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6條詞條名為李文田的結果 展開
- 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高工
- 第三十三集團軍副總司令
- 代表作《元秘史注》
- 山東萊西籍烈士
- 河南夏邑籍烈士
- 同盟會會員
李文田
代表作《元秘史注》
李文田(1834-1895)字畲光、仲約,號芍農、若農,廣東順德均安上村人。咸豐九年(1859)進士,授翰林院編修,放江蘇、浙江、四川鄉試主考,提督江西、順天學政。入直南書房,官至禮部右侍郎、工部右侍郎。勤於治學,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專家和碑學名家。
1874年乞歸故里,主講廣州鳳山、應元書院,在廣州築泰華樓,藏書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漢《華岳廟碑斷本》宋拓本。1885年回京復職。1894年甲午戰爭,任京師團防大臣。1895年病逝於京城,謚號文誠。
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遊錄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錄》、《雙溪醉隱集箋》等。
工書善畫。慈禧太後作畫,常命探花李文田、狀元徐郙和陸潤庠、進士陸寶忠為之題志。
李文田[清代書法名家]
工書善畫。慈禧太後作畫,常命探花李文田、狀元徐郙和陸潤庠、進士陸寶忠為之題志。
1874年乞歸故里,主講廣州鳳山、應元書院,在廣州築泰華樓,藏書甚富,收藏有秦《泰山石刻》宋拓本及漢《華岳廟碑斷本》宋拓本。
1885年回京復職。1894年甲午戰爭,任京師團防大臣。1895年病逝於京城,謚號文誠。
翁同龢 日記云:“哭李若農,為之摧絕。若農身後蕭條,差囊盡買點書。其子淵碩年十五,號踴如成人,可憐可憐。”並為題輓聯:“積感填膺,斯人竟以衡文老;遺書滿篋,餘事猶堪藝術傳。”
李文田學問淵博,生平嗜學不倦,工書善畫,經史、兵法、天文、地理,無一不曉。公務之餘,勤於治學,對元史及西北史地研究尤精。金石碑帖書籍版本之源流,皆得其要。
著有《元秘史注》、《元史地名考》、《西遊錄注》、《塞北路程考》、《和林金石錄》、《雙溪醉隱集箋》等。是清代著名的蒙古史研究專家和碑學名家。
李文田書法作品
陳永正《嶺南書法史》一書中對李文田的書法頗多讚譽,認為清中葉學者阮元雖然創有“北碑南帖”一說,但阮元所倡導的碑學在廣東並沒有多大的影響。而粵中帖學名家吳榮光晚年所書,也只有略參北碑筆法而已。直到李文田出,廣東的碑派才正式形成。李文田自創的這種碑派書法,對廣東書壇作出了很大貢獻。
麥華三在《嶺南書法叢談》一文中說:“芍農書法,實發源於北碑,而暢流於隋碑,所臨唐碑,亦以隋碑筆意為之。”“芍農乃以從容自在之筆調一寫高古拙樸之北碑,一時書家奉為正宗。清末寫碑,陶睿宣近於呆板,趙之謙過於輕佻,惟芍農老成持重,雍容大方,為北派正傳。”
李文田傳世作品較多,廣東省博物館藏有他寫的《楷書軸》、《楷書八言聯》、《行書七言聯》、《隸書四屏》、《書畫團扇》。廣州美術館藏有他畫於同治庚午年(1870)的《仿李營丘筆法團扇》,《與蘇六朋合作風景人物扇面》、《楷書軸》、《楷書八言聯》、《隸書六屏》。廣州博物館藏有他寫的《篆書八言聯》佛山市博物館有他寫的《節錄張猛龍碑楷書軸》等6種書法。此處,東莞市、江門市博物館和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均藏有他的作品。
李文田像
《清史稿》記載
李文田,字芍農,廣東順德人。咸豐九年一甲三名進士,授編修。入直南書房,充日講起居注官。同治五年,大考,晉中允。九年,督江西學政。累遷侍讀學士。秩滿,其母年已七十有七矣,將乞終養,會聞朝廷議修園籞,遂入都覆命。既至,謁軍機大臣寶鋆,告以東南事可危,李光昭奸猥無行,責其不能匡救。寶鋆曰:“居南齋亦可言,奚必責樞府?”文田曰:“正為是來耳!”疏上,不報。逾歲,上停止園工封事,略言:“巴夏禮等焚毀圓明園,其人尚存。昔既焚之而不懼,安能禁其後之不復為?常人之家偶被盜劫,猶必固其門牆,慎其管鑰,未聞有揮金誇富於盜前者。今彗星見,天象譴告,而猶忍而出此,此必內府諸臣及左右憸人導皇上以朘削窮民之舉。使朘削而果無他患,則唐至元、明將至今存,大清何以有天下乎?皇上亦思圓明園之所以興乎?其時高宗西北拓地數千里,東西諸國詟憚天威,府庫充盈,物力豐盛,園工取之內帑而民不知,故皆樂園之成。今皆反是,聖明在上,此不待思而決者矣。”疏入,上為動容。俄乞假歸。光緒八年,遭母憂。服竟,起故官,入直如故。數遷至禮部侍郎,充經筵講官,領閣事。二十年,疏請起用恭親王奕訢及前布政使游智開,依行。明年,卒,恤如制,謚文誠。
文田學識淹通,述作有體,尤諳究西北輿地。屢典試事,類能識拔績學,士皆稱之。
李文田故居
李文田故居
李文田故居在市區燎原路良巷11號,是佛山僅存的兩座大型的府第建築群之一。李文田祖籍廣東順德,后定居佛山,字仲約,號芍農,咸豐進士,官至禮部左侍郎,其詞章書翰,造詣頗深,國內亦有時名,著有《宗伯詩文集》。於清咸豐、同治年間建此第,大事鋪張,以至建築群規模較大,且整齊美觀,左、右側還有小巷縱貫首尾,右側有佛堂、廚房和花園。頭進門廳、二進廳堂和三四進住宅坐南向北排列,平面呈長方形,為四進院落四合院式布局,各建築均硬山頂配鍋耳式封火山牆,三開間通面寬10.6米,總面積約500平方米。頭進門廳又稱轎廳,為舊俗停轎之處,其門為“回”字門,以磚牆間成左右門房,外表為水磨青磚,花崗石門框,構築頗具南方特點。二進廳堂進深三間,為造工考究的四柱大廳,前檐廊有軒廊式卷棚頂,廳內梁架為抬梁與穿斗混合式結構,木雕裝飾構件頗多,如花架、隔扇、雀替以及屏風等均工藝精緻,顯示出其官僚宅弟的身價。其兩座住宅建築格式一致,平面均“三間兩廊”式布局,硬山擱檁架構,有側門與小巷相通。目前該建築群雖已改為民房,但基本原貌尚存、在古代大型宅第建築類中頗具特點和代表性,是研究佛山歷史名人及建築史難得的實物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