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飛

安慶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

安慶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學博士,復旦大學訪問學者,作家

個人資料


江飛(1981- ),男,安徽桐城人,安慶師範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北京師範大學文藝學博士,復旦大學訪問學者。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會員,中國中外文藝理論學會會員,中華美學學會會員,安徽省文學院簽約作家。主要從事西方文論、美學、當代文學的研究。

教授課程


西方文論,古代文論,文學概論,比較文學,基礎寫作,文體寫作

科研項目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20世紀中國美學史》(參加)
安徽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青年項目《朱光潛語言詩學思想研究》(主持)
安徽省2016年高校優秀青年人才支持計劃重點項目(主持)

文學作品


散文集《紙上還鄉》,敦煌文藝出版社,2012年;
散文集《何處還鄉》,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

代表論文


1.李澤厚後期實踐美學的理論內涵、文化意義及美學史地位,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1期。
2.“文學性”的兩副面孔:雅各布森與英美新批評的語言詩學比較,南京社會科學,2017年第2期。
3.“文學性”的法國曆險:以羅蘭·巴爾特為中心,法國研究,2017年第1期。
4.“美學大討論”時期李澤厚藝術美學思想簡論,瀋陽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年第2期。
5.從哲學美學走向生活美學與藝術美學——重審“美學大討論”中的某些觀點,雲夢學刊,2017年第3期。
6.《耶路撒冷》:重建精神信仰的“冒犯”之書,文學評論,2016年第3期;《新華文摘》2016年第19期論點摘編。
7.文學意義的生成:重審雅各布森與里法泰爾、卡勒之爭,文藝理論研究,2016年第5期。
8.強制闡釋論的文學性訴求,學術研究,2016年第9期
9.“創造美學”與“美學創造”——蔣孔陽“創造論”實踐美學思想綜論,中國美學研究,2016年總第7輯。
10.西方文論:理解、借鑒與批判——以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為例,中國文學研究,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文藝理論》2016年第12期全文轉載。
11.流動的“文學性”:雅各布森“主導”詩學思想論,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16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7年第2期全文轉載。
12.隱喻與轉喻:雅各布森文化符號學的兩種基本模式,俄羅斯文藝,2016年第2期。
13.現實無情,先鋒有意——談蘇童《黃雀記》及其他,名作欣賞,2016年第6期。
14.志足而言文,情信而辭巧——童慶炳散文創作簡論,安慶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5期。
15.詩歌語法的深層“語法”:雅各布森對等與平行詩學思想論,石家莊學院學報,2016年第2期。
16.雅各布森詩性模式與巴赫金語境模式之比較,俄羅斯文藝,2015年第2期。
17.“文學性”的語言學探索——論羅曼·雅各布森結構主義語言詩學思想,中國文學批評, 2015年創刊號。
18.雅各布森語言詩學與胡塞爾現象學哲學,中國文學研究,2015年第2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5年第7期全文轉載
19.重建文學批評的“文學”本體,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7月14日。
20.朱光潛對民國時期大學教育體制的批評,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3月9日。
21.後現代語境下“文學性”研究的困境與出路,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月30日。
22.作家需要怎樣的文化情懷?,中國社會科學報,2015年1月12日。
23.大地漫遊者的精神行走,文藝報,2015年1月30日。
24.批判地繼承:雅各布森與俄羅斯意識形態傳統,俄羅斯文藝,2014年第1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4年第5期全文轉載。
25.雅各布森的帕斯捷爾納克散文研究——兼及雅各布森散文詩學的特點,文化與詩學,2014年第1輯總第18輯。
26.從語言學到結構主義語言詩學——雅各布森對索緒爾的批判、繼承與發展,俄羅斯文化評論,2014年第4期。
27.“第四種符號”:雅各布森審美文化符號學理論探析,符號與媒介,2014年第9輯(秋季號)。
28.文學審美論的邏輯起點和基本理論支撐——論童慶炳的“審美溶解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社科版),2014年第3期。
29.后謊言時代的經驗寫作——包倬小說略論,山花,2014年第7期。
30.詩人已逝,神話猶存——略論雅各布森的神話詩學,石家莊學院學報,2014年第5期。
31.羅曼·雅各布森的治學之道,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8月4日。
32.建構多維創新的文化產品評價機制,中國社會科學報,2014年8月6日。
33.巴赫金“自由的人”詩學思想論,安徽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第3期;人大複印資料《外國文學研究》2013年第8期全文轉載。
34.雅各布森語言詩學與俄國先鋒藝術,美育學刊,2013年第2期。
35.日常生活、倫理底色及底層敘事的可能——馬金蓮的文字世界,創作與評論,2013年第11期。
36.超越“象徵”,迎向“未來”:羅曼·雅各布森語言詩學的開端,石家莊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37.詩何以為詩?——羅曼·雅各布森的“詩性”觀,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年10月11日。
38.藝術本體建構與審美主體壓抑——再論嵇康《聲無哀樂論》,文化與詩學,2012年第1輯總第14輯。
39.“死亡迷霧”、現代性危機與批判精神,中國文學研究,2012年第1期。
40.公民性、生活崇拜與交叉結構——論路遙的精神遺產,海南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12年第1期。
41.以“文學性”為中心:文學理論教學的結構重建,教育與教學研究,2012年第1期
42.探入存在深淵的“孤獨者”之歌:吳投文詩歌略論,湖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年第6期。
43.沒有靈魂的“城市精神”表述語,粵海風,2012年第5期。
44.《靜夜思》:以隱喻寫轉喻的經典範例,名作欣賞(中旬),2012年第6期
45.穿越記憶的幽光,中國圖書評論,2011年第5期。
46.在“眾聲喧嘩”中重塑文學理想,文藝百家談,2011年第1輯總第14輯。
47.底層的概念闡釋與底層敘述的未來境域,濟寧學院學報,2011年第2期。
48.“甜蜜的暴力”:當代西方文學理論的“革命”進程,文藝百家談,2011年第2輯。
49.石楠傳記小說簡論,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10年第8期。
50.“以俗制俗”:虛妄的知識分子想象,藝術廣角,2010年第3期。
51.文學批評的現實境遇和應有品格,文藝百家,2010年第1輯。
52.紮根、懸浮與飛翔:“城市異鄉者”的精神寓言,藝術廣角,2009年第6期。
53.先鋒背後的現實焦慮:潘軍近年小說解讀,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9年第5期;收入《安慶六十年文學精品集·文論卷》,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54.安徽小說三十年的文學史觀察,文藝百家,2009年第1輯了。
55.畫出苦難者之魂——石楠傳記小說論,《1949-2009:安徽作家報告》,安徽文藝出版社,2009年9月。
56.底層立場生命體驗小說化敘事——江少賓散文論,《安慶六十年文學精品集·文論卷》,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9年9月。
57.人道主義:當今小說底層敘述的精神支撐,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8年第8期。
58.現實主義:底層敘述的重要立場,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8年第2期。
59.難度·限度·單向度——論當下知識分子的底層敘述困境,理論與創作,2008年第2期。
60.焦慮的底層敘述,文學報,2008年12月18日。
61.論新世紀小說的疼痛敘述,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6年第6期。
62.論魯彥周的短篇小說創作,江淮論壇,2004年第6期(第二作者);收入《安徽文學論文集》2005年第1輯。
63.論魯彥周長篇小說的“人性發展歷程”,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3期(第一作者);收入《安徽文學論文集》2005年第2輯。
64.海子詩歌:痛苦的“心靈歷險”,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4年第6期(第二作者)。
65.背負苦難的奔跑——張煒《醜行或浪漫》解讀,安慶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5期。

獲獎情況


安徽省高校優秀青年人才(2015);
北京師範大學優秀博士學位論文獎(2015);
第三屆安徽省文聯文藝評論一等獎(2008);
第三屆全國高校文學徵文大賽一等獎(2013);
第二屆安慶文學藝術獎三等獎(政府獎,2016);
首屆安慶作協獎(2014);
安慶師範大學第十三屆教師課堂教學大賽暨第五屆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一等獎(文科組,2013);
安慶師範大學實踐教學指導獎(2008,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