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良烤鴨
雲南省經典的地方傳統名餚
宜良烤鴨,是雲南省經典的地方傳統名餚。起源於明朝,已有600多年的歷史,說起來這宜良烤鴨並不算雲南本土風味菜,它是由南方傳過來的。它肥瘦相宜,皮酥脆,內香嫩,光亮油潤,色澤紅艷,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
宜良烤鴨
現在宜良李燒鴨在2014年12月12日開設昆明第一家分店,位於昆明市五華區盈江路54號,江岸小區江北農貿市場南門斜對面。
宜良烤鴨
由是,狗街烤鴨異軍突起,名聲大振,使昆明及宜良的其它烤鴨黯然失色。那時,人們為了吃到劉文的烤鴨,專程從昆明乘座早班火車到狗街,飽餐一頓后,下午帶著齒間余香抹著嘴角油跡,心安理得地乘晚班車趕回省城。南面從開遠慕名而來的食客,則要在狗街留宿一晚,次日才能返回。有的食客為了趕程奔路,或性急嘴饞,提出“不耙點不要緊,砍來吃,錢照付”,那是萬萬辦不到。
一次,國民黨的一個中校營長帶著太太及隨從乘轎前往路南經過狗街,進店要吃烤鴨,數次催促均未遂意,便自動用鴨鉤揭開爐蓋。劉文大怒,與之爭吵。那邊拔手槍,這邊操菜刀。營長終未吃到烤鴨,悻悻而去。劉文把這一爐因閃火而走氣味的烤鴨賠本拿給對門馬光榮的小館子加配作燜吃。
劉文為保質重譽而到了執拗的地步,故當時有一句俗語流傳:劉文的烤鴨好吃,臉嘴難瞧。每年秋後麻鴨初肥,劉文便帶著徒弟楊國才等應邀前往省城,在省府及所屬四大廳大顯身於,藝壓群芳,技驚四座。雲南省主席龍雲贈與聯名題詞的大紅錦旗。積年以來,各界人士贈送的賀對楹聯匾牌錦旗不勝枚舉。有一聯這樣寫道:“南圃春前新燕舞,西村秋後乳鴨肥”。
劉文有子劉文達,善養鴨,不善烤鴨。劉文高徒楊國才,藝傳其子楊得春。
製作宜良烤鴨
至於北京的燒鴨發明於何時,史籍缺載,不能詳知。相傳慈禧在同治年間(約1861年),已在宮中吃過烤鴨。從時序上講,應該比岑毓英發明的“宮保燒鴨”稍晚數年。不知此法是否岑毓英進京覲見慈禧時傳授給宮廷的?北京燒鴨在清末傳出宮廷,分為兩大派系:一為明火掛爐燒烤的“全聚德”,一為暗火燜爐燒烤的“便宜坊”。這兩大派系至今仍在。全國各地的燒鴨製作方法非此即彼,同樣離不開這兩大派系。
宜良烤鴨
劉文進京學藝實因於許實。許實(1873~1923)字秋田,狗街沈伍營村人(許姓為沈伍營望族。時秋田已徙居西村)。清光緒27年(1901)并行庚子辛丑恩正兩科秋試舉人。翌年(1902)得公族資助赴北京會試。同村農家子劉文作為書童隨侍進京,投宿於米市衚衕老便宜坊附近,因常往就餐,稔知其味。劉文心眼靈活,思維敏捷,侍學之餘,得許實讚許,因到老便宜坊悉心觀摩,認真學習燒烤技藝。回狗街后,經過幾年的琢磨準備,對北京技藝頗加改進,然後自砌土燜爐,專於谷熟季節,開始燒烤本地麻鴨,挑到狗街火車站或白蓮寺鄉街集鎮等地外賣,影響日愈擴大。后漸有積累,即在火車站租用街鋪開張食館,用許實先生根據《論語》“文質彬彬”的文句給劉文取的字型大小“質彬”做為食館的名號,命名為“質彬園”。劉文勤於鑽研,勇於創新,結合縣情實際,對北京傳統工藝大膽改進,對各項製作工序嚴格要求,既保持了北京風味,又具有其新的骨白似雪、酥脆離骨、色鮮肉嫩味美的地方特點,短短時間內就名聲鵲起,做成了一個響噹噹的名牌。縣人段克昌年輕時與劉文結識,兩人曾同宿鴨棚。段供職省城后每念貧交故人,支持劉文創立名牌。為擴大對外影響提高知名度,在每年穀熟鴨肥季節,總聯繫邀請老朋友去省城,在省府及所屬四大廳等高級軍政要員舉辦的宴會上顯獻燒鴨技藝。原雲南省政府主席龍雲對此讚譽有加,由此走紅。龍雲原擬以重金相贈,劉文婉謝。后乃送給一面聯名題詞的大紅錦旗,又題書“京都燒鴨”匾額相贈。劉文燒鴨從此遂得名為“京都燒鴨”,示其技藝之得於京城也。“京都燒鴨”贈匾,劉文極為珍視,一向收藏於西村家中,50年代后毀棄。
由於得到龍雲的表彰,加之劉文的技藝創新日臻完備,各界人士贈送的頌語緞幅多如彩雲。每到節慶及生日宴會,都懸掛出來迎風抬展,景象十分壯觀。其中,比較有名的贈聯,有60軍183師師長高蔭槐的“南圃春前新燕舞,西村秋後乳鴨肥”;開遠鐵路警察局局長錢小方的“南國老便宜,西村小吃恬”。時人不解其意,經歷任宜良和狗街鐵路警察分局局長羅席珍(土官村人)解釋,上聯“老便宜”為位於北京米市衚衕的烤鴨店名,指出劉文的技藝源自京城;下聯則稱道西村劉文的燒鴨美味可口,食后心情舒適爽朗。
隨著劉文燒鴨名聲的日愈噪大,當時由昆明、宜良、開遠等乘坐火車專程到狗街吃燒鴨的人絡繹不絕,成為狗街一道獨特的風景。昆明的客人可以當日趕回;南邊來的客人則必須在狗街住宿一夜。狗街因此被民國時期編印的《雲南旅遊指南》收入書中。
宜良烤鴨烤制方法
根據現仍在世的劉文之嫡傳弟子楊國才之子楊德春(第三代嫡傳人)講述,劉文在鴨子燒烤工藝上的改進創新主要有以下幾項:
北京用高粱桿做撐筒,劉文就地取材,改用舊時南盤江邊到處都有生長的蘆葦。每鴨共用四根。不僅有兩翅下的撐筒共兩根;另在胸腔之內放一根,將腔膛撐空,以利熱力透入;還有在鴨屁股中所塞的一根屁筒。按燒鴨炙熟原理,實為內煮外烤。經確測,明火燒盡之後的爐溫達到400℃。白條鴨放入爐中,隨著受熱不斷升溫,鴨體內的水份就溢出積存於體腔之內,並很快漲沸,內膛是被水煮和腔內散不開的熱氣蒸共同加工成熟的。外皮則直接靠爐溫烤熟。因此,從下肛內插入的屁筒(中間必有節),既堵住了膛中水份不外滲下泄,使之在體內長時間存留,鴨體也就成熟得越透,從而實現骨肉酥離;另外又在煮烤過程中散發其清香味,因而其食味就別具一格(使用鮮葦做輔材,應該是從端陽節用葦葉包粽子而有清香味得到的啟發)。另外,由於使用了撐筒,烤熟的鴨子成型美觀,有仰首挺胸,氣宇軒昂之態,邑諺所說“燒鴨脯子拎著”,即是對其固有的商品造型的準確描述並久已深入人心。
北京用麥芽糖水做鴨胚表皮塗料,劉文改用滇產蜂蜜水,用蜜水塗抹表皮反覆搓揉后鴨表皮極易於吸收(舊時防冬天手皴開裂也是用蜂蜜擦抹手背反覆搓揉讓皮膚吸收。劉文應受到此法啟示),因而燒炙后更能提色呈金黃赤銅色。而麥芽糖比蜂蜜的被吸收程度差,烤炙后表皮上殘留的糖汁易變焦黑而成品外色稍黯。《雲南風物誌》評價說:“宜良烤鴨一點蜜”,正是對此項改進工藝成功的肯定和高度評價。
劉文在燃料上也做了重大改進。北京燃料用木柴,燒成炭燼後放入生鴨烤炙。而劉文結合本地實際,改用青松毛結做燃料。松毛結燃透時間短於木柴,可使爐溫迅速提升又使熱量得到充分集中利用,無煙氣而有清香味,燃燼熱度均勻持久,所用土爐保溫儲熱性好,從而保證了足夠的燒烤溫度。經過反覆試驗,每爐鴨子的加蓋燒烤時間為40分鐘。時間不到不起蓋,中途也不能揭蓋閃火泄熱。時間到了,才能揭蓋取食。邑名士嚴子述先生《食燒鴨詩》所云:“炮燔仗火工,土灶松煙馥。出爐氣蒸騰,炙手香盈掬”,正是對此情形的生動寫照。劉文燒鴨,提著鴨腿骨一抖,腿肉即離骨脫落。俗諺云:冷雞熱鴨。燒鴨趁熱食用,軟骨可嚼。一隻鴨子只丟四大骨(兩腿兩翅),余皆酥嚼啖盡,越嚼越有味。
宜良烤鴨
劉文所選用的鴨源也同樣是按照上述季節特徵育肥的。別人飼養的鴨子都入不了劉文的眼,即達不到他的選料要求,因此令其第三子劉榮逵養鴨,並創出一整套養鴨的技藝規範。開始放養的小鴨是用大篾籮挑運,寬敞的篾框累疊起來,一擔四筐,約300多支為一群。從那時起,就對幼鴨進行訓練教育。每次飼餵時,都要反覆教以口令。宜良全縣訓鴨的口令是統一的,都喚“伊來伊來……”,頗有古語的韻味和擬人化的人情味。因此又可以認為這種口令的產生時間應在明代。當時,江南大批文化層次相對較高的屯軍進入宜良屯田之時,就已經使用並延續至今。雖然口令的讀音一致,但每個飼主的音色、語調有別,鴨群是很容易分辨出來的。遇到兩群鴨子在田間走混淆了,也不必擔心會搞錯,只需各自飼主發出口令,鴨群就會自覺歸隊,兩相分開。
宜良烤鴨
劉文宰殺成鴨,刀工也十分講究,頸上宰口,只准有黃豆粒大小,卻因部位選得准,能將全部體血控干,點滴不滯留體內。因而烤出的鴨子通體光鮮,不見瘀斑。更由於頸部表皮經燒烤后皺縮,宰口幾乎看不見了,這樣賣相極好,又很衛生,蒼蠅也找不到叮咬產卵的縫隙。脅下掏取內髒的開口,也只准拇指節大小,始見功力。這些,都是的人們很難同時做到的。其質量要求嚴格如此,故創為名牌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其創始情況,1997年10月1日,筆者於城東原達萊斯休閑地採訪劉文第三代嫡傳人楊德春,盡得其實。后撰文載《解讀宜良》書中。據楊德春(1934年生)講,他剛懂事時,時間約在40年代之初,一次,省城龍公館(位於今北京路之震庄)又請劉文上昆做燒鴨,他隨他父親楊國才跟師傅劉文前往。鴨子、松毛等一應物品全部從狗街帶去,一律不用外地的。提前幾日壘砌燒爐,需要加水和泥。他父親等幾個後生不諳世事,把龍家正在浸泡煙土的幾桶清水都和到泥中了。待爐干生火試爐時,被烘烤的土爐便散發出一陣陣奇香。幾個後生才知道自己闖了大禍,嚇得先跑回了宜良。其實龍府對此事並未加追究。待到正式燒烤鴨子時,鴨香和煙香混在一起,越發的香氣四溢,惹人流涎。甫一揭爐,香味隨風四散飄蕩,遠近都聞。不明了底細的,都更加讚美劉文燒鴨的美味香醇,劉文的名氣也就越來越大了。由劉文創始的狗街“京都燒鴨”,就是經他這樣嚴格並近於苛刻的質量把關,精益求精,一絲不苟而創造出來的。劉文技藝傳承情況,正式授徒者為三人:劉文第4子劉榮昌、同村人楊國才、王章。劉、王早逝,無傳。楊國才傳其子楊德春,1934年生,其學藝時,劉文尚健在,亦頗得劉父親教也。楊德春今仍健在,精神健朗,尤不時上爐操作,指點後輩,其藝遂脈脈不絕矣。
劉文於1945年病逝。在他身前,他已名滿滇中。他將這一響噹噹的名牌留給後人,使當今的許多宜良人因此而走上了致富的道路,並使之形成一個鴨產業同時也是上個世紀我縣發展最快的一大產業。為此,筆者曾寫詩讚美他,詩云:
秋熟西村乳鴨肥,劉文技藝艷鄉帷。
鮮香能挫帝王餒,酥嫩可瘳佛祖飢。
爐里乾坤格造化,廚中刀俎蘊玄機。
而今產業富全縣,澤惠裔孫無困疲。
宜良養鴨歷史悠久。唐樊綽《蠻書》(公元864年)已記載雲南有鴨之養殖。至遲到清道光30年(1850),宜良壩區已飼養滇麻鴨,京都燒鴨的創牌和江川王開興傳入的火抱鴨技術大大推進了我縣養鴨業的發展。1956年飼養數已突破10萬隻。三年(1959~1961)困難時間過後,養鴨業得到復甦,1965年已發展到13.5萬隻。十年浩劫鴨子不能下稻田,故多年只在10萬隻左右徘徊。70年代末,縣裡組織王水忠(王開興之子)等6人到北京學習,引進了電孵技術。進入80年代,養鴨業獲得健康發展,1981年達到25.8萬隻。當時,宜良燒鴨已大規模走向全省,滇麻鴨春末夏初開始孵抱,冬春季節吃不到烤鴨的季節缺陷已嚴重製約了養鴨業的大規模發展。1983年11月,狗街區農工商聯營養殖場(后改名為狗街北京鴨場)在縣科委的指導下,實施了被省市科委列項的第一批“星火計劃項目”,從昆明農工商海埂公園引進了可以圈養的北京鴨17萬隻雛鴨試養,邁出了我縣鴨種更新的關鍵性一步,促進了我縣養鴨業在數量上的飛速發展。實現了春夏秋冬鴨常叫,一年四季烤鴨香。
販賣宜良烤鴨
80年代初,有資深川味廚師曾在宜良獅子樓開飯館,感慨頗深,說:“川味在中國,在世界,所向披靡,沒有站不住腳的。唯獨在宜良吃不開,開不成。原因就是宜良有一個烤鴨。”喂顆粒全價配合飼料后,28天至40天即可宰殺,縮短了飼養周期,提高了經濟效益。
養鴨業在短短几年間獲得了迅猛發展。1986年突破百萬隻大關,1991年突破200萬隻大關,1993年達到428.5萬隻。到2000年達到800萬隻。2001年起,鴨傳染病困擾了廣大養鴨戶,縣科技局做為專題列項依靠省市有關專家進行攻關,將病死率從27%降低到7%,保證了我縣養鴨業的健康發展。2003年達1018萬隻。2004年春,全國發生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時,宜良縣東的石林、縣北的嵩明、縣西的呈貢、官渡等區縣都受到感染,唯宜良縣養鴨業安然無恙,這實在是一個奇迹。說明宜良縣養鴨業的成熟和科技水平的成功。
在燒烤技術的改進上,一是將不宜於搬動的土製燜爐,製作為享有專利品牌的鐵制烤爐,促使宜良烤鴨大踏步走向全省各地;二是松毛結原料供應不到的地方,則改用栗炭做燃料。原先入爐前的白條鴨需要在表皮與皮下脂肪層間吹氣使漲,目的在使白條鴨入爐前型體豐滿,沒有皺摺,也便於表明風乾,燒烤后皮、脂間分離,外皮香脆。因宰口太大漏氣,難以充氣,則由蘭學成改進為24小時上架用鼓風機風乾以保證烤鴨皮脆肉鮮,又引進上海錦江集團片皮鴨工藝,每鴨片皮25塊,及自製精緻甜麵醬以代替傳統椒鹽佐料等,以臻於完善。此外,烤鴨軟包裝產品、傳統板鴨、玫瑰鴨、“水笑魚”公司獨創的“飄香烤鴨”(即用佐料先腌制白條鴨再燒烤,吃時不再用佐料)相繼問世,真正做到了宜良烤鴨滿天飛。
然而,隨著化肥、農藥的過量使用,生態環境日愈惡化,宜良烤鴨體內的藥物殘留及北京鴨體肥脂豐的缺欠也日愈暴露出來。宜良養鴨業面臨著日愈嚴重的市場挑戰。2002年起,縣科技局牽頭,開始啟動飼養綠色生態鴨的項目,初見成效。同樣是2002年起,狗街、南羊鎮大批量恢復傳統滇麻鴨的飼養和燒烤也異軍突起,成為我縣養鴨業界和餐飲業者的新時尚。狗街鎮為弘揚正宗燒鴨傳統,從養殖到加工,都制定了切實可行的發展計劃,出台政策和措施,發揚光大“京都燒鴨”的響亮品牌,並加大鴨文化的研究和發掘,增加其文化含量。
2003年9月6日狗街鎮組織實施了重振狗街燒鴨雄風計劃,邀請多方人士到狗街召開“狗街傳統烤鴨推介會”,擬進一步規範燒烤技術,授牌定點接待,走品牌化發展道路,做大做強狗街烤鴨業。2003年,縣科技局將宜良無公害鴨項目上報列為省科技廳“星火計劃”項目,並在北古城鎮實施取得階段性效果,2004年5月獲省農業廳“無公害”農產品認證。2004年擬在狗街實施“稻鴨共生”項目,減少化肥施用量一半以上(主要用於水稻生長的前期),適施安全性農藥,低成本投入生產優質稻米和滇麻鴨。2004年,將是狗街養鴨業和傳統滇麻鴨獲得大發展打出好名聲的一年。“京都燒鴨”由狗街而起,也必將振興於狗街。
工藝:暗爐烤
主料:鴨1750克
調料:椒鹽5克,蜂蜜5克,大蔥15克,蔥汁5克,薑汁5克,甜麵醬50克
:成品光亮油潤,色澤紅艷,香脆鮮嫩,清香離骨,地方風味顯著。宜良烤鴨的做法:
.鴨子(壯仔鴨)宰殺后燙煺羽毛,擇凈細毛,在左翅膀下切一小口,掏出內臟,食袋,取下鴨舌,從關節處 切去鴨翅前梢和鴨掌。用蘆葦桿一節約10厘米長削成叉形,從翅下小口放入胸腔,撐住脊骨與三岔骨,使鴨胸脯挺起,用清水漂洗乾淨,取鴨鉤吊住頭部,在左側口吹氣,使鴨皮張開,放入沸水鍋中滾一滾,立即出鍋,再用7厘米長的細蘆葦桿兩端削成斜形插入肛門,保持腹內湯水不外流;將大蔥洗凈取其蔥白待用.
用蜂蜜在手掌上化開,均勻塗抹鴨身上,然後用鴨鉤掛在鴨脖上,兩隻翅膀用小棍頂開,掛通風處晾皮2至3小時,腹內注入蔥薑汁.
烤鴨爐用干松網結成團(每爐需十公斤左右干松毛),點燃煉爐,30分鐘后,爐體發熱,松毛火苗已下,再用火鏟將松毛炭火撫平。然後將鴨子吊在爐口上,蓋上蓋子,燜烤10分鐘左右,轉動一下腹背,讓鴨體受熱均勻,約30分鐘成熟.
出爐后,拔去肛門蘆葦桿,挖出腹內湯汁,剖開斬成長條形,整齊入盤,保持鴨形,也可片皮切肉,剔骨蒸湯,上桌時帶花椒鹽,蔥白和甜麵醬.
鴨子必須洗凈,腹內無污物,肛門要翻洗后再插入蘆葦桿
松毛燃后,已無火苗出現,但爐體已能輻射出足夠的熱量。鴨體離松毛炭火約30厘米,下面還將放一個接油盤,避免鴨油入火,燃燒冒黑煙污染鴨子。在接油盤內放入臭豆腐,形成一款風味別緻的菜肴"鴨油烤臭豆腐",倍受歡迎。一爐同時可烤10至12隻鴨子
塗抹蜂蜜和吊皮是色澤好壞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