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窯

蕭窯

蕭窯即安徽省蕭縣窯,窯以地名,稱“蕭窯”,始創燒於隋朝,與蕪湖的繁昌窯、淮南的壽州窯並稱為安徽三大名窯。蕭窯是南北窯瓷文化交匯的“中間站”。宋以後以燒瓷為主。蕭窯在唐代除燒黃瓷外,還兼燒白瓷與黑瓷

截至2015年,存有起源於隋朝唐宋時期的蕭窯遺址72座,2015年,挖掘的起源於隋朝的歐盤窯址,出土文物10000多件,早於景德鎮瓷窯,據考證,古時景德鎮瓷窯很多工人,都是從蕭窯遷入。

歷史沿革


蕭窯始創燒於隋朝,與蕪湖的繁昌窯、淮南的壽州窯並稱為安徽三大名窯之一。蕭窯是南北窯瓷文化交匯的“中間站”。
北宋元豐年間,形成從歐盤往南到白土鎮窯址沿倒流河72座窯的龐大規模。
北宋末年,蕭窯工匠避亂南遷至景德鎮、宜興等地。
南宋時,蕭窯已成為金朝在徐淮地區的大瓷窯之一。
1960年,白土寨發掘出土的瓷器多為白釉瓷,也有少數黑釉瓷,除壇、缸、花瓶等器皿外,還有佛像、佛塔等神器。
1981年9月,蕭窯遺址被列入安徽省重點保護單位。
2015年5月,安徽省考古所對蕭縣歐盤遺址進行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目前在700多平方米的面積內,已發掘清理出窯址2座、房址類遺跡6座和灰坑9座,出土了4000多件豐富的遺物,其中瓷器為大宗,另有少量陶器和錢幣。器類主要有碗、高足盤、四系罐、盆和盤等;年代以唐代為主,另有部分隋代遺存。
2015年7月,發現白瓷胎體、化妝白瓷,同時在蕭窯中出現,並且發現有白瓷窯變的器物。
2017年5月31日,蕭窯出土完整古瓷生產鏈,正在申報國家級文保單位。

特點


蕭窯黃瓷產品均為平底碗,底心微凹,底邊修坯時旋掉;胎體厚重,胎質不純,呈焦黃色,胎體內雜有不少黑色,白色或紅褐色微粒,且有小氣泡。釉色黃中閃綠,流釉處呈墨綠色。積釉處有小開片。入宋以後燒白瓷為主。金代蕭窯製品,胎質較細,胎色有焦黃、灰白兩種。釉白色,釉薄處灰黯無光,釉厚處呈牙黃色,並有乳白色亮光。釉不平,有氣泡,崩釉現象。器型除碗以外,還有枕、雙耳罐、小件瓷塑動物等。其中底足寬而邊淺,口徑大而壁侈的碗,是當時一種比較特殊的造型。金代蕭窯除燒白釉外,還有黑釉、白釉黑花、黃釉等品種。
蕭窯“紋飾以印花、繡花、畫花為代表,題材以折枝、蟲鳥等為多,幾何圖形較少,受到當時畫風的影響。

定位


蕭窯與壽州窯

挖掘
挖掘
1987年4月考證的蕭縣瓷窯晚於壽州窯,是繼承壽州窯的“傳承關係”。2015年,出土隋代器物的特徵和風格來看,蕭窯與壽州窯應該是並列關係,兩者相比,蕭窯的隋代器物具備更多的北方文化因素,壽州窯則更多的反映出南方文化因素。

蕭窯與景德鎮窯

蕭窯始燒年代早於景德鎮瓷窯,據考證,古時景德鎮窯很多工人,都是從蕭窯遷入。

始燒年代

蕭窯,最早發現在1960年,截至2015年底,出土的隋代瓷器遺存來看,始燒年代在隋代。

保護文物


發掘

2015年5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蕭縣博物館於5月底開始對歐盤窯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遺址位於蕭縣白土鎮歐盤村前歐盤村民組南側,南距著名的白土寨窯址僅4公里左右,301省道從遺址上東西穿過。遺址有大量的瓷碗、高足盤、“V”型三叉支釘和支托類窯具等遺物,器物形制風格反映出的時代特徵以唐代為主,另有部分屬於宋元時期;遺址的分佈範圍較大,其東、西、南界範圍均已探明,北部受制於民房住宅的阻礙,具體界限不詳。出於對發掘區形態呈條帶狀且南北寬度不一的現實考慮,本次發掘擬定在省道南側布5×10米探方13個,於省道北側布3×20米探溝一條,共計發掘面積710平方米。
2015年7月8日,全國各地的博物館、古陶瓷研究會、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高校等單位,在歐盤舉行了蕭窯學術研討會。

保護方式

蕭窯學術研討會上有專家學者認為對於窯址應加強保護,並建議省道繞道修築,就地建立窯址博物館的建議。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目前遺址保護有兩種,一種是就地保護,一種是遺址搬遷至博物館,具體方案需經過多方研究綜合最大保護和最經濟的宗旨確立保護方案。

蕭窯遺址


從歐盤往南到白土鎮窯址沿著倒流河散落的多處遺址,於宋代形成歷史上記載的白土72窯的龐大規模。

歐盤

歐盤村,南距著名的“白土寨窯址”約4公里,301省道從遺址上東西穿過,東西寬約500米,南部大體在301省道南70米處,北部受制於民房阻礙,具體界限不明,是我省已發現的古窯址中面積較大的一個,從2015年5月底開始搶救性發掘,發掘面積800平方米,已發掘清理出窯址2座、房址類遺跡6座和灰坑9座,出土了4000多件遺物。

白土寨

1960年,在白土寨發掘出土的瓷器多為白釉瓷,也有少數黑釉瓷,除壇、缸、花瓶等器皿外,還有佛像、佛塔等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