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是一幅於1402年在朝鮮製作的世界地圖。

地圖結合了早期中國、朝鮮和日本的地圖,描繪了從西方歐洲非洲到東方日本的大致形狀,其中朝鮮被故意放大,中國則程度弱一些。

簡介


這幅地圖是由兩幅早期的中國地圖混編而成,分別是李澤民於1330年的聲教廣被圖和清浚1370年的混一疆理圖。1402年經金士衡和李茂初步考訂,由李薈詳細校對,由權近補充朝鮮和日本部分,最後在絹上繪製成寬四尺(1.30公尺)、長五尺(1.6公尺)的新圖。
該地圖現存兩份,均保存在日本。
1.龍谷版。163cm*158cm。繪於1402年。壬辰戰爭時傳到日本,深藏在日本京都西本願寺,後來歸了西本願寺創辦的龍谷大學圖書館。
2.本光寺版。280cm*220cm。江戶時代的復刻本。1988年發現於長崎縣島原市的本光寺。

龍谷版


《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原本是公元1402年朝鮮人繪製的,這幅圖早已不存。現存於日本東京龍谷大學圖書館的是公元1500年日本人摹繪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這幅彩繪圖,縱158.5厘米,橫168.0厘米。圖上方畫一線,篆額有“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十個字。下畫一線,有權近題跋,跋文載:
“天下至廣也,內自中邦,外薄四海,不知其幾千萬里也。約而圖 之於數尺之幅,其致詳難矣。故為圖者皆率略。惟吳門李澤民《聲教廣被圖》,頗為詳備;而歷代帝王國都沿革,則天台僧清浚《混一疆理圖》備載焉。建文四年夏,左政丞上洛金公(即金士衡),右政丞丹陽 李公(即李茂)燮理之暇,參究是圖,命檢校李薈,更加詳校,合為一圖。其遼水以東,及本國之圖,澤民之圖,亦多缺略。今特增廣本國地圖,而附以日本,勒成新圖。井然可觀,誠可不出戶而知天下也。夫觀圖籍而知地域之邇遐﹐亦為治之一助也。二公所以拳拳於此圖者﹐其規模局量之大可知矣。近以不才﹐承乏參贊﹐以從二公之後﹐樂觀此圖之成而深幸之。既償吾平日講求方冊而會觀之志﹐又喜吾他日退處環堵之中﹐而得遂其臥遊之志也﹐故書此於圖之下雲。是年秋八月﹐陽村權近志“”
龍谷版.大圖 1600x1486
龍谷版.大圖 1600x1486
從跋文可知《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繪製經過及資料底圖來源:建文元年(公元1399年)明惠帝登基時,朝鮮賀使金士衡在中國見到了元代李澤民的《聲教廣被圖》和清浚的《混一疆理圖》,並將這兩幅圖的複本帶回國,至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經金士衡和李 茂進行研究,由李薈更加詳校后合為一圖。又由權近增加了朝鮮和日本,合成新圖,名為《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
由於文字記載十分清楚,我們可以知道這幅疆理圖除日本和朝鮮部分外,其他內容都是來源於李澤民和 清浚的輿圖。因為清浚地圖的特點是中國國內歷代國都沿革較細,惟有李澤民的地圖頗為詳備,因此,海外部 分(包括非洲),必然是取自李澤民的《聲教廣被圖》。由於李澤民和清浚的輿圖現已失傳。關於這兩幅圖的詳細內容以及李澤民和清浚的事迹,也就鮮為人知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仍保存著元代繪畫輿地總圖的藝術風格。其內容、繪圖風格及水平一目了然。該圖繪畫範圍:東自朝鮮和日本列島;東南繪出了麻逸(今菲律賓呂宋島)、三嶼(今菲律賓的巴拉旺島)等島嶼;西南繪有渤泥(婆羅州),三佛齊(今蘇門答臘島)、馬八兒(今印度的馬拉巴爾)等;正西繪出了三角形的非洲大陸及歐州地區;北面已繪到大澤(今貝加爾湖)以北一線。從地圖內容上看,儘管未畫出元代疆域界線,而元朝各行省及所屬各路、府、州等行政名稱均用漢文標出,十分詳細。圖上所有山脈用形象符號表示,大小河流採用雙曲線畫出。長城如同一條飛騰的巨龍,形象逼真。海洋之水繪有波紋。顯然這均 是中國宋、元時期古地圖的傳統畫法。儘管這幅輿圖是摹繪本,也實屬罕見。它不僅體現了元朝繪畫輿地圖的科學技術水平,更重要的是,它反映了早在歐洲人繪畫的世界地圖出現之前的中國元朝,中國人早已對亞洲、非洲等地有了很清楚的認識。

本光寺版


很多年來,人們都以為龍谷大學所藏的這幅《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是獨一無二的,“孤證不立”的原則讓人們對這種異常知識史現象將信將疑。然而,1988年,日本舊島原藩松平氏的菩提寺長崎的本光寺,又發現了一幅同樣有權近跋文的《混一疆理歷代國都之圖》,這回的地圖長220厘米,寬280 厘米,比龍谷本還要大,是用很厚的紙繪製的,據宮紀子研究,它和龍谷本出自一源,卻略有不同,可能比龍谷本要晚一些,因為它已經根據16世紀的資料,補充了一些朝鮮和日本的地名。這已經太叫人吃驚了,然而發現還在繼續,這些年裡,日本學者又陸續在熊本的本妙寺、天理的天理大學附屬圖書館發現了同樣左有歐洲、非洲、阿拉伯半島,右有巨大的朝鮮和日本的《大明國地圖》。而中國也在最近幾年,在第一歷史檔案館發現了《大明混一圖》,這幅更大的地圖上也畫了歐洲、非洲和阿拉伯半島,只是這個地圖左邊的非洲和右邊的朝鮮,都比上面幾幅地圖小了一些,而日本列島卻變得大了許多。
本光寺版相對於龍谷版的顯著區別是修訂了日本地區的地圖。但也犯下了一些傳抄錯誤。比如將地中海的海岸線,誤認為河流。
本光寺版 1747x1407
本光寺版 1747x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