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鎮

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轄鎮

秦鎮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總人口4.8萬人。秦鎮是西周時的灃都,與鎬京南北相望,曾有九樓十三堡。南北兩樓和一段黃土夯的城牆。秦鎮橋一橋跨兩地,是長安和戶縣的分界。

過了長安,就是秦鎮北口。下一道坡坎,是青石壘就的北樓,不知什麼年月被拆去了。秦鎮叫秦渡鎮,也有叫津的。灃河水豐,尤其是雨季,水流湍急,濁浪滾滾。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後秦弘治三年(401年),後秦皇帝姚興經常率領文武百官,從京城長安赴戶縣草堂寺聽高僧鳩摩羅什講經說法,為方便往來,在灃河西岸設渡口,由此得名。
秦鎮
秦鎮

建置沿革

明代轄於太平鄉,稱秦渡里。
清代為秦渡鎮,清末至民國初為秦渡操。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廢操改聯保制,稱秦渡聯,轄8保。
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改聯保為鄉保制,稱秦渡鄉公所。
1949年6月,戶縣改秦渡鄉公所為秦渡區公所,轄8鄉。
1958年8月,成立秦渡公社,轄5管理區,48大隊。
1961年5月,區劃調整,轄28大隊。
1984年,改稱秦渡鎮。
2002年,牛東鄉合併與秦渡鎮。
2018年,被西安高新區託管。秦渡鎮電子地圖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96年,秦渡鎮轄31個行政村和秦渡社區。
花園東沙河寨
王渭西沙河寨
王家堡南沙河寨
白羊寨南焦羊
保安堡北焦羊
扶托喬家莊
禹王廟裴家寨
張良寨邵家莊
棗林寨新陽村
新農村秦一
南龐村秦二
北龐村秦三
南稻務秦四
北稻務秦五
父慈村秦六
崔家灣
1996年,牛東鄉轄22個行政村。
牛一西豐盛
牛二閻花園
牛三薛家園
牛四西留村
牛中騫王
牛北張五橋
西峪東韓五橋
西峪西盧五橋
東穀子塏辛家莊
西穀子塏南待詔
正庄北街詔
2001年12月,牛東鄉併入秦渡鎮,轄秦渡鎮社區,55個行政村。
北焦羊北稻務牛一西東南谷
南沙河秦六新農東谷西豐
喬家莊張良寨北龐北牛南待
王渭邵家莊東花園西留張五
東沙河棗林寨新陽薛花正庄
南焦羊裴家寨父慈韓五北待
崔家彎保安堡秦五牛二東豐
扶托王家堡秦一閆花西西
秦三南稻務白羊寨騫王辛家莊
秦四禹王廟南龐牛三牛四
西沙河李花園中牛盧五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轄秦渡鎮社區1個社區,55個行政村;下設1個居民小組、55個村民小組。
秦一新農東豐盛南沙河南龐
秦二保安堡西豐盛北焦羊東沙河
秦三南稻務牛一南焦羊西沙河
秦四張良寨牛二新陽干王
秦五棗林寨牛三裴家寨西留
秦六閆花園牛四邵家莊南待
扶托東花園中牛父慈北待
王渭李花園北牛張五橋西穀子磑
白楊寨薛花園崔家灣盧五橋東穀子磑
王家堡西留北稻務韓五橋南穀子磑
禹王廟正庄喬家莊北龐辛家莊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秦渡街道下轄28個村(居),其中:1個社區、27個行政村。辦事處駐長安大街65號。
統計用區劃代碼城鄉分類代碼名稱
610118006001111秦渡鎮社區
610118006202220南沙河村
610118006203220喬家莊村
610118006204111王渭村
610118006214220張良寨村
610118006216220棗林寨村
610118006221220禹王廟村
610118006225220東花園村
610118006226220新陽村
610118006227220父慈村
610118006229112秦南村
610118006230220白羊寨村
610118006241220千王村
610118006245220南谷村
610118006249220正庄村
610118006253220辛家莊村
610118006255220焦羊村
610118006256220北沙河寨村
610118006257220第五橋村
610118006258220龐村村
610118006259220待詔村
610118006260111秦北村
610118006261111秦中村
610118006262220稻務庄村
610118006263220西花園村
610118006264220豐盛堡村
610118006265220牛東村
610118006266220北穀子磑村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秦渡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鄠邑區東部。東、東南鄰長安區興隆街道、五星街道,南、西南連草堂街道,西、西北接五竹街道,北、東北通長安區靈沼街道。轄區東西最大距離6千米,南北最大距離9.3千米,總面積50平方千米。距縣政府13千米。

水文

秦渡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灃河,境內流長2.4千米,流域面積10平方千米,年均流量172.6立方米/秒。

自然災害

秦渡街道境內自然災害主要有乾旱、洪澇、暴雨、病蟲害等。其中洪澇災害主要發生在8—10月,最嚴重的一次發生在1957年7月,灃河發大水,沿途房屋、農田大都被淹沒。

人口民族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總人口5.58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1.03萬人,城鎮化率18.5%。另有流動人口1065人。總人口中,男性2.90萬人,佔52%;女性2.68萬人,佔48%;14歲以下3450人,佔6.18%;15—64歲4.94萬人,佔88.53%;65歲以上2950人,佔5.29%。人口均為漢族。2011年,秦渡街道人口出生率8.32‰,人口死亡率6.39‰,人口自然增長率1.93‰。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116人。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秦渡街道財政總收入726.82萬元,比上年增長26%。其中地方財政收入126萬元,比上年增長16%。
人民生活
2011年,秦渡街道城鎮非私營單位在崗職工年平均工資為2317元,比上年增加317元;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平均工資1890元,比上年增加300元。2011年,秦渡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9437元。

第一產業

2011年,秦渡街道耕地面積5.55萬畝,人均1畝。2011年,秦渡街道農業總產值達到3.64億元,比上年增長6.4%。
種植業
秦渡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秦渡街道糧食生產4.21萬噸,人均545千克。其中小麥2.21萬噸,玉米1.99萬噸。秦渡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是蔬菜。2011年,秦渡街道蔬菜種植面積1.23萬畝,主要品種有蘿蔔、白菜、菠菜、西紅柿、西葫蘆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水果種植面積0.36萬畝,產量5980噸。
畜牧業
秦渡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牛、羊、家禽為主。2011年,秦渡街道生豬飼養量5.63萬頭,年末存欄2.25萬頭;羊飼養量0.36萬隻,年末存欄0.22萬隻;牛飼養量943頭,年末存欄785頭;家禽飼養量28.64萬羽,上市家禽12.75萬羽。2011年,秦渡街道生產肉類2875.67噸,其中豬肉2614.14噸,牛肉20.52噸,羊肉21.98噸;禽蛋1217.2噸,鮮奶1118.32噸;畜牧業總值9648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6.5%。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大型農業機械1840台。

第二產業

秦渡街道工業以加工製品為主。2011年,秦渡街道工業總產值達到9.3億元,比上年增長2.9%,工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78%。2011年,秦渡街道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家,職工260人,工業總產值7.8億元,比上年增長2.9%,實現工業增加值0.48憶元,比上年增長3.8%。千萬元以上資產企業10家,百萬元以上企業6家。

第三產業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郵政網點(所)2個,投遞路線單程總長度5千米,投遞點20個,鄉村通郵率100%;國內匯票業務完成0.5萬筆,國內異地特快專遞信件完成0.4萬件,征訂報紙2000份、期刊300冊,業務收入9萬元。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電信企業1家,服務網點2個;電話交換機總容量6813門,固定電話用戶6813戶,比上年減少58戶,電話用戶普及率48.3%,比上年減少3%;行動電話用戶1.2萬戶,行動電話普及率98%,比上年提高9.3%。全年電信業務收入1.5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2.5億元;人均儲蓄5458元;各項貸款餘額2.06億元。

交通


2011年,秦渡街道有縣鄉(鎮)公路12條,總長40千米。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道路總長度9千米,人均擁有道路長度0.87米;道路鋪裝面積9萬平方米,人均擁有道路面積8.74平方米。轄內公路站為秦渡汽車站。

社會


教育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幼兒園4所,小學15所,在校生4400人,專任教師168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747人,專任教師158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9.7%;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達99%;普通高中1所,在校生2180人,專任教師148人;高職(專科)院校1所;中等職業學校1所,在校生1500人。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文化藝術團體4個,個人會員100個,創作完成的文化藝術作品有農民畫;電影放映單位1個,年放映36場次,觀眾達4000人次;文化站1個,建築面積100平方米;公共圖書室1個,建築面積20平方米,藏書23萬多冊。地方特色民間藝術有背社火、麥稈畫等。秦鎮米麵皮子製作技藝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體育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70%的城市社區和32%的村安裝了健身器材,經常參加體育活動的人員占常住人口的50%。

醫療衛生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各級各類衛生醫療機構57個、村醫療衛生室55個,鎮衛生院2個;病床36張,每千人擁有醫療床位0.6張。專業衛生人員52人,其中執業醫師32人,註冊護士11人。2011年,秦渡街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100%,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70%,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5.2萬人,參合率95%;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嬰兒死亡率、新生兒死亡率分別為5.96‰、5.11‰、3.62‰。

勞動就業

2011年,秦渡街道新增就業人員603人,有201名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23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2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8%,全年共幫助5戶零就業家庭實現每戶至少一人就業。

社會保障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178人,比上年增加147人,其中參保職工43人,參保離退休人員29人,分別比上年末增加78人和73人。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農民工2.3萬人,比上年增加1.37萬人,參加企業基本養老保險400人,比上年增加100人。參加城鎮基本醫療保險97人,比上年末增加21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32人,比上年增加15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25人,比上年增加8人,參加醫療保險的農民工35人,比上年增加21人。參加失業保險40人,比上年增加13人,其中參加失業保險的農民工19人,比上年末增加5人,年末領取失業保險金7人,比上年增加1人。參加工傷保險49人,比上年增加23人,其中參加工傷保險的農民工29人,比上年末增加28人,全年認定(視同)工傷7人,比上年增加1人,全年評定傷殘等級1人,比上年增加1人,全年享受工傷保險待遇5人,比上年增加1人,參加生育保險19人,比上年增加9人,全年共有18人次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比上年增加2人次。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規模以上企業勞動合同簽訂率達90.8%。各級勞動人事爭議調解組織和仲裁機構共受理勞動人事爭議案件13件,結案13件,其中通過調解方式結案7件,佔53.8%。仲裁機構立案受理勞動人事爭議6件,結案率91%,調解組織受理(含仲裁機構案外調解)2件,結案率92%。

社會福利

2011年,秦渡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49戶,人數84人,支出23.18萬元,月人均230元;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34人次,支出5.44萬元。農村最低生活保障戶數620戶,人數2154人,支出207.12萬元;農村五保集中供養2人,月支出0.072萬元,月人均36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32人,月支出1.24萬元,月人均387.5元;農村醫療救助69人次,民政部門資助參加合作醫療2154人次,共支出6.46萬元;農村臨時救濟64人,支出2.96萬元。國家撫恤、補助各類優撫對象160人。經常性社會救助工作站、點和慈善超市1個。

基礎建設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自來水廠1個,鋪設幹線水管2千米,生產能力1350噸/日,年工業用水0.25萬噸、生活用水49萬噸,居民自來水普及率90%,年人均生活用水8.8噸;排水管道2千米。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有0.4千伏變電所1座,主變壓器109台,總容量2400千伏安,高壓輸電線路1條,總長度30千米,用電負荷1920千瓦。年售電量累計完成2000萬千瓦時,綜合電壓合格率98%,供電可靠率99%。
截至2011年末,秦渡街道鎮區園林綠地面積2公頃,其中公共綠地2公頃。

文化


秦渡街道是陝西關中歷史名地。史有“周豐宮”之稱,《古今圖書集成》載,“秦渡即古豐地,灃水之西岸,豐舊城在焉”。街道北五里的“周文王靈台”就是歷史的見證。後秦弘始三年(401年),後秦皇帝姚興由西域迎天竺高僧鳩摩羅什來長安逍遙園即鄠邑區(戶縣)草堂寺議經在灃河設渡,秦渡街道由此而得名,已有1600多年歷史,是歷朝歷代繁華的交通商賈重鎮。
根據《元豐九域志》記載:“宋代戶縣(鄠邑區)除縣城外,只有甘河和秦渡兩處集鎮。”秦渡鎮位於戶縣(鄠邑區)和長安縣(長安區)交界處,附近又無大的集鎮,因此發展很快。到了明朝的時候,秦渡鎮因座居交通要道,已經是商賈雲集方圓十里八鄉的馳名大鎮。古代沒有郵局,發送公文塘報要靠驛站,明朝時期在戶縣(鄠邑區)縣城北門內設戶陽驛,編製有馬6匹,驛夫4人,扛夫2人。為了這些驛站,邊聽專門修繕了驛道,該道由長安祝村入戶境,經秦渡鎮過北龐村到縣城,再過太史橋經灰渠頭西入周至。明正德年間,驛站被遞鋪取代后,縣城內有總遞鋪,在縣西設灰渠頭鋪,縣東北設趙王鋪,縣西北設澇店鋪,縣東設兆豐、龐村、秦渡三鋪。遞鋪設有鋪司和鋪夫,秦渡鋪編製鋪夫三名,郵路東至西安,西經戶縣到灰渠頭。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興辦郵政,驛站、遞鋪廢除。“大清郵政”在秦渡鎮設立代辦機構。民國初設秦渡鎮郵政局,位置在現在的西街中段。時西安通往戶縣(鄠邑區)的郵政大道分南北兩條:南路沿襲古驛道,由長安河池寨入戶境秦渡鎮到縣城,再西去周至;北路由長安客省庄橋,經縣內大王、澇店鎮西入周至。正因秦渡鎮座居交通要道,經貿得到極大發展,明代志書記載:“盛於縣城”。也就是說此時的秦渡鎮比戶縣縣城還要興盛。

特產美食

秦南村附近有白馬招覺院、秦渡羅漢寺、金龍峽風景區、陝西太平國家森林公園、西安草堂寺等旅遊景點,有戶縣黃酒、戶縣葡萄、戶縣生薑、秦鎮涼皮、黃桂稠酒等特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