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版印花

凸版印花

在木模或鋼模的表面刻出花紋,然後蘸取色漿蓋印到織物上的一種古老的印花方法。模版採用木質的稱為木版模型印花。

模版上呈陽紋的稱凸版印花,凸紋型版顏料印花。

在版面凸起部分塗刷色漿,在已精練和平挺處理的平攤織物上,對準花位,經押印方式施壓於織物,就能印得型版所雕之紋樣。或將棉織物蒙於版面,就其凸紋處砑光,然後在砑光處塗刷五彩色漿,可以印出各種色彩的印花織物。

凸版淵源於新石器時代,當時用來印製陶紋

春秋戰國凸版印花用於織物得到發展。西漢有較高的水平,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再加彩繪製成的。

發展史


我國新石器時代時期就開始使用凸版印製陶紋,至周代始用於印章、封泥,以至春秋戰國,凸版印花已用於織物,到西漢時期已有相當高的水平,湖南馬王堆出土的印花敷彩紗就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再彩繪結合的產物。到了隋唐時期已有大量的印花織物通過“絲綢之路”傳輸到西域,五、六世紀又傳至日本。在凸版印花開始發展的先後或同時,另一種印花方法——雕紋鏤空版相繼出現,與凸版印花並駕齊驅。
模板印花在前期主要是在絲綢織物上採用的印花方法,絲綢印花無論從印刷方式到印刷對象都對印刷術的發明產生過重要的甚至是關鍵性的影響。首先,絲綢印花是最古老的印刷方式之一,廣州南越王墓的銅鑄印花凸版的發現,反映出兩千多年前中國人早已懂得製造並使用凸版工具進行印刷,絲綢套色印花作為印刷意識的起源,給人類掌握印刷工具、印刷效率、印刷效果等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為印刷術的發明打下了基礎。其次是絲綢印花的載體是絲織物,而最早的紙張無論其成份是否與絲織物有關,其外形與絲綢是類似的,也就是說絲織物和紙同樣是一個平面載體,人們初期在絲綢上印花,後來發展到在紙張上印刷。再就是中國古代在絲綢上印刷的時間遠早於世界任何國家,比西歐的“6世紀左右”早好幾百年。我國西漢絲綢印刷已非一般的印刷,而是一種有花紋規則、線條清晰勻稱及有幾種顏色的“套印”。由此引申卡特先生以織物印花作為一種背景,“再轉而學習新的紙上印刷的技術,就比較簡單了”的論點去看印刷術之發明,無論在絲綢上,抑或在紙張上,發軔者都屬於中國。

主要製作方法


畫版印花

指的是在凸紋處刷上顏色,印上織物,採用這種方法與版畫最為接近,多在民間的年畫中採用;
拓版印花是先將織物鋪於凸版上進行碾壓,這樣可以使織物按版的形狀起伏,再用刷子刷上顏色,產生多套色的印花效果,該工藝則類似於我國傳統碑帖印刷中的拓片作法。
雕版凸印
織物印染中的織物印刷,見於史載並有出土文物相佐證者,出現在春秋戰國時期。1983年,在廣州南越王墓出土文物中,有兩件銅質印花凸版,同時還出土了一些印花絲織品。
其中一件印花凸版呈扁薄板狀,正面花紋近似於松樹形,有旋曲的火焰狀花紋凸起,印版厚度僅0.15毫米左右,其上可見因使用而磨損的痕迹。
同墓還出土了一件僅有白色火焰紋的絲織品,其花紋形狀恰與松樹凸版紋相吻合。吳淑生、田自秉著《中國染織史》,談到織物印花時,他們說:“凸版印花技術在春秋戰國時代得到發展,到西漢時已有相當高的水平。”這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凸版印花文物可資證明。
在長沙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文物中,有幾件印花敷彩紗和金銀色印花紗,其中就有凸版印花和彩繪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其中,有一件印花敷彩紗,用硃砂鉛白絹雲母炭黑作顏料,畫面上藤蔓底紋清晰,線條流暢有力,充分顯示了凸版印花的良好效果。
在這塊織物上,有的孔眼被堵塞,表明印製時已採用了具有一定流動性的幹性油類作膠粘劑而調製的顏料。
這些印花敷彩紗的出土,足以證明中國早在兩千多年以前的西漢時期,就已經掌握了多套色凸版印花技術。馬王堆出土的金銀色印花紗,是用三塊凸版套印加工的。
有些地方,由於印刷時的定位不夠精確,造成印紋間有疊壓和間隙疏密不勻的現象。但從整體上看,定位技術還是相當不錯的。這在兩千年之前的西漢時期,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了。
特別要說明的是,馬王堆西漢墓出土的金銀色印花紗的圖案花紋,與上述南越王墓出土的青銅印花銅版上的花紋相似,這反映出當時這一工藝應用之廣。
馬王堆金銀色印花紗採用的是三套色雕刻凸版顏料印花工藝,其印刷工藝大約分三步進行:首先先用銀白色顏料印出“ "字形網路,即所謂"龜背骨架";再次是在已印出的形網路內套印出由銀灰色曲線組成的花紋,最後再套印金色小圓點。工藝精巧,色漿細膩厚實,反映出當時銅版凸印和多色套印已經達到很高的工藝水平。

雕版漏印

春秋戰國之交,在採用雕刻凸版印花的同時,還有一種被今人稱作"型版"之一的雕刻漏版在應用中。型版漏印,指的是在不同質的版材上按設計圖案挖空,雕刻成透空的漏版,將漏版置於承印物──織物或牆壁之上,用刮板或刷子施墨(染料)進行印刷的工藝方法,屬孔版印刷範疇,是當今絲網印刷的前身和最早採用的印刷術。
1978~1979年間,考古工作者在江西省貴溪縣漁塘公社仙岩一帶的春秋戰國時期的崖墓群中,發掘出200餘件文物,其中有幾塊印有銀白色花紋的深棕色薴麻布,就是用漏版印刷的。同時還出土了兩塊刮漿板。刮漿板為平面長方形(25×20厘米),板薄,柄短,斷面為楔形。這是迄今世界上發現的最早的型版印刷文物。長沙馬王堆漢墓中出土的文物中,還有公元前二世紀西漢時期漏印在織物上的彩色圖案,這些印花織物,質地精美,印製淳厚、細膩,有的三色套印,已是工藝精巧、印製精良的型版印刷品了。
為中國在西漢時期以前已經有了孔版印刷術的又一實物證據。這種孔版印刷術的印版是手工雕刻的,首先用於被稱作"夾纈"的織物印刷。夾纈術自西漢以來,歷經東漢兩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應用日廣。
其工藝方法是:"按照設計的圖案,在木板或浸過油的硬紙上(按:早期夾纈術用的漏版當是木板或用皮革、綢帛浸過油漆之後製作而成)進行雕刻鏤空製成漏版,然後進行印刷。
印刷時,在鏤空的地方塗刷染料或色漿,除去鏤空版,花紋便顯示出來[吳淑生、田自秉著《中國染織史》第12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夾纈工藝到北魏時已有了相當大的生產規模。據說北魏孝明帝時(公元六世紀初),河南滎陽有一個鄭雲,曾用印有紫色花紋的絲綢四百匹向當時的官府行賄,弄到一個安州刺史的官銜。這些花綢是用鏤空版印花法加工製成的。"
吳淑生、田自秉著《中國染織史》第121頁,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織物印刷中的夾纈術,似乎還有另外一種工藝方法,即按照設計圖案,雕刻成兩塊完全相同的漏版,將需印染的布夾在兩塊漏版的中間,然後進行染色。這種方法與前面介紹的、僅用一塊漏版進行印刷的方法不同。客觀上,前者屬於一般的孔版漏印,後者才是始於秦漢而盛於隋唐的夾纈印花。夾纈印花於秦漢之後,迅速發展,隋唐時期已極為盛行。從新疆吐魯番出土的唐代印花絲織物上已有不閉合的小圓圈花樣分析,可以認為唐代已出現加了篩網的型版印花,這是今日絲網印刷的前驅,為絲網印刷的發明與發展奠定了初步的基礎。織物是人類生活中不可缺少而又廣泛應用著的。在紙發明和廣為應用之前,印刷術首先用於織物印刷是必然的。我們可以把春秋戰國時代出現的型版(包括凸版和漏版)印花看成是印刷術的雛形。正是這種雛形中的印刷術,為完善印刷術創造了物質的和技術的條件。
現代的新印花技術:滾筒印花壓花、燙花、轉移印花等等也都是在模板印花技術的原理和基礎上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