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三峽祖師廟的結果 展開
- 台灣新北市三峽區著名古迹
- 三峽長福岩
三峽祖師廟
台灣新北市三峽區著名古迹
三峽祖師廟,也叫三峽長福巖,全名為三峽長福岩祖師廟。主奉來自福建泉州安溪縣的高僧清水祖師,為台灣新北市三峽區著名的古迹,也與艋舺祖師廟、淡水祖師廟合稱台北地區三大祖師廟。清水祖師,又稱“麻章上人”。台灣民間通稱其為“祖師公”;更有稱其為“落鼻祖師”。建築設計由李梅樹教授所設計,內有精細的雕刻襯托出祖師廟雄偉壯麗。在觀光資料上常稱此廟為“東方藝術殿堂”或“雕刻博物館”;每年農曆正月初六也就是祖師聖誕日,三峽祖師廟都會舉行盛大的神豬祭典比賽,常有媒體報道,是其著名的廟宇活動之一。
在1813年廟內更開設私塾,由陳川負責教育當地孩童。
1833年該廟因地震有部份毀損遂進行第一次重建、接著甲午戰爭爆發,在1895年遭日軍焚毀。
在1899年進行第二次重建。
1945年二次大戰結束后,日軍離台,三峽祖師廟重歸三峽區所有,由當時代理的三峽街長李梅樹接管。
於是進行了第三次的重建計劃,從募款、設計、成立委員會、工程進行,費時費力,在1947年正式動工,由前殿開始進行全面的整修。
在1983年時,主持重建為期約有三十多年的李梅樹去世,重建委員會組織在改選時一波三折,1995年因石欄桿的裝設引起爭議,在1996年三峽祖師廟的重建計劃正式宣告停頓。
![李梅樹在三峽祖師廟的作品](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8/8/m88429451ca4e20c9f78403501040eaa9.jpg)
李梅樹在三峽祖師廟的作品
![前殿左側的檐柱與藻井雕刻,可見到鳥](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6/4/m64f55242890331b885546428b0b18904.jpg)
前殿左側的檐柱與藻井雕刻,可見到鳥
祖師廟大殿,可看到“三層雙龍柱”與“百鳥朝梅柱”三峽祖師廟在歷經三次重建后,主要的建築型式為三進九開間的殿堂式廟宇,“三進”意味著其有前殿、大殿(也就是中殿)、後殿。
九開間則是廟的寬幅。在廟宇基地上的特色就是寬幅大長達30米,進深小為40米。
祖師廟的建築風格和一般台灣廟宇不甚相同,其特點如下:
全石作的壁面,在祖師廟中找不到如一般廟宇的彩繪壁畫,所有壁面皆為石材,因此壁面的裝飾也以石刻浮雕的手法呈現。
梁與枋無彩繪、無拱形,皆以浮雕呈現,並加以貼金裝飾。
前殿、中殿、後殿皆作藻井,一般廟宇僅在前殿的三川殿與大殿做藻井。
左右廂房一樓為鋼筋混凝土建造,二樓采古法用木作。
因此側殿與鐘鼓樓可說是第一層現代、第二層古代的建造手法。
外型較一般廟宇來得瘦高,前殿的感覺特別明顯,檐口比一般廟宇拉高許多。
中間的三川殿寬高比例為1.8。
由上可知,三峽祖師廟的建築特色在於其石材的雕刻,除基座的造型較為簡潔外,其他廟體的建築部份皆有繁美的石雕。
最吸引人的是大殿20根步柱的石雕。除龍柱外,尚有雙龍柱、單龍柱、花鳥柱與對聯圓柱。
大殿的“三層雙龍柱”、“花鳥柱”與“百鳥朝梅柱”可說是廟中最重要的石柱雕刻。
也由於石雕比木雕要來得耗時精工,造成祖師廟的重建比一般廟宇要來得久及吃力。
![可看到“三層雙龍柱”與“百鳥朝梅柱”](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5/2/m5272d35342a4b71a6614fb98d35e5e24.jpg)
可看到“三層雙龍柱”與“百鳥朝梅柱”
公共汽車
從台北方向來:
藍19、275、702、703、705、706、812、908、910、三峽-新店(台北客運)
圓環-三峽、802(首都客運)
從桃園方向來:
桃園-尖山-三峽、桃園-中湖-三峽(桃園客運)
火車:鶯歌火車站下車,轉桃園客運、藍19、917
捷運轉乘
板南線(藍線)新埔站搭台北客運藍19、910、首都客運802
中和線(橘線)景安站搭台北客運908
開車
國道三號高速公路→三鶯交流道→三峽
台北→板橋→土城→三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