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

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

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是指妊娠晚期孕婦仰卧位時,出現頭暈、噁心、嘔吐、胸悶、面色蒼白、出冷汗、心跳加快及不同程度血壓下降,當轉為側卧位后,上述癥狀即減輕或消失的一組綜合征。嚴重者可危及母兒的生命。

臨床表現


關於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率,各家報道不一,低者為1%一2%,高者達30%。範圍如此之大,分析其原因主要與統計方法不同有關,低者僅報道重症患者,高者將輕症也統計在內。
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主要發生於妊娠晚期婦女,偶見於腹腔巨大卵巢腫瘤患者,一般認為主要與孕婦體位有關,妊娠晚期子宮增大,如取仰卧位,增大的妊娠子宮可壓迫下腔靜脈,使下腔及盆腔內靜脈迴流受影響,回心血量減少,右心房壓下降、心搏出量隨之減少,從而引起血壓下降出現休克的一系列表現。臨床發現多胎妊娠、羊水過多症等子宮異常增大的孕婦更易患本徵,也提示其發生與下腔靜脈受壓有關。因此,又有人稱其為下腔靜脈綜合征或體位性休克。但並非所有孕婦都發生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
有人認為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發生還與精神、神經性因素以及神經叢受刺激有關。根據我們觀察同為剖宮產術,在局麻下施術者本症發病率為2.04%,而硬膜外麻醉下施術者則高達20%,分析其原因,發現硬膜外麻醉能阻斷交感神經節前纖維,使麻醉平面以內的血管發生擴張,血液淤滯,從而減少回心血量和心排出量,成為發病率增高的原因,也說明神經反射也能影響心臟功能和血壓變化。
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的癥狀表現為妊娠晚期孕婦取仰卧位數分鐘后,部分人即出現休克癥狀。表現頭暈、胸悶、噁心、嘔吐,檢查可發現患者頻頻打哈欠、全身出冷汗、脈搏加快、血壓下降,收縮壓下降4kPa(30mmHg)或下降至10.6kPa(80mmHg)以下,隨血壓下降胎兒也受影響,表現胎心率加快,胎動增強,繼而胎心率慢,胎動減弱,出現急性胎兒宮內窘迫表現。如長時間仰卧位,下腔靜脈受壓過久,還能使下腔靜脈壓升高,絨毛間腔內壓力也升高,經動物實驗證明,可因此引起胎盤早期剝離及出血。

發病原因


1、人的血壓高低,與心臟排出血量、循環血容量、血管外周阻力、血液粘稠度、血管彈性等因素有關,而這些因素又受到神經系統的調節。
2、隨著胎兒不斷增大,仰卧時,增大的子宮壓迫下腔靜脈,使盆腔和下腔靜脈的血液迴流受阻,到達心臟的血液驟減,導致心排血量迅速下降,血壓隨之降低。
3、增大的子宮還會壓迫橫隔,引起迷走神經興奮,使心跳減慢,心臟血管擴張,同樣導致血壓下降。
4、妊娠晚期,子宮本身的用血量約佔全身的16.67%,也會使返回心臟的血量減少,繼而血壓下降。

預防處理


概述

如術前產婦常有此徵發生,手術開始便應使產婦向左側傾斜10度~15度,若於術中發生此征時,則立刻改為左側卧位,以及時地解決巨大子宮對下腔靜脈的壓迫,恢復正常的回心血量。
曾有人在腰麻下剖宮產時,使產婦向左側傾斜10度,發現胎兒臍靜脈臍動脈的氧飽和度分別為63.9%及25.1%,而平卧時僅分別為45.1%及14.3%。Clemetson等則提倡斜—─屈卧位,即產婦向左傾斜10度,右大腿抬高10度,結果發現斜——屈位腰麻下剖宮產時,臍靜脈血氧飽和度為65%,而平卧位時為45%。以上均說明左側卧位之重要性。

上肢靜脈輸液

因上肢靜脈輸液不受下腔靜脈壓迫的影響,液體可直接經上腔靜脈回心而增加回心血量及心排出量。劉萍等(1980)在硬膜外麻醉下,對60例剖宮產手術進行了對照觀察:上肢靜脈輸液組,血壓平穩在90mmHg~100mmHg者佔89.9%,脈率平均91次/min;下肢靜脈輸液組,則血壓降到80mmHg以下者佔46.6%,脈率平均為102次/min。說明剖宮產中上肢靜脈快速輸液確有預防仰卧位低血壓綜合征的作用。
但是,必須注意,如經上述處理,低血壓仍不能得到糾正時,就應考慮是否有造成血壓下降的其他原因,並及時處理。