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城城址

傳為春秋戰國時萊國都城遺址

歸城遺址位於山東省龍口市市區東南6.5公里歸城姜家村東、萊山北麓山腳下丘陵延伸地帶,遺址由兩個城牆圈構成。據1973年煙台市博物館組織的早期考古學調查所估計,原來外牆的總長度為10千米。

傳為春秋戰國時萊國都城遺址。魯襄公二年(公元前571年)萊國齊國所滅。

遺址簡介


.
.
歸城城址在龍口市城東南6.5公里處,坐落於縣境最高山峰——萊山之間,萊陰河自南向北穿過故城,匯黃水河向西北匯入渤海。城址藩範圍內包括姜家、和平、北山、大於家、董家、東遲家、南埠、曹家(含小劉家)八個自然村。這裡是丘陵中的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在農業生產與建築破土過程中發現過很多古代遺跡和遺物,從這些遺跡和遺物的分析上看,這裡應該是一處西周至春秋時期的古國都城。
歸城城址於2006年被國務院頒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煙台市具有豐富歷史價值的古遺址,從建國前至現代,迭有大量珍貴文物出土,其中昭王時代青銅器啟尊、啟卣被國家確定為西周時期斷代標準器,現藏國家博物館。

城址現狀


古城之繁榮伴隨著國家的沒落乃至滅亡而掩入萋萋之荒草,在經歷2500餘年的風雨之後,當年堅固高大的城牆早已傾頹,現地面上可見的夯土牆僅遺二處,長度僅在百餘米。
1973年,煙台市文管會組織文物考古工作隊,對古城址進行了調查探測,發現的城址分為內、外二城。內城在盆地中部的河旁台地上,南北長780米,東西寬約定米。外城位於盆地四周,沿山嶺築建。北城牆在鳳凰山南坡山腰,南城牆在萊山北坡山腰及其西的馬嶺山頂。東西城牆皆築於低矮的山崗頂部,環周總長約10公里。城牆經長期自然剝蝕,又加上當地群眾歷代挖土築房、整地造田,大部分牆段已毀損無存。在古城範圍內,出土的遺物比較豐富,其中以銅器和陶器為大宗,在發現的遺物上多有銘文或璽印等文字資料,為解決歸城古城的歸屬提供了佐證。歸城故城遺址位於龍口市蘭高鎮歸城姜家村一帶。故城分內城、外城,內城建於盆地中央萊茵河西岸黃土台地上;外城沿五陵山圍築,內含歸城姜家、東和平、南埠等8個自然村,整個遺址35.1萬平方米。
歸城故城始建於西周時期,是歷史上“萊子國”國都所在地,這個由“萊夷”部族建立的國家,在西周和春秋時期,不但是一個經濟文化相當發達,而且是齊國在東方強大的敵人。該遺址出土了大量帶有銘文的青銅器、玉器、陶器和石器,考古資料證明,它與中原文化不僅同步、而且在某些方面優先於中原文化。歸城故城遺址是我國文明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一處文化遺產。

文獻記載


東方是萊夷族的居住之地,膠東半島更是萊人的勢力範圍。因此,文獻記載認為歸城就是周代萊國的國都。《春秋》宣公七年(前602年),“夏,公會齊候伐萊。”杜預註:“萊國,今東萊黃縣。”自《元和郡縣誌》至《齊乘》、《讀史方輿紀要》,以及《春秋》,《戰國策》的一些疏箋者皆沿襲此說,清人葉雨過天青綬《續山東考古錄》對此雖有懷疑,但無新說。王獻唐先生在《黃縣箕器》一書中,根據歸城出土的銅器否定了以歸城為“萊子城”的說法,認為“黃縣灰城為箕國故都,古名箕城,後轉音為灰城”,又轉音為歸城。此亦為一說,但長久以來,萊人是否曾建立國家尚存爭議,以歸城為萊國國都的確尚需斟酌,考古新發現證明,歸城是一處古國的都城遺址已無爭議,但究竟是哪個古國,究竟是中原部族抑或萊夷部族建立的國家還需要將來更精確的考古發掘去證實。

相關研究


歷史地理學的研究將萊國的中心定在現今一個叫“歸城”的地方,在今天渤海南岸的龍口市(舊稱黃縣)東南約6.5千米處。區域內地貌主要由連綿起伏的丘陵、小湖泊以及在寬闊的山谷中和沿西北海岸分佈的長短不一的帶狀平原所組成。他們一起組成一個位於北部渤海和南部萊山之間的約600平方千米的大三角地帶;萊山最高峰海拔550米,它把這個地帶和半島內陸地區隔離開來(龍口市的行政單位面積為893平方千米,包括山區)。歸城遺址在萊山腳下丘陵延伸地帶,地處與東邊黃水河河道相分隔的一個天然最易於防護的空間。遺址由兩個城牆圈構成,並且據1973年煙台市博物館組織的早期考古學調查所估計,原來外牆的總長度為10千米。其巨大的規模以及殘存城牆的壯觀程度與位於曲阜的魯國故城相差無幾;在青銅時代晚期,歸城城市綜合體無疑是整個山東東部最大的城市中心。早在19世紀晚期,當地一系列帶有銘文青銅器的發現表明了歸城及其毗鄰地區在考古學上中的顯著地位。一些銘文明確提及了陝西周朝中心文武官員的活動,其中啟尊和啟卣記錄了在南方由周王親自領導的一場戰爭。這些發現使歸城成為除周朝中心之外最重要的有銘文青銅器的集中發現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