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仲學派
次仲學派
目錄
〖次仲學派〗創始人凌廷堪(約1755—1829)。廷堪,字次仲,一字仲子,清歙縣(今屬安徽)人。此學派因其字而名。廷堪六歲而孤,冠后始讀書,慕江永、戴震之學。曾任寧國府學教授。其弟子有胡培□、呂飛鵬、張其錦等。其交遊者有阮元、焦循、江藩、程瑤田、謝啟昆、汪中、孔廣森、武億、洪亮吉、孫星衍、許鴻□、王聘珍等。此派之學,長於考辨,對中國古代禮制、樂律及輿地之學皆有研究。廷堪之學,“無所不窺,於六書、歷算以迄古今疆域之沿革、職官之異同、史傳之參錯、外屬之源流,靡不條貫,尤專禮學”(徐世昌《清儒學案》)。撰《禮經釋例》十三卷,分為通例、飲食例、賓客例、射例、變例、祭例、器服例、雜例等八類,尋例釋詞,便於稽考。他特別重視禮的作用,認為“人之所受於天者,性也;性之所固有者,善也;所以復其善者,學也;所以貫其學者,禮也。是故聖人之道,一禮而已矣”。於樂謂“今世俗樂與古雅樂中隔庸人燕樂一關,蔡季通、鄭世子輩俱未之知”,乃考之以典籍,證之以器數,著《燕樂考原》六卷。還撰有《梅邊吹笛譜》、《晉泰始笛律筐謬》等有關樂律的著作。在歷算方面,孫星衍曾有書致廷堪,謂西人推步為不可信,廷堪復書謂“夫西人演演算法與天文相為表裡,是則俱是,非則俱非,非若中學有占驗推步之殊也。苟不信其地圓之說,則八線弧三角亦無由施其用矣。西人言天,皆得諸實測,猶之漢儒注經必本諸目驗,若棄實測而舉陳言以駁之,則去鄉壁虛造者幾希,何以關其口乎”?其“在都與江鄭堂、王更叔講求象緯之學,乃取《錄台儀象志》、《協紀辨方書》及《明史》、《五禮通考》互為比勘,晝則索之以圖,夜則證之於天,閱日四旬,乃依今測撰《縣象賦》一首以稗來學”。表現了注重實測的精神。其弟子胡培□通經博聞,亦長於禮,嘗病《儀禮》賈疏多舛,研精覃思,積四十餘年,撰成《儀禮正義》四十卷。他曾歷主鐘山、惜陰、雲間、徑川諸書院,又創東山書院,受其學者甚眾。培□也是朴齋學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呂飛鵬專治禮,凌廷堪稱其為“能得我道者也”。著有《周禮補註》六卷、《周禮古今文義證》六卷。廷堪另一弟子張其錦“從次仲游,垂十年,精研章句,不墮師承”,曾考其師出處遺事,作《年譜》四卷。廷堪之交遊者許鴻□“博極群書,盡讀三通、二十四史,往複數十過”,嘗以顧祖禹《讀史方輿紀要》雖能正《大明一統志》之誤,而尚多沿其陋,遂精究各史,歷考古今圖籍、省府縣誌,博取精擇,成《方輿考證》一百卷,其書“足補頤書之漏而訂其訛”。王聘珍治經,確守后鄭之學,嘗積二十餘年撰成《大戴札記解訪》十三卷、《目錄》一卷,又著《九經學》,引申詁訓,考定漢制,具有家法。此學派代表著作除上述者外,還有凌廷堪《元遺山年譜》、《校禮堂文集隊《充渠新書》、《札記》,胡培□《燕寢考》、《□□問答》、《研六室文鈔》,許鴻□《尚書札記》、《吳越始末》、《河源述》、《金川考略》、《泗州考古錄》、《開方圖》、《簡明地圖》、《黃道赤道經緯度數圖》、《參伍類存》、《考古夷庚》等。此學派影響較大,尤其在禮、樂、輿地方面,頗受學者推許。“並時學人多精於六書、九數,若言及禮樂,蓋靡不推次仲焉”(徐世昌《清糯學案》)。李兆洛評許鴻□《方輿考證》曰:“此書考證博於頤氏,又稍變其例,以明統括定限斷,書成,治地理者可以無憾矣。”(李兆洛《方輿考證總部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