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找到3條詞條名為蘇堤春曉的結果 展開
- 寒冬過後蘇堤報春的西湖美景
- 清代詩人阮元創作的一首詩
- 蘇堤春曉
蘇堤春曉
清代詩人阮元創作的一首詩
《蘇堤春曉》是一首描寫西湖蘇堤的風景詩。
全詩雖然僅僅二十八個字,卻包含了豐富的內容。從具體事物來說,它寫了山峰、月輪、西湖、天空,這樣由天空到地面,氣象非常廣闊,立體感極強,使畫面突出;從時間來說,它寫了一個春天的拂曉;從天候來說,寫了一個乍暖還寒的初春的晴朗的早晨;它們共同編織成一幅蘇堤春曉的特有景色,畫面上瀰漫出一種蒼茫迷濛的景色。
最後一句標出的碧桃花,則在這廣大一片的“青白色”中嵌上了點點紅色,使得此景變得氣韻生動,讓人強烈地感到一股春天到來時的特有生機,給人以美感和力量。
阮元(1764年2月21日-1849年11月27日),字伯元,號芸台、雷塘庵主、揅經老人、怡性老人,江蘇儀徵人。清朝中期官員、經學家、訓詁學家、金石學家。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經史、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著非常高的造詣,被尊為三朝閣老、九省疆臣,一代文宗。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進士,先後任禮部、兵部、戶部、工部侍郎,山東、浙江學政,浙江、江西、河南巡撫及漕運總督、湖廣總督、兩廣總督、雲貴總督等職。歷官所至,政績卓著,以提倡學術、振興文教為自任。在杭州時,創立詁經精舍;在廣州創立學海堂。經歷乾隆、嘉慶、道光三朝,晚年官拜體仁閣大學士,致仕后加官至太傅。提倡樸學。生平著述豐富,撰有《揅經室集》《十三經註疏校勘記》等三十餘種著述傳世。
曾羅致學者編書刊印,主編《經籍籑詁》,校刻《十三經註疏》,匯刻《皇清經解》等,於數學、天算、輿地、編纂、金石、校勘等方面亦多有建樹,史稱其“身歷乾、嘉文物鼎盛之時,主持風會數十年,海內學者奉為山斗焉”。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去世,年八十六。獲賜謚號“文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