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樹

無患子科荔枝屬植物

荔枝是常見的水果,營養成分極高。荔枝的樹榦則較為細膩、光滑,一般可能樹榦會帶有點淺綠色,而且樹枝帶有點斑紋。

荔枝根系因苗木繁殖方法不同而異。實生樹及嫁接樹有發達的主根;高壓(圈枝)繁殖的荔枝側根鬚根發達,沒有主根。荔枝的根系由很多粗壯發達的側根和纖細茂密的細根所組成,初生的幼根白色,肉質,質脆易斷,俗稱“豆芽根”。

老根呈灰褐色。荔枝根系與真菌共生,形成菌根,為總狀分枝式。

形態特徵


樹
荔枝樹樹,百樹.米,樹冠徑.米,干粗。樹皮粗糙微龜裂狀,較龍眼光滑,灰白色、灰褐色或黑褐色。不同品種,樹表皮的色澤和糙度有差異。水東黑葉、大造等品種的樹榦灰白色,表皮較光滑,黑葉、糯米糍、禾荔等品種,樹榦黑褐色,表皮較粗糙。樹榦高低及樹冠大小與土壤、品種、繁殖方法以及栽培管理有關。土層瘠薄或地下水位高,樹冠較小;土層深厚肥沃,樹冠較大。駁枝繁殖的植株主幹不明顯,且多為3~4條主幹,成多干型,樹冠較開張,成半圓頭形;實生植株,主幹明顯,成單幹型,樹冠多成圓頭形。荔枝樹榦木質紋理幼細,呈棕紅色。
枝梢的葉芽和花芽均是單芽,且裸露,但頂芽有雛葉包圍保護。枝梢頂端優勢強,頂芽容易萌發成枝;腋芽,強枝者只有1~2個能萌發,其餘均為潛伏芽。新梢老熟後有的頂端枯死,由第一側芽變成頂芽。
荔枝的枝梢依其性質可分為:
營養枝
由葉芽抽出帶葉的枝條稱營養枝。一般長度為20~30厘米,徒長枝長達60~100厘米。末次梢營養充足生長良好,次年能抽穗開花者,稱為結果母枝。
結果枝
由結果母枝抽出的能開花結果的枝條稱結果枝。荔枝的花芽是混合芽。當花穗發育過程遇高溫時,抽出帶葉花序的結果枝;當花穗發育過程遇低溫時,抽出不帶葉的純花序,結果枝不明顯,變成花序的主軸。
荔枝枝梢的特性因品種而異。禾荔的枝條密而短;大造、水東疏而長;桂味硬而脆。荔枝新梢黃綠色,表皮著生許多灰白色的圓形或橢圓形的斑點;老熟的枝梢灰褐色;多年生枝條顏色較深。
花穗結構
荔枝為聚傘花序,圓錐狀排列。花穗由主穗、側穗、支穗及花組構成。主穗基部(龍頭椏)及葉腋處還抽生若干腋側穗。一個小花組一般由三個花蕾組成,品字形排
荔枝樹
荔枝樹
列,二個小花組和中間一個單花蕾即七個花蕾構成一個花組。有些大穗型的花穗還由二個花組和中間一個單花蕾,即15個花蕾組成一個大花組。一般2~7個花組(或大花組)構成一個支穗。3~10個支穗組成一個側穗。6~20個側穗和若干腋側穗組成一個聚傘圓錐花序。荔枝花序上小花著生的疏密因品種而異。丁香、桂味花序較疏散;禾荔梗短花多,故覺密集;三月紅、大造,鉈荔花序粗大,花朵眾多。每一花序著生花朵數因品種而異,禾荔一花序著生800多朵,三月紅1600多朵,糖駁1300多朵,桂味100多朵。
花序大小
花序的大小因品種而異,花序大小與果實成熟期、果實大小、葉片大小有一定的相關性:其一,早熟種如三月紅、大造、黑葉等花序大而長,花梗較粗,果農稱“長腳花”,其特點是花較多,果形較大;遲熟種如桂味、禾荔、糯米糍等,花序短而小,花梗較細,果農稱“短腳花”,其特點是花數較少,果形中等大或較小。其二,花序長大的,一般葉片較大;花序較小的,葉片較小。
就同一品種而言,樹勢健壯,結果母枝粗壯,或花序發育期遇適當低溫乾旱氣候,則花序較大;樹勢較弱,結果母枝纖細,或花序發育期遇到較高溫濕潤氣候,則花序較小。花蕾萌發后遇到霜凍而枯死,然後在枯死的花蕾基部重新萌發新花蕾,這樣形成的花序一般也比較細小。
花型
荔枝花型有雌花、雄花、兩性花和變態花四種。雌花、雄花數量多,生產上作用大,兩性花數量較少,變態花授粉不良,故在生產上作用不大。
雌花:也稱雄蕊發育不完全的雌花,或稱雌能花,果農稱“仔花”。花托發達,被毛茸,花萼成為小杯狀,被銹色茸毛,花瓣退化,但偶有帶花瓣者。雄蕊5~11枚,一般6~8枚,花絲較短,只有雄能花花絲長度的一半。花絲基部兩側有蜜腺,分泌蜜液,其蜜腺比雄花明顯,泌蜜較多。花粉囊雖大,且有花粉,但發芽率極低。有的花粉囊不能散發花粉。雌蕊一枚,發達,子房上位,2~4室,2室居多。柱頭在花蕾期已伸出蕾外,開花時柱頭直立,作羽狀2~4裂。柱頭兩裂的捲曲程度因品種或植株而異,有呈“八”字形,也有向後捲曲180°、270°、360°者。
雄花:也稱雌蕊發育不完全的雄花,或稱雄能花,果農稱“公花”。花托發達,花萼成一杯狀,花瓣退化。雄蕊發達,花絲5~11枚,一般6~8枚,花絲一輪排列、較長,有等長的,也有長短混集的。花絲基部兩側有蜜腺。花朵成熟時,花粉囊縱裂散出黃色的花粉。蟲媒花。雌蕊短縮退化,其短縮程度因品種不同而異。
兩性花:少數品種或植株有少數兩性花,是雌雄蕊均發達的完全花。雄蕊能正常散發能
發芽的花粉;雌蕊柱頭能開裂,有受精能力。
變態花:也稱畸形花。有的子房4~8室或子房排成一列或重疊,也有16枚雄蕊的各種
變態花。這種花一般授粉受精不良,生產上意義不大。
荔枝葉為偶數或奇數羽狀複葉,小葉一般2~5對,對生或互生。其中禾荔複葉由1~8片小葉組成,以2~4片小葉較多。荔枝小葉橢圓形或披針形或卵圓形,長5~16厘米,寬2~5厘米,柄短,先端漸尖或急尖。葉基圓形或楔形。葉全緣,革質,具光澤,有的葉緣波浪形。葉面綠色,葉背淡青白色。新生嫩葉紅銅色或黃綠色,老熟後轉綠色。葉背主脈凸起,側脈不明顯,葉面主脈側脈一般不明顯。葉片形狀長短、寬窄、大小和色澤濃淡等因品種而異,可作為品種鑒別特徵之一。
開花特性
開花時間
荔枝花穗抽出至開花前的孕蕾期長短與多種因素有關,但以冬春(1~3月)的氣溫影響最大,一般為30~40天,而開花期的長短則與品種、氣候、花穗抽生早遲等有關,短的僅15天,長的可達86天,荔枝樹的開花有如下特性。
開花順序
1、開花順序荔枝是雌雄同株異花的樹種,雌花和雄花著生在同一花穗上,開花順序因花穗著生部位和性別有差異,一般是兩小穗之間的單花先開,其次是每小穗的中央花,最後是兩側小花,這些先開的花以雄花居多。雌雄花的開放順序大致有三個類型:單性異熟型、單次同熟型和多次同熟型。單性異熟型是指雌、雄花分別開放而造成雌雄不遇,后二者則均有雌雄花同時開放或稱雌雄相遇的情況,如三月紅、妃子笑、懷枝、白蠟、桂味等品種的開花就具有這一特性。
2、開花時間和開花過程荔枝花沒有花瓣,雄花開放時先花蕾頂端縱裂,由花蕾開裂至花絲露出約4-5天,再過2~3天達盛花期,盛花期花藥開裂,散發花粉,再經2天完全凋萎。雌花未開放時柱頭已突出外面,漸由暗綠轉為白色,經4~5天,子房和花柱伸長,再經4~5天後,柱頭開裂分丫,分泌粘液即為雌花盛開期,是接受花粉的最適時機,2~3天後柱頭由白色變為黃褐色、枯萎,則為謝花期。
3、雌雄花比例雌雄花比例與坐果關係很大,受到品種、樹勢、氣候、結果母枝狀況、栽培管理等多因素的影響。據前人統計觀察,雌花比例高的品種有三月紅、糯米糍、黑葉等,可達27%~33%,而掛綠、桂味等雌花比率為13%~15%,此外,幼年結果樹比成年結果樹的雌花比率低,同品種中遲開花的比早開花的雌花比率高。
4、對環境條件的要求荔枝抽穗期及開花期的長短受氣溫的影響甚大,呈負相關關係。荔枝開花的溫度因品種而有不同,早熟品種三月紅當氣溫在7~10℃時可見開花,多數中、遲熟品種開花要求約18~24℃,29℃以上則開花減少;22~26℃是花粉發芽最適宜的溫度,18℃以下則影響花粉和昆蟲傳粉,超過30℃則花期縮短,柱頭容易乾燥,花粉萌發和花粉管的伸長受到影響,對授粉受精不利。荔枝花期忌雨,尤其是連續陰雨或低溫陰雨危害更大,雨多則花腐,花穗上積水導致“漚花”發生。
果實的組成
果實由果柄、果蒂、果皮、果肉(假種皮)及種子等五個部分構成。果實形狀因品種而異,有心形、橢圓形、卵形、圓形及中間形。果肩一般平整,有的品種兩邊或一邊聳起形成歪肩形。果頂圓形,依品種不同有渾圓、鈍圓、尖圓等形狀。果蒂部微凹,果柄著生在果蒂部中。果實縱徑2.6~3.8厘米,橫徑2.1~4.1厘米×2.8~4.5厘米,平均單果重7.4~84.6克。果實未成熟時青綠色,成熟才顯出該品種固有的顏色。果皮顏色因品種而不同,有鮮紅、紫紅、暗紅等色。果皮有隆起的塊狀和陷下的紋溝形成的龜裂片。龜裂片的大小,凹凸深淺、尖平程度及其排列方式是荔枝品種的主要特徵。
裂紋
龜裂片與龜裂片之間的分界處稱“裂紋”。龜裂片中央突起處稱裂片峰。果實的兩側有縫合線,明顯或不明顯。果實的內部為半透明的凝脂果肉,果肉厚薄及品質風味因品種而不同。果實糖分高、水分少,爽脆的品種俗稱“沙肉”;糖分較低、水較多的品種俗稱“水肉”。果皮厚、沙肉的品種耐貯藏;果皮薄、水肉的品種不耐貯藏。果實可食部分佔全果重18.6~82.1%,可溶性固形物佔16~22%,果肉與外果皮之間有一層很薄的內果皮包裹著果肉。果肉包藏著種子一枚。種子長橢圓形、光滑、棕褐色、有光澤。種子的大小依品種和樹齡而異。糯米、桂味、玉麒麟幾乎全是小核,有的退化成醮核。老齡樹果核較小,醮核占的比例較高;幼齡村果核較大。大核者果實較大,種皮色澤鮮亮,內容物飽滿,發芽率高;小核者果實較小,種子外皮焦皺,內多空虛,無發芽能力。荔枝醮核與果形存在一定的相關性:一般果形短,果頂稍尖的果實,醮核或小核居多。醮核是種子發育中途敗育萎縮的現象,優良品種往往核小或退化。種子與果肉容易分離。種子內有的淡黃色月形胚芽。種子有子葉兩片,種子脫離果肉后,皺縮很快,容易失去發芽力。

分佈範圍


荔枝原產於我國。

主要價值


我國嶺南佳果,色、香、味皆美,馳名中外,有"果王"之稱。荔枝是亞熱帶果樹,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偶數羽狀複葉,園錐花序,花小,無花瓣,綠白或淡黃色,有芳香。果圓形,果皮肯多數鱗斑狀突起,鮮紅,紫紅。果肉產鮮時半透明凝脂狀,味香美。屬無患子科植物。
荔枝荔枝營養豐富,據分析,每一百毫升果汁中含有維生素丙13.20~71.72豪克,含有可溶性固形物12.9~21%,為增進身體健康的營養品。據《本草綱目》載:荔枝可"止渴、益人顏色……,通神、益智、健氣(補腦建身)、治瘰癧、瘤贅……"。

栽培技術


荔枝具有栽培粗放、壽命長的特點,經營荔枝有耗工少、成本低、收入大的好處。其產值在果樹生產中占重要地位。鮮荔枝和荔枝幹遠銷國內外。荔枝除鮮食、干制外,果肉還可罐制、漬制、釀酒和製成其他加工品,是發展食品工業的重要原料。荔枝核含有57%的澱粉,也可釀酒,每百斤可制酒十多斤。花芬香多蜜,為發展養蜂業提供了很好的蜜源。果皮、樹皮、樹根含有大量單寧,是製藥的原料,種子亦可入葯。荔枝樹榦細蜜堅實,耐潮防腐,是修建房屋、舟船、橋樑和製造傢具的優良木材。枝葉可作燃料。所以,荔枝全身是寶,可以綜合利用,是一種發展前途廣闊、實用價值很高的果樹。

苗木定植

1、定植苗的選擇,首先要選擇大苗,嫁接苗要求生長健壯、葉片濃綠、出土部莖粗至少應在1.5cm以上,苗高應在60cm以上,其次要選用優良晚熟品種,最好有2個以上,成熟較為一至的品種混植。
2、土壤選擇:定植地要求土層深厚、土壤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微酸性土壤。最好交通便、水源排灌方便,不宜選用紫色頁岩土,和海拔在600米以上的區域定植。
3、定植時期和方法:適合我縣定植時期最好是春季(3月初至4月中旬)或秋季(9月中旬至10月下旬),定植量一般每畝18~20株(株行距7×7米或6×7米)最多的密植園畝植不宜超過40米,定植前定點放線打窩:要求挖窩深1米、長寬1米。窩底施足底肥:每窩施雜草100斤、人畜糞200斤、過磷酸鈣3~5斤。復後土、堆成饅頭形。苗子定植於窩盤中部約高出土面10~20厘米。定植時不要錘和腳塔。定植后,澆足定根水,每株澆水不少於100斤。

定植管理

定植后要求做好肥水管理和病蟲防治,幼苗定植后,根系受傷還未恢復,吸肥性差,要及時灌水防旱,一般要定植成活半年後才可少量施入糞清水,以“少吃多餐”的施肥原則為主,同時還要注意病蟲防治。定植成活2年後,可加大人畜糞和氮肥的施用量,一般全年施四次,每株每次施入人畜糞不宜少於100斤,每100斤人畜糞可加尿素3~4兩,有利於促發枝梢,早日形成樹冠。

擴穴建園

在荔枝栽培管理過程中,擴穴建園指對幼齡荔枝樹進行科學管理。通過深翻擴穴,可使土壤熟化,進而為荔枝樹生長過程中的根系發育構建起更加有利的生態環境。通常情況,土壤的深翻作業應在每年10~12月進行,實施深翻擴穴的過程中,應用壕溝式和井字式兩種方法,在具體作業中應根據之前所利用的種植形式來確定。

結果管理

1、施肥:荔枝進入投產結果后,隨著樹榦、樹冠、樹齡和桂果量的增加,施入土壤中的各種肥料已應該增加,施肥的種類應該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最好用腐熟型的、雜草、人畜糞、草木灰混入硫酸鉀或過磷酸鈣施用效果較好。全年施四次肥:在立春(前10天左右)立夏(前10天)立秋(前10天)和立冬(前10天)各施一次。施肥量:一般應根據結果樹的樹冠大小和掛果量的多少決定,樹齡樹冠越大,結果多應多施,反之可相應少施。10~25年生樹,每株每次應施人畜糞50~150斤,加草木灰2~5斤、磷肥1~2斤兌水50~150斤施用。25年生以上的樹,每株每次不少於人畜糞150~250斤,加草木灰5~10斤,加磷肥3~5斤兌水150~500斤施用。
施肥方法有環狀溝施和環狀潑施兩種溝施溝深20~30cm寬30cm,潑施翻土壤10cm深於樹冠下滴水線或離主幹2~2.5米,處部位呈50cm寬樹冠一周的環狀帶施入。
2、控梢修剪:(1)控梢:荔枝開始進入投產結果后,夏季一般不易抽發枝梢,春秋兩季枝梢抽生梢有利於樹冠長大。秋梢是次年開花結果的母枝;最易形成花苔,開花結果的母枝一般為立秋至處署抽生形成的健壯枝梢。因此,在控梢工作中,應保留部份春季柚發的枝梢和立秋處署抽發的秋梢,其它季節在樹冠上抽發的枝梢應及時摘除。
(2)修剪:修剪應該在夏季、秋季和冬季進行,特別是秋季修剪,在采果后,及時剪悼果柄和采果時損傷的干枝、枯枝,以及處暑后抽發的晚秋梢,夏季修剪主要是控制、夏季萌發的徒長枝、減少與果實爭奪養分、防治落果、冬季修剪的剪除乾枯枝、病蟲枝和蔭枝為主,同時調節樹冠樹形。
(3)病蟲防治:為害荔枝的常見病蟲害主要有主幹的流膠病、腳腐病和為害果實的霜疫霉病。蟲害主要有為害主幹的星大牛和枝梢的支天牛,為害葉片面的毒蝶蛾類,卷葉蛾以及為害果實的蒂蛀蟲和蝽蟓。防治硫膠病、腳腐病可選人工刮除病班,然後用800~1000倍液托布津或多菌靈、潑塗病部連續二次。防治霜疫霉病:在果實有母指大小或果面有1/4~1/5現紅色時,用1000~1500倍液雷多米爾或殺毒礬800~1200倍液防治。防治星天牛時,用鐵絲通蟲洞,用紙或棉球沾敵敵畏原液入洞口即可,枝天牛用人工剪悼受害枝梢集中消。防治蒂蛀蟲(又名果蒂蟲):謝花注籽,幼果“黃豆”大小時用1500~2000倍液“樂斯苯”對樹冠噴霧,或用蟲蟎通殺1200~2000倍液對樹冠噴霧二者交替使用,連續2~3次,每隔5~7天一次、若遇連續陰雨或多噴幾次。蝽蟓(又稱屁彈蟲)毒蛾、鳳蝶、卷葉蛾的防治:幼果期(6月中旬至7月上旬)為害最為嚴重,在6月上旬可用殺蟲雙、敵條死、樂斯苯等殺蟲劑交替噴霧防治連續3~4次隔7天一次。
(4)噴葯的方法:選用優質高效噴霧器,噴葯時由內到外、由上而下以及樹冠內的地面都要噴到。
(5)冬季防治毛氈病,荔枝毛氈病荔枝癭蟎為害所引起的。在荔枝嫩梢期和幼穗期為害葉片和花穗,使葉片扭曲,花蕾腫大畸形,並布滿毛氈狀物,荔枝癭蟎隱藏在毛氈中,若這時噴葯防治,難以殺死荔枝癭蟎,無法根治荔枝毛氈病。如果在冬季結合清園,剪除受害枝葉,集中燒毀,再噴葯防治,就能將荔枝癭蟎徹底殺滅,明顯減輕第二年的發生和為害,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具體防治方法如下:
在冬季荔枝秋梢充分轉綠老熟后,進行清園,先將果園內的各種雜草和枯枝落葉落果清除乾淨,再將樹冠內部的陰枝和樹冠外部的纖弱枝、乾枯枝、過密枝、重疊枝、病蟲枝剪去,特別要注意剪除帶有毛氈病的枝葉,然後集中到園外深埋或燒毀。最後樹冠內外噴灑一次0.8~1.2波美度的石硫合劑水溶液,或15~20倍松鹼合劑水溶液,或300~400倍45%石硫合劑晶體水溶液,或500~600倍29%石硫合劑水劑水溶液,均勻噴濕樹冠內外所有的枝葉。這樣就能明顯減少在枝葉上越冬的荔枝癭蟎,使第二年抽生的嫩葉和花穗少受荔枝癭蟎為害,就不會出現毛氈病。

母枝培養

在栽培荔枝的過程中,若想進一步提高荔枝產量,必須要在適當的時候對秋梢結果母枝進行培養,這是栽培管理的關鍵步驟之一。具體措施是土壤施肥、土壤灌溉、修剪等。第一,結果母枝在抽生期對其進行施肥,在施肥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各元素的平衡。通常情況下,第一次施肥應在果實採摘前的15~20天內完成,第二次施肥在果實採摘之後的10天之內進行;第二次新梢第三次新梢,需要各施肥1次,施肥應在前一次新梢變綠的時候進行。施肥過程中,一定要對時間進行嚴格控制,如果施肥時間過晚,就會影響結果母枝的快速抽生,進而會對荔枝樹的產量帶來一定影響。第二,灌溉。土壤中充足的水分是保證新梢抽芽早,轉綠老熟快,新梢的生長周期就會較短。第三,修剪。對於當年不掛果的荔枝樹需要進行兩次短截修剪,第一次修剪在每年3~4月,修剪時可重度回縮;第二次修剪在每年6~7月,採取輕度回縮修剪方式。對於當年掛果比較多的荔枝樹,只需對其進行1次輕度短截修剪,修剪活動應在果實採摘后的10~20天之內完成。

近種區別


到2013年荔枝共有六十多個品種,其中被人們所熟知的有十幾個。如桂味、妃子笑、糯米糍、三月紅、白臘、靈山香荔、南局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