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9條詞條名為新城村的結果 展開

新城村

雲南省紅河元陽縣上新城鄉新城村

新城村位於雲南省上新城鄉,東與小新街鄉大喇卡村委會隔魯沙河(芒堤河上游)相望,南與箭竹林村委會相連,西與興隆街村委會接壤,面積12.8平方公里,距離鄉政府所在地風口山22公里。轄新城街、下新城、伍家寨、老亞擁、新亞擁、下亞擁、格河寨、納更衝下寨、納更衝上寨10個村民小組。

村情概述


全村耕地面積2430畝,其中水田1437畝,旱地993畝。總人口3841人,其中農業人口3802人,佔總人口的99%;勞動力2058人,少數民族3242人,佔總人口的84%,其中哈尼族2741人,佔總人口的71%,彝族501人,佔總人口的13%。全村有大牲畜1186頭,生豬存欄2302頭,出欄3400頭,肉類總產252噸,人均65.6千克。
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68萬元,其中農業收入687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77元;糧食總產量1509噸,農民人均有糧365公斤。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精神文明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穩步推進,文教衛生事業蓬勃發展。全村有完小1所,校點1個,在校學生659人,適齡兒童入學率99.89%、鞏固率達到99.35%。
新城村境內地勢陡峭,山高谷深,最高海拔1550米,最低海拔1100米,相對高差450米,年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3℃,年均氣溫16.4℃,年均降量雨1617毫米。
新城村境內資源豐富,全村土地面積19200畝,其中耕地2430畝,林地7967畝,未利用土地8893畝。水資源富足,有數條溪流和數件水利工程,水利條件好;生物資源種類多,動物有穿山甲、猓子狸、竹鼠野貓脆蛇、狐等,植物有銀杏山烏龜、白荷、木姜子櫻桃等。

自然資源


全村耕地面積2430畝,其中水田1437畝,旱地993畝。人均耕地面積0.63畝,主要種植水稻、玉米等作物;擁有林地7967畝,其他面積8893畝。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13年底,全村有113戶通自來水,有0戶飲用井水,有715戶通電,有223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450戶,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223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200戶。
該進村道路為屬於彈石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0.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0.00公里。
全村有效灌溉面積為1439.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439.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44畝。
該村到2013年底,有43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00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13年農村經濟總收入1868.0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509.00萬元,畜牧業收入425.0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000頭,肉牛50頭,肉羊0頭);林業收入120.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814.00萬元,工資性收入189.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3977.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89.0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89人,在省內務工171人,到省外務工18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第一產業,主要銷售往本縣。2013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86.00萬元,該村正在發展特色產業,計劃大力發展第一產業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793戶,共鄉村人口3841人,其中男性2067人,女性1774人。其中農業人口3841人,勞動力2058人。
到2013年底,全村參加農村社會養老保險0;參加農村合作醫療3587人,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距離村委會衛生所0.00公里,距離鎮衛生院0.00公里。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上新城小學,中學生就讀到上新城中學。該村距離小學校0.50公里,距離中學0.50公里。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中,小學生659人,中學生193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13年底,該村已簽定農業承包合同718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2430.00畝,其中土地流轉面積211.00畝。是建立了農村公益事業建設“一事一議”制度,其中,一事一議籌資額 0.00 元(人均 元),一事一議籌勞6000個(勞均0個)。年末集體總收入0.00萬元,有固定資產18.00萬元,年末集體有收益0.00萬元,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是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粘貼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設黨小組0個,黨員總數70人,黨員中男黨員62人,女黨員8人。團員111人。

發展重點


該村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農民思想意識開放程度不夠,農業生產的投入不足,農民人均純收入除了支付生活費開支外,其餘的基本用於子女教育及婚姻、醫療等支付和儲備,無力顧及生產投入。基礎設施落後,教育事業硬體設備較弱,師資力量薄弱。農民技術單一,培訓次數少。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合理利用土地,切實保護耕地。加強農業的基礎地位,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加大對農業的投入,提高農村人口素質,發展農村經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所在,增加農民收入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重要而緊迫的戰略任務。把“三農”工作作為當前重中之重的任務來抓,在思想上擺正農業和農民的位置,在行動上多給農民一些引導、幫助、服務。鞏固退耕還林成果,大力發展林下經濟,重點發展壯大草果產業,培植畜牧業,加快勞動力轉移,增加農民工技術培訓,拓寬農民增收渠道,發展農村經濟,增加對教育事業的扶持力度,千方百計提高農民經濟收入。重點解決好農民養老和貧困人口最低生活保障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