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州文廟
河北省定州市文廟
定州文廟,又稱“孔子廟”,位於河北省定州市刀槍街1號。唐大中末年(約857~858年),定州帥盧簡求廢佛寺創修定州文廟。
2013年5月3日,定州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公交:在定州火車站乘1路公共汽車人民商場下車北行100米即到。
自駕:在京深高速公路定州出口西行2公里即到。
文廟
欞星門
此門為文廟的正門,建於明朝,明末毀於戰火,后歷經修繕,1996年又落架重建,使之恢復原貌,為四柱三樓式建築,頗具明朝風格。雕飾精美,氣勢恢宏,其中四根盤龍通天柱最為壯觀。
戟門
戟門,文廟的二門,“戟”是古代的一種兵器,因門前列戟二十四支以示威嚴而得名。戟門為三間三開式,古代皇帝祭祀時,要走中間這道門,而其他文武官員要走兩側的門,以顯示等級差別。
落星石
大成殿
大成殿,面闊五間,進深三間,高9.5米,單檐歇山頂,上鋪黃綠琉璃瓦,高大堂皇,為文廟的主體建築,也是祭祀孔子的主要場所,殿內有孔子及其四配和十二哲人像。
東坡雙槐
東坡雙槐相傳為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任定州知州時親手所植,故稱“東坡雙槐”。雖有近千年的樹齡,每當盛夏卻依然枝繁葉茂、濃蔭蔽日。
魁星閣
唐大中末年(約857~858年),定州帥盧簡求廢佛寺創修文廟。定州文廟始建。
唐天佑十三年(916年)七月十九日始,北平王、義武軍節度使王處直對定州文廟進行擴修;天佑十五年(918年),擴修完工,文廟已有正殿、三禮堂、齋院、學院、講書堂等建築,學院和講書堂的創建使定州文廟廟學建設初具雛形。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定州知州韓琦拓修定州文廟,形成了前廟後學的格局,定州官學正式成立。
北宋元祐八年(1093年),定州知州蘇軾於中山後圃偶獲雪浪石,移至文廟正殿之後,並建“雪浪齋”。
金末元初,定州文廟因戰亂“焚毀殆盡,荒基零礎,僅存故物”;“廟僅存,而其田盡沒矣”。
元至元年間,中山知府齊詢於“籍城地塍三百五十七畝有奇,歲入租於學”,於是“廟祀始有供,學宮弟子有給焉”,文廟的祭祀活動和教學活動才稍有恢復。
元大德五年(1301年),監府總都禿魯迷失、同知僧奴等用學租買磚瓦,修建了考齋十楹;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頒旨加孔子“大成”之號,為大成至聖文宣王,為表尊崇和免於風雨侵蝕聖旨碑。
元延佑六年(1319年),中山府監府別理燮勱等割俸征工,在文廟內建加號碑樓。
元元統二年(1334年),定州文廟師儒張從先立郕國公(宗聖曾子)和沂國公(述聖子思)塑像,為“東西列序,冕服南向”;周源出資對聖殿(大成殿)進行維修。
元至正八年(1348年),中山知府石郁維修文廟;至正十二年(1352年),中山府監府大公增設文廟兩廡祭祀禮器。
明洪武十三年(1380年),知州項昌銘對講堂(明倫堂)進行擴建,建“正堂其楹六,辟肄習之地,其齋四,爨有廚,膳有室”。
明宣德十年(1435年),訓導黃憲建文昌宮。
明正統九年(1444年),州牧許讓增修定州文廟。
明天順七年(1463年),州牧邱俊增修定州文廟。
明成化七年(1471年),知州韓文“首建大成殿五楹,斗拱井藻丹碧輝炫;次建兩廡,曲廊四十有二間,內外宏敞,階所端邃;又次築墉以繚之,中塑聖賢像,並祭品供具;又以其餘力修飭講堂、齋廬、庖鼎、廩饌之處”。到成化十三年(1477年),維修工程完工,是定州文廟維修史上較大的幾次維修之一;成化二十年(1484年),因韓魏公祠“歲久祠壞”,知州裴泰將其改建於文廟東側,改建后的韓魏公祠“為堂四楹,高亢疏達”;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又以“學居廟后非制,增市學地,改建明倫堂於廟之西北隅,復修飾諸廨舍”。經過裴泰的增市學地和文廟的西延,文廟格局由韓琦時的“前廟後學”變為“東廟西學”,為後來東、中、西三院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明弘治十一年(1498年),州牧官賢建玩玉亭,與雪浪齋相對,后改稱仰蘇亭。
明正德二年(1507年),定州府推官署州事邵廷瑗辟廟後路;正德十四年(1519年),州牧王瓊移蘇公祠於眾春園;正德十五年(1520年),州牧倪璣“市地擴令方正,建講堂於明倫堂后,葺諸號舍”。
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知州王詔復修明倫堂;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府判署州事邢化辟廟前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署州事林德復建照牆。
明萬曆六年(1578年),州牧王錄因丹墀大窪,“輦工墁基,築高尺許,周圍凡三十餘丈”,並新鑿泮池,夾道植檜樹,通神路,還對名宦祠、鄉賢祠、啟聖祠、欞星門、戟門、明倫堂等進行維修,重建敬一亭、雪浪亭;萬曆七年(1579年),維修工程完工,共維修建築100間。萬曆十四年(1586年),知州唐祥興改祀韓魏公於城東北隅的眾春園;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建禹門、奪錦坊於儀門外;萬曆三十一年(1603年),州牧張邦貴改講堂為尊經閣;萬曆三十三年(1605年),復建魁星閣,另在文廟南立坊三座,東為泮宮坊,西為育賢坊,前為聲教上達坊;萬曆四十五年(1617年),定州州牧宋子質增修殿廡。萬曆年間,定州文廟已達到興建以來面積最大、建築規制最完備、建築物最多的時期,基本上可分為東、中、西、北四個相鄰的院落。中院為文廟主院,為祭祀區,主要建築有大成殿、東西兩廡、戟門、名宦祠、鄉賢祠、欞星門、泮池、照壁。東院也為祭祀區,主要建築為啟聖祠(即崇聖祠)、文昌祠。西院為學校區,主要建築有敬一亭、尊經閣、明倫堂、儀門、大門。北院主要建築有雪浪齋、雪浪亭、玩玉亭。
明末,定州文廟因戰亂,除部分樹木得以倖免外,建築多化為灰燼。
清順治二年(1645年),州牧邱萬化修復正殿(大成殿);順治十年(1653年),署州事陳本厚修復兩廡及戟門。
清康熙七年(1668年),州牧董大信修復欞星門。至此,文廟祭祀區的幾座主要建築大成殿、東西兩廡、戟門、欞星門復建完成。康熙十一年(1672年),州牧黃開運重修東西兩坊,將雪浪齋列為“定州八景之一;康熙十二年(1673年),捐金倡修文昌閣;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州牧韓逢庥督修明倫堂;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定州文廟維修大成殿,大成殿“萬世師表”匾額上方木檁處的刻維修銘文。
清雍正二年(1724年),文廟內建忠義孝悌祠;雍正三年(1725年),建名宦祠;雍正八年(1730年),州牧王大年將康熙年間黃開運重建的泮宮、育賢兩坊拆除,重建兩坊——前為“仰之彌高”,後為“宮牆萬仞”,以“內外照於日月,用以宣暢士風,固一舉目可得”;雍正十年(1732年),修崇聖祠;雍正十一年(1733年)修欞星門,為六柱五門式。
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秋,知州沈鳴皋捐俸倡修,修正殿(大成殿)五楹,擴建並增高兩廡,加固泮池垣墉,落架重修明倫堂等。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州牧秦學溥倡眾重修;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知州郭守璞對文廟進行維修,設學道門。
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知州寶琳捐制文廟祭器,並恢復中斷多年的文廟祭孔樂舞;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知州寶琳對文廟修整,在原址重建崇聖宮(即崇聖祠)和文昌閣,此次大修是定州文廟歷次維修中範圍最廣、最徹底的一次。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寶琳將原位於衙署東面的節孝祠移至文廟欞星門之左,禮門之外。
清咸豐元年(1851年),知州寶琳在定州文廟內增補新柏,成活398棵
清宣統元年(1909年)年,廟學制度廢除,定州文廟官學取消。
民國三年(1914年),定縣縣長孫發緒將儒學舊房舍辟做女子教室,創辦縣立女子高等小學,位置相當於道光時文廟的西院和北院,後為冀中職業學院佔用。而文廟中院、東院和南院的節孝祠作為祭祀區仍然保留。
民國十二年(1923年),時任定縣知事的何其章重修文廟大成殿等建築,並彩繪。
1959年,定州文廟中院被闢為定縣地誌博物館,大成殿、東西廡、名宦祠、鄉賢祠用作文物展室,東院為博物館辦公區,中院、東院和南院節孝祠的保護工作由博物館負責。
1988~2007年,定州文廟多次維修,除明倫堂外,文廟建築基本保持著清道光時的建築格局。
綜述
定州文廟文物遺存有落星石、東坡雙槐和石碑。
東坡雙槐
東坡雙槐,相傳為北宋大文學家蘇東坡任定州知州時親手所植,故稱“東坡雙槐”。
年代考證
定州文廟始建於唐大中二年(848年),所依據的是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重修的《直隸定州志》中刊載的兩篇碑文,即清乾隆三十年(1765年)定州知州沈鳴皋的《重修文廟記》和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定州知州郭守璞的《重修文廟碑記》,均記載定州文廟創建於唐大中二年(848年)。而同書刊載的北宋皇祐元年(1049年)韓琦《重修儒學記》則記:……又四年(慶曆八年,1048年),琦忝命來守。未幾仲秋之上丁,始躬行釋奠禮於夫子之廟,閱舊記,始於大中末州帥盧公簡求,以廟本會昌所廢天祐佛祠,其制猶若浮屠氏所居,乃更而大之……。”唐大中為唐宣宗年號,從847年到860年,共歷13年,所以“大中末”不可能是“二年”。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由安陽縣令黃邦寧根據明萬曆年間晝錦堂藏本重新校刊的《安陽文集》中亦收入韓文,題目改作《定州新建州學記》,但內容基本一致,也記載定州文廟創建於“唐大中末年”。盧簡求任職定州是在大中十一至十二年:“(大中)十一年,遷檢校工部尚書、定州刺史……等使。十三年,檢校刑部尚書……”,所以盧簡求廢天祐寺建文廟的時間只能是大中十一年(857年)或十二年(858年)。
歷史人物
盧簡求
盧簡求(788~864年),字子臧,唐蒲州(今山西永濟)人,生於唐貞元四年(788年)。唐大中十一年(857年),盧簡求改遷工部尚書,兼定州刺史、御史大夫等職,在定州任職期間,廢天祐寺建定州文廟。
韓琦
韓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8日),字稚圭,自號贛叟,相州安陽(今河南省安陽市)人,北宋政治家、詞人。
北宋皇佑元年(1049年),定州知州韓琦拓修定州文廟。韓琦拓修主張“即廟建學”,廟學一體,即形成了前廟後學的格局,定州官學正式成立,文廟的祭孔功能和作為官學為國家培養人才的教育功能兼備。
定州文廟是河北省保存最大,建築格局保持最為完整的孔廟古建築群,它的興建和延續為研究定州歷史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
1982年7月23日,定州文廟被公布為河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維修南院節孝祠。
1992年,按照山東曲阜孔廟的形式恢復大成殿內塑像。
1993年,維修魁星閣。
1995年,按照清道光二十九年的格局復建欞星門。
1998年,維修東、西官廳。
2001年,維修西廡。
2004年,維修崇聖祠。
2005年,維修名宦祠、鄉賢祠,
2006年,按清道光時期的格局恢復戟門。
2007年,維修東廡。
2013年5月3日,定州文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