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龍山頌

封龍山碑

封龍山碑,以封龍山為名,為祀山頌神而立。封龍山碑,又稱“《封龍山頌》”,位於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為著名的漢碑之一。

封龍山碑出土較晚,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為元氏知縣劉寶楠(字念樓)訪得。封龍山碑,縱166厘米,橫100厘米。15行,行26字,氣魄雄偉,書法方正古健,點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獷俊朗,有獨特的陽剛之美。

《封龍山頌》是刊刻於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的一方碑刻,全稱“元氏封龍山之頌”,又稱“封龍山碑”和“封龍山之頌”等,無撰書人姓名,屬隸書書法作品,原在河北元氏縣王村山下,已下落不明,現有重立碑存於河北元氏縣封龍山雙龍寺。

《封龍山頌》無額無穿,碑文15行,每行26字,記述常山相蔡爚、長史沐乘等修祠祭祀封龍山以求國富年豐之事。書法上,其線條圓實,筆力遒勁,波磔不甚明顯,立體感強,有篆籀筆意;結體宏闊,博大雄偉,氣象宏大,豪放中見凝重。

碑刻內容


釋文
元氏封龍山之頌。┘
惟封龍山者,北嶽之英援,三條之別神,分體異處,在於𨛁內。磥硌吐┘名,與天同燿。能烝雲興雨,與三公、靈山,協德齊勛。國舊秩而祭之,以┘為三望。漢亡新之際,失其典祀。延熹七年,歲貞執塗,月紀豕韋,常山┘相汝南富波蔡爚、長史甘𨹧廣川沐乘,敬天之休,虔恭朙祀。上陳德┘潤,加於百姓,宜蒙珪璧,七牲法食,……┘聖朝克朙,靡〔神〕不舉。戊寅詔書,應時聽許。允勑大吏郎巽等,與義民┘修繕故祠。遂采嘉石,造立觀闕。𥞫稷既馨,犧牲博碩。神歆感射,三靈┘合化,品物流形。農實嘉穀,粟至三錢,天應玉燭。於是紀功刊勒,以炤┘令問。其辭職曰:┘天作高山,實惟封龍。平地特起,靈亮上通。嵯峨𡷽峻,高麗無雙。神燿┘赫赫,理物含光。贊天休命,德合無疆。惠此𨛁域,以綏四方。國富年豐,┘穡民用章。刻石紀銘,令德不忘。┘
□□□□□元氏郎〔巽〕,平㯤李音,史九門張瑋,靈壽趙穎,縣令南陽┘□□□□□□□□韓〔林〕□□縱王。石師□文逪仲張川絳伯王季。┘
附記
在舊拓本上,第六行下空白處有後人所刻文字一行:董自英十七九月六日。
(說明:□,表示一個無法確認的字;加粗,表示碑作異體;〔〕,表示據上下文等所補文字;……,表示若干個無法確認的字;┘,表示分行。)
封龍山頌
封龍山頌

創作背景


漢代是典型的農業社會,水利灌溉尚不發達,農業生產的豐歉絕大多數是受天氣左右的,雨量充沛與否直接影響著農業的收成。當時,人們認為興雲布雨的權利都掌握在名山大川之神的手中,只有經常祭祀這些山川之神,才能獲得足夠的雨水,農業才能豐收,國家社稷才能生存。據《漢書》記載,漢文帝前元十五年(公元前165年)至雍郊祀天地后,即詔布天下郡國:“修名山大川嘗祀而絕者,有司以歲時致禮。”此後,各地官員,特別是地方官員,按歲時都要去奉祀山川之神。只有這樣,才有希望獲得足夠的雨水,才會看到“農有嘉穀,粟至三錢”的豐收景象,國家政權、社會生活也由此才能得到保障。據碑文,從新朝始建國元年(公元9年)至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封龍山的祭祀就停止了百餘年,故祠應早已圮壞。所以常山國相蔡爚等於東漢延熹七年(公元164年)十月修繕故祠,請復舊祀,設祭,作頌,故立《封龍山頌》,希望封龍山的神靈能蒸雲興雨,與三公山的神靈、靈山的神靈協德齊勛。

藝術鑒賞


技法
書法上,《封龍山頌》的結體方正,較一般漢隸字形略方,但結字緊湊而有寬鬆之感,方正而有活潑之妙,隸法中有篆書遺趣,古意盎然。如第二行“處”字變隸書一般的上下結構寫法為左右結構。第三行“舊”字基本上運用了篆書的結體,而用筆上則是隸書的筆意。第七行“時”字左旁“日”字變一般兩旁並列的寫法為向右傾斜,右旁的筆畫大都表現出一種圓弧形的感覺,以配合“日”字的斜度。同時,用筆精細勁遒,直而不肆,彎而不柔,轉折方圓皆備,懸針鈍錯並施,筆意和諧統一。如第三行“燿”字右旁上部用的是方筆而下部則是篆書用筆的那種“圓”,氣韻高古,不是寫“肉”一點兒就算“圓”了。第四行“典”字第三長橫畫,沒有簡單地做平直一線的處理,而是從起筆處開始,向上拱去,有一弧度,結體、用筆就頓時顯得豐富了許多;“祀”字左旁中下一筆懸針垂露之意盡顯,而其左右撇捺兩筆卻短促有力,截鐵鈍釘。此外,章法疏朗大度,密而不擠,疏而不散。全篇分段書寫,下部更顯空靈。

作品評價


清代書法家方朔:字體方正古健,有孔廟之《乙瑛碑》氣魄,文尤雅飭,確是東京人手筆。(《枕經堂金石跋·卷二·漢封龍山碑跋》)
近代書法藝術家楊守敬:①《景君》《魯峻》《封龍山》之類,以形質勝者也。(《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 ②雄偉勁健,《魯峻碑》尚不及也。漢隸氣魄之大,無逾於此。(《激素飛清閣評碑記·卷一·漢·封龍山頌》)
近代書法家康有為:①《王稚子闕》《嵩高銘》《封龍山》《乙瑛》等碑已有挑法。(《廣藝舟雙楫·卷二·分變第五》) ②駿爽則有《景君》《封龍山》《馮緄》。(《廣藝舟雙楫·卷二·本漢第七》)

歷史傳承


《封龍山頌》原在河北元氏縣王村山下,清代道光二十七年(公元1847年)被元氏縣知縣劉寶楠訪得,在移置城內薛文清祠時被運工裂為四塊(一說三塊)。之後,下落不明。公元2010年7月27日上午,《封龍山頌》被按拓片同比例恢復重立於河北元氏縣封龍山雙龍寺。

版本信息


《封龍山頌》的拓本主要有4種:
①清最早拓本。第一行“頌”字清晰。第三行“同”字下部完好。第四行“之”字、“漢”字可見大形。第八行“采”字上下均無泐痕。第十行“其”字完好無損。第十三行“章”字缺失,尚未尋得。最後一行“韓”字未損,“林”字可見大形。
②清咸同年間拓本。第一行“頌”字已泐。第三行“同”字下已連石花,中間“口”形尚在。第四行“漢”右旁中間部分可見筆畫。第八行“采”字上下已有泐痕。最後一行“韓”字右上稍損,“林”字已泐無大形,“感”字尚存右大半。
③清同治年以後拓本。第四行“同”字已泐及中間“口”形,但仍可見“口”字上部一橫畫。第十三行“章”字尋得並鑲上。最後一行“林”字全損無形,“韓”字右旁下部的左邊可見兩黑點,顯示此處有筆畫。
④清末民初拓本。第十三行“章”字已損,以上所列諸字則損泐更嚴重。

歷程


《封龍山碑》全稱《元氏封龍山之頌》,碑立於漢桓帝延熹七年(164)。無額無穿。原在元氏縣王村山下,不為人知。僅宋·鄭樵《通志》提到過它。
劉寶楠,元氏縣知縣,著名經學大師、《論語正義》的作者。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在山下訪得此碑,大加嘆服,命人移至城內薛文清祠。

氣度


碑刻連題共十六行,行二十六字。全部為隸書,石雖剝落,文多可讀,筆畫較細,遒勁豪放,類似《乙瑛碑》,堪稱漢碑之上品。
封龍山碑,氣魄雄偉,書法方正古健,點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獷俊朗,有獨特的陽剛之美;與《石門頌》、《西狹頌》和《楊淮表紀》等同屬一路。

評述


清方朔《枕經金石跋》稱其“字體方正古健,有孔廟之《乙瑛碑》氣魄,文尤雅飭,確是東京人手筆。”
楊守敬《激素飛清閣平碑記》謂其“雄偉勁健,《魯峻碑》尚不及也。漢隸氣魄之大,無逾於此。”
宋鄭樵《通志·金石略》已見著錄,但不見當時拓本。世傳舊拓本有初拓未斷本和斷後拓本兩類。
現代書家費聲騫評《封龍山碑》:“字畫較細,但纖而能厚,書風豪邁開展,是著名的漢隸碑刻之一。"
楊守敬《評碑記》說:“漢隸氣魄之大,無逾於此”。是研究漢代書法和歷史以及封龍山祀典的寶貴資料,也是學習隸書的極好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