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媧陵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趙城鎮侯村女媧陵

女媧陵是女媧的墓陵。一處在山西,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又稱媧皇陵,始建年代無考,據《平陽府志》載唐天寶六年(747年)重修。唐以後歷代屢有修葺。女媧陵原規模宏大,建築風格極具皇家氣派。宋代碑文載:“南北百大,東西九筵”,原有建築現已不存。

陵墓內現存宋開寶六年(973年)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巨碑兩通,千年以上古柏三株,“補天石”一塊,以及明清時期石碑三十多通。據《大清一統志·霍州直隸州》記載:媧皇陵,在趙城縣東南一里。

簡介


女媧陵
女媧陵
據《大清一統志·霍州直隸州》記載:媧皇陵,在趙城縣東南一里。
清道光七年(1827年)《趙城縣誌》卷二十九對女媧陵有更詳細的記載:女媧陵,在縣東八里侯村。正、副陵各一,皆在廟后。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居左者為正陵,其副陵相傳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樹多八九人圍。俗言鳥雀不糞、蟲蟻不蝕,亦好事者之說也。正陵右有“補天石”。宋乾德四年(966年),詔給守陵“五戶長”吏,春秋奉祀,其後代有祭告。國朝歷次遣官致祭,祭文並砌石,立廟中。
趙城縣的位置,正在《尚書·禹貢》所記“冀州之城的“中鎮名山”霍山之麓,這裡正在神話傳說中的女媧氏的主要活動範圍之內。傾一生之力為締造人類、造福人類而與大自然博斗、獻身的女媧氏最後長眠於此,是很有可能和順理成章的事情。
“女媧陵”所在的侯村,是距離洪洞縣趙城鎮東八華里的一個大村。據說,該村自商、周時期就形成村落。因為這裡是諸侯所封之地,故得名為侯村,算來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歷史。該村地處古老的霍山腳下,瀕臨汾水之濱,乃是中國古代文化的發祥地之一。至今,侯村附近還有隨處可以發現的“龍山文化”遺跡。全村人口多達六千餘人,村裡的一條東西大街,竟長達三華里。所以,當地傳有侯村是“洪洞第一村’的說法。
“女媧陵”的正陵,位於侯村村北現為學校的“女媧廟”舊址旁邊。它是一個高達四五米的大土丘。它的周長,估計約在四五十米左右。而“女媧陵”的副陵,正如有關資料所記是在正陵東北方向的村邊,其高度、周長與王陵相近。筆者所見到的情況,與“趙城縣誌’所記載的情況基本吻合。
多年來,“女媧陵’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對這一珍貴的歷史遺跡也沒有採取任何保護措施。在正陵周圍,蓋起了不少民房住宅,使本來很有價值和意義的文物景觀受到了破壞。地處村北的“副陵”雖然沒有受到“鐵壁合圍”,但外觀也與一般常見的土丘毫無二致。
在“女媧陵”主陵的東南邊,是一座規模巨大、歷史悠久的“女媧廟”

建造歷史


女媧陵
女媧陵
侯村東北的“女媧陵”分正、副二陵,正陵埋葬女媧之體,副陵埋葬女媧生前所用之物。在副陵東邊,有一座規模宏大、歷史悠久的“媧皇廟”,自古以來侯村“媧皇廟”與陝西“黃帝陵”、湖南“炎帝陵”地位相當,一直是享受歷代帝王祭祀的國家神廟;《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稱:“上古伏羲時,龍馬負圖出於河。”今河南孟津縣老城鄉雷河村有始建於晉穆帝永和四年(348年)的“龍馬負圖寺”,寺內供奉有伏羲和龍馬的塑像;鞏義市河洛鎮洛口村東黃河南岸有“伏羲台”,台東有一個15平方米的窪地,稱“羲皇池”,相傳台為當年伏羲畫八卦之處,池為畫卦著墨處;《山海經·中山經·中次七經》載:“又東三十里,曰浮戲之山。”浮戲山在今河南省登封、新密、滎陽、鞏義一帶,以浮戲山為主區形成了河洛地帶的伏羲文化圈:新密市來集鄉的“伏羲女媧祠”也叫做“娘娘廟”,廟門額題“伏羲女媧祠”及“人祖之源”。
新密西北牛店鄉的“補子廟”即伏羲廟。新密尖山天皇頂的“祖始廟”或稱“始祖廟”,廟內供奉伏羲、女媧。祖始廟下面的“紅石溝”,傳說是女媧補天時煉五色石的地方。大火把溝里的石頭都燒紅了,因此叫“紅石溝”。此外,登封市的三皇廟內,供奉伏羲、女媧與神農。在少室山側的中坡上建有伏羲女媧廟。滎陽汜水紫金山上有伏羲廟,汜水白玉嶺上有女媧祠。新密與新鄭交界處風后嶺的得名,據說與伏羲、女媧姓風有關。在豫東平原,歷史文化名城淮陽古稱“陳”,被譽為“羲皇故都”。《左傳》說:“陳,太皞之虛也。”王符《潛夫論》、皇甫謐帝王世紀》、司馬貞《補三皇本紀》、羅泌《路史》、徐堅《初學記》、鄭樵《通志》、馬驌《繹史》、顧炎武《歷代宅京記》等,都說伏羲都於陳。淮陽作為羲皇故都,這裡還有著名的“大昊伏羲陵”。淮陽西鄰西華縣,西華縣城北7.5公里的聶堆鄉思都崗村的女媧城,被稱為“女媧氏之故墟”或“女媧之都”。
女媧城西有女媧陵,城內有女媧閣;上蔡縣塔橋鄉白圭廟村建有白龜祠,亦稱白龜廟,廟內祀伏羲,有伏羲墓和伏羲畫卦亭,相傳為伏羲當年畫卦處。此外,豫北濟源市王屋山主峰天壇山頂有女媧補天五色石,沁陽市境內有始祖山、女媧山、伏羲祠、女媧祠、祖先洞、補天台、女媧洞、泥人場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上述地點,大都分佈著仰韶文化遺存。文獻記載、歷史傳說可與考古發現互相補證,表明這裡既屬於遠古華夏文化系統,也在伏羲文化圈內,由此可見伏羲文化與華夏文化之間的密切關係。張振華說:“至於陝、甘及巴蜀等地的伏羲、女媧時代的文化,在最近的考古、歷史、民族遷徙的研究,基本上屬於中原伏羲文化的輻射現象,時間也晚的多。

修復工程


山西省社會科學院研究員孟繁仁多年考察發現,山西太行山、呂梁山中條山等地有眾多的女媧活動遺跡,證明女媧的主要活動舞台在黃土高原山西,山西省洪洞縣趙城鎮侯村是她的長眠之地。
女媧陵
女媧陵
據孟繁仁考證:從趙城侯村系“龍山文化”遺址和“媧皇廟”院內現存的古柏分析,“女媧皇陵”可能修建於三千多年以前的商、周時期。漢、唐、宋、元、明、清以來,歷朝皇帝都派遣官員致祭,留下了大量珍貴的碑刻史料。這一情況說明:趙城侯村的“女媧皇陵”自古以來就是中華兒女紀念中華民族偉大母親的“國家級神廟”。
為了紀念這位哺乳中華民族兒女的偉大母親,洪洞縣政府、趙城鎮侯村成立了“媧皇陵修復委員會”,當地民眾自發集資啟動了修復“女媧皇陵”工程,以便在2001年農曆三月初十如期舉行“全球中華兒女和海峽兩岸同胞共祭‘中華之母’女媧陵”紀念活動,召開“首屆中華女媧文化學術研討會”。
“女媧皇陵”工程包括:修復“媧皇陵寢”,豎立“世紀老人”冰心生前題寫的“女媧陵”碑,著名美籍華人陳香梅女士題辭碑;修復“媧皇廟”;修建“中國婦女一百名人碑林”、“世界婦女一百名人碑林”等。

長眠之地


經過長期考證和實地考察,1994年孟繁仁先生髮現女媧的陵寢在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侯村。除《太平寰宇記》及《大清一統志.霍州直隸州》有記載外,清道光七年的《趙城縣誌》上詳細寫:“女媧陵,在縣東八里侯村。
正、副陵各一,皆在廟后口,東、西相距四十九步。居左者為正陵,其副陵相傳為葬衣冠者。陵前古柏一百八,樹多八九人圍。正陵右有‘補天石’。宋乾德四年(966年),詔給守陵‘王戶長’吏,春秋奉祀,其後代有祭告。國朝歷次遣官致祭,祭文並砌石,立廟中”。
山西洪洞縣趙城鎮侯村的女媧陵寢建於2000至3000年前,人稱“女媧皇陵”,其中包括高四五米、周長達四五十米的正陵與副陵,佔地面積約36000平方米,唐、宋以來一直享受歷朝歷代封建皇帝祭祀的國家級廟宇———“媧皇廟”。據侯村老人講,每年春天農曆三月初十“女媧誕辰”之日,“女媧皇陵”都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並持續七天之久。舉行祭祀典禮時,要“清水灑街”,“黃土墊道”,朝廷、官府都要“遣官致祭”;民間也要進行盛大的物資交流、商賈買賣活動,並請來戲班,連唱七天七夜的大戲,娛神、娛民來為這位中華民族的偉大母親慶賀誕辰。
多年來,由於社會和歷史的原因,洪洞縣趙城侯村的“女媧皇陵”已被破壞得面目全非。主建築在解放戰爭時期被拆,其餘建築又在80年代初被拆毀,當做建築材料來賣。到後來,女媧正陵、副陵的墳冢只剩下半個,並被民居包圍,而當年曾顯赫一時的國家級廟宇——“媧皇廟”則被侯村學校長期佔用。

女媧文化


女媧是中華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是中華民族偉大的母親。女媧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內容豐富,是史前文明和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也是已經開展的中國史前文明探源的重要研究對象。《楚辭·天問》《禮記》《史記》《山海經·大荒西經》《淮南子·覽冥訓》、清朝嘉慶《涉縣誌》等史料都有關於女媧的記載。相傳上古時期,始祖女媧就是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摶土造人、鍊石補天的,長期以來形成了膾炙人口、流傳廣泛的女媧文化。
在整個古文化系列中佔有重要地位。它是人類發展史和民俗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價值一是有突出的歷史文化研究價值,是傳承華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重要史料;二是具有實現民族大融合、增強民族凝聚力、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作用;三是對增強創業精神、充實中華民族文化寶庫、促進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作用;四是體現了奇特的民間、民俗文化現象,對人生禮儀、人類生存、文化傳承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文化意義


“女媧陵”的發現,不僅對推進和引深中國古代神話研究有重要價值,而且對促進旅遊文化事業的發展、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也有重要意義。在倡導“男女平等”、“熱愛母親”、“尊重婦女”的今天,我們應該在紀念“炎黃”二帝這兩位偉大男性祖先的同時,不失時機地重新修復“女媧陵”和“女媧廟”以永遠繼承和發揚“女媧補天”和“女媧造人”的偉大精神。譜寫出中華民族文明歷史的新篇章。
“只有用人類創造的全部優秀文化武裝自己的頭腦,才能成為共產主義者”。在“振興中華,建設中華”的進程中,我們更應該‘熱愛中華,繼承中華”,認真學習和全面認識中華民族的光榮文明歷史,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光榮文明傳統,使中華文明的參天大樹,生長。發育得更加高大、更加雄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