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農村的集體化時代
北方農村的集體化時代
行龍,1958年生,歷史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任山西大學副校長,兼任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主任、山西省歷史學會會長等。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及社會史的研究與教學工作。著有《人口問題與近代社會》(1992)、《近代山西社會研究》(主編,2002)、《以水為中心的晉水流域》(2007)、《走向田野與社會》(2007)、《從社會史到區域社會史》(2008)等,在國內外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百餘篇。馬維強,1977年生,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集體化時代鄉村社會史。常利兵,1976年生,歷史學博士,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講師,主要研究興趣是集體化時代農民的物質文化與精神世界。
關於本書
第一章 互助組
一、減租減息、合理負擔
二、群眾運動
三、“組織起來”
四、老區土改
五、參軍參戰
第二章 初級社
一、新區土改
二、鎮壓反革命
三、抗美援朝
四、愛國豐產競賽
五、“三反”、“五反”運動
六、掃盲運動
七、1950年《婚姻法》
八、統購統銷
第三章 高級社
一、中國農村的社會主義高潮
二、勤儉辦社
四、農田水利建設
五、愛國衛生運動
六、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七、“整風整社”運動
第四章 人民公社(上)
一、人民公社制度的建立
二、除四害、講衛生
三、大辦公共食堂
四、大鍊鋼鐵
五、放“衛星”
六、三年困難時期
七、農村醫療保健
八、農村社會生活
九、農業財務管理
十、農業技術及其革新
第五章 人民公社(下)
一、農業學大寨
二、幹部參加勞動
三、四清運動
四、“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
五、橫掃一切牛鬼蛇神
六、知識青年上山下鄉
七、活學活用毛澤東思想
八、抓革命、促生產
九、樣板戲與鄉村文娛
十、走進新時代
附錄
山西大學中國社會史研究中心“集體化時代農村基層檔案”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