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良級輕巡洋艦
長良級輕巡洋艦
長良級輕巡洋艦(英文:Nagara Class ),是日本建造的一型輕型巡洋艦。該級艦共有長良(Nagara 1922)、五十鈴(Isuzu 1923)、由良(Yura 1923)、名取(Natori 1922)、鬼怒(Kinu 1922)、阿武隈(Abukuma 1925)等6艘艦,五十鈴號後來接受了防空強化,撤去2門主炮,加裝了6門高炮和19挺機槍。
該級艦一般充當水雷戰隊的旗艦。
該級艦是一戰結束,日本海軍進行軍備擴建的產物。1920年,日本海軍為了完成其八六艦隊計劃,開始建造3艘新的5500噸級輕巡洋艦(日語:5500トン型軽巡洋艦)。不久又再追加訂購3艘,即為長良級輕巡洋艦。其30節以上的作戰速度,魚雷管,數門單裝炮等配置完全是受一戰的影響。
長良級輕巡洋艦是舊日本帝國海軍的輕型巡洋艦,同型艦一共有6
艘,分別為長良號、由良號、五十鈴號、鬼怒號、名取號和阿武隈號。
長良號於1920年9月9日開工建造,1944年8月7日被美軍潛艇擊沉於天草諸島以西。
由良號於1921年5月21日開工建造,為潛艇部隊第五潛水戰隊旗艦,1942年10月25日於圖拉吉島東部海域遭美軍重創后自沉。
五十鈴號於1920年8月10日開工建造,服役後為南支/香港方面的第二遣支艦隊第五戰隊旗艦。1945年4月7日被美軍潛艇擊沉於帛琉海面。
鬼怒號於1921年1月17日開工,為潛艇部隊第四潛水戰隊旗艦,1944年10月26日被美軍機炸沉於汶萊島東北海域。
名取號於1920年12月開工,為第五水雷戰隊旗艦。1944年8月18日被美軍潛艇擊沉於薩馬島東方海面。
阿武隈號於1921年12月8日開工,1944年10月25日在蘇里高海峽被美軍驅逐艦魚雷擊中,次日遭到空襲而沉沒。
長良級輕巡與前級球磨級使用了相同的艦體設計、引擎和大部分武裝,最主要的設計修改在於換裝了更大的610毫米魚雷發射管,因此另立為長良級輕巡洋艦。但外觀上來說,新的長良級與球磨級相比,在於裝設在前部的2號主炮的10米長水上飛機滑行導軌;不久又被更換成水上飛機彈射器。不過這種設計依然存在諸多問題,於是在1929至1934年間將各艦上的彈射器移到艦橋後方的第5、6號主炮之間。
日本海軍原計劃在1941年為阿武隈和鬼怒兩艦換裝最新式的九三式氧氣魚雷,但因為產能不足,最終只有阿武隈完成了換裝。
標準排水量 | 5570噸 |
航速 | 36節 |
主火力 | 7門140毫米炮 |
副火力 | 2門76毫米炮 |
魚雷發射管 | 8具610毫米 |
艦載機 | 1架 |
雷達 | 21號對空電探1部 |
長良號於1920年9月9日動工,1921年4月25日下水,1922年4月21日竣工,由佐世保海軍工廠承建。
1922年4月下旬竣工交接的長良號輕巡洋艦,攝於佐世保軍港
1936年9月在上海行動的長良號
之後,長良號繼續轉戰荷屬東印度群島,出任1942年2月6日西里伯斯攻略戰的旗艦,並於6月的中途島海戰時任第十戰隊旗艦,率領12艘驅逐艦於機動部隊最前鋒勇猛出擊。由於戰況居下,在赤城號被宣告放棄后,南雲忠一司令官立即轉移至長良號繼續坐鎮指揮。
隨著所羅門一帶的戰勢緊迫,長良號趕赴該區域活動。1942年11月13日,長良號參加了第一次索羅門群島海戰,並受輕傷。參加了南太平洋海戰(1942年10月26日)以及第三次所羅門海戰(1942年11月12日~15日)。1943年7月15日,此艦在新愛爾蘭島附近觸雷輕微受損,但很快就完成修復重返戰場。
1943年12月5日在誇賈林環礁遭到美軍艦載機轟炸的長良號
名取號輕巡洋艦,攝於1922年7月21日全速公測試航之時
1935年5月攝於佐世保軍港的名取號
之後,名取號留駐南洋水域繼續作戰任務,1943年1月9日在安汶島遭到美軍潛艇及轟炸機攻擊,受創嚴重。之後前往新加坡修理,接著回到舞鶴進行正式修理,直至1944年4月。修理結束后,在瀨戶內海進行訓練,5月編入第三水雷戰隊,從吳港護送部隊到達沃。在1944年6月的馬里亞納海戰中擔任機動部隊的護衛之後附屬於聯合艦隊,在菲律賓與帛琉之間從事運輸任務,但1944年8月18日在菲律賓薩馬島東方海面遭到美軍潛艇“魴魚”號(Hardhead,SS-365)的魚雷擊中沉沒。
失去艦尾的名取號,1943年1月在安汶遭襲擊,2月3日在新加坡修理
鬼怒號輕巡洋艦,1922年11月10日攝於神戶港
太平洋戰爭爆發時,鬼怒號出任第四潛水戰隊旗艦,率領三隊共8艘潛艇參加馬來戰役。令人玩味的是,當時由鬼怒號所率領8艘潛艇之中的6艘伊號潛艇(伊53,54,55,56,57,58,1942年5月20日以後相繼改名為伊153,154,155,156,157,158)至戰爭結束時仍然悉數殘存。
1944年10月26日,鬼怒號在從事萊特灣海戰相關的運輸任務中,在菲律賓海域汶萊島東北方遭到美軍航母艦載機猛烈攻擊,最終爆炸沉沒。
擔任第三戰隊旗艦時的鬼怒號
1923年8月初,停泊在館山灣的由良號
1937年8月,在中國上海行動的由良號
由良號是太平洋戰爭中第一艘戰沉的輕巡洋艦。其沉沒日期為1942年10月25日,即南太平洋海戰前一日,在索羅門群島一帶遭到美軍潛艇“虎鯊”號(Grampus,SS-207)魚雷攻擊受到重創,之後借友軍驅逐艦之手將自己擊沉。
塗了迷彩的由良號
五十鈴號,攝於1923年8月中旬,竣工不久前前往橫須賀軍港
五十鈴號基本武備與阿武隈號完全相同,該級輕巡洋艦在1934年全數進行改裝,除配備飛機彈射器以便裝載1架水上偵察機以外,後桅桿也改裝三腳桅。此後,只有五十鈴號在1944年進一步改裝,顯著增強了對空防禦裝備,有6門127毫米高射炮和38門25毫米機關炮,儼然一副防空巡洋艦的派頭。
1944年9月14日,五十鈴號改裝為防空巡洋艦后前往東京灣進行公試
時任第二水雷戰隊旗艦的五十鈴號
阿武隈號於1921年12月8日在浦賀造船廠動工,1923年3月16日下水,1925年5月26日竣工,為長良級6號艦。阿武隈下水至竣工耗時冗長,比僚艦建造時間延遲了兩年以上,主要是由於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造成承建公司受損嚴重。
1935年5月攝於佐世保軍港的阿武隈
長良級輕巡洋艦
阿武隈號在1944年的萊特灣海戰中被編入志摩艦隊,參加了蘇里高海峽作戰,卻因蒙受炮擊,雷擊受創撤退,1944年10月26日不幸在內格羅斯島(Negros Island)海域被美B-24轟炸機和艦隊擊沉。據傳此艦直到沒入海面最後一刻依然在猛烈的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