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漢像
羅漢像
十八羅漢是指佛教傳說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持正法的阿羅漢,由十六羅漢加二尊者而來。他們都是歷史人物,均為釋迦牟尼的弟子。十六羅漢主要流行於唐代,至唐末,開始出現十八羅漢,到宋代時,則盛行十八羅漢了。十八羅漢的出現;可能與中國文化中對十八的傳統偏好有關。
木雕十八羅漢像
清 佛教造像 高25·5厘米、底寬24·6厘米
羅漢是梵音阿羅漢的略稱,是指經過修行佛法以後擺脫了煩惱、脫離了疾病、超出了死亡、消除了嫉妒心的修行有成就的人。佛經上把引起煩惱、疾病、死亡和嫉妒心的因素稱之為四個摩或四個怨仇,所以羅漢可譯為勝摩或勝敵。羅漢都是釋迦牟尼的及門弟子。佛經中有十六羅漢、十八羅漢、五百羅漢之說,以此來代表跟隨釋迦牟尼學佛的眾多弟子。十八羅漢是指奉釋迦牟尼佛之命、常住於世間守護佛法的救度眾生的十六個大羅漢,再加上多達摩多羅和布袋和尚。十六羅漢是:賓頭羅、迦諾迦、迦諾迦跋厘惰闍、蘇頻陀、諾詎羅、跋陀羅、迦哩迦、伐闍羅弗多羅、戍博迦、半托迦、羅[日+侯]羅、那伽犀那、因揭陀、伐那婆斯、阿氏多和注荼半托迦。
本書羅漢形象的直接來源為清嘉慶四年常州天寧寺像帖,五百羅漢表現了羅漢的各種形式、表情和個性,是一套較有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的像帖,也是目前已知較早的碑刻五百羅漢代表作。天寧寺像帖,系據杭州凈慈寺五百羅漢立像圖本勒石,晉陵吳樹山鐫,常州知府觀瀾跋。像帖中,五百羅漢表現了各種形態、表情和個性。本書另有清光緒七年湖南衡山祝聖寺的翻刻本,又附平江李元度撰《祝聖寺石契五百阿羅漢像記》及吳錦章序。現兩拓片同時流傳,本書依據原拓片整理影印。【目錄】
佛祖菩薩 篇
佛陀
龍樹和世親
觀音崇拜之由來
地藏菩薩佛教教義 篇
原始佛教教理綱要
四聖諦
照見五蘊皆空
無常之慟
“無我”與“自我”
佛教的涅??——它在當代思想和生活中的意義
佛教源流 篇
印度佛教的起源及其興衰
中國佛學的建立
隋唐佛學之特點
日本的佛教
佛教文化 篇
試論中國佛學有關心性的基本思想
中國佛教哲學
談談漢譯佛教文獻
讀戒律
論佛典翻譯文學
佛教修行 篇
學佛的基礎 入道的要門
五戒及其內容
冥想禪定
佛教的現代智慧
佛教與中國文化 篇
佛教與中國文化的關係
佛教傳入對中思想界之影響
佛教和中國傳統哲學的衝突與融合
佛教與中國文學
佛教與中國繪畫
佛教與中國雕刻
《靈岩寺羅漢像》,靈岩寺位於山東省濟南市長清區,其內千佛殿中40尊等身高的彩繪羅漢像,分別塑於宋代和明代,是聞名的雕塑藝術珍品,被近代文學家梁啟超譽為“海內第一名塑”。
靈岩寺坐落在泰山西北支脈的靈岩山上,並因 山而得名。它由高僧朗公創建於東晉時代,在北魏太武帝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被毀,後來,又在北魏孝明帝正光年間(公元520年至525年)由法定和尚主持重建。到唐代,靈岩寺已經具有相當規模,至北宋則達到鼎盛。以後的金元明清數代,寺院雖然未再擴大,但依然保持了相當的規模。
靈岩寺內倖存的古代藝術珍品中,最有價值的莫過於千佛殿內的40尊彩塑羅漢像。這些塑像環列於殿內四周的壁壇上,壇座高約78厘米,腳座高約33厘米,壇座至羅漢頭頂高約155厘米,整體看大小一致,比真人略大。塑像大都完成於宋代,少量是明代塑的。
羅漢像的胎骨主要有鐵制和木製兩種,製成後用粗泥捏成大體形態,待其干后再用粘軟的細泥塑出具體形象。細泥干后,用以榆皮絨、麻筋。細沙、膠泥等合成的泥膏塑造形體表面的細緻部分,並在整體干後進行整形,塗以經膠質調和的白堊為底色。
創作塑像的古代匠師們大膽地採用了寫實風格,不但形體、比例、相貌與真人惟妙惟肖,血脈、筋骨也清晰可見,完全符合人體解剖學。塑像的衣飾貼體利落,對衣紋線條的曲直、角度的轉折,光線的明暗都注意到了剛柔相濟和虛實對比,甚至透過衣紋可以體察到人體的筋骨。此外,衣飾的細部製作也十分精緻,即使衣帶的來龍去脈和結扣的穿插都交代得清清楚楚。在創作中,工匠們摒棄了宗教作品一貫的冷漠,對人物的性格刻畫入微。儘管這些羅漢均採用座姿,但由於動作各異,形神不同,竟無一絲單調的感覺,反而因為它們豐富的面部表情,使人平添一種親切的感覺。
靈岩寺羅漢像在中國雕塑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中國當代藝術大師劉海粟在參觀后,欣然揮毫題道“靈岩名塑,天下第一,有血有肉,活靈活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