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8條詞條名為劉文榮的結果 展開
劉文榮
河西學院音樂學院教師
劉文榮,男,1981年8月25日生,甘肅省天水市人,中共黨員,南京藝術學院在讀博士,河西學院音樂學院講師,中國傳統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少數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律學學會會員,世界民族音樂學會會員,中國博物館協會樂器專業委員會委員,世界民族音樂學會會員。長期從事音樂圖像學、音樂考古學、樂律學、樂器學、敦煌學以及宗教音樂的研究。
一、科研
(一)近年來在《音樂研究》《交響——西安藝術學院學報》《新疆藝術學院學報》《廣西藝術學院學報》《音樂周報》《寧夏大學學報》等發表論文二十餘篇。
1.《絲不如竹,竹不如肉——論聲樂藝術之美及四大系統》,《安徽文學》,2007(4).
2.《論聲樂表演的二度創作》,《紹興文理學院學報》,2009(3).
3.《中的生律法研究》,《黃河之聲》,2009(7).
4.《“音、律”辯義》,《大舞台》,2011(2).
5.《律名與律數》,《大舞台》,2011(3).
6.《<八聲甘州>音樂考》,《音樂大觀》,2011(5).
7.《三律之音分解》,《河西學院學報》,2012(1).
8.《劫夫創作的毛澤東詩詞歌曲分論》,《音樂時空》,2012(1).
9.《毛澤東詩詞的音樂美》,《遼寧醫學院學報》,2012(1).
10.《日抄本<仁智要錄>中唐傳十三弦箏<甘州曲>考釋》,《藝術探索——廣西藝術學院學報》,2012(4).
11.《張掖道教音樂述略——以甘州道德觀道樂而說開》,《音樂時空》,2012(10).
12.《由陶器向樂器的過渡——玉門火燒溝出土陶塤之再探究》,《河西學院學報》,2013(1).
13.《寧瑪派藏傳佛教在甘肅的傳入與發展》,《絲綢之路》,2013(2).
15.《<新定九宮大成南北詞宮譜>中的柳永詞<八聲甘州>曲牌考析》,《音樂時空》,2013(3).
16《旗幟》,《音樂周報》,2012年8月29日.
17.《敦煌壁畫中所見“葫蘆琴”圖像考釋》,《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4).
18.《敦煌壁畫早期北涼272窟所見琵琶圖像的文化解析》,《樂器》,2013(12).
19.《石窟壁畫中的齊鼓考——兼論龜茲樂的東進》,《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4(1).
20.《論<八聲甘州>之濫觴》,《音樂時空》,2014(3).
21.《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磐變”中樂器圖像的音樂學考察》,《西夏學》第11輯,2014(11).
22.《隋唐莫高窟壁畫“葫蘆琴”圖像再考》,《音樂研究》,2015(1).
23.《西夏樂器“七星”考》,《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3).
24.《莫高窟壁畫“葫蘆琴”樂器的真實性問題探討》,《新疆藝術學院學報》,2015(3);
25.《馬蹄寺石窟群最早開鑿時期考》,《貴州大學學報(藝術版)》,2015(5).
26.《西夏漢文<雜字>所見龍笛考》,《西夏學》第12輯,2015(11).
27.《藝術界的抗戰史抗戰史中的藝術——陳潔、陳天百<重拾歷史的碎片——中國藝術界抗戰備忘錄>讀後》,《江蘇文藝研究與評論》,2016(1).
(二)主持科研項目與學術活動
1.2011年11月17—20日,參加由西南大學舉辦的全國“首屆傳統音樂與當代中國”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八聲甘州音樂考”。
2.2012年9月23日參加由中共中央文獻室、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主辦、中共啟東市委承辦的第十二屆“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宣讀論文《毛澤東詩詞對中國近代歌曲創作的影響》,並收入《毛澤東詩詞研究會刊》中。
3.2012年10月18日參加中國第六屆律學學會暨第七屆樂律學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三律解》;
4.2012年11月19日赴上海音樂學院開展學術講座2場,分別題為《絲綢之路石窟藝術的形成與發展脈絡》及《甘肅石窟壁畫音樂內容現狀分析——以敦煌莫高窟為主》。
5.主持河西學院2012年度青年教師科研基金項目“八聲甘州音樂研究”(QN2012-08);(0.6萬元)
6.2013年10月11日——12日參加由西安音樂學院舉辦的“2013敦煌樂舞國際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敦煌壁畫中所見“葫蘆琴”圖像考論》;並收入由西安音樂學院主編的《敦煌樂舞研究文集》,文化藝術出版社,2014年10月第1版。
7.主持2014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河西走廊石窟壁畫樂器圖像研究”(14YJC760037);(8萬元)
8.主持2014年度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敦煌樂舞學學術史研究”(14YB099);(1.5萬元)
9.2014年10月11日——14日參加由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會、寧夏回族自治區人社廳、寧夏大學舉辦的“黑水城文獻與西夏學學術論壇”,並宣讀論文《瓜州東千佛洞西夏第7窟“涅槃變”中所見樂器的音樂學考察》;
10.2014年10月22日—11月4日,受上海音樂學院邀請,參加由上海音樂學院組織的“絲綢之路音樂文化考察”六人小組,赴印度考察民間音樂及石窟文化,中國音樂學網進行了詳細報道。
11.主持2014年度河西學院教學研究重點支持項目:“敦煌壁畫音樂文化的課程建設——基於河西學院特色課程培養模式的探索”(HXXYJY-2014-005)(0.8萬元)。
12.主持2015年度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甘州古代音樂文化與地方高校音樂教學研究”(GS[2015]GHB0220)。
13.2015年8月2日——5日參加“黨項史跡與陝北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西夏樂器“七星”考》.
14.2015年8月15日——18日參加“第四屆西夏學國際學術論壇”,宣讀論文《西夏漢文<雜字>所見龍笛考》.
15.2015年11月17日,於上海音樂學院進行文化“窟”旅(三)——絲綢之路新疆段考察研究彙報,彙報題目為《隋唐龜茲樂中的雞婁鼓考——兼及克孜爾石窟的考察》.
16.2015年11月21日——23日在中國礦業大學參加“中國音樂圖像學學會第二屆學術年會”,宣讀論文《石窟壁畫樂器圖像的真偽問題及相關方法研究》.
17.2015年12月19日——20日在中國音樂學院參加“第四屆中國樂器學研討會”,宣讀論文《圖像樂器學研究的可能及相關問題辯述》.
1.2009年獲第二屆甘肅省器樂大賽優秀指導教師獎。
2.2010年榮獲河西學院第三屆教師教學技能競賽二等獎(文科隨機組)。
3.《旗幟》獲由中國大眾音樂協會、中國音樂文化促進會、東方文化藝術院主辦的2012年《放歌中華》全國大型音樂展評金獎。
4.2013年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實習支教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5.2013年榮獲河西學院“優秀實習支教指導教師”榮譽稱號。
6.2014年12月獲甘肅省社會科學院第十一屆青年社科優秀成果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