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College of Lif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ongji Universit)最初建立於1937年。但因時逢抗日戰爭,四年之中只有9人畢業,1945年抗戰勝利後到新中國成立初的1951年迅速發展到幾百人。

1951年,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命令,同濟大學動物系、植物系調出,參與組建華東師範大學,並最終發展成為今天的華東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在此後很長一段時間裡,同濟大學都是一所以土建學科為主的全國重點工科院校,同濟的生命科學學科也中斷了33年。

1984年,同濟大學才又重新設立生物類專業。1997年5月,同濟大學在九十周年校慶時舉行了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的揭牌儀式。2002年正式招收全日制本科,並更名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現有院系生物技術系、生物醫學工程系、轉基因中心、生物工程中心等。

歷史沿革


1935年5月,同濟大學在醫學院內建成了生物研究館,開始研究動物,繼而擴大到植物。
1937年7月1日,同濟大學理學院生物學系正式建立。
1948年8月,生物學系分為動物學系和植物學系。
1951年8月,同濟大學動物學系、植物學系併入華東師範大學。
1996年,同濟大學恢復生命學科,成立了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
2002年,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更名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2003年,學校對醫學和生命科學進行整合,成立了醫學與生命科學部,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為該學部的重要組成部分。

基本介紹


同濟大學生命學科始建於1937年,后因外遷它校而停辦。1996年同濟大學恢復生命學科,成立了“生命科學與醫學工程學院”。2002年更名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並於同年獲得教育部和國家計委批准,成為國家生命科學與技術人才培養基地。2014年“武大版”中國重點大學競爭力排行榜中,生物技術專業被評價為5星專業。
學院現設三個系:生物醫藥與技術系、分子與細胞生物學系、生物信息學系;一個研究所:蛋白質研究所;一個重點實驗室:上海市信號轉導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學院設有生物學一級學科博士點,生物學碩士點和生物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點,以及生物學和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后流動站。
在國家“985”、“211”計劃和同濟大學的支持下,學院的學科建設得到了迅速發展。科研主攻方向為針對生物醫藥及重大疾病機制的轉化醫學研究,同時在分子生物學、細胞生物學、發育生物學幹細胞表觀遺傳學、生物信息學等領域開展基礎性研究。最近5年,得到了國家科技部973、863重大與重點項目、國家教育部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上海市重大攻關項目、上海市科委和上海市教委科研項目等支持,獲批科研經費數一個多億。並已在重大疾病的細胞信號轉導研究、動物毒素蛋白研究、人類基因功能及疾病的模式生物研究、中藥信息學研究、納米醫學研究、中草藥資源調查與保護等方面做出了有特色的工作,產出了一批重要成果。
學院設立生物技術和生物信息學兩個本科專業,是同濟大學“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基地”試點單位,實施“2+1+X”的英才培養模式,即:2年不分專業的通識教育,1年專業基礎和專業教育,1年畢業實習及通過直接攻讀博士。院內50%的本科畢業生可獲得免試推薦進入研究生學習的資格。學院內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比例1:1。
國際交流與合作是學院重點發展方向之一,在鞏固學科建設的基礎上,學院大力拓展國際化道路,取得了較好的成效。優秀本科生和研究生均可獲得國外知名院校長、短期學習和參加國際比賽與學術會議的機會。學院近年來先後與德國圖賓根大學、德國波鴻魯爾大學合作本科生和研究生交流項目,與哈佛大學、馬薩諸塞州醫院、德國馬堡大學等合作本科生畢業設計項目、短期交流項目等。學院已與多所海外知名院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在師資交流、科研合作、學生互換等領域開展廣泛的國際交流。

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在編教職工116名,其中,中科院院士2名(含柔性引進1名);國家傑出青年5名;數量位居全校所有院系首位;重點研發計劃與973首席科學家9名;上海市東方學者7名;浦江計劃人才17名;教授50名,副教授27名,兼職教授6名,講座教授3名,客座教授1名。
截至2019年3月,入選各類人才計劃項目的教師名單如下:
人才計劃項目獲得者(年份)
中國科學院院士裴鋼(1999),戚正武(1999)
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裴鋼(2001)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
裴鋼(1996),孫方霖(2006),康九紅(2006),高紹榮(2013),
謝欣(2014)
國家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張勇(2013), 康嵐(2014), 毛志勇(2016), 項耀祖(2018)
中組部青年拔尖人才張勇(2015), 高亞威(2017)
重點研發計劃與973首席科學家
謝欣(2009,2014),江賜忠(2010),康九紅(2011,2016),
孫方霖(2011,2017),毛志勇(2012青年),高紹榮(2016),
李維達(2016青年), 岳銳(2017青年),楊鵬(2018青年),張赫(2019)
國家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項目高紹榮(2017)
教育部創新團隊康九紅(2011)
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
儲茂泉(2007),曹志偉(2008),王春光(2009),江賜忠(2009),
薛雷(2009),張勇(2011),李偉(2013)
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謝欣(2009),康九紅(2013),高紹榮(2014)
教育部直屬高校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高紹榮(2015)
上海市科技領軍人才康九紅(2009)
上海市優秀學科帶頭人康九紅(2011),謝欣(2012),高紹榮(2014), 張勇(2017)

現任領導


學院黨委領導:
黨委書記康九紅
黨委副書記杜昌升 (兼紀委書記)相波
學院行政領導:
院長高紹榮
副院長張敬張超王紅兵

科研平台


上海市信號轉導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
上海市信號轉導與疾病研究重點實驗室於2007年8月開始籌建,2009年9月通過上海市科委立項驗收,正式成立。實驗室的依託單位為同濟大學。同濟大學主要通過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及醫學院支持實驗室工作。實驗室現任主任為裴鋼院士。
細胞信號轉導一直是生命科學研究的基本問題,是聯結生命科學各領域各層次進行轉化醫學研究的橋樑。對細胞信號轉導機理的研究能夠使我們在細胞和分子水平上闡明許多人類疾病產生的原因並據此研製有效的治療藥物。本實驗室將以轉化醫學研究作為總體定位,以疾病治療為目標,研究信號轉導在老年痴呆症的發生、腫瘤的形成與轉移和多能幹細胞形成、維持與定向分化中的作用,同時充分挖掘我國傳統中藥基礎和藥物資源,積極篩選中藥有效成分,並利用生物信息學技術構建相關的細胞信號轉導網路,預測和發現藥物新靶點,從而推動重大疾病相關的信號轉導基礎研究發現的成果轉化。
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
根據《教育部關於印發〈高等學校基礎研究珠峰計劃〉的通知》(教技〔2018〕9號)和《教育部關於印發〈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試行)〉的通知》(教技〔2018〕10號)要求,6所“雙一流”學校的前沿科學中心順利通過了立項建設論證。其中,同濟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代表同濟大學牽頭申報的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上榜。
2018年6月4日上午,同濟大學在逸夫樓組織專家就“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舉行論證會。裴鋼院士、季維智院士、黃荷鳳院士等9位論證專家,教育部科技司基礎處楊文輝,同濟大學副校長顧祥林,校科學技術研究院、發展規劃部、研究生院及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等相關專家共20餘人出席會議。
會上,專家組組長季維智院士主持中心建設方案論證。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院長高紹榮教授向專家組詳細彙報了前沿科學中心的建設方案。經認真審議和熱烈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幹細胞研究是全球範圍內的科學前沿,依託同濟大學建設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是重要的戰略部署,符合前沿科學中心的建設宗旨。同濟大學在幹細胞基礎與轉化研究領域已經具有堅實的基礎,學科交叉優勢明顯。前沿科學中心建設方案務實可行,目標明確,在教育部的指導下將建設成為該領域具有國際廣泛影響的學術高地,學校將全力支持“細胞乾性與命運編輯前沿科學中心”的啟動建設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