重,演員隊伍面臨斷檔,創作人才更為稀缺。創作隊伍比較薄弱,五音戲的藝術研究也嚴重滯后。
霍俊萍,女,漢族,1947年生,山東淄博人。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省淄博市申報。申報項目:五音戲。
呂鳳琴,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山東省省淄博市申報。申報項目:五音戲。
鮮櫻桃紀念館正式開館
五音戲劇院與學校聯合開展“五音戲進校園”活動,將《走進五音戲》作為當地的校本課程,讓學生感受古老劇種的藝術魅力,接受傳統文化的熏染。
2017年12月14日,山東首家現當代戲曲名人專題紀念館——鮮櫻桃紀念館開館儀式在淄博市五音戲劇院舉行。鮮櫻桃紀念館集收藏、展示、教育、研究等功能於一體,是傳承、保護、發展五音戲藝術的一個重要載體和實踐基地。
1998年,淄博市五音戲劇院排演的劇目:現代戲《臘八姐》獲第八屆“中國人口文化”獎戲曲類第一名、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文化部“文華新劇目”獎。
1986年,淄博市五音戲劇院霍俊萍獲山東省第三屆戲劇演出月最佳主角獎,1988年獲第五屆《中國戲劇》“梅花獎”。
1954年,淄博市五音劇社參加華東區戲曲觀摩演出大會,演出《彩樓記》、《王小趕腳》,鄧洪山獲演員一等獎,明鴻鈞獲演員二等獎。
1960年,淄博市五音劇團進京彙報演出《王小趕腳》《拐磨子》《鄉里媽媽》《王二姐思夫》及改編的《胭脂》等劇。之後,相繼改編演出“聊齋戲”《二子爭父》(《牆頭記》)《姊妹易嫁》《俠女》,編演現代戲《豆花飄香》《石臼泉》等。
1985年和1987年,五音劇團兩度進京彙報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