蓮花

睡蓮科蓮屬植物

蓮花為睡蓮科植物蓮(Gaertn.)的花蕾。廣佈於南北各地。味苦、甘,性平。歸心,肝經。具有散瘀止血,祛濕消風的功效。常用於損傷嘔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濕瘡,疥瘡瘙癢。

入葯部位


花蕾。

性味


苦、甘,平。

歸經


心,肝經。

功效


散瘀止血,祛濕消風。

主治


損傷嘔血,血淋,崩漏下血,天泡濕瘡,疥瘡瘙癢。

相關配伍


1、治墜損嘔血,墜跌積血,心胃嘔血不止:干荷花,為末。每酒服方寸匕。(《醫方摘要》)
2、治天泡濕瘡:荷花貼之。(《簡便單方》)

用法用量


內服:研末,1-1.5g;煎湯,6-9g。外用:適量,鮮者貼敷患處。

採集加工


6-7月間採收含苞未放的大花蕾或開放的花,陰乾。

形態特徵


蓮多年生水生草本。根莖橫生,肥厚,節間膨大,內有多數縱行通氣孔洞,外生須狀不定根。節上生葉,露出水面;葉柄著生於葉背中央,粗壯,圓柱形,多刺;葉片圓形,直徑25-90cm,全緣或稍呈波狀,上麵粉綠色,下面葉脈從中央射出,有1-2次叉狀分枝。花單生於花梗頂端,花梗與葉柄等長或稍長,也散生小刺;花直徑10-20cm,芳香,紅色、粉紅色或白色;花瓣橢圓形或倒卵形,長5-10cm,寬3-5cm;雄蕊多數,花藥條形,花絲細長,著生於花托上;心皮多數埋藏於膨大的花托內,子房橢圓形,花柱極短。花后結“蓮蓬”,倒錐形,直徑5-10cm,有小孔20-30個,每孔內含果實1枚;堅果橢圓形或卵形,長1.5-2.5cm,果皮革質,堅硬,熟時黑褐色。種子卵形,或橢圓形,長1.2-1.7cm,種皮紅色或白色。花期6-8月,果期8-10月。

生長環境


廣佈於南北各地。

藥材性狀


花蕾圓錐形,長2.5-5cm,直徑2-3cm。表面灰棕色,花瓣多層。散落卵形或橢圓形,皺縮或折折,表面具多數細脈,滑柔軟。去掉花瓣,中心有幼小的蓮蓬,頂端平坦,上面有小孔十餘個,基部漸窄,周圍著生多數雄蕊。氣香,味微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