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其前身為1974年成立的"冶金史研究室",是中國最早從事專業科學技術史研究的機構之一。主要利用現代科技手段對古代冶金遺物進行研究,揭示材料對人類文明的重要作用。作為中國科學技術史研究的中心之一,該所與國內外相關研究機構有著密切的合作關係。如今設有三個研究方向:冶金與材料史、文物保護、科學技術與社會

簡介


北京科技大學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成立於1974年,最初是冶金史編寫組,先後更名為冶金史研究室、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2004年,學校充分整合校內相關資源,成立了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擴展了研究方向。2008年,被批准為國家文物局“金屬與礦冶文化遺產研究”重點科研基地。
研究所於1991年和1996年分別獲得科學技術史學科碩士和博士學位授予權,是國內第一個科學技術史(工學)博士點,2007年被批准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2009年被批准為博士后科研流動站。在2009年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評估中心頒布的“全國一級學科排名”中名列全國第一。

歷史沿革


早在20世紀50年代,根據國家整理編撰中國古代科學技術史的精神,北京鋼鐵學院北京科技大學前身)在圖書館長胡庶華教授(解放前曾任同濟大學湖南大學等校校長)主持收集整理大量古籍中有關採礦、冶金的文獻資料,為中國冶金史的研究提供了珍貴的參考資料。
1974年,北京鋼鐵學院成立了冶金史組,利用已有的古籍與文獻資料,開始進行冶金史的研究。與此同時,柯俊楊尚灼教授等受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夏鼐所長、河北省考古研究所等委託,對出土的商周時期重要文物進行了研究,受到國內外的重視。自此,在柯俊教授的指導下,採用文獻與實驗相結合的方法,開始了系統研究我國冶金與材料史的工作。
1977年,冶金部科技司為中國冶金史的編寫、出版提供了經費,有色金屬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等單位的數名科技人員參加了研究編寫工作。在此過程中,進一步認識到想了解編著高質量的中國冶金史及其對文明發展的作用,需與各考古文博單位合作對冶金遺址和遺物進行大量深入的科學研究。
1981年冶金史組更名為冶金史研究室,1993年成立了冶金史研究所,1996年更名為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2004年,學校在冶金與材料史研究所的基礎上充分整合校內相關資源,成立了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2008年,金屬與礦冶文化遺產研究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基地成立。
歷任所長(主任)有丘亮輝教授、韓汝玢、孫淑雲教授、梅建軍教授,曾任副所長(副主任)的有韓汝玢、吳坤儀、孫淑雲。現任所長潛偉教授,副所長李秀輝副教授、章梅芳教授。

學術梯隊


研究所擁有一支由中國科學院院士柯俊教授領銜,6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講師組成的老中青搭配合理的學術梯隊,其中3名教授是教育部跨世紀人才,梅建軍教授受聘為德國考古研究院通訊院士,同時還聘請了包括英國李約瑟研究所前所長何丙郁教授、劍橋大學考古學系倫福儒爵士等在內的十多位兼職教授。如今,研究所為國家培養出一批高水平的優秀人才,是我國培養文物保護領域博士生最多的機構之一,其中獲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提名獎1名。培養出的博士、碩士,大部分在高等學校、科研院所、文博機構、傳媒機構和政府機關工作,成為業務骨幹。

研究方向


研究所設有冶金與材料史、科技考古、文物保護、傳統工藝、科技與社會等研究方向,具有典型的交叉學科特點,現已經成為世界冶金考古的重要學派,現承擔著包括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文物局重點科研課題等科研課題。2005年,隨著科學技術與文明研究中心遷入新建的冶金生態樓內,教學科研條件大為改善。

合作交流


國際

本學科長期重視國際合作與交流,與國外著名大學及研究機構建立了穩定的合作關係,在國際上已有較高的知名度。與美國、英國、德國、義大利、瑞典、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15個國家的50多所著名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密切聯繫,與麻省理工學院劍橋大學、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院、李約瑟研究所、德國考古研究院、日本國立民俗歷史博物館等有關機構簽有合作協議。

國內

研究所與國內各科技史、文物考古單位關係密切,合作進行了多項研究課題,與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陝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建立了戰略夥伴關係,與國內大部分省級考古研究機構簽訂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