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鴻賓1926年在北平大學上學時加入中國共產黨。其後主要從事黨的組織工作及學運工作,曾任中共北平西城區區委書記,中共北平大學法學學院支部書記,參與編輯鼓吹革命、影響較大的政治刊物《新政治月刊》
吳鴻賓
吳鴻賓(公元1902年—1988年),字彤齋。天水市秦州區人,
回族,中共黨員,大學文化。甘肅民盟創始人之一。1929年以後,在中共中央軍委
特科工作。1933年12月起擔任中共甘寧青特委書記,擔任楊虎城的秘書,在西安發起成立了甘寧青抗日救國會,組織和推動了西安回民的抗日救亡活動。
抗日戰爭爆發后,受中共中央副主席周恩來的委派,多次赴青海及甘肅河西一帶,營救被俘或失散的
紅軍西路軍指戰員。八路軍駐蘭州辦事處成立后,是中共中央代表謝覺哉的主要助手之一,主要負責建立黨與
西北少數民族上層人士的統戰關係及民主人士的統戰關係。1937年任
中共甘肅省工作委員會委員,負責宣傳及
回民工作。發起成立了蘭州市回民的統一戰線組織回民教育促進會,在蘭州市的回民中進行愛國愛教、抗日救亡的宣傳活動和抗日募 捐活動,發展進步青年楊靜仁、鮮維俊等加入中國共產黨,主持建立了西北第一個中共回民特別支部。
1945年,經民盟西北總支部負責人杜斌丞與中共中央協商,時任中共甘肅工委委員的吳鴻賓加入了
中國民主同盟,隨即被任命為民盟西北總支部甘肅省支部。1946年3月,中國民同盟甘肅省支部委員會正式成立,吳鴻賓被推舉為主任委員。
1949年7月,在
國民黨軍警憲特聯合大搜捕時,吳鴻賓被迫轉移至
延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吳鴻賓歷任
國家民族事務委員會委員,
西北軍政委員會委員,甘肅行署第2副主任,蘭州市軍事管制委員會副主任,
甘肅省人民政府委員,民盟甘肅省臨時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民盟甘肅省工作委員會黨組書記,西北行政委員會委員等職務。
1950年至1958年,擔任蘭州市市長。1958年以後,當選為民盟甘肅省第四屆委員會和第五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1978年擔任了民盟甘肅省委員會臨時領導小組組長,主持了甘肅民盟組織的恢復工作。此後,擔任民盟甘肅省第六屆和第七屆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帶領全省盟員積極參加了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在任
甘肅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主任和
政協甘肅省委員會副主席期間,不顧年邁體弱,多次深入少數民族聚居地區調查研究,調解
教派糾紛,對回民群眾進行近黨、愛國、愛教的教育,為促進民族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可貴的貢獻。
吳鴻賓擔任過
中國回民文化協進會副主任,赴朝志願軍慰問團3分團副團長;中蘇友好協會甘肅分會會長,中國人民保衛世界和平大會甘肅分會主席,第一至第六屆全國政協委員、常務委員,第一、第三屆
全國人大代表,民盟西北總支部副主任委員,
民盟第三、第四、第五屆
中央委員會委員、常務委員等職務。民盟甘肅省委員會第四、六、七屆主任委員。因長期患病,醫治無效,於1988年2月3日在蘭州逝世,享年8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