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服飾
西洋服飾
元末明初的東西洋以蘇門答臘島西北的亞齊為界,亞齊以東稱為“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明萬曆以後的東西洋以汶萊為界,汶萊以東稱“東洋”,以西稱為“西洋”。歐洲最古老的衣服是件皮革做的丘尼克,是弔帶式、肩上繫結、衣長及膝,外套斗篷,頭戴半球形帽子,腳穿短靴,上半身半袖毛線衫,下半身短裙,裙擺有流蘇裝飾,外罩毛織物長裙,系腰帶,前有帶扣。以地中海為中心的西方文明分為兩大塊:一是古代東方世界(包括地中海南岸、非洲北部的古埃及、地中海東岸的南亞地區);二是古希臘和古羅馬。受地理環境和民族性格的影響以及當時生產力的制約,古代服裝的共同特點是:造型單純、樸素,一般不做剪裁和縫製。與北歐日耳曼人的窄衣文化相對,地中海周圍是南方型的寬衣文化。
西洋服飾
古埃及服裝構成及其單純,種類很少。造型本質上分兩種形式:無垂褶(丘尼克)和有垂褶(羅印·克羅斯)。
服裝是由相對固定不變的樣式和多變的表面裝飾交錯而成。主要衣料是亞麻織物、羊毛、優質的皮革、棉布、絲綢;加工技術有漿硬、織花、壓褶、起皺加工、漂白、染色、刺繡、滾邊等。
男裝男子服裝主要有繩衣、腰衣(羅印·克羅斯)、丘尼克、貫頭衣“卡拉西里斯”、長袍“羅布”、披肩“肖爾”等。
女裝和男裝在品種和造型上基本相同,只是丘尼克和肖爾比男裝富於變化(表現在色彩、紋樣、裝飾方面)。女子丘尼克與男子相比的特點:其一是較長,其二是腰身較高、腰部緊身和體。女裝的肖爾變化豐富,通過著裝技巧形成形形色色的卷衣,叫“多萊帕里”(drapey)。
古代西亞地區集中了許多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因而,其服裝形態十分多樣,這些民族和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又不斷產生新的樣式,使其服裝文化更加豐富和複雜。材料:羊毛衣物。外衣:緊身螺旋卷衣。裝飾:極具裝飾性。
西洋服飾
男裝:蘇美爾王朝時代:男子服主要有羅印·克羅斯、卡吾那凱斯、披肩、斗篷。巴比倫王朝時代:大體上是卷衣(其一是螺旋狀卷衣;其二是袈裟式斗篷),丘尼克型的衣服,流蘇裝飾的羅印·克羅斯,寬腰帶,筒形高帽子。亞述帝國時代:直線裁剪的短袖丘尼克,流蘇裝飾是亞述的一大特色。
女裝:巴比倫時代的女裝樣式較為豐富:有流蘇裝飾的卡吾那凱斯、披肩式的卷衣、丘尼克。)
敘利亞、巴勒斯坦、敘利亞、巴勒斯坦地區因為長期處於殖民地的地位,沒有自己獨立的文化特色。
男裝:短裙型的羅印·克羅斯、披肩或斗篷、白色緊身丘尼克、腰部纏裹披巾、寬袖襯衫形的上衣、下身裹螺旋狀短裙
女裝:男女差別不大,長長的丘尼克、外衣有套頭斗篷和帶披風帽斗篷。
小亞細亞非常緊身的短衣;寬敞的斗篷。
男裝:毛皮披肩和短裙,即卡吾那凱斯。.纏裹式短裙,寬腰帶、流蘇、滾邊、橫向帶狀紋樣。短裙與裝在裙子里襯衫形成丘尼克組合。
女裝:赫梯的女裝是一種寬鬆式的長衣,上身穿襯衫式丘尼克,下身穿百褶狀的低腰長裙,還有頭紗、帶風帽的外衣。
米提亞、波斯合體的前開式長袖上衣與長褲的組合-今天男子裝束。波斯服裝的最大特性是北方型的窄衣造型。波斯樣式是集古代東方服飾文化大成,把東西方服飾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表現在體積感的布料和亞述風格的紋樣)。
男裝:代表樣式有兩種:寬鬆的大袍子“康迪斯”candys(米提亞人的);丘尼克與褲子的組合(波斯人自己的)。
女裝:男女差別不大,也是寬鬆的大袍子、丘尼克與褲子的組合。披著披面紗、風帽大斗篷。
愛琴文明:1.造型完美、誇張適度、人體與衣服高度諧調。2.女裝用緊身胸衣束腰、膨大化的裙子及外面的圍裙,裁製技術難度極高。 3.克里特女裝誇張曲線美,把亞洲風格的紋樣融入其中。束細的腰身和誇張的臀部。直線是衣服構成上的重要因素(尤其是古風時代)。垂褶是其特點。多利安式是毛織物,愛奧尼亞式是亞麻織物。男裝 克里特安裝極為單純、樸素富有活力,一般只穿羅印·克羅斯。邁錫尼的男裝的羅印·克羅斯略長,是有襠的短褲形。袖子“T”字型構成的直線裁剪的丘尼克,領口有點弧度,有邊飾。克里特男子的裝飾集中在細細的腰身、鞘和髮型的變化上。
西洋服飾
女裝層疊式卡吾那凱斯:利比亞風格的長裙(是無袖緊身上衣與裙子的組合,領子高聳,只有袖窿沒有袖子,系著粗壯的腰帶,下穿向左右膨大化的裙子),象褲裙的裙子。
希臘服裝:希臘分為內衣和外衣。內衣從形態上分為四種:1.有袖子,衣服幾乎覆蓋整個身體。2.遮擋住胸部,出四肢。3.出四肢和胸部的一部分。4.其他形式。外衣分為:1.幾乎把全身纏裹起來。2.把大部分身體包起來,在一側肩上固定。3.把上半身和一側的肩或雙肩都包起來。4.披掛在雙肩上的衣服垂下來。
羅馬人注重服裝的象徵意義,色彩單純,邊飾強烈,用服裝表徵人的社會地位和階級意識,有制服的作用。在古代世界,羅馬人最先明確在服裝上的階級差別。與希臘一樣,羅馬時代有了紡織業的行會組織,是經營者的組織。紫色衣服在羅馬是高貴的王權的象徵。伊特魯利亞人服裝是尖頭鞋、帽子、大膽的滾邊裝飾、女子長長的緊身丘尼克、螺旋狀的裝飾。品種有:1.丘尼克:很短、有邊飾;女性較長且緊身,領口和後面有開衩,肩縫和腋下側縫有編帶邊飾,刺繡的花紋。2.泰本納:是一種披肩或斗篷,後來發展成羅馬的斗篷“帕魯達門托姆”。3.菲萊特:是把泰本納做成帶狀的飾物。4.斗篷:類似希臘的希瑪純,有邊飾的鉛垂。 5.鞋:皮條涼鞋,半長靴,尖頭鞋,有邊飾。6.男子頭髮短,女性頭髮長,戴尖角帽或圓錐帽。
男子服:1.托加·普拉:沒有任何裝飾的白色毛織物的羅馬市民的正式服裝。2.托加·普萊泰克斯塔:紫色邊飾的官員制服。3.托加·康迪達:經漂白處理過的競選官吏專用的托加·普拉的一種。4.托加·普爾拉:灰暗色、深褐色、接近黑色的喪服。5.托加·佩克塔:紫色織物上有金線刺繡花紋的豪華托加,凱旋將軍和皇帝穿用。6.托加·特拉貝阿:是大禮服,有紫色邊飾的彩色托加,顏色依據地位而不同。
女裝:(1)斯拖拉:與希頓是一個意思,已婚婦女的衣服,穿在丘尼卡·印提瑪外面,衣長直達地面,甚至後下擺托地,貴婦下擺有滾邊裝飾。(2)帕拉:是女服中禮儀性的衣服,是外衣,穿法與希瑪純相同,在左肩用飾針固定。公元3-4世紀,有了乳罩鼻祖“斯特羅菲吾姆”及女用三角褲衩的原型“帕紐”。結婚戒指是羅馬人的創造。
中世紀分為5-10世紀的“文化黑暗期”、11-12時期的“羅馬式時期”、13-14世紀的“哥特式時期”。中世紀服裝的最大特徵是:基督教文化的強烈影響,中世紀的西歐人苦惱於精神與肉體、理性與情感、理想與現實的矛盾心理中,服裝上出現了否定肉體(掩蓋體形)和肯定肉體(顯露體形)的矛盾現象。從服裝形態上看,中世紀復轉從古羅馬南方型寬衣文化經拜占庭文化的潤色和變形,經“羅馬式時期”和“哥特式時期”的過渡,最後落腳到以日耳曼人為代表的窄衣文化。從此,西洋服裝脫離古代服裝那平面性的單純結構,進入追求三維空間的立體構成時代。
拜占庭時代:(1)初期沿用羅馬帝國末期樣式,后受基督教文化影響由自然、樸素、單純,變得呆板、僵硬,色彩絢麗、華美,流蘇、滾邊、寶石裝飾非常普遍,表現重點轉移到衣料的質地、色彩、表面裝飾上,充滿東方文化的特徵。給人一種強烈的否定人存在的絕對的宗教性,人們穿衣是為了包藏和掩蓋身體。服飾成了“別等威顯貴賤”的工具。(2)主要衣物: 1. 達爾瑪提卡:沒有性別區分的平常服,構成單純、樸素,是把布料裁成十字形,中間挖洞,在袖下和體側縫合的寬鬆的貫頭衣,從肩到下擺裝飾著兩條紅紫色的條飾-克拉比。克拉比作為基督血的象徵,也純粹是一種宗教色彩的裝飾,可以隨便使用。公元4世紀后,女子的達爾瑪提卡袖口變寬,胸部多餘的量被裁掉,逐漸顯出身體的自然形形態男子的袖子則是變窄。這是從裁剪方法上使衣服合體的第一步,是向開始追求裁剪技法的中世紀服裝邁進的先兆性舉動,暗示著衣服脫離了古代,進入一個新的發展時期。另外,拜占庭貴族的衣服中最突出的是下半身的褲子,有緊身和寬鬆兩種。
日耳曼人服裝:(1)為了禦寒形成了封閉式、窄小緊身、四肢分別包裝的體形型樣式,是上衣和下衣的二部式結構,需要裁剪。(2)女子上身穿短小緊身的丘尼克,筒袖長及肘部,裙子為筒形,用帶穗的帶子系扎;男子上身穿無袖的皮製丘尼克,下穿長褲,膝下系著綁腿。(3)受羅馬文化影響,男子在丘尼克和長褲外穿上了羅馬式薩古姆(斗篷);女子沿用了羅馬末期的達爾瑪提卡,卡拉比變成沿領圍一圈后中心一條的形狀,為禦寒,常兩件達爾瑪提卡重疊穿用,內層窄袖口的緊身長袖,外層為寬鬆的半袖或喇叭狀的長袖,袖口裝飾帶狀刺繡紋樣,系腰帶,頭包長及下擺、披肩似包住雙肩的貝爾,貴族婦女在貝爾外戴冠。
羅馬式時代:一方面,形式上繼承了古羅馬和拜占庭的寬衣、斗篷、風帽、面紗,宗教服和禮儀服原封不動繼承拜占庭樣式;另一方面,保留了日耳曼系腰帶的丘尼克和長褲等緊身窄樣式。這個時期,西洋服裝從古代寬衣向近代窄衣過渡徘徊於兩者之間的階段。表現在服裝上,即不顯露體形,從頭上垂下面紗,把全身掩蓋起來,羅馬式後期,女服出現出現收緊腰身、顯露體形曲線的舉動,這是顯示性差的前兆,預示著明朗造型的哥特式來臨。羅馬式時代的服裝特徵是:除了男子穿褲子外,男女同形,幾乎沒有性性別。品種有:內衣-鮮茲;外衣-布里奧;斗篷-曼特。鮮茲和布里奧都是長長的筒形丘尼克式衣服。鮮茲有窄長的緊身袖子,袖口裝飾刺繡和帶子,領口有滾邊作緣飾,衣長及地。布里奧是從達爾瑪提卡演變而來的這個時代特有的外衣。領口、袖口、下擺都有滾邊或緣飾,衣長較鮮茲短,及膝或腿肚子,袖子有七分袖、八分袖,袖口呈喇叭狀。袖子變化很多,是這個時期服裝上最具特色、最精彩的部分佈里奧的缺點點是出現難看的橫褶,於是在兩側開口用帶子系起來,裙子部分接上三角形的布,使下擺量增大。十字軍東征后,布里奧出現縱向的褶,女子外穿緊身背心一樣的胴衣-科爾薩基,領口滾邊,背後開口,穿時用繩或細帶系合。男子下半身有褲子“不萊”和襪子“肖斯”,14世紀中葉,長統襪“肖斯”越來越長變成緊身長褲,不萊變成短褲。女子只穿肖斯。男子鞋出現了鞋尖很尖的樣式。
哥特式時代13世紀:出現了立體化的裁剪手段,衣服由二維空間構成向三維空間構成方向發展;14世紀中葉,出現了男女衣服造型上的分化:男子服是短上衣和緊身褲組合,上重下輕、富有機能性;女裝上半身緊身和體,下半身裙子寬大、托裾,上輕下重,更富裝飾性。衣服構成上古今、東西的交叉點:1.裁剪方法上的突破:從前、后、側三個方向去掉胸腰差的多餘部分,從袖根到下擺,在側面加進數條三角形布,形成許多棱形空間,確立了近代三維空間構成的窄衣基形。2.裙子上形成的許多縱向的長褶,強調了垂直線感覺,與哥特式建築那向上升騰的垂直線特徵一脈相承。
近世紀分為文藝復興時期、巴羅克時期、洛可可時期。
把衣服分成若干個部件,各部件獨立構成,然後組裝在一起形成明確的外形。有義大利風、德意志風、西班牙風。
義大利風時代:男裝為普爾波萬和肖斯的組合,內衣修米茲變短,英語稱為夏次shirt。普爾波萬衣長及臀底,系腰帶,有圓領、雞心領、立高領領。衣身向橫寬發展,肖斯很緊身,穿半長靴,外穿大翻領嘎翁和曼特,裝飾有假袖子和毛邊裝飾。女服在腰部有接縫的連衣裙,叫羅布,領口很大,胸口袒露很多,高腰身,衣長及地,袖子有緊身筒袖和蓮藕似的袖子,在肘部、上臂部、前臂部有許多裂口,露出修米茲。裁剪上上下分離,是把整件衣服分成若干個部分構成的基本構想。女子外衣是曼特,色彩明快,高腰身,托裾,有裝飾性袖子,曼特領子很大。高底鞋-喬品,16世紀後半葉,喬品被高跟鞋取代。
德意志風時代:德意志風的主要特色-斯拉修裝飾,即裂口、剪口。德國男服中,普爾波萬與哥特式時代在構成上基本相似,有普利茲褶,立領、內衣領很高,有細小褶飾,這是大褶飾領的先兆。普爾波萬此時稱達布里特,外穿裙身茄肯,最外穿夏吾貝(法語的曼特),衣長及膝或踝,衣身、袖子很寬鬆有毛皮裡子或毛皮邊飾,大翻領,有假袖子。男子下半身穿膨臌起來的短褲-布里齊茲,中間用一塊楔形布(科多佩斯)遮擋住襠部,後來發展成小口袋,裝飾有斯拉修、填充物。德國女服初期模仿義大利,方形低領口,裝飾著著帶立領的小披肩-科拉Koller,后變成高領,科拉變成有碎褶的小領飾,是後來大領飾的先兆;最初袖子很大,后領口變小、袖子變瘦,袖子有斯拉修裝飾;裙子用很多普利茲褶或穿好幾層襯裙使量增大,再罩上有普利茲褶的圍裙。女服腰節較高,窄肩、細腰、豐臀大裙子,腹部尤其寬大。
西班牙風時代:西班牙服裝的外觀特徵:威嚴、正統、沉著的單色,特別是黑色中洋溢著天主教的神秘主義和禁慾色彩。被稱為填充式時代,表現為男子上衣、短褲,男女袖子上施加填充物,表面裝飾斯拉修。獨立製作、獨立使用的褶飾領“拉夫”非常流行。女服中裙撐“法勤蓋爾”的發明和使用式女裝下半身膨大化稱為定型。與下半身膨大化相對,女子上半身盛行使用緊身胸衣“苛爾·佩凱”。 ①西班牙男服的最大特點是大量使用填充物,普爾波萬的肩部、胸部、腹部、袖子都使用填充物。袖子出現三種造型:帕夫·斯裡布、“基哥”袖,蓮藕狀的比拉哥斯裡布。②填充物還用在短褲布里齊茲上,使其臌起來。③肖斯分為上下兩段,上部是立體形的奧·德·肖斯;下部是緊身的巴·德·肖斯。西班牙風時代,黑色十分流行。16世紀後半葉,出現男裝女性化、女裝男性化現象,男女內衣很接近,女性內衣增加褲子這個品種。
把這些部件完整的連接在一起,形成一種流動的、統一的基調,界限消失整體感增強,表現出強有力的、躍動的外形特色。巴羅克原意為:不合常規、外形有瑕疵的珍珠;泛指各種不合常規、稀奇古怪、離經叛道的事物;違反自然規律和古典藝術標準的做法。巴羅克風格的特點:①氣勢雄偉、生氣勃勃、有動態感、氣氛緊張、注重光和光的效果,擅長於表現各種強烈的感**彩和無窮感,頗有打破各種藝術界限的趨勢。②強調感情的表現,強調變化和動感,使用華麗的曲線裝飾,人們崇尚變化,追求與眾不同,裝飾過剩。③在服裝上,巴羅克樣式表現為不拘泥於傳統造型,自由地隨意追求變化,專註於細節和技巧,比起裁剪、縫製的精緻程度,更加重視衣服表面裝飾-蕾絲、緞帶、刺繡。
男性力度被女性的纖細和優美取代,窄衣文化在服飾人工美方面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近世紀服裝的共同特徵:性別的極端分化,性差的誇張和強調,形成性別對立的格局。男子是雄大的上半身和緊貼肉體的下半身,重心在上半身,富有動感;女子上半身胸口袒露和緊身胸衣,下半身是膨大的裙子,表現出胸、腰、臀三位一體的女性特徵,是一種靜態。
近代分為五個時期:① 新古典主義時期(1789-1825)② 浪漫主義時期(1825-1850)③ 新洛可可時期(1850-1870)④ 巴斯爾時期 ⑤ S形時期(1890-1914)。
新古典主義前期的男裝:減少刺繡和裝飾,面料由過去男女共用的華麗絲織物變成樸素的毛織物。(1)卡爾瑪尼奧爾,原是義大利工人穿的茄克,駁頭很寬、有挖兜和扣子。(2)龐塔龍-長褲,又叫“桑·克尤羅特”是對貴族穿的半截褲克尤羅特的革命。紅、白、藍三色條紋毛織物象徵革命。與龐塔龍組合穿的有雙排扣背心和紅色無檐帽。(3)謬斯卡丹-灰色夫拉克,系綠色克拉巴特,下穿緊身克尤羅特和短靴,手持文明杖。(4)昂克羅瓦依亞布爾-長發垂下像狗耳朵一樣披散著,或編成髮辮戴上兩角帽,穿巨大翻駁領、收腰緊身的雙排扣大衣,卡拉巴特在脖子上圍數圈,吊褲帶吊著克尤羅特在膝下用緞帶系扎,穿翻口皮靴或淺口皮鞋,手持文明杖。(5)夫拉克的兩種形式:燕尾式和晨禮服。(6)貝斯特,有單排或雙排扣,雙排扣有翻領的條紋面料貝斯特常常翻出來壓在外衣領子上。新古典主義前期的女裝特點是:造型極為簡練、樸素,與裝飾繁多、矯揉造作的洛可可風格形成強烈對比;女裝向古希臘、古羅馬的自然樣式傾斜。帝政樣式時代,拿破崙以羅馬的共和製為理想,模仿羅馬式,企圖復興羅馬精神,著裝上追求華美的貴族趣味。男裝又回到路易十六時代,一般資產階級仍是夫拉克、基萊、龐塔龍的組合。拿破崙對古羅馬的崇拜主要反映在此時的女裝上,是前一時期新古典主義樣式的延續和發展。造型特點:強調胸高的高腰身,細長裙子,短帕夫袖(帝政帕夫),方形領口開得很大、很低。後來裙子變短下擺變寬,有褶、飛邊、蕾絲的緣飾,領口方形為主,胸口袒露,肩部露得不多,沿領窩裝飾叫“苛爾萊特”的領飾(兩層或三層細褶),還有高領、拉夫領。瑪姆留克-用細緞帶把寬鬆的長袖分段紮成數個泡泡狀的袖子。還有帕夫袖、長袖、波浪狀的袖子。短帕夫袖用作禮儀服、長袖用於外出或家庭便服,衣服上的場合區分從此開始明確分化。衣服重疊穿用,裙子流行兩種顏色重疊。奇裝異服-服裝樣式轉換期的共同現象。裙擺量增加、波浪褶飾增多、增加別色布、加重裙子的重量和膨臌感,服裝以白色為主,刺繡、邊飾、領飾、肖爾使用濃艷顏色。浴衣、內衣,主要內衣有修米茲、派蒂科特、多羅瓦茲、龐塔龍、科爾賽特等。19世紀末女性作為外衣穿長褲。緊身胸衣,數層斜紋棉布緝合在一起或塗膠硬麻布做成的長及臀部的新型胸衣。在胸和臀部插入細長三角形襠布使合體,前面把乳房托起,腰腹部束緊、壓平、背部中央用繩子紮緊。
反對古典主義和合理主義,逃避現實,憧憬富有詩意的空想境界,傾向於主觀的情緒和好傷感的精神狀態,強調感情的優越,以中世紀文化的復活為理想。女裝創造出一種充滿幻想色彩的典雅氣氛。受浪漫主義女裝的影響,男裝收細腰身、肩部聳起。男裝基本造型:夫拉克、龐塔龍、基萊的組合。浪漫主義時期的女裝主要表現在非活動性的女裝上,1822開始,腰線下降,1830年到自然位置,腰又被緊身胸衣勒細,袖根極度膨大化,裙子向外擴張,形成X型。浪漫的領型兩種極端形態:高領口-大膽的低領口。高領口常有褶飾,還採用拉夫領、重疊幾層蕾絲邊飾的披肩領;低領口上常加很大的翻領或重疊數層的飛邊、蕾絲邊飾。這兩種領形有時組合起來使用。具特色袖型,袖根極度誇張,袖根部使用鯨鬚、金屬絲做撐墊或用羽毛做填充物。高領衣服多用羊腿袖,低領多用有斯拉修裝飾的帕夫袖,還有袖山上重得數層蕾絲飛邊的披肩式袖子,後來出現了袖根收緊,前臂張開的長袖。褲子的又一次閃現。1830年女裝中又一次出現了長褲,緊身馬褲、長筒靴、羊腿袖男式上衣、男式卡拉巴特、高筒禮帽、鹿皮手套,這種裝束是女裝向富有機能性的男裝靠攏的一絲徵兆。也是追求浪漫主義風尚的又一個側面。
出現了化學染料、縫紉機、紙樣、高級時裝店。男裝樸素、實用的英國式黑色套裝仍是上衣、基萊、龐塔龍的組合,不同的是用同色質面料來製作三件套,並確立了按用途穿衣的習慣,上衣有四種:白天的常服-夫羅克·科特,前門襟為直擺,雙排扣,衣長至膝稍上,翻領部分用同色緞面。后變成晝間的正式禮服。又叫“普林斯·艾伯特·科特”。夜間正式禮服-泰爾·科特,即燕尾服,槍駁頭,前片長及腰圍線,后片分成兩個燕尾,衣長及膝。白天穿的晨禮服-毛寧·科特,來自騎馬服,前襟自腰部斜著向後裁下去,腰部有橫切斷接縫,后片一直開到腰部的開禊,開禊頂端有兩粒裝飾扣,衣長及膝,袖口有四粒裝飾扣。外出便裝-貝斯頓,英語稱為“拉翁基·茄克”(休閑茄克),就是中國人們所稱的“西服”。腰部沒有橫切斷接縫,稍收腰身,衣長及臀部,一般為平駁頭單排口,也有雙排扣,因寬鬆舒適在美國稱為“薩克·科特”常與同料背心和長褲組合,被稱作“塔翁·斯次”(town suit),也叫“比基耐斯·斯次”。雙排扣基萊配運動形外衣,V形領口的單排口基萊多用於夜禮服,翻領多用於白天的禮服。華麗的刺繡被格紋或條紋取代。女裝推崇路易十六時代的華麗樣式,不追求機能性,裙子膨大化,出現新的裙撐-克里諾林。
19世紀70年代,去掉了裙撐克里諾林,出現了合體的連衣裙式的普林塞斯·多萊斯(Princess dress),17世紀末、18世紀末兩次出現過的臀墊-巴斯爾,又一次復活流行於70年代到80年代,因此,這一時期稱為巴斯爾時期。人造絲、人造纖維問世。男裝仍是上衣、龐塔龍、基萊組合的三件套形式。現代型的襯衣和領帶,襯衣領呈有領座的翻領,領口僵硬硬的袖扣。克拉巴特分為大的斯卡夫scarf,和小型的耐克塔一(necktie領帶),1890年耐克塔一變成今天領帶的形式,系扎方法固定下來,這種領帶被稱作“夫奧·印·漢德(four in hand意為四頭馬車)。男裝(包括女裝)可是分化出市井服(逛街服)、運動服、社交服這些不同場合穿用的不同品種。女裝除凸臀特徵外,另一特色是托裾。緊身胸衣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壓平,強調“前凸后翹”的外形特徵,到90年代變為優美的S形。領子白天為高領,夜間為袒露的低領口。
所謂S形,是指緊身胸衣在前面把胸高高托起,把腹部壓平,把腰勒細,把豐滿的臀部自然地表現出來,從腰到下擺,裙子像小號似的自然張開,形成喇叭狀波浪裙,從側面看,挺胸收腹翹臀,宛如S形,故得名。因美國畫家基布遜喜畫這種樣式,又叫基布遜外形。藝術領域出現了否定傳統造型樣式的運動潮流即“新藝術運動”,其主要特徵是流動的裝飾性的曲線造型,S狀、渦狀、波狀、藤蔓一樣的非對稱的自由流暢的連續曲線,目標是打破過去的傳統,從歷史樣式中解放出來。男裝仍是三件套形式,基萊有個小小的翻領,追求與上衣和褲子的同色、同質的統一美。龐塔龍,仍是寬鬆的長褲,1910年男裝使用墊肩強調橫寬,褲子在臀部較寬鬆肥大,褲口處收窄,呈倒三角形,但1914-1915又流行寬褲口。襯衣和領帶十分講究。襯衣領有硬立領和翻領,硬立領前面有小折角。女裝進入一個從古典樣式向現代樣式過渡的重要轉換期。巴斯爾消失,外形變成纖細、優美、流暢的S形。1908年,女裝向放鬆腰身的直線形轉化,裙子開始離開地面,露出鞋。緊身胸衣在構成技術上取得了顯著進步,自文藝復興以來,歷時300餘年,一直到19世紀,少女穿緊身胸衣稱為“科爾賽特教育”。女裝向S形轉化時,緊身胸衣也隨之變長,拼接布片的數量減少,臀部插入彈性布,上部越來越短,終於乳罩應運而生,緊身胸衣從此上下分離,科爾賽特變成只負責整理腰、腹、臀的內衣。
縫紉機的發明、化學染料的開發、成衣化的嘗試、高級成衣業的興起、流行媒介的擴大,帶來服飾流行的產業化,這與科學技術引起的生活環境的變化和與之相適應的社會形態、思想意識的變革相關。
女裝的現代化:(1)把女性從束縛肉體的緊身胸衣的禁錮中解放出來,回歸女性肉體的自然形態。(2)從束縛四肢活動裝飾過剩的傳統重裝中解放出來,向便於活動、符合快節奏現代生活方式的輕裝樣式發展。(3)排除服裝上的社會性差別,糾正古典式的階級差和性差別之偏見。(二三是二次世界大戰完成的)(4)從繁重的手工縫紉那裡把女性解放出來。(即成衣化問題,各國進度不一)。自19世紀以來,男裝變化幅度較小,相對穩定,女裝受社會變革中政治、經濟、戰亂、和平、文藝思潮、科學技術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極為敏感地屆時作出積極反映,女裝變化成了社會風雲的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