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青紙
染色加工紙
瓷青紙又名紺紙、碧紙、紺碧紙、紺青紙、青藤紙、碧楮紙、鴉青紙等,被稱為磁青紙則見於明代是五代至宋的一種華麗的染色加工紙,一般較厚重,可分層揭開,並染以靛藍,因其色如瓷器的青釉,故稱為瓷青紙。瓷青紙又稱磁青紙,明清文人多將其與宣德瓷並列為明代宣德年間(1426-1435年)所產。
瓷青紙本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
敦煌藏經洞的佛教經卷中發現了若干用銀絲欄金字抄寫的瓷青紙佛經;以及山西應縣、浙江瑞安、江蘇蘇州分別出土五代、遼、宋等代的瓷青紙佛經,已經將瓷青紙始制年代大大提前;尤其是日本三井文庫所藏敦煌遺書中的卷子《維摩詰經》是和一批有隋唐紀年的經卷同時收藏的。
1966-1967 年,浙江瑞安縣仙岩慧光塔發現一批佛經,其中有瓷青紙《妙法蓮華經》殘卷高 28cm ,殘長 688.2cm ,金絲欄銀書,少數字如“佛”等金書。另有《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願品》一冊 43 頁用金描花卉的磁青紙作套。另有一部經書上有“仙岩寺住持靈素寫於大中祥符三年( 1015 年)及女弟子孔氏十六娘慶曆三年( 1043 年)舍入塔中”的紀年文字。
宋代雕印的佛經取代寫本后,瓷青紙被用作捲軸的引首或包首; 1978 年蘇州瑞光寺塔出土北宋雍熙年( 984-987 年)刻本《妙法蓮華經》卷子引首用瓷青紙,同塔出土五代大和辛卯( 931 年)瓷青紙金書《妙法蓮華經》卷首金繪經變人物圖。山西應縣佛宮寺木塔發現遼代一批佛經中也有一件瓷青紙包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