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結膜

瞼結膜

瞼結膜是復蓋於眼瞼內面的結膜,起於瞼緣,止於穹隆部結膜,可分為三部分。

基本內容


1、瞼緣部結膜:該部為皮膚與結膜的移行部分,由復層上皮組成。瞼緣結膜起自瞼后緣,向後方延伸約3mm達到一淺溝,稱為瞼板下溝,瞼板下溝為血管穿過瞼板分佈於結膜的位置,另外此溝也是臨床上易存留異物的地點。
2、瞼板結膜:自瞼板下溝至瞼板面的結膜稱為瞼板結膜。上瞼瞼板部結膜與瞼板緊密相連,但下瞼瞼板部結膜僅1/2與瞼板相連。該部分結膜有豐富血管,因血管的映襯,臨床上外翻瞼板時,其呈紅色或淡紅色,臨床可由此推測有無貧血情況。又因該部分結膜薄而透明,故臨床上常可透見結膜下面的瞼板腺,為相互平行並與瞼緣垂直排列的黃色線條。
3、眶部結膜:起自瞼板上緣,止於穹隆部結膜,其下面為Muller氏肌。該部結膜組織較瞼板結膜略厚且粗糙疏鬆,其表面有橫向皺襞,開瞼時皺襞加深,閉合時皺襞幾乎變平。

疾病


在上瞼緣有瞼板腺下溝,易積存異物,此處結膜易受物理、化學、生物等因子作用,發生急、慢性炎症,亦可發生瞼板腺炎。最常見的為沙眼
1、沙眼
(1)發生機制:
沙眼是由沙眼衣原體感染所致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結膜角膜炎,因其結膜面粗糙如沙粒而得名,是導致盲目的主要疾病之一。沙眼衣原體可通過多種途徑傳染給他人,通過被病眼分泌物污染的水、飛沫及洗臉用具等媒介傳染,或被污染的手接觸眼部造成交叉感染,其中以水為傳播沙眼的重要媒介物。一旦感染輕者或無反覆感染者,數月可愈,結膜遺留薄瘢或無明顯瘢痕。反覆感染的重症患者,病程可以延續數年到數十年之久,最後致嚴重併發症和後遺症,常使視力減退,甚至失明
(2)沙眼的診斷:
WHO要求診斷沙眼時至少符合下述標準的2條:①上瞼結膜5個以上濾泡;②典型的瞼結膜瘢痕;③角膜緣濾泡或Herbert小凹;④廣泛的角膜血管翳。我國現如今採用的是1979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沙眼制定的診斷標準:①上穹窿部和上瞼板結膜血管模糊充血,乳頭增生或濾泡形成,或二者兼有;②用放大鏡或裂隙燈角膜顯微鏡檢查見角膜血管翳;③上穹窿部或/和上瞼結膜出現瘢痕;④角膜刮片有沙眼包涵體。在第一項的基礎上,兼有其他三項中之一者可診斷沙眼。
(3)沙眼的分期:
1979年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沙眼分期方法,即Ⅰ期(進行活動期)上瞼結膜乳頭與濾泡並存,上穹窿結膜模糊不清,角膜血管翳;Ⅱ期(退行期)上瞼結膜自瘢痕開始出現至大部分變為瘢痕,僅留少許活動病變;Ⅲ期(完全瘢痕期)上瞼結膜活動性病變完全消失,代之以瘢痕,無傳染性。
國際上MacCallan分期法:Ⅰ期(侵潤初期):瞼及穹窿部結膜充血,紅腫組織混濁粗糙有乳頭增生及胚胎濾泡,有短而稀疏的角膜血管翳。Ⅱ期(浸潤進展期):結膜充血,混濁增厚,乳頭增生顯著,結膜血管不可見,同時濾泡形成。乳頭多見於瞼結膜,濾泡多見於隆部結膜。Ⅲ期(瘢痕形成期):沙眼活動病變部分被吸收、破潰變為瘢痕,瘢痕可為白色線狀、網狀或片狀,瘢痕之間仍有活動性病變。Ⅳ期(痊癒期):活動性病變消失,完全結瘢呈淡灰白色,無傳染性。
1987年WHO為了在全球流行病學上控制沙眼介紹了一種新的簡單分期法來評價沙眼的嚴重程度:沙眼性炎症,濾泡:上瞼結膜濾泡5個及以上,且直徑大於0.5mm;沙眼性炎症,重度:炎症伴有50%以上瞼結膜增厚和血管模糊;沙眼性瘢痕:瞼結膜瘢痕形成,伴有白色纖維條索;沙眼性倒睫:至少有一根睫毛摩擦眼球;角膜混濁:在瞳孔區出現明顯的角膜混濁。
2、瞼結膜炎:
病人自覺眼燒灼感,癢、異物感,有分泌物。檢查瞼緣充血、肥厚,瞼結膜輕度充血,熒光素試驗陰性,淚腺分泌作用降低1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