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富林
廣富林
廣富林,原稱皇甫林、廣福林,位於松江城西北6公里,辰山塘東岸。廣富林地區地處上海市松江大學城,古代屬於華亭谷範疇,孕育了燦爛的廣富林古文化,是上古時期東吳東部文化、政治、經濟和交通中心。
松江地區的史志上,最早的一本《雲間志》編成於南宋紹熙年間1190-1194,沒有提到廣富林這個地名,只提到集賢鄉。到了元代,史料上出現了廣富林的名稱,見於元·楊維楨《干山志》(干山!即天馬山)。明代正德年間顧清編的《松江府志》在《卷之九·鄉保》記載華亭縣下轄的集賢鄉管轄38-40三個保;在《卷之九·鎮市》中,記載“廣富林市,在38保”,說明正德時,廣富林已是“市”。到了清代,廣富林已成鎮。《(嘉慶)松江府志·卷二·疆域志·鎮市》記載“廣富林,在38保,一名皇甫林”。進入民國,廣富林屬青浦縣陳廣辰區即陳坊橋鎮、廣富林鎮和辰山鎮。現屬松江區廣富林街道。
廣富林文化是介於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的一種新文化,距今4000年,在公元前2500年至前1900年之間。錢山漾遺址的廣富林文化晚期地層,是直接疊壓在馬橋文化層之下。把廣富林、錢山漾遺址的地層關係結合起來,是一個清楚並連續的年代脈絡: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早期(錢山漾第一階段)→廣富林文化晚期(錢山漾第二階段)→馬橋文化。廣富林文化的發現,解決了過去對於良渚和馬橋文化之間年代缺失的疑惑,填補了環太湖地區新石器末期的文化譜系。
廣富林
廣富林文化的地域範圍以上海市原松江縣佘山鎮廣富林村為核心,西至太湖西岸的江蘇宜興(駱駝墩遺址),北與江蘇興化南盪及王油坊連接,南至浙江餘杭、蕭山一帶(以浙江湖州錢山漾遺址最為典型)。
形成
王油坊遺址於上世紀30年代發現,時稱河南龍山文化,年代為新石器後期,處於豫、魯、皖交界。研究表明,4000年前,豫魯皖地區王油坊類型所代表的部族因社會劇烈動蕩,黃河、淮河洪災泛濫,被迫離開家園。他們長途遷徙,成為長江流域的中原移民。其中有一族來到了佘山腳下的廣富林地區。這個地區不但接納了河南王油坊類型所代表的部族先民,而且迅速融合,從而使廣富林文化具有黃河流域移民帶來的中原文化的顯著特徵。良渚文化和中原文化,相互滲透,水乳交融,成就了上海自古就是移民城市的光輝篇章。
廣富林
父系社會
古老的廣富林聚落,具有父系氏族公社的社會特徵。白天,男人從事繁重的農業生產勞動,女人從事家務和家禽養殖等相對輕便的生產勞作。女人以動植物纖維為原料捻成線,用紡輪等工具紡織,再用骨針縫綴遮體禦寒的衣裳。晚上,家人吃飯時,男子多有飲用米酒的習慣。人們因沒有燈火照明,習慣於早睡早起。妻子從夫而居,過著一夫一妻的家庭生活。妻子生產後,孩子的世系從父計算,財產也由父系繼承。總之,父親是一家之主,這種社會形態,稱為“父系家長制”。
墓葬風俗
當時已經形成了一些民間風俗,如厚葬風俗。廣富林古墓中發掘的隨葬品有上百件之多,包括石器生產工具、陶器生活用品和禮器、獨具文化象徵意義的動物類骨骼等等。
同時,用豬頭骨或下顎骨隨葬,是表示死者生前財產頗豐,窮人死後則沒有陪葬品。從隨葬品數量與質量以及墓葬規模等級差別較大的現象來看,尊卑貴賤的區分已十分明顯。
農業經濟
隨著犁耕和牛耕的廣泛運用,農業生產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和發展,人口也越來越稠密。從遺址情況來看,廣富林地區已經不是一般的村莊,出現了龐大的建築群,有墓葬區、居住區、耕作區、市井區幾個分區,逐漸形成了規模相當的廣富林古鎮。中原文化的影響使聚落在自然條件優越的情況下注重社會開發,從而使廣富林地區相對富饒,並成為松江最早的歷史古鎮。
廣富林
21世紀初,松江廣富林遺址原始文化考古的新發現轟動了考古界。一是基本探明了該遺址原始社會時期古文化主要有崧澤文化、良渚文化、廣富林文化等類型。其中,廣富林文化的發現增補了上海古文化文明的組成系列,為環太湖地區增添了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的文化遺址。二是發現了從黃河流域來此居住的移民,這是考古中發現的上海地區首支移民,這對於主體為移民的上海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三是初步發現這裡在周代已有城鎮聚落,這為研究上海城市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材料。四是發現了別具特點的干欄式建築和地面式建築兩種類型的原始社會房址。據專家預測,對九峰原始文化的考古發掘,至今只能算是冰山一角,隨著考古的深入,這裡可能會發現更為豐富的文化寶藏,該遺址的地下可能隱藏著一部中國史前文明史。
廣富林文化的發現使上海的考古文化形成了“四加一”結構,在此之前,上海考古已經發現距今7000年的馬家浜文化、距今約5000年的崧澤文化、距今約4500年的良渚文化和距今約3800年的馬橋文化。在良渚文化與馬橋文化之間的廣富林文化的出現,為環太湖地區增添了一處新石器時代晚期一類的文化遺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