爪哇戰役

爪哇戰役

爪哇戰役(Battle of the Java Sea)是指1942年2月14日—3月15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日軍為佔領爪哇島而進行的戰役。1月11日,日軍展開外圍作戰,先後攻佔南蘇門答臘、英屬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里伯斯(今蘇拉威西)等島嶼。

參戰兵力


參戰日軍為第16集團軍(司令為今村均中將,轄第2、第38、第48師及第56獨立混成旅等,共約10萬人),配合作戰的有海軍第3艦隊、第11航空艦隊和陸軍第3飛行集團,各型作戰飛機約540架。1942年1月初,美、英、荷、澳組成盟軍戰區司令部,司令為英國陸軍上將A.P.韋維爾。盟軍駐荷屬東印度的兵力為:陸軍9.2萬人(其中荷軍7.5萬人),海軍作戰艦艇88艘,空軍作戰飛機約300架。

戰爭目的


爪哇戰役的目的是:攫取爪哇島極其豐富的原料和人力資源,並完成對整個荷屬印度(印度尼西亞)各島的佔領。1942年2月14日前,日軍從東、西、北三面推進到爪哇島近接近地,控制了婆羅洲,西里伯斯等島嶼。日軍指揮部的企圖是,預先突擊盟軍在南海海域的基地和戰艦,奪取制海權和制空權,削弱爪哇島的防禦,從海上封鎖爪哇島接近地域,爾後從東西兩岸同時上陸,佔領爪哇。

戰前準備


歷史背景

韋維爾將軍與奎南中將
韋維爾將軍與奎南中將
日軍在海上和陸上的戰果都迅速擴大,所到之處,勢如破竹,所向披靡,令盟軍驚恐萬狀,節節敗退。1942年1月間,南下入侵的日軍以東、北、西三面向荷屬東印度進攻。1月10日,天剛破曉,荷屬東印度(印尼)這塊被19世紀作家愛德華·杜韋斯·德克爾稱之為“環狀綠寶石”的風水寶地呈現不祥之兆。日本對荷屬東印度早已垂涎三尺,因為此地位於亞澳兩大陸和太平洋、印度洋之間,是控制兩大陸兩大洋海上交通的咽喉要道。日本能在這裡找到他們所需要的天然資源,特別是他們進行戰爭所迫切需要的石油。日軍南進之神速令帝國大本營震動!只要日軍佔領英屬北婆羅洲、達沃和和樂,可以推想,日軍下一步便是向荷屬群島推進。

日軍意圖

日軍的意圖是兵分三路進攻東印度:西路部隊,集結在金蘭灣,準備進攻南蘇門答臘、邦加和巨港。佔領巨港后,再進攻西爪哇。中路部隊,集結在達沃,準備佔領打拉根、巴厘區板、馬辰,最後奪取東爪哇。東路部隊,也集結在達沃,用於佔領萬雅老、肯達里、安汶、望加錫、帝汶和巴厘。
1月10日,英國A·P·韋維爾上將抵達爪哇就任荷印地區盟軍最高指揮官。聯合海軍部隊的司令是美國T·C·哈特海軍上將;陸軍部隊的司令官是荷蘭陸軍中將H·塔·普爾頓;空軍部隊的司令官是美國陸軍航空隊L·H·希里爾少將。因只有一名荷蘭軍官參加這個聯合司令部,而使得荷蘭人深感失望。赫爾弗裏海軍中將在回憶錄中寫道:“我感到很不痛快。”當時盟國海軍頗具實力:美亞洲艦隊擁有重巡洋艦“休斯敦”號、輕巡洋艦“馬波亥德”號,性能極佳的新式輕巡洋艦“波伊斯”號以及13艘驅逐艦,以及澳大利亞的2艘輕巡洋艦和7艘驅逐艦,康拉德·赫爾弗里中將指揮的荷蘭海軍艦隊擁有輕巡洋艦“特隆普”號、“爪哇”號、“魯特”號,7艘驅逐艦和16艘潛艇。
而且,美海軍第10巡邏機大隊的轟炸機,荷蘭的戰鬥機以及爪哇基地上的B-17空中堡壘轟炸機,隨時準備為盟國聯合海軍艦隊提供空中掩護。當盟國海軍還未完全擺好陣勢,日軍便直逼荷屬東印度而來。一系列的血戰廝殺在東南500海里遼闊的爪哇海面上展開了!
巴厘區板海戰
1942年1月20日,一支強大的日本艦隊經由婆羅州與西里伯斯島望加錫海峽,全速南下,其中運輸艦、貨輪共22艘,由巡洋艦、驅逐艦護航,日本把巴厘區板這塊南有油港北有煤礦的重要港口作為攻佔目標了。盟軍接到電令后,立即派飛機沿婆羅洲海岸巡飛。1月23日,南下的日軍在途中遭到盟軍陸軍航空隊轟炸機的攻擊,貨輪“南阿丸”被炸沉,當晚,日艦在巴厘板區附近下錨。上半夜,盟軍K-18號潛艇對停泊該處的運兵船“賀丸”實施魚雷攻擊。後半夜,4艘美國驅逐艦高速接近日艦錨地,向日艦發起攻擊,他們憑藉巴厘板區油井燃燒的火光,火紅的天空清楚的襯托出日艦的輪廓,給盟軍造成有利的條件。午前3至4時,盟軍擊沉了日軍3艘運輸艦。此外還擊傷一艘P-37巡邏艦。巴厘板區海面夜襲戰,曾有人作如此評估:“自從美國海軍1898年杜威將軍駛入馬尼拉灣擊潰西班牙艦隊以來,在遠東海面上第一次作戰。”尼米茲上將後來對此役評價到:“在整個荷屬東印度群島作戰期,這次夜襲是盟軍部隊所取得的唯一成功的一次海上作戰。”盟軍雖然在巴厘板區海上突擊戰中取得勝利,但畢竟對日軍只是一場小規模的打擊,此次作戰並沒阻止日軍南下的步伐。
巴厘區板海戰
巴厘區板海戰
二次空襲
1942年2月2日,美英荷澳聯合海軍司令部在泗水舉行會議,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第二天組織一支突擊艦隊。關於組建這支突擊艦隊的會談早在1月下旬已開始,目的是為更好的打擊在望加錫海峽的日軍艦艇。當哈特海軍上將得知日軍正在巴厘板區附近增援,企圖突破望加錫海峽進擊爪哇時,立即命令荷蘭的杜爾曼海軍少將率領泗水港內所有艦隻,再次北上攻擊巴厘區板的日軍船艦。
杜爾曼1889年4月23日生於荷蘭的烏得勒支城,17歲入登赫爾德荷蘭皇家海軍學院學習。1910年8月24日成為軍官,1938年8月17日到1940年5月16日,在東印度任荷蘭海軍航空兵指揮官,後晉升海軍少將並任東方荷蘭空軍中隊指揮官。他是一個具有航空頭腦的人,意識到空中偵察的重要性,在2月26日的最後一次參謀會議上,他對泗水海軍指揮官說,他衷心希望能依靠從空中得來的必要支援。然而事與願違,那裡根本就沒有太多可用的飛機。
2月3日,盟國艦隊起航不久,日軍70餘架轟炸機從肯達里起飛首次轟炸泗水,這是日本航空部隊在這一戰區最猛烈的一次空襲,同時也轟炸了其它地方,造成嚴重損失,盟軍損失飛機12架及陸軍的18架。2月4日,天氣晴朗,水面平靜,然而好天氣並未給盟軍艦隊帶來好運,高速北上的盟軍艦隊被日軍偵察機發現,突擊艦隊在甘尼安附近遭到9架在12000英尺高空的日本轟炸機轟炸。數日後,日軍西路部隊準備向西部群島推進,自巴厘區板失守后,盟軍只剩蘇門答臘東岸的巨港這唯一油田,盟軍採取一切措施加快石油的生產和用各種手段防止日軍佔領該地區。杜爾曼少將率領“魯特”號、“特隆普”號等5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支援巨港。2月13日,據報有日本運輸艦14艘,杜爾曼少將下令搜索卻未見蹤影,翌日清晨,杜爾曼艦隊遭到大批日機攻擊,經過3小時海空激戰,盟軍艦隊受到一些損失,在率艦返航中,又遭日機轟炸。此時,東印度群島的局勢正在急劇變化,2月15日,新加坡失陷,第二天,日軍就佔領了巨港附近的重要油田。杜爾曼少將的艦隊慘遭二次空襲,盟軍元氣大傷。日軍在此之後,立刻向明達魯和直落勿洞推進,2月25日,完全佔領這兩個地區。

戰爭過程


過程概括
太平洋戰爭初期,日軍於1942年1~3月在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對同盟國軍隊實施的進攻戰役。日軍企圖以菲律賓和馬來亞為基地實施兩翼包圍,首先攻佔荷屬東印度外圍島嶼,奪取制海制空權,爾後集中兵力消滅盟軍主力,攻佔主島爪哇島,掠奪石油資源,支持其侵略戰爭。1月11日,日軍展開外圍作戰,先後攻佔南蘇門答臘、英屬婆羅洲(今加里曼丹)、西里伯斯(今蘇拉威西)等島嶼。2月14日,日軍第1傘兵旅約430人在巨港空降,接著第38師主力在海軍支援下迅速推進,佔領油田和航空基地。19日,日軍攻佔巴厘島。至此,日軍第16集團軍主力對爪哇島形成東西夾擊態勢。2月26日,盟軍艦隊與日軍第5艦隊在泗水(蘇臘巴亞)近海激戰,遭重創。28日,雙方在巴達維亞(今雅加達)近海再次交戰,盟軍艦隊被殲,日軍掌握戰區制海權。與此同時,日軍航空兵轟炸泗水、巴達維亞等地,摧毀盟軍空軍力量,掌握爪哇島周圍制空權。盟軍由此喪失固守荷屬東印度的信心,戰區司令部宣告解體。3月1日,日軍第16集團軍各部隊分別在爪哇島的三個地點登陸,在優勢海空力量掩護下迅速推進,5日攻佔巴達維亞,8日攻佔蘇臘巴亞,9日攻佔萬隆,盟軍投降。戰役中,日軍傷亡約1萬人,俘獲盟軍8萬餘人,繳獲飛機177架。
巴厘島失守
1942年2月11日,一則過去未曾外傳的消息使人們完全出乎意料,T·C·哈特海軍上將把四國聯合海軍司令部的指揮權交給了荷蘭海軍中將康拉德·赫爾弗里克,留下資歷較深的美海軍將領格拉斯福指揮艦隊,自己回國養病去了。新加坡失守后,韋維爾不得不向盟軍參謀長聯席會議報告,如果沒有大批增援部隊,就很難守住馬來屏障。2月21日,韋維爾將軍接到迴音,大意是“駐各島的所有戰鬥部隊必須竭盡全力堅守爪哇。”正在途中的海軍和空軍可以直接前往其指定目的地,但陸軍的增援部隊必須改道前進。
不久,盟軍得到報告:日軍正在靠近爪哇島的巴厘島登陸!這使盟國海軍首腦們大驚!巴厘島和爪哇島相距很近,一旦巴厘失守,那麼爪哇可能與之俱損。盟海軍立即商量對策,決定傾全力阻止日軍佔領巴厘島的企圖。主張趁日艦立足未穩,用重兵給予毀滅性的打擊。
艦隊需要重新組合,由於日軍向泗水的急速推進,而不得不制定一個新的計畫,赫爾弗里克決定分三個攻擊波連夜向登陸巴厘島的日本艦艇進攻。杜爾曼少將採用的戰術是:由巡洋艦做前鋒,驚擾日艦,使其先開火,等日艦暴露自身位置,便由驅逐艦“皮漢特”、“福特”、“教皇”趁機進行魚雷攻擊。(此時日軍登陸艦隊只有兩艘驅逐艦護航)
日軍巡洋艦在驅逐艦前面
日軍巡洋艦在驅逐艦前面
按計劃,第一突擊艦隊於2月29日21時30分以單縱隊行進,巡洋艦在驅逐艦前面。夜晚的海上一片漆黑,不見一絲月光,當杜爾曼艦隊開足馬力悄悄向龍目海峽駛進時,卻讓日艦先行發現,隨著明亮的探照燈照來,炮彈像密雨似的向盟艦射來。盟軍“爪哇”號首先被擊中,“皮漢特”號被兩艘日本驅逐艦兇猛攻擊,一會兒,便全艦大火,無法航行,后又多次被日軍驅逐艦“大潮”和“朝潮”的炮火擊中,同時還被魚雷擊中,終於在海面上消失了。這時,“福特”和“波普”只有各自獨立作戰,此時的“福特”仍能以30節高速向前猛衝,併發射魚雷,隨著一聲巨響,一艘日本運輸艦燃起大火。這時,日艦發現了盟艦的目的,就橫擋在龍目海峽中,杜爾曼無法衝過去,深夜時,被迫撤離戰場折返芒拉扎,第一波攻擊,盟軍失利。第二波攻擊由4艘盟軍艦組成,由賓福海軍中校率領,從泗水啟航到巴厘海面,2月20日01時30分,突擊艦隊在左舷發現第一波日艦,盟軍發起第二波攻勢,驅逐艦“司徒華”首先發射魚雷,“鸚鵡”也猛烈開火,巴厘海戰又掀起高潮。“司徒華”被一顆炮彈擊中舵艙,此時,“特羅姆普”駛往前去,與右舷方向的日艦交火,這艘荷蘭輕巡洋艦被擊中幾次,艦橋和指揮塔受損,(此時日軍驅逐艦又兩艘加入戰圍)在這關鍵時刻,“鸚鵡”的舵機故障,此時盟艦的一枚魚雷擊中一艘日艦舵機,一枚擊中日軍驅逐艦側舷,賓福中校在這時下令艦隊往北方撤退。戰場就交給了第三波魚雷快艇進攻,但實際上,以6艘荷蘭魚雷快艇組成的第三波攻擊並無所獲。
對盟軍來說,這次主動發起的夜襲戰得不償失,巴厘海戰盟軍失敗的主因在於分散了兵力,犯了兵力分散的用兵大忌,以致失敗。隨著巴厘島的失守,爪哇島的危險日益加深。
泗水海戰
日軍巡洋艦
日軍巡洋艦
1942年2月22日,準備在泗水登陸的日軍第四十八師團搭乘在41艘船上,由水雷戰隊和驅逐艦隊護航下,從巴厘巴板出發,殺氣騰騰地沿爪哇海面南下,一場決定盟軍能否在南洋群島一帶安身立命的泗水海戰處在一觸即發之際。幾個夜晚,杜爾曼一直率領其艦隊在爪哇和馬都拉的北海岸附近巡航,以防日軍突然登陸。第一次巡弋中沒發現日本艦隊,盟軍便於26日下午返回泗水港補充燃料,剛進港便接到發現日軍船艦的報告。第二次捕捉日艦的行動馬上開始,可是,這次又沒發現日本艦隊的蹤影。27日下午,杜爾曼率艦隊返回泗水,剛剛拋下錨,突然又接到急電:“在馬威安島之西20海里處,發現日本巡洋艦2艘,驅逐艦6艘,運輸艦25艘,在島西北方65海里處,另有日本驅逐艦及運輸艦數艘,該船團後方尚有日本巡洋艦1艘。”杜爾曼便立刻準備出擊。
盟海軍艦隊本有得到空中掩護的機會,但這希望很快就破滅了。航空母艦“蘭利”號載著32架P-40戰機在前往芒拉扎的途中,於2月27日在離該地以南被日軍飛機擊沉。第三次迎擊速度,是旗艦及時接到偵察信號后沒有任何耽擱的少有現象,偵察信號是由一架荷蘭“卡特林納”式飛機於27日13:50分時發出的。
盟軍艦隊由下列艦隻組成:英驅逐艦“伊勒托拉”、“周比特”、“英康特”擔任前衛,杜爾曼親率巡洋艦“魯特”、“厄克塞特”、“休斯敦”、“伯斯”、“爪哇”為中路艦隊,左翼是荷蘭驅逐艦“威斯”、“厄佛仙”、“喀登涅”,4艘美國驅逐艦“愛德華”、“福特”、“阿爾丹”、“保羅詹斯”為後衛,以一派威武雄壯的氣勢,浩浩蕩蕩的駛出泗水港。
日本艦隊是一支包括41艘運輸艦在內的東部入侵艦隊,由海軍少將西村指揮,旗艦是“那柯”。這隻部隊由海軍少將高木指揮的龐大艦隊進行掩護,旗艦是“那智”。2月26日,日軍將這支入侵部隊分成兩個艦群,準備在第二天讓一個艦群駛往馬威島西北部,另一艦群往威安島的西部。他們沒想到會碰上盟軍的強烈抵抗,當其偵察機在10:20分報告發現盟軍艦隊時,它們感到十分吃驚,於是高木儘力將兵力及時的做必要的集中,當時他只有2艘重巡洋艦,2艘輕巡洋艦和14艘驅逐艦。從兩軍實力的比較來看,日軍並不佔優勢,但在其它方面,日軍佔有優勢,杜爾曼的通訊能力比較差,沒有飛機去進行偵察,而日軍卻不斷的用飛機進行偵察。而且盟軍的官兵在戰鬥崗位上已達37小時,不少人已筋疲力竭,杜爾曼在給赫爾弗里的一份電報中提到:“我的部屬的耐力已達到極限,很快就要超過限度。”但是每個人的鬥志還是很高。27日15:30分,杜爾曼獲悉日軍的確切位置后,立即下令:“艦隊全速前進!勿須顧及空襲!搜索和攻擊日艦!”
由於盟軍艦隊向東行進,日艦指揮官便錯認盟艦在他們的威壓之下而向泗水逃逸,因此繼續往預定登陸地點進發。當盟軍艦隊突然轉航時,令他們十分驚訝,首先駛向他們的便是有著特異高大桅杆的“魯特”號巡洋艦,日本艦隊盼望著“那智”和“羽黑”馬上趕來支援他們。
爪哇戰役
爪哇戰役
正當由於日本驅逐艦的大炮射程有限,而無法實施反擊,只能被動挨打時,“那智”和“羽黑”從遠處趕來開始發射炮彈。日本“神通”及其8艘驅逐艦便試圖佔領有利的陣位實施魚雷攻擊,此時,杜爾曼發現自己在戰術上處于越來越不利的形勢,因為日軍將有跨越T字頭戰術的危險,兩支對峙的艦隊距離縮短,這樣盟軍的輕巡洋艦就可以開炮射擊,日本驅逐艦“時津風”被一彈命中,艦上的小艇被炸成碎片凌空飛舞,日本驅逐艦則利用航速快的優勢,向前航行以佔有利的陣位發射魚雷,當日艦距盟艦約7公里時,為防不測,田中賴三下令攻擊,“神通”率先發射魚雷,“雪風”(終戰後由中華民國接收,改名“丹陽”)、“天津風”、“初風”也不顧彈幕煙塵的嗆鼻,先後的進行了魚雷攻擊。40餘枚魚雷向盟艦飛竄而來,這一猛烈攻擊迫使杜爾曼再次向左轉舵。
炮戰仍在緊張的繼續著,盟軍旗艦雖然被擊中兩次,但炮彈未爆炸,未受損失。盟艦逐漸轉向,再次駛向日艦,在17:05分,“厄克塞特”被一顆至近彈或是魚雷擊中,緊接著“休斯敦”也被一枚炮彈擊中,艦艇不得不減速,17:08分,一艘受損傷正欲退出戰場的日艦向盟艦射出最後一炮,不料正中“厄克塞特”的鍋爐,它的8個鍋爐有6個被毀,“伯斯”隨及在受傷的巡洋艦四周施放煙幕,使其免受日艦攻擊。而在激戰之中,盟艦隊損失慘重,“喀登涅”被魚雷命中腰部,被炸成兩截。22:30分,杜爾曼率艦隊沿海岸西駛,不料駛入盟軍自己布設的雷區,損失慘重。28日凌晨,盟艦突然發現日艦“那智”、“羽黑”與之相距不到6公里,盟艦由於措手不及而失去攻擊機會,僅幾分鐘,日艦神速的掉頭北駛,選擇一個有利的位置向盟艦發射12枚魚雷,“魯特”和“爪哇”兩艘巡洋艦皆因閃避不及而被命中,兩艦燃著大火壯烈的沉沒了。“魯特”上的杜爾曼少將本可以搭乘救生艇離開險境,但他選擇了與“魯特”一起沉入大海的決定,壯烈殉職。泗水海戰,使盟軍保衛爪哇島的海上力量幾乎崩潰,盟艦的作戰僅使日軍登陸比預定時間推遲一天。
印尼地面作戰
1941年12月用於印尼作戰的日軍是第16軍,軍長今村均中將,兵力僅一個半師,即第2師團、第56混成旅團和川口支隊。因此無法組織大規模進攻,只得分兩階段實施,先掃清外圍,再強攻爪哇島。1942年日軍大本營將剛完成香港和馬尼拉作戰的第38和第48師團劃歸第16軍,第3飛行集團和第11航空艦隊負責空中支援,第2艦隊南方部隊負責海上支援。
同盟國方面,印尼當時為荷蘭殖民地,主要兵力為6.5萬荷印軍和1.6萬美澳軍,但荷印軍下級軍官和士兵多為印尼當地人,與中上級荷蘭軍官存在深刻矛盾,而且裝備低劣,訓練又差;美澳軍則是剛從菲律賓撤下來的敗軍,士氣低落。日軍第一階段作戰,分為西、中、東三個方向。
西路主要兵力為川口支隊和第38師團,川口支隊是由第35旅團旅團長川口清健少將指揮的第124步兵聯隊,加強有海軍陸戰隊和工兵一部。12月16日在米里登陸,然後兵分兩路向婆羅洲縱深推進。2月14日,久米精一大佐指揮的第1空降旅在蘇門答臘島巴鄰旁傘降著陸,經過激戰攻佔巴鄰旁。次日,第38師團先遣部隊趕來,協同空降兵鞏固巴鄰旁。2月18日第38師團主力也抵達,完整奪取了巴鄰旁油田。中路,以坂口支隊為主要兵力,坂口支隊是由第56混成聯隊長坂口靖夫少將所部,加強有炮兵和工兵一部。負責奪取婆羅洲東南的打拉根、巴厘巴板和馬辰。1月11日,日軍在打拉根登陸,但遭到荷印軍頑強抵抗,直到14日才攻取打拉根,此時島上的石油設施已遭到嚴重破壞。1月24日,日軍又在巴厘巴板登陸,三天後攻佔機場和巴厘巴板城。日軍對馬辰的攻擊採取的是海陸夾擊,2月10日海上攻擊的部隊登陸,陸上進攻的部隊經過九天的急行軍也同時發起攻擊,兩路夾擊迅速攻佔馬林機場和馬辰。
東路日軍以東方支隊(即第38師團一部)和海軍陸戰隊組成,東方支隊於1月31日和2月20日攻佔安汶和帝汶,海軍陸戰隊於1月11日、24日、2月9日和19日接連攻佔萬鴉老、肯達里、望加錫和巴厘。至此,爪哇島東、北、西三面要地都被日軍攻佔,第一階段作戰宣告結束。第二階段作戰,從3月1日開始,日軍第2師團和16軍直屬部隊在孔雀港和萬丹灣登陸,第38師團的東海林支隊在坎丹奧登陸,第48師團和坂口支隊在克拉甘登陸,三面夾攻爪哇島的盟軍。東海林支隊於登陸當天就迅速攻佔加里茶機場,並切斷雅加達和萬隆之間的交通。第2師團5日攻佔雅加達,6日攻佔茂物,9日佔領萬隆。第48師團於8日佔領泗水港,同日坂口支隊佔領芝加扎,徹底切斷守軍撤向澳大利亞的退路。3月9日,爪哇島盟軍余部投降。3月12日佔領爪哇島,3月15日前,佔領荷屬印度諸島。

戰爭結果


此役,日軍俘虜荷印軍和美澳軍約8萬人,繳獲飛機177架,奪取了170萬噸的石油,並得到了破壞不很嚴重的油田設施,為其戰略進攻提供了急需的石油。在印尼登陸作戰期間,還發生過望加錫海戰、巴塘海戰和爪哇海戰,同盟國損失巡洋艦5艘、驅逐艦7艘,日軍僅有運輸船4艘、掃雷艦1艘和巡邏艇1艘被擊沉。

戰爭點評


此戰,日軍佔領整個東南亞,戰場態勢大大得到鞏固。爪哇戰役的特點是:日軍不停頓地向爪哇挺進,海、空軍隨之向佔領的敵基地轉場,奪取制空權,並從海上和空中封鎖爪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