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朝
丁朝
丁朝(越南語:Nhà Đinh ;時間:968─980年),是越南的封建朝代,也是越南地區從中國正式獨立后第一個封建王朝。其建立者丁部領掃蕩越南境內的割據勢力,統一了全國(當時國境相當於現時的北部),乃於968年建政稱帝,國號大瞿越。越南於10世紀以前,長期是中國的領土,到丁朝開國,訂立制度,漸具國家規模。對外,丁朝向中國宋朝通好,遣使朝貢。丁朝歷丁先皇(丁部領)、丁廢帝(丁璇)兩位君主,至980年,被十道將軍黎桓奪取帝位,丁朝滅亡。後世歷史學者,視丁朝為越南建國的創始階段,史家黎嵩稱“我越正統之君,實自此始”。自此,越南從中國獨立出來。
公元10世紀初,越南地區人士開始脫離中國統治,並於939年建立政權,是為吳朝。但吳朝政局處於不穩狀態,出現十二使君割據的分裂局面。
丁朝開國君主丁部領,華閭洞(在今越南寧平省)人,父親丁公著,曾任驩州刺史。丁部領自年少時起,已獲得當地民眾敬服,立為君長。叔父丁預不服,丁部領將之擊敗,樹立聲威,於是“人人畏服”。其後,丁部領與兒子丁璉到布海口,投靠當地割據者陳覽(十二使君之一),獲陳覽賞識,取得兵權,勢力更盛。對於各地的割據者,丁部領大張撻伐,“凡征戰所過,易如破竹”,有“萬勝王”的稱號。
968年,丁部領掃平群雄,統一全國后,便即皇帝位,尊稱為“大勝明皇帝”,後世又稱“丁先皇”,改國號“大瞿越”,以華閭洞為國都。丁部領開國后,著手進行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在國都築城鑿池、起宮殿、制定朝儀、置百官、採用年號、定文武僧道階品、行十道軍制等等。據越南陳朝的史官黎文休指出,這些措施讓越南從此“制度略備”。
丁朝曾發生內部亂事,對其王室構成巨大打擊。
979年春,丁先皇的長子南越王丁璉,殺皇太子丁項郎(丁先皇少子)。事緣丁先皇雖有長子丁璉曾與他一同創業,但到後來生丁項郎,先皇特別鍾愛,便立為太子。然而卻引起丁璉的不滿,因而暗中派人將之殺害。
此後,丁先皇與丁璉一同被祗候內人杜釋所殺。杜釋因曾夢見流星墜入口中,認為這是吉兆,便心生篡弒之心。979年農曆十月,丁先皇在夜宴后醉卧宮中,杜釋入內殺之,並殺害丁璉。其後,大臣定國公阮匐處斬杜釋,又與十道將軍黎桓共立先皇次子衛王丁璇為帝,是為廢帝。
丁廢帝繼位時,年方十歲,十道將軍黎桓攝政,自稱“副王”。大臣阮匐、丁佃、范盍等認為黎桓將對皇帝不利,便在各地相率起兵,分成水陸兩道,進攻國都華閭。丁朝太后楊氏獲悉后,即與黎桓共謀平亂,黎桓立刻出擊,攻破丁佃、阮匐的水陸軍隊,殺害二人,繼而擊敗范盍。於是,朝中再無制衡黎桓的力量,大權便落入黎桓手中。
980年,中國宋朝得知丁朝內亂,宋太宗皇帝認為可趁此機會兼并越南,便決定南侵。宋廷派出軍隊南下后,楊太後派黎桓自選勇士抗敵。黎桓手下范巨倆認為“今主上(丁廢帝丁璇)幼弱”“不如先冊十道(十道將軍黎桓)為天子,然後出師可也”,於是黎桓便被軍士擁立為帝。丁朝遂告滅亡,前黎朝建立。981年(前黎朝黎桓天福二年),黎桓擊敗來襲的宋軍,穩固了前黎朝的基業。
丁部領開國后不久,便採用嚴刑,欲“威制天下”。乃於朝廷上設置大鼎(即油鍋),以及飼養猛虎,在國內下令若有違法,即“受烹嚙之罪”。於是人皆畏服,無有犯者。
越南史家陳仲金認為丁朝採用嚴刑,是由於當時國內“還有許多人過慣了亂時生活,不遵守法令”,而這些刑律“如此威嚴,未免太過份,但賴有此刑律,國內之民才漸漸獲得安寧”。
970年,設皇后五名,各有名號,分別為“丹嘉”、“貞明”、“矯國”、“瞿國”、“歌翁”。
對此,越南陳朝時期的史官黎文休批評“自古(皇后)祗立一人,以主內治而已,未聞有五其名者。先皇無稽古學,而當時群臣,又無匡正之者,致使溺私並立五后”。
971年,制定文武官職階品,又委員一批重要官員,如阮匐任“定國公”、劉基任“都護府士師”、黎桓任“十道將軍”。後來於975年,定文武官員的冠服。
除了文武職官外,丁朝又對佛、道等宗教人士授給位號,以示尊崇,如僧統吳真流賜號“匡越大師”、張麻尼為“僧錄”、道士鄧玄光授“崇真威儀”。
973年農曆二月,丁朝定“十道軍”制,以十人為一伍,十伍為一卒,十卒為一旅,十旅為一軍,十軍為一道。全國共有十道軍。軍人都須佩戴四方平頂帽,該帽用皮製成,平頂四邊夾縫,上狹下寬。
按照十道軍制的兵員數目計算,丁朝擁有士兵達一百萬人。對此,越南史家陳仲金提出質疑:“試想當時我國(指越南)地窄、人稀,從哪裡能招募一百萬軍隊,又從哪裡徵集糧食來養活如此眾多之人呢?或許先皇擁有十萬軍隊,已經算是多的了”。
在丁朝時期,鑄有「大平興寶」(錢幣上的「大」即「太」),它的形制,可以分成兩大類:
一種是「大平興寶」光背錢。錢面上的「大平興寶」四字對讀,書法介乎楷隸之間,錢徑約為23.5毫米,厚約1毫米,重約2.2克。這類光背錢每一個都不盡相同,有大字大樣錢、小字大樣錢,有的字跡精細,有的粗壯。
另一種是「大平興寶」背「丁」字錢,此類佔大多數。「丁」字用以記當時君主姓氏,而它的位置則每銖都不同,有「背穿上丁」、「背穿下丁」、「穿背反丁」等等。
「大平興寶」製作粗糙,但風格古樸,與中國五代時期錢幣有許多相似之處,這說明越南文化深受中國的影響。然而它亦有獨創之處,那就是錢文上的「大平興寶」四字,有別於10世紀以前中國常見的「通寶」、「元寶」和「重寶」,它帶有祝福國家國運興盛、萬世太平的含意。
「大平興寶」的鑄造時期,大約在970年至977年(丁朝太平元年至八年)之間。此後,丁朝內鬥不斷,社會動蕩,鑄錢便逐漸減少,甚或最終停鑄。此外,雖然丁朝始行鑄造「大平興寶」錢,但它的流通範圍,僅局限於現時越南北部地區,即當時丁朝所轄領土,而且中國唐、宋所鑄錢幣,仍為丁朝時期的主要流通貨幣,「大平興寶」僅作補充之用。
丁朝時期,與中國的宋朝有著密切關係。972年,丁先皇遣長子南越王丁璉入宋訪問,以示通好。關於此舉,據越南史家陳仲金的分析,認為是由於宋朝派兵攻取南漢(在今中國的華南地區,亦即越南丁朝的北鄰),丁先皇害怕宋兵來攻,所以先遣使到宋通好,並且為以後的越南歷任政府開創了“恪守向中國朝貢之禮”的先例。其後,丁朝與宋朝的使節來往相當頻繁。973年,宋朝遣使冊封丁先皇為“交趾郡王”,封丁璉為“檢校太師、靜海軍節度使、安南都護”。 975年秋,宋朝遣使,加授丁璉為“開府儀同三司、檢校太師、交趾郡王”,在對宋的事務上從此“以璉為主”。 976年,丁朝遣使入宋答謝。977年,丁朝遣使入宋,賀宋太宗即皇帝位。
丁朝的南鄰占城國,於979年,由反叛丁朝的駙馬吳日慶協助下,出兵伐越。吳日慶是吳朝王族,亦是十二使君之一,割據一方,後來被丁部領擊敗。丁部領為免吳日慶生怨,便將公主嫁給他。然而吳日慶一直伺機報復,到丁先皇死時,便引占城兵攻越。占城軍出動水軍進攻,但在途中遇上暴風,軍船覆沒,吳日慶與大批軍士溺死,戰事就此結束。
此外,丁朝與海外各國存在著商貿關係。據《大越史記全書》所載,在976年的春季,“海外諸國商舶來獻方物” ,這反映了當時的外貿情形。
978年(丁朝太平九年),農曆正月,地震。978年(丁朝太平九年),二月,雨雹。978年(丁朝太平九年),六月,旱。
越南后黎朝時期史家黎嵩,高度肯定丁朝在越南脫離中國統治及立國曆程中的重要地位:“丁先皇因吳國之喪亂,平十二使君,天與人歸,輿圖混一。……我越正統之君,實自此始。”不過,黎嵩指出丁朝未能為後世從國家制度、社會文化等方面,樹立完善的楷模,“宗廟未立,學校未建,設鼎養虎,以為刑獄之具。遺犀納象,徒為貢獻之勞。禮樂刑政之不修,重門擊柝之不謹”,到丁朝末年時,“權臣攝政,國內離心,丁氏訖籙,是保邦制治之無策也”。
中國學者郭振鐸、張笑梅認為,丁朝除了在越南立國曆程上具有創造性,而且還令越南產生三種變化:一是越南經過唐末以來豪強家族的經營,封建大莊園遍布各地,封建土地所有制到丁朝時確立下來。二是丁朝結束十二使君分治的局面,令越南首次出現政治集中及國家統一。第三是丁朝與中國宋朝建立宗藩關係,在國際關係上取得了中國的承認及支持。
關於越南結束北屬時期從中國獨立的時間,學術界有四大觀點:
一 前203年趙朝即南越國立國說。越南古代史家多從此觀點,但為當代越共學者及中國學者等所否認。
二 939年白藤江之戰吳權擊敗南漢建立“吳朝”政權說。學術界持此觀點者為數不少,但為中國學者所否定。
三 968年丁朝立國說。該說為大多數中國學者所支持與使用。
四 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初,越南李朝英宗李天祚遣使入貢,宋孝宗正式“詔賜國名安南,封南平王”李天祚為安南國王加特進檢校太尉兼御史大夫上柱國,靜海軍節度觀察處置等使。次年八月,又“賜安南國王印” 。“安南國”之名自此始。部分學者以1174年南宋正式冊封越南君主為“安南國王”之年為中國正式承認越南獨立之始。
謚號 | 姓名 | 年號 | 在位時間 | 皇陵 |
先皇帝 Tiên Hoàng Đế | 丁部領 Đinh Bộ Lĩnh | 太平 | 970年-979年 | 華閭山陵(長安山陵) |
廢帝 Phế Đế | 丁璿(丁穗) Đinh Toàn(Đinh Tuệ) | 太平 | 979年-980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