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塔寺
蘇軾詩作
徠此詩作於元祐七年(公元一○九二),時作者官揚州。說是“戲作”,或雲“翻案”,作者實對於以王播為代表的某些忘記人家許多好處、只記人家一點壞處的文人和以新顯傲故交、崇王侯而輕僧道的達官,有所不滿。
【作品名稱】《石塔寺》
【創作年代】北宋
【作者姓名】蘇軾
【文學體裁】五言古詩
石徠塔寺
世傳王播“飯後鐘”詩,蓋揚州石塔寺事也。相傳如此①。戲作此詩②。
飢眼眩東西,詩腸忘早晏③。
雖知燈是火,不悟鍾非飯④。
山僧異漂母⑤,但可供一莞⑥。
何為二十年,記憶作此訕⑦?
齋廚養若人,無益只貽患。
乃知飯後鐘,闍黎蓋具眼⑧。
① 唐時太原人王播,字明揚,他的父親王恕做揚州倉曹參軍,他隨父流寓揚州,父死,他無所依,寄食於揚州惠昭寺,靠和尚養活他。他一無所事,只每頓飯鍾打響時便上飯堂吃飯。日子久了,他遭到了寺僧的厭惡,某次,寺僧們先吃飯,后打鐘,讓王播撲一次空。後來王播為淮南節度使,開府揚州,重遊惠昭寺,見其從前的壁上題詩,已被寺僧用碧紗罩起來,是新被看重,新被保護。王播也就其旁新題一首:“上堂才了各西東,慚愧闍黎飯後鐘。二十年前塵拂面,而今始得碧紗籠。”(據《唐摭言》)
②
③ 二句說王播餓得迷失了方向,做詩忘記了時間。
④ 用五燈會元元禪師引諺語答僧眾:“早知燈是火,飯已熟多時。”說王播自己不知飽餓,只聽鍾。鍾是飯嗎?
⑤ 漢韓信微時,沒飯吃,曾寄食於一個亭長家裡,亭長的太太厭惡他,就提前很早吃飯,韓信去時,飯沒有了。城邊的漂母(拆洗的老大娘)見他挨餓,給他吃,連供他幾十天。韓信說將來一定要報答她。她生氣地說:“大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孫而進食,豈望報乎?”(《史記·淮陰侯列傳》)
⑥ 一莞,一笑。
⑦ 訕,怨謗。
⑧ 闍(讀shé)黎,即阿闍黎,梵語。意譯為模範。和尚中的模範分子,就是高僧。具眼,有眼光、有見識。這句戲說闍黎看出王播是可以有作為的,飯後鐘事件是故意給王播以剌激,以免他老是靠齋廚供養,沒出息。
蘇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