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式氧氣魚雷
九三式氧氣魚雷
九三式氧徠氣魚雷(日語:九三式酸素魚雷;日語中“酸素”意為氧)是太平洋戰爭時期日本海軍的裝備,廣泛地用於驅逐艦與輕巡洋艦組成的“水雷戰隊”,作為主要武器。
憑藉其高航速、長射程以及更強的破壞力,九三式魚雷在戰爭初期曾給盟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而戰後美國歷史學家塞繆爾·莫里森將其喻為“長矛”,使九三式魚雷以“長矛魚雷”的異名為後世所熟知。
氧氣魚雷的原理
氧氣魚雷,是一種熱動力魚雷,特點在於用純氧代替空氣作為魚雷的助燃劑,使魚雷的推進劑得以充分燃燒。氧氣魚雷的優點在於燃燒充分,能顯著增加魚雷的航速與射程,同時節省了推進劑,有助於增加魚雷的裝藥量。推進劑在純氧中燃燒,主要產生微溶於水的二氧化碳,不易產生氣泡,魚雷在航行時不容易暴露雷跡,隱蔽性大大增強。因此,從20世紀20年代起,各海軍強國都開始研究如何用純氧或過氧化氫作為魚雷的助燃劑。
九三式魚雷概述
九三式氧氣魚雷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夕研製出的武器。1933年,岸本鹿子治與朝熊利英等人成功設計了一種以純氧為助燃劑的魚雷,它於1936年列裝部隊,並從1937年起全面投入量產。訖日本投降,這種魚雷總計生產了約2700發,廣泛地裝備於日軍驅逐艦、輕巡洋艦以及重巡洋艦。九三式魚雷在服役時曾是世界上航速最快、射程最遠、裝藥量最大的魚雷。此外,由於九三式魚雷體型過大,潛艇無法搭載,日軍後來還設計了潛艇專用的九五式氧氣魚雷。
後來,隨著戰爭窮途末路,日軍將一部分九三式魚雷改造為自殺式兵器——也就是惡名昭彰的回天魚雷。日本投降后,各型氧氣魚雷均停止生產。
自從1887年俄羅斯帝國海軍用魚雷擊沉了奧斯曼帝國的軍艦、證明了它的實戰價值起,魚雷就成為了驅逐艦和潛艇以小搏大、以寡擊眾的利器。1905年日俄對馬海戰中,日軍集中驅逐艦及魚雷艇發動夜間襲擊,擊沉俄軍三艘戰列艦。日本海軍自此認識到魚雷的威力,並將其視為扭轉戰局的“決戰兵器”。
轉眼到了1922年,在華盛頓會議上,美國規定英、美、日、法、意的主力艦(包括戰列艦與戰列巡洋艦)的噸位比例為5:5:3:1.75:1.75,日本企圖獨霸西太平洋的圖謀落了空。隨著一戰落下帷幕,美、日兩國圍繞太平洋、東南亞以及中國的殖民利益展開明爭暗奪,矛盾日益尖銳,都將對方視為了假想敵,積極謀划與對方的海上決戰。而在當時,航空母艦還沒有經歷過實戰的檢驗,海軍航空兵的戰略價值尚未得到證明和發揮,因此日德蘭式的戰列艦對決成為了海上戰略決戰的唯一形式。
於是日軍發現:根據海軍條約,日本的戰列艦在噸位上只能達到美國的六成,而數量更有著天壤之別(日本當時擁有6艘戰列艦與4艘戰列巡洋艦,噸位合計301320噸;而美國擁有18艘戰列艦,噸位合計525850噸),要展開海上決戰,無異於以卵擊石。於是日軍指望發揮驅逐艦、輕巡洋艦與潛艇的作用,在預想的決戰前儘可能地擊沉美軍戰列艦隊的護航艦隻、甚至直接削減敵戰列艦的數量,好讓“決戰”來臨時,雙方的兵力能夠“勢均力敵”——這就是著名的“九段漸減邀擊作戰”。九三式氧氣魚雷就是在這個背景下研製的。
二戰前的魚雷以熱動力魚雷為主,其推進劑由燃料與助燃劑組成。而眾所周知,空氣中只有約21%是氧氣,剩餘都是無法助燃的氮氣、二氧化碳以及稀有氣體等。在空氣中燃燒,推進劑的利用率低,影響了魚雷的航速及射程。因此從20世紀20年代起,各海軍強國都開始研究如何用更強烈的氧化劑——如純氧或過氧化氫——作為魚雷的助燃劑。
日本從20世紀初就開始了對熱動力魚雷的研究。1911年日本研製成四四式魚雷,並很快實現了所有零部件的國產化;後來又研製出了530毫米口徑的六年式魚雷和610毫米口徑的八年式魚雷和九零式魚雷。但這些魚雷都屬於以空氣作為助燃劑的傳統熱動力魚雷,其射程短、航速慢、隱蔽性差,在戰列線上難有用武之地。而華盛頓海軍條約簽訂之後,日軍自知戰列艦噸位相對美軍處於絕對劣勢,直接展開決戰毫無勝算,更是把寶都押在了新式魚雷上,企圖重現對馬海戰的“奇迹”,在決戰之前利用魚雷來儘可能多地擊沉敵方護航艦甚至主力艦。這種情況下,研製威力更強、射程更遠的魚雷就成為了燃眉之急。
1923年英國研製成了MKI型魚雷,並於1925年正式列裝部隊,裝備納爾遜級戰列艦。這種口徑達24.5英寸(622毫米)的新式重型魚雷摒棄了過去的空氣助燃,採用氧氣+空氣的混合助燃氣體,通過增加氧氣的濃度提升了燃燒效率,使得魚雷的航速與射程大增。正對新動力魚雷的研究一籌莫展的日本的部門聽說此事,彷彿抓到了救命稻草。1926年日本從英國購入了數型高速魚雷,隨後便以英國為師,開始了對新型動力魚雷的研究,自此日本不斷派遣研究人員前往英國留學,學習魚雷的設計理論。
主持魚雷研究的岸本與朝熊
岸本團隊隨後發現,如果魚雷發動時就直接向燃燒室內注入純氧氣,極易引發爆炸;而如果讓燃油先在空氣中穩定燃燒,隨後再向燃燒室注入純氧,便不會引發爆炸。於是他們設計了一個折衷的解決方案:添加一個較小的壓縮空氣室以儲存普通空氣,通過調壓閥將壓縮空氣引導至燃燒室,同時點火;待壓縮空氣燒完之後,再自動打開結合閥,從主氣室里導入純氧氣,從而避免爆燃。為了保密,他們對外將壓縮空氣室稱為“第一空氣室”,將氧氣室稱為“第二空氣室”,並在吳市、廣島、瀨戶內海等地進行了多次技術試驗。
1932年年底,吳海軍工廠遵照岸本的設計,試製出兩枚魚雷,並進行了陸上實驗。實驗結果表明,採用岸本的設計,不會導致魚雷爆炸,說明魚雷的安全性是可靠的。
而正式的水下實驗則要等到1933年。當年年初,魚雷在吳港的魚雷靶場進行試射。隨著魚雷躍出發射管、像離弦之箭一般向預定目標駛去,新型氧氣魚雷的研製宣告成功!1933年是日本皇紀2593年,因此新式魚雷被命名為“九三式氧氣魚雷(日語:九三式酸素魚雷)”,於1936年裝備部隊,並於次年全面投產。九三式魚雷服役之後迅速取代了舊有的八年式以及九零式魚雷,成為了日本“水雷戰隊”的主要武器;日軍的驅逐艦、輕巡洋艦與重巡洋艦都迅速換裝九三式魚雷。而作為研究新式武器的功勞,負責人岸本和朝熊分別被日本政府授予勛二等旭日重光章與勛三等旭日中綬章。
此外,由於九三式魚雷的體積過大,潛艇無法搭載,岸本與朝熊還在1935年設計了專供潛艇使用的九五式氧氣魚雷,口徑降為530毫米,各方面性能較九三式亦有變化。
一枚九三式魚雷由彈頭、氣槽、前浮具、引擎室、后浮具、尾舵及螺旋槳組成。其中彈頭與氣槽位於魚雷的前部,引擎、浮具及推進器位於魚雷的後部。
彈頭是魚雷的戰鬥部,九三式魚雷的戰鬥部裝有490千克的九四式炸藥。
氣槽由鎳鉻鉬鋼製成,採用了一體成型的設計。它與彈頭後部直接相連。分為兩部分:被稱為“第一空氣室”的壓縮空氣艙以及被稱為“第二空氣室”的壓縮氧氣艙。空氣艙內的壓力為230個大氣壓,儲存少量一般空氣;而氧氣艙內壓力為225個大氣壓,儲存純氧。當魚雷點火發射時,觸發空氣艙氣壓閥,向引擎室送入空氣,使燃油能穩定而緩慢地燃燒。當空氣艙內的氣體放干時,觸發氧氣艙氣壓閥並釋放氧氣,充入引擎室的內燃機,使燃油猛烈燃燒。自動化調壓閥可以將出艙氧氣的氣壓控制在10個大氣壓,維持航速的穩定。
引擎安裝在魚雷後部。九三式魚雷採用雙汽缸往複式水冷發動機,利用引擎室外壁有意設計的縫隙漏入海水,起到冷卻的作用。引擎靠重油內燃機提供動力,而助燃劑則採用純氧氣(實際採用的是濃度約98%的氧氣)。日軍為了保守氧氣魚雷的秘密,嚴禁潛艇官兵及研究人員談及“氧氣”一詞,而對外偽稱“第二空氣”。
魚雷安裝有兩個壓縮空氣浮具,盛放壓縮空氣,氣壓則維持在230大氣壓,與“第一空氣室”相同。兩座浮具的容積和為40.5升。浮具的作用是控制魚雷的尾舵與陀螺儀。
吳港大和博物館展出的93式魚雷尾部
九三式氧氣魚雷有兩個子型——1型與3型。3型魚雷相比1型增加了裝藥量而縮短了射程。戰爭初期日軍主要裝備1型魚雷,後來逐漸換裝3型魚雷,戰術也轉變為在10000米內近距攻擊為主。
九三式魚雷1型 | 九三式魚雷3型 | |
全長 | 9米 | 9米 |
口徑 | 610毫米 | 610毫米 |
重量 | 2.7噸 | 2.8噸 |
最大射程 | 48節/20000米 | 48節/15000米 |
裝藥量 | 490千克 | 780千克 |
日本設計氧氣魚雷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最大限度地增加魚雷的射程與速度。根據日軍的戰術預想,氧氣魚雷應當在20千米的最遠射程內發揮作用——這是當時重巡洋艦普遍裝備的8英寸(203毫米)火炮的交戰距離。一些資料聲稱九三式魚雷的航速及續航力能達到如下地步:
航速48-50節時,航程22000米;
航速37-39節時,航程33000米;
航速33-35節時,航程40400米。
而根據舊日本海軍公布的官方資料,九三式氧氣魚雷的最佳性能是在42節航速下連續航行11000米。事實上,大部分的指揮官會選擇在10千米以內的距離上發射九三式魚雷,戰爭中大部分九三式魚雷的擊沉記錄也是在10千米以內創下的,可以認為10千米是九三式魚雷的有效殺傷距離——而當時英、美等國的主要艦用魚雷,射程都在5000-7500米之間,九三式魚雷的射程優勢一目了然。
採用純氧助燃推進大幅降低了九三式魚雷所需的助燃劑重量,允許其裝載更多的炸藥。九三式魚雷的戰鬥部裝藥量達到490千克,而同時期被美軍驅逐艦的主武器MK15型魚雷,裝藥量為375千克,亦較九三式遜色。
訖太平洋戰爭爆發,日本除海軍航空兵未裝備氧氣魚雷以外,水面艦艇及潛艇已全面換裝氧氣魚雷。而九三式氧氣魚雷作為驅逐艦、巡洋艦的主要武器,參加了大部分主要戰役。
九三式魚雷作為日軍踐行“九段漸減邀擊”的關鍵兵器,成為了日本海軍前衛戰略的核心,海軍的艦艇設計、武器設備甚至編製都圍繞九三式魚雷發生了變化。日軍強化了輕型艦隻的編製,每支艦隊編組一隊由1艘輕巡洋艦以及12-16艘驅逐艦組成的“水雷戰隊”,專門用魚雷進行作戰。此外,為了發射九三式魚雷,專門設計了九四式魚雷發射器,同時改進了舊有的十二年式魚雷發射器,並且為大部分的驅逐艦安裝了魚雷再裝填設施;而為了強化魚雷攻擊能力,日軍對許多現有的輕巡洋艦進行了大改造,使其利於發射魚雷,其中最極端的例子當屬由球磨級輕巡洋艦改造而來的北上號輕巡洋艦與大井號輕巡洋艦,對外號稱“重雷裝巡洋艦”——她們拆除了幾乎所有的火炮和電子設備,使其能安裝多達10座四聯裝魚雷發射器,相當於能一次性發射40枚魚雷,對魚雷發射能力的追求達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
九三式魚雷擁有比其他魚雷更遠的射程以及更強的破壞力,但在實戰中也暴露出許多問題:
一、陀螺儀容易失靈。九三式魚雷裝備的陀螺儀轉速為8000轉/分,速度過慢,而日本在戰爭後期提出陀螺儀的轉速應達到每分鐘20000轉。陀螺儀不力,導致魚雷在發射后容易失控,使命中率打上折扣。
二、遠程命中率低。九三式魚雷在設計時被要求達到20000米的射程,但實戰中發現魚雷在開出10000米之後便難以再有效控制方向,而敵艦也可以利用機動來快速躲避。事實證明一味追求高航速、長射程的九三式魚雷並未能滿足日軍原先預想的戰術,後來開發的九三式3型魚雷也重新轉變回了近距攻擊的戰術。
三、引信不可靠。這點可謂是九三式魚雷(以及二戰日軍所有其他魚雷)的命門。九三式魚雷採用觸髮式引信,由於引信過於敏感,導致容易被海浪或軍艦尾流誘爆,在實戰中經常發生魚雷尚未抵達目標便提早爆炸的狀況。雖然後來日軍著力於改進引信,但直到戰爭結束問題都沒有解決。
四、壓縮氧氣儲存不便。氧氣難以儲存,且存在極大的危險性,不可能在出廠時就給魚雷填充氧氣。日軍驅逐艦及巡洋艦為使用九三式魚雷,不得不專門配備制氧機。
五、維護保養不便。九三式魚雷的輸氣管內容易殘留霧化重油液滴,在實戰中常常是導致殉爆、誘爆的禍根。因此每次使用魚雷前都必須徹底清理其內部管道,而這往往要花上四五天的時間。
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戰爭爆發。次年1月,大本營下令進攻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荷蘭、英國、美國以及英屬澳大利亞組成了ABDA聯合艦隊,前往東印度群島阻擊日軍。
1942年2月27日,荷蘭海軍卡爾·杜爾曼少將率領2艘重巡洋艦、3艘輕巡洋艦及9艘驅逐艦穿過望加錫海峽,阻止日軍登陸爪哇島,途中遭到高木武雄與西村祥治率領的艦隊攔截。日軍擁有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以及14艘驅逐艦,兵力上佔據絕對優勢。當天下午16:10兩軍開始交戰,日軍用九三式魚雷擊中了荷軍科特納爾號驅逐艦,使其船體斷裂沉沒;英軍埃克塞特號重巡洋艦以及伊萊克特拉號驅逐艦也被日軍用火炮擊沉。
杜爾曼少將決定引軍撤退,並令美軍58驅逐艦編隊釋放煙霧及魚雷,可惜美軍魚雷的射程不及日軍,魚雷攻擊未能起到成效。當晚21:55,杜爾曼重整兵力,發現身邊只剩下了4艘巡洋艦。
23:00,日軍追上了杜爾曼的殘軍,羽黑號與那智號兩艘重巡洋艦用火炮對荷軍殘艦展開狂轟濫炸。日艦利用航速優勢,佔領了T字有利陣位,並向荷軍發射了大量九三式魚雷。數分鐘內,荷軍爪哇號輕巡洋艦與旗艦德·勒伊特號輕巡洋艦雙雙沉沒,統帥杜爾曼少將英勇戰死。
此戰雖然日軍獲勝,但卻發現了九三式魚雷在實戰中諸多不可靠的因素:當時日軍強調遠距發射魚雷,但整場戰鬥中日軍在20-25千米的作戰距離上發射了合計188枚魚雷,僅有4枚命中,命中率不到2.13%;在12千米上發射的12枚魚雷則只有1枚命中。而夜間戰鬥的結尾,近距發射的魚雷卻全部命中,並直接導致了兩艘荷蘭輕巡洋艦的沉沒。此戰之後,日軍開始強調在10千米以內的近距離發射魚雷。
詳見:泗水海戰
誤擊“神州丸”事件
當泗水海戰進行時,日本陸軍同時正在進行爪哇島登陸作戰。1942年3月1日凌晨01:27,日本海軍最上號重巡洋艦追上了美軍休斯敦號重巡洋艦,向她發射了一輪九三式魚雷。結果,由於定深過長,有6枚魚雷越過了目標,繼續向前駛去,剛好在日本陸軍的登陸船隊中炸開了花!
魚雷首先在01:35擊中了一艘倒霉的掃雷艇,登時把它炸得粉身碎骨;僅僅三分鐘后,醫院船“蓬萊丸”、運輸艦“佐倉丸”、“龍野丸”及登陸艦“神州丸”亦先後被魚雷擊中沉沒。日軍起初還以為遭到了美軍潛艇的襲擊!日陸軍第16軍軍長今村均狼狽地鑽出下沉中的座艦“神州丸”,登上小艇避難。
然而,“聰明”的今村知道爪哇戰役還沒結束,接下來還得指望海軍掩護登陸部隊,現在不是得罪海軍的時候。於是他嚴格下令封鎖消息,甚至當陸軍參謀本部的調查人員在當地海域撈出九三式魚雷殘骸、認定襲擊確系本國海軍所為之後,仍堅稱損失是來自於盟軍潛艇或魚雷艇的襲擊。
另一方面,日本海軍一向吹噓自己的魚雷“百發百中”,這次不僅沒有擊中盟軍,反而“大水沖了龍王廟”,打了自己人,海軍顏面無光。日軍第五水雷戰隊司令原顯三郎不得不親自跑去今村的府邸謝罪,這被他視為奇恥大辱。作戰結束后他找來最上號的指揮官,大罵一通;並指示:“於友軍登陸艦隊附近海域作戰、或多支水雷戰隊夾擊敵方時,必須尤為注意(魚雷的)射向。”
1942年8月8日午夜,三川軍一率領5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及1艘驅逐艦組成的日軍第八艦隊摸進了圖拉吉島附近海域的美-澳聯軍軍港,趁夜色大開殺戒。盟軍士兵從熟睡中驚醒,開始迎敵:混戰中澳軍堪培拉號重巡洋艦被日軍魚雷擊毀,美軍芝加哥號重巡洋艦也被魚雷重創。日軍隨後殺向海灣的北部海區,駐防此地的美軍阿斯托利亞號、文森斯號與昆西號重巡洋艦倉促應戰,遭到日軍集火打擊,亦先後被日軍用魚雷及火炮擊沉。此戰,日軍憑藉出色的夜間作戰素質,運用大威力的火炮以及九三式魚雷,擊沉、重創盟軍5艘重巡洋艦,而自己僅有3艘巡洋艦輕傷。
詳見:薩沃島海戰
美軍繳獲的93式魚雷,陳列於華盛頓海軍部
14日,日軍司令近藤信竹坐鎮霧島號戰列艦,親率第二艦隊主力殺向瓜島,美軍小威利斯·奧古斯塔斯·李率領華盛頓號戰列艦、南達科他號戰列艦以及4艘驅逐艦迎戰。戰鬥伊始,日軍就利用九三式魚雷擊沉兩艘、重創兩艘美軍驅逐艦,使美軍戰列艦陷入了孤立無援的境地;屋漏偏逢連夜雨,南達科他號此時發生了電力故障,主炮成了啞巴,又連遭日艦炮火攻擊,受到重創,基本喪失戰鬥力。近藤欣喜若狂,以為擊沉美軍戰列艦的時機已到,令高雄號、愛宕號重巡洋艦向美艦發射魚雷。然而九三式魚雷的致命弱點此時暴露了出來——由於引信的不穩定,大部分魚雷都在靠近南達科他號之前就過早的爆炸,南達科他號只受到有限的震傷。日軍不僅未能擊沉南達科他號戰列艦,還讓華盛頓號戰列艦抓住了反擊的機會,藉助新式雷達定位日艦,發動近距射擊,一舉重創日軍霧島、愛宕、高雄三艦,並擊沉了綾波號驅逐艦,扭轉戰局。
詳見:瓜達爾卡納爾海戰
1942年11月,8艘日軍驅逐艦在田中賴三的率領下前往瓜島,在鐵底灣與5艘重巡洋艦、4艘驅逐艦組成的美軍67特混編隊遭遇。交戰伊始,美軍集中炮火擊沉了日軍高波號驅逐艦,佔據明顯優勢。但由於美軍巡洋艦排列成密集單縱隊形,又沒有派出驅逐艦前導干擾日軍,給日軍以可趁之機,日軍驅逐艦順勢發射魚雷,排列密集的美軍巡洋艦隊不利閃避,紛紛受到打擊:明尼阿波利斯號、彭薩科拉號與新奧爾良號重巡洋艦受重創,而北安普頓號重巡洋艦沉沒,必勝之仗打成了敗仗。日軍借夜色揚長而去。
詳見:塔薩法隆格海戰
庫拉灣海戰
1943年7月5日,第3水雷戰隊司令秋山輝男率領10艘驅逐艦駛向拉塞爾群島,試圖阻止美軍在此登陸;而美軍則派出在瓜島戰功赫赫的“海倫娜”號輕巡洋艦,帶領2艘輕巡洋艦及4艘驅逐艦前來攔截。次日凌晨兩軍遭遇並開始交戰。海倫娜號憑藉兇猛的火力以及精確的雷達定位,迅速撕碎了日軍新月號驅逐艦;然而自己也因為夜間炮擊的火光而暴露,被日軍涼風、谷風兩艘驅逐艦發射九三式魚雷擊沉。
詳見:庫拉灣海戰
聖喬治角海戰
1943年11月26日凌晨,日軍5艘驅逐艦經過聖喬治角,掉進了5艘美軍驅逐艦精心布置的口袋陣,領導美軍的正是美國史上頭號驅逐艦名將、不世出之英才阿利·艾伯特·伯克。開戰伊始美軍就發射魚雷擊沉了日軍2艘驅逐艦,剩下3艘日艦急忙發射九三式魚雷反擊。然而日軍魚雷的弱點早已被伯克將軍看穿:他料定了日軍發射魚雷的時機,算準了魚雷的航速、航向,隨後率驅逐艦隊展開了精妙的機動,利用軍艦尾流誘爆了九三式魚雷,沒有一枚魚雷擊中目標。美軍乘勝追擊,又擊沉一艘敵艦,殘敵落荒而逃。是役,日軍沉3艘驅逐艦,而美軍甚至沒有任何人員傷亡。
詳見:聖喬治角海戰
九三式氧氣魚雷作為被日軍寄予厚望、用以執行日軍志在必得的“九段漸減邀擊”作戰的“決戰兵器”,在實戰中曾給盟軍造成了嚴重的損害,從戰時任美海軍少將、戰後成為歷史學家的塞繆爾·莫里森在戰後不無驚恐地將九三式魚雷喻為“長矛(Long Lance)”亦可看出一二。然而歷史證明,九三式魚雷雖然取得了不少戰果,但並沒有能發揮日軍預想中迫使美軍以劣勢兵力展開戰略決戰的作用。
日軍“九段漸減”作戰機關算盡,但思維中預想的戰列線決戰卻始終沒有到來——隨著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之交飛機技術的突飛猛進,太平洋上海上戰略決戰的形式戲劇性地發生了轉變,從戰列艦決戰變為了航母決戰。戰列艦——確切來說是除航母以外的所有水面艦艇——退居為航空母艦的護航兵力,而水面艦載魚雷區區萬米的有效射程,在作戰半徑以十萬米、百萬米論的飛機面前更是喪失了意義,以九三式魚雷為核心的九段作戰宣告破產,也是當然的了。當然,這一戰略上的失算也不能完全算是日本人的誤判——誰能想到從百眼巨人號的誕生起,只過去短短三十多年,新生的航空母艦就把擁有百年歷史的戰列艦——包括以艦炮、魚雷為武器、排列戰線作戰的一切戰術和戰略——徹底淘汰了呢?
當然,撇開航母的因素,九三式氧氣魚雷在實戰中也遠遠不是日軍期望的“戰無不勝”的神器。九三式魚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不僅僅靠自身性能,更靠海軍官兵在在戰前的魔鬼訓練中積累的夜戰經驗。隨著盟軍逐漸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教訓、發明出在夜戰中對付日軍的戰術戰略,九三魚雷越來越難在實戰中取得成功,日軍在聖喬治角的慘敗就說明了許多問題。盟軍也不斷開發新式武器來與其抗衡。1945年美軍研製出MK17型魚雷,採用過氧化氫作為助燃劑,達到了46節/16460米的有效射程,九三式魚雷自此全面喪失了性能優勢。
由93式魚雷改造成的回天自殺式魚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