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

浙江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

吳越徠,浙江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原名吳佩珏,曾用筆名王玉。男,1932年5月12日出生,中國作家。

個人介紹


吳越17歲參軍,自學成才。一生坎坷,歷盡磨難;性格開朗,思維活躍;年近耄耋,不知老之已至,仍筆耕不輟。一生只有兩大愛好:讀書、寫書。
1946年開始文學創作,1947年參加中國青年文藝研究會,任嘉興分會會長,主編《青年文藝》周刊。
1949年6月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二野軍大三分校新聞系,畢業后在重慶軍管會任接管工作員、西南空軍司令部通信參謀及文化幹事等職。
1952年7月轉業到地方,任上海市行政幹部學校教育幹事。
1954年7月調北京,任《光明日報·文字改革》專刊編輯。
1956年7月參與創辦文字改革出版社(今語文出版社),負責編輯《拼音》月刊、各種拼音課本、《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等。
1957年10月錯劃為右派,1979年改正後先後任科學普及出版社科學文藝編輯(創辦《科幻世界》)、中國戲劇出版社副編審。
1992年年底離休后,出任中國科協《金秋科苑》月刊總編輯,受聘為聯想集團顧問。是民盟成員、中國俗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大眾文學學會理事、中國科普作協科學文藝委員會榮譽委員、北京作家協會會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浙江省縉雲縣文聯名譽主席。

作品


主要貢獻
建國前在嘉興、杭州、金華的報刊上發表長篇連載一部、中短篇小說、詩歌、雜文共二百多篇。
建國后創作的文學作品共29本約1000萬字。
已經出版的計有
長徠篇歷史文化小說《括蒼山恩仇記》三卷五冊200萬字,長篇紀實小說《蔣介石的絕密王牌》一卷30萬字、《特殊少將的特殊使命》一卷28萬字,長篇通俗小說《鳳鳴復仇記》(與孫鳳忱合作)一卷34萬字, 長篇風土小說《泰國十日談》一卷34萬字,長篇法制小說《人的一半是野獸》兩卷50萬字、《煙花王國的浮沉》一卷36萬字、《墜入羅網的獵手》一卷13萬字;清末方言小說普通話改寫本《海上花列傳》兩卷43萬字、《花國春秋》兩卷50萬字、《江南浪子》兩卷60萬字、《水滸傳(少年版)》三卷36萬字;科幻小說《古屍復活記》一卷6萬字,長篇敘事詩《岷江三爪龍》一卷三千三百多行;《吳越品水滸》兩卷90萬字。
正在寫作中的有
電腦教材《21世紀最新電腦實用教程》(4冊)、《青少年實用電腦知識叢書》(20冊)、《中小學信息技術實用課本》(中小學各6冊)、《家用電腦實用詳解》(3冊)、《電腦打字無師自通》及《娃娃的電腦世界》、《家用電腦常用外設》、《電腦小遊戲詳解叢書》(一套10冊,已出3冊)等共55本約1000萬字;雜著《怎樣打麻將》一卷12萬字。
獲獎的中篇小說計有
《鳳歸何處》獲《人民文學》雜誌首屆“銀杉”文學獎,《城隍娶妻記》獲《山海經》雜誌優秀文學獎,《婺女深仇》獲《藝術館》雜誌優秀文學獎,《陽光下的罪惡》獲《熱河》雜誌“神筆”獎,《我的舅舅是神偷》獲《章回小說》第四屆“當代優秀章回小說”大獎。包含全部文學作品的《吳越文集》電子書光碟版,已經由北京書生數字技術有限公司於2003年出版;《吳越文集》(網路版)已經有國內外16家網站先後上載。
已經定稿而未曾出版的小說有
《二勞改和女人們》一卷34萬字,《魔鬼與天使》一卷34萬字,《九死還魂草》四卷80萬字、《艷遇與奇遇》一卷34萬字、《新編濟公傳》兩卷60萬字、《秦淮風月》兩卷80萬字、新編“三言二拍”五卷150萬字;
正在寫作中的
長篇小說《悲歡歲月》三卷150萬字(與戴春合作,已完成一二兩卷100萬字);
學術著作有
《浙江縉雲方言初探》40萬字,《漢語世界語大詞典》80萬字。中短篇小說、雜文及語文評論等共約100萬字,尚未結集出版。
主要政治見解
認為中國的問題是封建專制主義餘毒比資產階級思想嚴重,專制主義和奴隸主義至今沒有肅清,阻礙並影響社會進步,因此所有作品大都以反封建專製為主題。一生追求樸實無華盡量口語化的白描文風,晚年作品小有成就。

人物榮譽


2020年5月8日,憑藉與“鳳凰”共舞——“十二生肖”的巴黎首秀獲得“永業杯”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