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龐瑞琳的結果 展開
- 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 中國楹聯學會會員
龐瑞琳
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
龐瑞琳,甘肅天水市人,甘肅省作家協會會員,天水市作家協會副主席。原任天水市文聯創研室副主任,《花雨》雜誌副主編。
自幼酷愛文學藝術。自1972年以來,發表中、短篇小說,兒童文學,散文,報告文學,評論等文學作品七十餘篇(部),一百餘萬字。部分作品被編入省級以上各類文集八部,出版報告文學一部(與人合作)。作品獲國家、省、市級獎11次。被《甘肅文學四十年》一書列入甘肅六位女作家之一。
龐瑞琳,生於1941年12月19日。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是中國文學的高峰期,經歷了反思文學、傷痕文學、尋根文學等各種文學思潮,這期間,在天水市湧現出了許多作家,龐瑞琳就是其中之一,她是當時天水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她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發表二百多萬字的文學作品,其中,中短篇小說《清明時節》、《秋葉》分別獲1983年《隴苖》優秀作品獎;報告文學《水,城市的血液》獲全國第二屆報紙副刊好作品三等獎;《苦太陽》(與賈凡合作)2003年獲“第四屆敦煌文藝獎”三等獎、2004年獲“黃河文學獎”優秀作品獎;《龐瑞琳小說選》獲2005年天水市“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她的作品崇尚清淡婉約的藝術風格和清純典雅的審美情趣。
龐瑞琳生長在一個書香門第。父親熱愛文學,讀過許多文學之類的書,如《紅樓夢》、《聊齋志異》、《三國演義》等,他不但讀這些書,還將這些書里的故事講給鄰里鄉親聽。那時候很少有各種娛樂活動,晚上時,鄰里們就來她家聽她父親講故事,將她家圍得滿滿的,父親精彩的故事讓鄉親們一會捧腹大笑、一會兒痛哭流涕、一會驚魂不已。她也跟著鄉親聽故事,特別《聊齋志異》里鬼魂的故事,讓她晚上驚嚇得睡不著覺,儘管這樣,她還是喜歡聽父親講故事。
父親的故事在她幼小的心田裡播下了文學的種籽。從上小學她的作文就很棒,還愛好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小學五年級,老師在她的作文本上用紅筆寫了“向丁玲、何其芳(男作家,當時老師誤認為是女的)學習!”幾個字,從此她開始編織當一名女作家的彩色夢。上大學一年級,因為飢餓,學校實行“勞逸結合”,一天半日休息半日上課,這期間她有幸接觸了大量中外名著,尤其迷戀上了沙士比亞的戲劇,便如饑似渴地閱讀下去,為後來的創作奠定了基礎。巴爾扎克對人,對社會入骨的評判和剖析;契訶夫筆逢的犀利;沙士比亞語言的節奏感;川端康成、沈從文作品中秀麗的畫面,一直影響著她的審美情趣和創作追求。
龐瑞琳現退休在家,專事文學創作。她是天水市有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小說、散文、戲劇等都寫得深沉、細膩、優美、引人入勝,深得專家和讀者的好評。
《苦太陽》是其代表作,寫的是上個世紀五十年代一大群“右派分子”的人生苦難,出版后引起了很大的反響,獲得了甘肅省第四屆“敦煌文藝”三等獎。龐瑞琳最早問世的作品是劇作,其中一些還被搬上了舞台。20世紀70年代中後期,在鄭重、楊文林等良師的慧眼發現與大力支持下,龐瑞琳開始發表小說。
《清明時節》、《約法三章》、《秋葉》、《李子熟了》,一部部充滿女性清純與聰靈氣息的作品如輕風細雨拂面而來,讓人在捧讀之餘真切地品嘗到了作者心靈深處流淌的、若濃若淡如歌如泣的甘苦歡欣。而眼下這部57萬字的《苦太陽》讓人覺得龐瑞琳風格大變,她目光犀利,冷靜而毫不發軟地透析到一片厚厚沉沉的黑暗,那是我們民族共同的傷口。應當說這本書的寫法並不取巧,但是那種大量原生態的描寫與作者的真誠和執著一樣給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許多人感動、震驚並紛紛評論,龐瑞琳說這正是她所期待,她要讓讀者震動並和他們一起用良知和理性去審視歷史深處那塵封已久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