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埭
邵伯埭
但是,僅又過了幾年時間,到真宗乾興元年(1022年)時,邵伯埭便也遭棄用了。於是,在乾興元年(1022年),在邵伯埭改建復閘,以通運舟”。詔謹規度,以工大不可就,止置閘邵伯埭旁,人以為利”。
在邵伯,邵伯埭應該算是最古老的水利設施了,它至今已有1600多年的歷史,它自身從興建到棄用,也經歷了630多年的滄桑。
埭,是一種攔阻水的土堤壩,又叫堰。它能有效地防止河水下泄,起到蓄水利農的作用,也不影響航行。但是,船隻過埭時,卻要靠設置在河兩岸的“埭程”(一種依靠人力或畜力的絞關裝置)牽引,才能使船隻沿著埭兩側平滑的斜坡滑行過埭。這時,“起若凌空,投如墮井”,如遇重載,還要先卸后裝,既費時,又費力,還會損壞船隻與物資,也不太安全。
據晉書記載:晉太元十年(385年)太傅謝安為避奸出鎮廣陵步邱,築壘日新城。他見那裡“地勢西高東下,春夏湖水漲漫,東侵濃田,西又苦旱,便立埭以界之”,這樣,“隨時蓄泄,高下兩利,田獲其收,民被其澤”,“後人思安德,比於邵伯,因以立名”。這埭就是邵伯埭,這城亦名邵伯。
到唐寶曆初年(825年-827年)觀察使李渤在靈渠上建斗門,用以解決漕舟航運過埭的問題,於是,到唐代後期,“江陽縣邵伯鎮有斗門”。埭中設計斗門過船,門啟船行,自然要便捷得多。可是,船過斗門時,由於水位落差產生的急流,使船順行時如飛箭,稍有不慎,就會會有撞船的危險;逆行時想爬山,也還要用纜繩拖曳,萬一纜繩崩斷,則會船毀人亡,也很危險。
所以,到宋真宗天禧二年(1018年)時,江淮發運使賈宗便提出廢堰、鑿近埭漕路的建議。他說:“諸路歲漕,自真、揚入淮、汴,歷堰者五,糧載煩於剝卸。議開揚州古河,繞城南接運渠,毀龍舟、新興、茱萸三堰,鑿近堰漕路,以切水勢,歲省官費十數萬,切役甚厚”。於是,朝廷准之,“明年,役既成,漕船無阻,公私大便”。這時,浚渠通漕,不再經過“五堰”,但,龍舟、新興、茱萸三堰雖毀,而邵伯、北神兩堰,作為備用航道,卻依然保存著。但是,僅又過了幾年時間,到真宗乾興元年(1022年)時,邵伯埭便也遭棄用了。
原來,宋時,淮揚運河的最大問題就是水枯河淺,漕舟過埭也就更為困難。太宗雍熙年間(984年-987年),時任淮南轉運使得喬維岳為解決“糧載煩於剝卸,民力罷於牽挽”的問題,曾在西河第三堰發明創造了“二斗門”:“二門相距逾五十步,覆以廈屋,設懸門積水,俟潮平乃泄之,自是,弊盡革而運舟往未無滯矣”。這種“二斗門複雜多樣閘,有二個斗門、一個斗室。斗門可以升降積水,當斗室水位分別與上、下游水位相平時,即可開門通行,自然“運舟往未無滯了”!
於是,在乾興元年(1022年),在邵伯埭改建復閘,以通運舟”。其時,鍾離瑾(967年-1030年)“改江淮制置發運使。殿直王乙者,請自揚州邵伯埭東至瓜州,浚河百二十里,以廢二埭。詔謹規度,以工大不可就,止置閘邵伯埭旁,人以為利”。王乙要廢二埭建二閘的建議,皇上請鍾離瑾根據情況定奪。鍾因經費問題,認為同時改建二個閘“工大不可就”,便只在邵伯埭旁建了二斗門閘。此時,邵伯埭雖然真正遭遇棄用,但“謝公遺埭故依然”,邵伯埭還依然故我地存在著。
直至宋仁宗天聖中(1023年-1032年)“監真州排岸司右侍禁陶鑒,始議復閘節水以省舟船過埭之勞。時工部郎中方仲荀,文思使張綸為發運副使,錶行之。始為真州閘,歲省冗卒五百人,雜費二十五萬……自后,北神堰、邵伯諸埭,相次廢革,至今為利”。
這樣,邵伯埭在經歷了630多年的滄桑,算是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從此退出了歷史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