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2條詞條名為廣布野豌豆的結果 展開
- 廣布野豌豆
- 阿爾泰野豌豆
廣布野豌豆
廣布野豌豆
廣布野豌豆(學名:Vicia cracca L.)是豆科野豌豆屬的植物,多年生草本,高40-150厘米。根細長,多分支。莖攀援或蔓生,有棱,被柔毛。偶數羽狀複葉,葉軸頂端卷鬚有2-3分支。總狀花序與葉軸近等長,花多數,10-40密集一面向著生於總花序軸上部。莢果長圓形或長圓菱形,長2-2.5厘米,寬約0.5厘米。種子3-6,扁圓球形,直徑約0.2厘米,種皮黑褐色,種臍長相當於種子周長1/3。花果期5-9月。
該種為水土保持綠肥的作物。嫩時為牛羊等牲畜喜食飼料,花期早春為蜜源植物之一。
廣布野豌豆系中國栽培最早。《廣志》一書中記載:“苕草青黃,紫花,十月初下種,蔓延其殷,可以美田,葉可食。”《農政全書》中記載:“苗糞如蠶豆,大麥皆好,草糞如翹堯、陵苕、江南皆特種以壅田,非野草也。”廣布野豌豆的適應性極廣,在中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廣布野豌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d/mfddd6bbda70fa2f903d4fdec1afb4eb0.jpg)
廣布野豌豆
廣佈於我國各省區的草甸、林緣、山坡、河灘草地及灌叢。歐亞、北美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歐洲。
灰野豌豆(Vicia cracca L. var. canescens Maxim. ex Franch. et Sav.):該變種與原變種區別在於植株密被長柔毛,呈灰白色。分佈於中國東北、陝西。生於林間草地、草甸、灌叢。
![廣布野豌豆](https://i1.twwiki.net/cover/w200/mf/4/mf4cc04dec7bd37288ba4818aaeb75a9b.jpg)
廣布野豌豆
廣布野豌豆是冬性植物,種子萌發時,需水量為其本身重量的70-75%,萌發最低溫度1-2℃,萌發最適溫度13-20℃,生長速度最快的溫度8-21℃,低於5℃生長減緩,溫度高於37℃發芽率下降,氣溫2-3℃時能返青生長。開花最適溫度14-20℃,高於25℃花簇短小成莢困難,結莢最適溫度19-22℃,8℃以下小花脫落,易受凍害。
為了充分利用冬前有效積溫,與水稻輪作時,多採用早秋播種(8月下旬至9月上旬)。中國貴州生長季節短的地區,將播種期提前到水稻未收時即撒播廣布野豌豆。提早播,廣布野豌豆紮根早,分枝多,抗凍力強。據分期播種試驗:8月下旬播種,每公頃產鮮草45噸,以後各期遞減,最遲不能遲於10月下旬。中國貴州中部或偏南的地區,由於廣布野豌豆生育期比箭箸野豌豆毛生育期短些,刈割(犁翻)后不影響水稻的正常插秧時間,適合種廣布野豌豆。每公頃播種量52.5-90千克。保證一定密度才能獲得高產。廣布野豌豆要建立專門留種地,多用旱地播種,可稀條播,行距20-30厘米。
輪、套作:在中國貴州中海拔(1000米左右)地區,廣布野豌豆(秋播)常與水稻輪作;高海拔(2000米左右)地區,廣布野豌豆(春播)常與旱地作物(糧、油、菜)間、套作。這種做法既古老,但又具有農牧結合改制的新意義。具體做法因地制宜。
田間管理:施肥以基肥為主,追肥為輔。施磷、鉀肥可促進根瘤形成,增加固氮能力,這就是“以磷增氮”的用意。每施1千克磷肥,可增產鮮草25-100千克,其經濟效益比施於糧食的要高,廣布野豌豆接種根瘤菌可增產20-30%;施用鉺肥可促進根痼的形成,用0.5%的酸銨浸種1.5小時,其鮮草產量比對照組增產8.89%,田間管理最重要的任務是灌溉和排水,廣布野豌豆生長過程中以保持土壤濕潤為好。
留種問題:在中國南方限制綠肥擴大栽培面積的重要原因是種子生產困難。造成綠肥種子價格居高不下、困難的原因是種子產量低。廣布野豌豆每公頃只能收種300-750千克。廣布野豌豆落花、落莢率高,成莢率僅相當於開花數的5-10%。因此,種子生產中的關鍵是提高成莢率。其措施如下:適時播種,合理密植,增施磷、鉀肥,管好用水,防除病蟲等。同時,研究授粉情況,提高授粉率亦很重要。
該種為水土保持綠肥的作物。嫩時為牛羊等牲畜喜食飼料,花期早春為蜜源植物之一。
廣布野豌豆草質柔嫩,葉量豐富。根據測定,廣布野豌豆莖葉比為·1:1.92。由於畜禽喜食廣布野豌豆,既可進行放牧利用,也可青飼或製成乾草粉。粗粉多用於餵豬,細粉可摻入各種畜禽的配合飼料中。廣布野豌豆每公頃可產鮮草50-75噸,按干物質計算,每公頃可產粗蛋白質2.4-3.6噸。按照每公頃產玉米4.5噸中等水平粗蛋白質含量8.5%折算,玉米每公頃可產粗蛋白質382.5千克,也就是說,廣布野豌豆的粗蛋白質產量是玉米的6.3-9.4倍。
1、治鼻衄:廣布野豌豆30g,水煎服。
2、治瘡腫:鮮廣布野豌豆適量,加鹽搗爛外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